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

合集下载

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绩

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绩

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绩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上了一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许
多显著成绩。

下面将从经济、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分步骤阐述。

一、经济方面
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功地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
的减贫成果也非常明显,如“精准扶贫”政策使全国8000多万贫困人
口实现脱贫,并且有望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二、科技方面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如在太空探索、互联网、5G技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如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使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三、人民生活方面
中国实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
体素质和幸福感。

通过改革政策,民生事业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保障。

同时,中国的旅游、体育、文
化等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总而言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济、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成就表明,这条道路是可行和正确的。

中国将
继续走自己的路,取得更多的成就,在世界上展示自己的实力和魅力。

列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列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奋斗精神。

下面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列举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成就1.壮大国有经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国有企业不断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3.深化改革开放:我国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二、政治成就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2.强化法治建设:法治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

三、文化成就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注重经济建设,也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为世界各国搭建了交流交流的评台。

四、社会成就1.改善民生:我国致力于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3.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社会稳定和和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不仅有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还有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也展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繁荣而努力奋斗。

以上,是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列举和总结。

在探讨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成就后,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为我们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新型社会主义。

自党的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伟
大成就。

首先,在经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
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GDP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的位置,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中国仍然实现了2.3%的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在扶贫领域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


至2020年底,中国已经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是全球扶贫史上极为罕见的成就。

其次,在政治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了“一国两制”、“民族
团结进步”等政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时,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

此外,中国还在国际上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倡导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
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最后,在文化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
入到现代社会中去。

中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文化创意、文
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新的产业形态。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文化交流与
合作,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了努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多方面的。

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得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目标。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更加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奋斗的结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就进行论述。

一、经济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最为显著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外资,加强对外开放,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促进了国内外资本的有效流动。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二、减贫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下,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减贫成就。

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但通过改革开放和坚实的政策措施,中国成功实现了数亿人口的脱贫。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尊心的体现,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科技创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中国在高铁、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表现出色,并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迅速崛起。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科研人员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生态文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中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了环境监管,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中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五、国家治理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着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中国加强了人民民主,推进了依法治国,增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为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在经济发展、减贫、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和国家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创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作为一种基于中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集合实践经验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不断地带来了极大的成就。

这篇文章将着重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经济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0%以上。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旅游消费国。

可以说,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机遇。

二、削减贫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成功削减了大量的极端贫困人口。

据联合国报告,自1981年至2020年,在中国约8.5亿人摆脱了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了0.6%。

中国政府积极推行的扶贫计划是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已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之路。

三、健康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健康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

所有公民都拥有基本医疗保障,这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成为贫困户的风险。

中国还在区域协作框架下,创立了东盟医疗旅游展,为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商业机会。

中国近年来还在抗击COVID-19的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及时采取行动防控,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医疗支持和抗疫物资。

四、文化和国际交往为了推广中国文化,中国政府积极推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政府间文化交流、私人捐赠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努力提高了中国的文化地位,也带来了对中国经济和旅游业的额外收益。

此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五、扶植农村中国政府不仅在城市改革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致力于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发展乡村经济和社会。

政府的计划包括加强城乡合作以及在农村地区推广科技、文化和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成就
1. 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我国在全球贸易、投资、外汇储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民生改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水平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基本实现脱贫,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3. 科技创新: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例如,我国在航天、高铁、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 社会进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

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此外,我国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5. 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 国际地位: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一、经济建设成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国际地位提升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方案,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民生改善成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改革,实现了数亿人口的脱贫致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了能源消费强度同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多少达50%以上。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总结回顾: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是海内外瞩目的。

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我国必然会成为世界的光辉篇章。

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灿烂思想道路上,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装点得如春季的太阳,如夏季的水。

在这在新疆才享受到社会主义国际制度优势、要在全球化的胜局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不仅在经济、国际地位、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治理能力提升、国家安全保障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经验总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经验总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经验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得出的。

本文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经济建设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年均增速超过6.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服务业占比逐年上升,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催生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和品牌,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衡量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实现脱贫。

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得到重视和改善,人民的教育、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三、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航天强国之一。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国家治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并加强制度建设。

依法治国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了社会管理和治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及成就【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及成就【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袭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科教国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的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9.6%.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居民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87亿人,1.12亿人,1.57亿人和1.02亿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人.到2007年6月,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各种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逐步形成.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12月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7月1日,首部《对外贸易法》颁布.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竞争力显著增强.利用外资为现代化建设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截至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745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0多万个.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8%.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职务.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1982年全国人大全面修改宪法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制定了200多部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深入贯彻,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个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4年到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倡新安全观,主张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达到7336.3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360.7万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有十分坚强的领导引导,中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方式,先试点再全面推开,逐步发展。

通过经济改革入手,中国改进了激励机制,提高了集体和个人的福利。

其次,中国的改革始终坚实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