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下 四 加法 第3课时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交换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交换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交换律★这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交换律》,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交换律是被普遍使用的一个数学名词,意指能改变某物的顺序而不改变其最终结果。

交换律是绝大部分数学分支中的基本性质,而且很多的数学证明需要倚靠交换律。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交换律。

在小学课本中的表述如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a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水平,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实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进位加法》第3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进位加法》第3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进位加法》第3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概念,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进位加法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进位加法的概念2.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进位加法的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进位加法的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讲解新课(1)教师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进位加法的含义。

(2)教师演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

3. 操练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进位加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进位加法的概念2.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进位加法的练习题七、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掌握了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如何,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冀教版二年级 第3课时 加减法验算

冀教版二年级 第3课时 加减法验算
第 五 单元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第 3 课时 加 减 法 验 算
复习旧知
观察第一个算式,填出后面三哥算式的得数。
45+57=102
57+45=(102) 交换加数的位置
102-45=(57) 102-57=(45)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探究学习
课件PPT
课件PPT
红红:199+86=275(元) 售货员:199+86=285(元)
验算:
876 - 524
352
课件PPT
学以致用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08+235= 943
708
+
235 1
943
验算:
943 - 235
708
课件PPT
学以致用
课件PPT
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1)341+230=571
2)462+267=729
571-341=230
729-267=462
571-230=341
729-462=267
复习旧知
观察第一个算式,填出后面三哥算式的得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3-100=103
103+100=(203) 100+103=(203) 203-103=(100)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典题精讲
聪聪买车
课件PPT
验算一下谁 算得对
典题精讲
售货员:300-236=64(元)
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一下,看谁算得对。
我用竖式计 算
我交换两个加数 的位置算,红红
算得不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律(3)》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律(3)》任务单
推荐的学习资源
3.在运算规律的探究与运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解决问题。
一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已经读了66页,今天又读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读?
【学习任务二】解决问题,看看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小红每天计划跳绳400下,天第一次跳了144下,第二次跳了126下,还需再跳多少下就完成计划了?
【学习任务三】根据发现的规律,举例验证。
【学习任务四】学以致用。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___)
1500-28-272=_____-(28○272)
415○74-___=415-(74+26)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43-167-143 169-25-25-50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加法运算律(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连减中的运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和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中,经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抽象概括的研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思维灵活性,培养数感。

【教案】整式(第3课时)

【教案】整式(第3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准确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列整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意识,了解整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3课时,共3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项式以及有关概念.【教学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圆环截面图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圆珠笔或钢笔、铅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的系数、次数分别是多少?(出2.怎样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3ab2c5示课件2)3.2a和3b都是单项式,那2a+3b又是什么呢?(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教师问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出示课件4)(1)温度由t℃下降5℃后是℃;(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 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元.学生回答:(1)(t-5) ;(2)(3x+5y+2z)教师问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学生回答:它们都含有加减法运算.教师问3:下列各式是单项式吗?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与单项式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5)t-5, 3x+5y+2z,1ab−πr2 ,x2+2x+18.2学生回答:不是单项式,上述几个式子都是两个或者多个单项式相加的形式.教师问4:这些式子叫做多项式,如何给多项式下定义呢?学生回答: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教师问5: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例如,多项式有几项,它们分别是?其中常数项是?学生回答:多项式有三项,它们是,-2x ,5;其中5是常数项.教师问6:单项式有次数,什么是多项式的次数呢?例如多项式x 2+2y+18次数是几呢?学生回答:多项式中次数的和,多项式x 2+2y+18次数是3.教师问7:多项式x 2+2y+18次数是2,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道道儿小学问:教会幼儿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二2

道道儿小学问:教会幼儿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二2

道道儿小学问:教会幼儿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二2的加法教案二一、教学背景:孩子们在接触数学时,需要从最简单的加减法慢慢地学习。

数是数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孩子对数的认识,提高孩子的数量意识,为以后的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自如地操作四以内的加法;2、认识加号(+)和等号(=)的意义;3、通过上手操作加法,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道道儿老师用算盘向孩子们展示四以内的加法,例如:2+2=,3+1=,1+3=。

2、示范操作:接着,道道儿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加法的操作方法,分别用手指和算珠来进行教学示范。

3、让孩子们尝试:孩子们首先需要尝试自己的操作,即手指或算珠上进行加法运算,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4、数学游戏:在示范和让孩子们尝试的过程中,道道儿老师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环节。

孩子们需要将算珠上绑定的数字移动,进行正确的加法运算,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5、小结:道道儿老师向孩子们简单地介绍了加号(+)和等号(=)的意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加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自己摸索加法的方法,从而从中掌握这门技术。

2、示例教学:道道儿老师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示范,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加法。

3、游戏化教学:道道儿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加法这种晦涩难懂的知识,更有趣、更生动、更深入地理解。

五、教学体会:孩子们在这堂课上都是非常开心的,尤其是在数学游戏环节,他们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非常享受这场数学课。

从孩子们摸索的方法看,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加法的成效非常明显,甚至有几个孩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1-3的加法,这让道道儿老师倍感欣慰。

通过这堂课,我认为,细心的引导和简单的方法能让孩子们在数学上更快乐,更健康的成长。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
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题型,涉及到单位换算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万以内的运
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多步骤的加减法题目,以及涉及单位换算的题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几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来引导学生复习。

2. 讲授(15分钟)
在讲授中,老师可以逐步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同时,引入一些涉及单位换算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进行课本上相关练习题的练习,同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一些拓展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总结(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换作业,让他们展示出解题的方法,从而加深他们
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仍然有一些困难,下节课我会设计更多相关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4年4的加法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2024年4的加法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4、结束活动。
树叶都捡到篮子里去了,动物王国要开一个庆祝舞会。邀请我们大家也参加,幼儿随乐跳起《欢乐舞》。
4的加法大班数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4的加法。
2、乐意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2、准备各种水果模型,布置好超市情景。
3、幼儿记录卡,记号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4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开火车去逛超市,小朋友们听好老师说的火车出发时间,如果你说出的时间和老师说的时间合起来是4,你就可以坐上我的火车。 如:师:“我的火车一点开。” 幼儿:“我的火车三点开。”
二、学习4的加法。 播放教学课件,引导幼儿学习4的加法。 师:“今天超市里还来了两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呢?”(猫先生和猫太太) 师:“看看他们都买了些什么呢?”(苹果) 教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猫先生和猫太太每一次购买的水果及数量,并尝试用语言表述他们每次的购买情况。
五、结束活动。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3、鱼池4个,标有算式或分合式的鱼人手1条。
4、音乐《郊游》、《欢乐舞》。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复习4以内的组成。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动物王国玩,你们说好吗?哎呀!通往动物王国的路上有一条河,我们先坐着碰碰船去吧。
老师的船和你的船合起来是4。师:嘿嘿!我的'1船碰几船?幼:嘿嘿!你的1船碰3船,1和3合起来是4。教师和幼儿玩碰船游戏。
三、游戏:“逛超市”。 师:“猫先生和猫太太买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小朋友们我们也一起去逛一逛,买一买,好吗?” 交代游戏规则:男孩和女孩组成家庭,结对去购物,游戏分三次进行,男孩和女孩每次的购买数量都不能相同,但每一次两人购买的.数量合起来必须是4幼儿两两结对,尝试按要求购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本第35页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不进位加竖式计算的方法,比较熟练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能正确地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口算。

并用“比……多(少)”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23+15 64+35 100-70 76-26
56-9 96 - 53 62+26 50+30
1.完成练习四第2、3题。

(1)请学生完整叙述题目。

(2)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解答。

2、完成练习四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贵22元”是什么意思?“至少要带几十元”又是什么意思?
(2)学生估计,如果有学生通过口算说出要带68元,要引导他进行估计。

3.完成练习四第5题。

(1)学生讨论,提醒注意“最多”、“最少”。

(2)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解决问题练习
1.补充:(1)少先队员种了36棵杨树,种的梧桐树比杨树多20棵,种了多少棵梧桐树?
(2)少先队员种了56棵梧桐树。

种的杨树比梧桐树少36棵,种了多少棵杨树?
①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②请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2.出示:(1)动物园有孔雀16只,黄莺比孔雀多3只?
(2)学校书法小组有38人,美术组比书法组少6人,________?
①请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说说为什么提这个问题。

②学生解答。

五、全课总结
在解答这类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时,一定要先弄清谁多谁少,理解清楚之后,再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答。

六、作业练习四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