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瓷器之美》教案1浙美版
浙美八上 10《瓷器之美》 教案设计

课题八上10.《瓷器之美》——火与土艺术的纹样之美
课时教学目标认知:通过对陶与瓷纹样的欣赏,初步了解陶瓷纹样的艺术特点情感:激发对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探究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技能:通过线条、图案的练习,掌握设计陶瓷纹样的基本方法。
重、难点重点:陶瓷纹样的艺术价值难点:如何设计、绘制纹样
实验用具及教具
颜料、毛笔、瓷碗的替代品(塑料碗)
课件或
投影片
课件教学程序及设计个性备案
课前准备: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再次阐明陶与瓷的区别。
2、检查颜料、毛笔……工具准备情况。
一、课题《瓷器之美》——火与土艺术的纹样之美
1、导入:人们总是把陶与瓷相提并论的称之为“陶瓷”,这种提法反映了陶与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
2、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陶与瓷的纹样?
展示图片《人面鱼纹彩陶盆》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的图案:
概念:“装饰纹样”,就是指对事物的形象在简化后,再做出各种自由的图案变化。
二、再来看一个古陶器的早期纹样,思考它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功能?
学生思考、发言
结论:早期纹样的功能基础:加固、防滑、指示。
1、教师示范,画鱼的图案(学生概括鱼纹样)
具象到抽象的“概括”——符号意思提炼图案能力的培养“概括”绘画的能力练习。
瓷器之美初中美术教案(精选5篇)

瓷器之美初中美术教案瓷器之美初中美术教案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瓷器之美初中美术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瓷器之美初中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瓷器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学习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3.培养学生对瓷器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味;4.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瓷器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
教学难点:1.理解和鉴赏瓷器的美学价值;2.运用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瓷器图片、实物或模型;2.瓷器制作工具和材料;3.相关艺术书籍和资料。
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瓷器的图片、实物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瓷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Step2: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中国瓷器的悠久历史和世界上著名的瓷器产地;2.介绍瓷器的特点,如质地细腻、釉色丰富、造型优美等。
Step3:技法示范(20分钟)1.介绍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如胎泥制作、造型、刻花、绘画等;2.示范一种简单的瓷器绘画技法,如蓝彩绘制。
Step4:学生操作(30分钟)1.学生自行选择一种瓷器制作技法进行实践操作,如捏塑、刻花、绘画等;2.教师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细节和技巧,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5: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瓷器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Step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瓷器的美学价值和重要性。
教学延伸:1.给学生布置瓷器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瓷器鉴赏文章、设计一件独特的瓷器作品等;2.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瓷器工艺展览,增加学生对瓷器的了解和欣赏。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制作的瓷器作品的质量和创意;3.学生对瓷器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10瓷器之美教学设计浙美版

1隋唐五代的瓷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南青北白,竞相媲美。
2宋五大名窑:各窑瓷器特点及历史故事
3大家当一回鉴赏家:(五大名窑图片与名称的连线)
4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图罐》
5明清彩瓷:
6时尚个性的现代瓷器
学生学习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越窑的特点
学生观看五大名窑课件图片,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播放歌曲《青花瓷》
在美好的氛围下结束本课的学习
学生下课
2、陶与瓷的区别
3、生活中的瓷器
展示陶瓷作品,提问:同学们身边的是什么?什么是陶瓷呢?
1出示陶瓷的定义。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2教室里摆设的作品,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个是陶,哪个是瓷?
区分陶与瓷除了同学们用眼睛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区分方法板书(投影)
3讲授区分陶与瓷方法。
出示区分陶与瓷方法对比表格
4提问:大家平时在生活中都接触到了哪些瓷器物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摸、听声音等进行体验。
学生思考回答
4、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4、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制造瓷器的方Biblioteka 都是我们的祖先们经过漫长的制瓷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我国的瓷器发展经过了哪些历程呢?下面一起来学习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检验学习成果
学生思考喜欢哪种。
5、
彩瓷上的吉祥图案。
釉下彩青花瓷展示
1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2出示云纹、龙凤、三羊开泰纹样瓷器图片
提问:你知道的传统彩瓷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吉祥图案蕴含的意义。
教师总结瓷器的艺术特点:造型美,釉色美,装饰美。
《瓷器之美》教学设计03

口部饰金彩、紫地粉彩、绿地粉彩各一周。颈部饰仿哥釉、青花、松石绿釉各一周。肩部饰窑变釉、斗彩。腹上部饰粉青。腹部饰12个霁蓝地描金开光,内中彩绘吉祥图,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万字带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的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腹下及足部依次饰哥釉、青花、绿地粉彩、红地描金、仿官釉、霁蓝釉描金等。底部豆绿地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款。瓶身纹饰有缠枝花卉、缠枝莲纹、团花、焦叶纹、回纹、勾菊纹等。
官窑的瓷器以天青为色,并以小件器物为主。
龙泉窑的盘口双耳瓶,古朴浑厚;
影青瓷追求“如冰似玉、清灵高雅”的境界。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3、简介瓷器的发展概况。
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瓷”的生产,经过秦、汉六朝,隋、唐的发展,宋代瓷器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瓷、白瓷晶莹匀润。明清时期则是青花瓷、彩瓷发展的鼎盛期。
8、简介瓷器的烧制过程。
(1)瓷泥拉胚;
(2)用铅笔直接在胚体上画稿;
(3)用青花勾线笔画出图案;
(4)在树枝上勾画;
(5)烧制成型。
9、欣赏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瓷器,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课件中采用2003版PPT,以及运用了格式工厂。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美术
学段
初中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教材版本
课程名称
瓷器之美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浙江更是青瓷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就诞生在浙江省,可以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本课在设计上以艺术审美为核心,把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本课教学的宗旨。在欣赏过程中,展示优美的作品图片,通过直观展示,深入引导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名师教学设计《瓷器之美》完整教学教案

△【课前组织】
二、【情境激趣】
△【学前指导】
1.依照导学案自主学
习。
2.用红笔画出重点知
识。
五、【合作共学】
1.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依
纲自学的内容。
2.小组内互查。
3.组内问题提出疑难并
讨论。
4.班内展示学习成果。
一、【追忆奠基】
图片欣赏
三、【明标指向】
1.多媒体出示目标。2.学 Nhomakorabea齐读目标。
四、【依纲自学】
(一)自主预习
1.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
3.瓷器的工艺。
4.瓷器的纹饰。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三)合作探究
1.比较不同瓷器在视觉上的美有什么不同。
丰富、独特、精美等特点。
2.纹饰的装饰特点。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
六、【展示点拨】 七、【巩固训练】
作业:为自己剪好的瓷器设计上自己喜欢的纹饰,力求生动,体现一定的寓意。
九、【归纳小结】
八、【拓展延伸】
现代中外生活中瓷器文化的运用。
中学八年级美术学科导学案
课题:瓷器之美课型:新授共—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多角度欣赏和了解不同器型、不同纹饰、不同类型的瓷器,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2.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艺术作品作简短评述。
学习重点:探究瓷器造型和纹饰,并掌握习气艺术的欣赏方法,参与欣赏、评述。
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专业名词较多。
瓷器之美教案

《瓷器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陶瓷工艺有所了解与认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中国陶瓷,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陶瓷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陶瓷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重、难点:重点:掌握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参与欣赏、评述。
难点:欣赏课涉及的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要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探究合作讨论交流四、教学过程:(一)周杰伦《青花瓷》歌曲导入新课师:大家熟悉这首歌曲吗?(生:青花瓷)师:方文山的这首青花瓷温文雅致,让人浮想联翩,那么青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瓷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开青花瓷神秘的面纱,感受瓷器迷人的风韵。
(二)陶瓷的产生1.师:瓷器是我国的国粹,不知道你们对他了解有多少?下面老师就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同学对瓷器的认识。
2.师:陶瓷陶瓷是先有陶后有瓷吗?生:对师:是先有陶后有瓷,那你们知道陶是什么时候产生呢?生:新石器时代师小结:原始人发现晒干的泥巴火烧后,变得更结实、坚硬,且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产生了。
3.师;那瓷器是什么时候产生?夏商时期产生“原始瓷”。
(三)陶瓷大区分1.师:陶瓷其实是两兄弟,你们知道如何区分吗?老师今天也带来陶瓷来,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用笔敲一敲,二者之间有何区别?生:瓷比较亮,陶表面粗糙比较暗。
瓷器声音清脆,陶声音浑浊2.师:瓷器表面那层亮的是什么?那什么是釉?(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有色或无色玻璃质层)3.师:刚才说的都是外在区别,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内在成分有何不同?(表格出示)4.师:我们学习了瓷器大区分,现在就请大家来区分哪些是陶?哪些是瓷?(陶、瓷图片展示。
(四)瓷器的繁荣1.师:瓷器在宋代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八年级美术上册《瓷器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瓷器艺术的特点、绘画技巧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瓷器艺术的认识和感悟。
3.教师强调瓷器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呼吁学生关注瓷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文化。
4.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瓷器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瓷器的发展历程,感受瓷器艺术的魅力。
2.通过欣赏、分析瓷器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瓷器的基本知识、制作工艺、装饰技法的掌握是本章节的重点,其中瓷器绘画技巧的运用是难点。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会欣赏和分析瓷器的艺术特点是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是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瓷器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是难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所学瓷器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心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运用所学瓷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瓷器作品。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辅导。
初中瓷器之美教案

初中瓷器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2. 欣赏和分析瓷器艺术品的美丽之处;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2. 瓷器艺术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瓷器图片或视频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瓷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瓷器的美丽之处;2. 学生分享自己对瓷器的了解和印象。
二、瓷器的历史发展(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东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瓷器特点;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要信息。
三、瓷器艺术品的欣赏和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瓷器艺术品图片,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纹饰等方面欣赏和分析瓷器的美丽之处;2.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瓷器艺术品,并分享理由。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发放瓷器样品或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瓷器的特点和美丽之处;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收集一些瓷器艺术品图片或实物,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瓷器博物馆或制作瓷器的手工坊,加深对瓷器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瓷器艺术品的美丽之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瓷器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欣赏和分析瓷器艺术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纹饰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可以亲手触摸瓷器样品或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瓷器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瓷器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器之美
1创新设计
青花瓷
2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了解“青花瓷器”的概念,“青料”、“纹饰”的理解
2. 初略感受中国青花瓷的器型美、色彩美、纹饰美
3. 学会用简单的纹饰装饰器型
3学情分析
瓷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
学生对中国瓷器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对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高度成就的全面系统了解不够。
本课通过多角度学习欣赏和认识中国陶瓷,提高视觉感受能力,体验中国瓷器的造型美、色彩美与纹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并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陶瓷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
《瓷器风韵》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新课程要求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4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中国传统青花瓷的纹饰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的器型设计纹饰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目标
5.1.2学时重点
5.1.3学时难点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欣赏视频舞蹈《青花》导入
1.请同学说说这段舞蹈美在哪里?这段舞蹈的灵感来自哪里?
揭示课题《青花瓷》
2.说说你对青花瓷有多少了解
活动2【讲授】青花瓷的概述
1.讲解“青花瓷”的概念(出示青花瓷笔筒实物配合讲解):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
青料:苏麻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浙料、珠明料
纹饰: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
2.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萌芽于唐
繁盛于元
顶峰于明
缤纷于清
活动3【讲授】青花瓷的美
1.“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美丽源自哪里?
——器型美,色彩美,纹饰美
2.器型美:展现各种青花瓷器型的模型
3.色彩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雅出于清,赏于清
一个水青色的素影,一个淡雅明快的印象”
4.纹饰美:举例《玉壶春瓶》的纹饰应用
对纹饰进行分类——主体纹饰
主体配合纹饰
辅助纹饰
5.欣赏现代青花瓷纹饰,并说说与中国传统纹饰的区别
活动4【练习】手绘青花
对手中的已剪好的器型进行纹饰装饰,注意画面浓淡、深浅、粗细、疏密、大小等的处理活动5【活动】作业评价
自评互评
活动6【活动】青花在生活中的运用
1.说说青花的纹饰都来源于哪里?
2.小结: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美化生活,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花是如何来美化生活的
3.欣赏青花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