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的奥秘》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走马灯的奥秘优秀课件

【牛顿】
他是荷兰科学家,由一次偶然 的发现得到启发,经过屡次的研究, 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利普希】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 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小 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 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 呢?……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 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小 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 大人的话,就把挂在 墙上的走马灯取下来,噗的 一声,把蜡烛吹灭了。小纸 人、小纸马越跑越慢,最后 停了下来。
语文S版三年级 上册
10、走马灯的奥秘
词语花篮
奥秘 堂屋 蜡烛 点燃
旋转 插着 吸引 心灵
棱柱形 目不转(zhuǎn)睛 转(zhuǎn)身
转〔zhuàn)动 旋转〔zhuàn)
挂
悬
走马灯像磁石 一样,把茅以 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盯着 走马灯。
走马灯像磁石 一样,把茅以 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盯着 走马灯。
“那么,怎么才能让小 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些 呢?〞
于是,他又拿来一支蜡烛,
把两只一起点燃。果然,小 纸人、小纸马飞快地转起 来……
它是利用灯笼内部点燃的 蜡烛所产生的上升热气流, 推动轴轮不断转动,从而 带动轴轮上的剪纸转起来。
如果点燃的蜡烛多,产生的热气流 就强,轴轮动力就大,剪纸就跑得 快。反之,剪纸就跑得慢。
虽然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 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 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 灵。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他为 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 了卓越奉献。
1933年主持修建中国首座跨度较 大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1955年主持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19、苹果变色的奥秘
想一想:为了防止苹果变色, “我〞做了什么实验?发现了 什么?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 论?
他是荷兰科学家,由一次偶然 的发现得到启发,经过屡次的研究, 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利普希】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 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小 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 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 呢?……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 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小 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 大人的话,就把挂在 墙上的走马灯取下来,噗的 一声,把蜡烛吹灭了。小纸 人、小纸马越跑越慢,最后 停了下来。
语文S版三年级 上册
10、走马灯的奥秘
词语花篮
奥秘 堂屋 蜡烛 点燃
旋转 插着 吸引 心灵
棱柱形 目不转(zhuǎn)睛 转(zhuǎn)身
转〔zhuàn)动 旋转〔zhuàn)
挂
悬
走马灯像磁石 一样,把茅以 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盯着 走马灯。
走马灯像磁石 一样,把茅以 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盯着 走马灯。
“那么,怎么才能让小 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些 呢?〞
于是,他又拿来一支蜡烛,
把两只一起点燃。果然,小 纸人、小纸马飞快地转起 来……
它是利用灯笼内部点燃的 蜡烛所产生的上升热气流, 推动轴轮不断转动,从而 带动轴轮上的剪纸转起来。
如果点燃的蜡烛多,产生的热气流 就强,轴轮动力就大,剪纸就跑得 快。反之,剪纸就跑得慢。
虽然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 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 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 灵。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他为 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 了卓越奉献。
1933年主持修建中国首座跨度较 大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1955年主持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19、苹果变色的奥秘
想一想:为了防止苹果变色, “我〞做了什么实验?发现了 什么?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 论?
《走马灯的奥秘》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你认为茅以升是个 怎样的孩子? 怎样的孩子
仔细观察 积极动脑 不懂就问 勇于实践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悟走马灯 、朗读课文, 的奥秘。 的奥秘。 2、学习茅以升仔细观察, 、学习茅以升仔细观察, 积极动脑,不懂就问, 积极动脑,不懂就问,勇 于实践的精神。 于实践的精神。
找出茅以升认真观察走马灯 的语句。 的语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 磁石一样 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 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 着走马灯。 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 像磁石”什么感觉? 像磁石 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蜡烛点燃以后, 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 起来, 起来,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 小纸马也跟着转动。 小纸马也跟着转动。明亮的 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 子投在灯壁上,十分有趣。 子投在灯壁上,十分有趣。
茅以升想到了什么? 茅以升想到了什么?
联系课文想想下面的词语 用的好不好。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 他越看越入迷。 串的问题,争着往他 串的问题,争着往他 脑子里挤 脑子里节, 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 15元宵节 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外形多为宫灯状 ,内以剪 纸粘一轮 ,将绘好的图案 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 热气 上熏 ,纸轮辐转 ,灯屏上 即出现人马追逐 、物换景 移的影像 。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他主 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 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 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用大桥 钱塘江大桥 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 年代, 年代 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 员会主任, 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 中国古桥技术史》 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 武汉长江大桥》《 》《茅以 《武汉长江大桥》《茅以 升科普创作选集》 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最新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走马灯的奥秘》ppt课件(16页)

自主学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思考: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对子互读课文、生字词语, 纠正出现的错误。 2小组讨论: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堂展示
xiāo 元 宵
xuán zhuǎn 旋 转
xu án 悬 着
zhǎn 一 盏 chuàn 一 连串
xí ng 棱柱形
当
奥(
插(
堂
)
)
检
测
旋(
幼(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
)
形(
蜡(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走马灯像( 他( )着头,( )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地( )着走马灯。 )的问题,( )
钱塘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茅以升——江苏镇 江人 ,我国著名的
桥梁专家。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
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 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 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 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 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 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 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 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 一样,故名走马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3、课文写了茅以升的一件什么事; 4、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奥 引 蜡 幼
秘 转 烛 宵
形 旋 投 盏
堂 插 串 悬
ào mì 奥 秘
táng 堂 屋
yǐn 吸 引
《走马灯的奥秘》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词语花篮
点燃 四周 心灵
幼小
旋转
转动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 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 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 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 着转动。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 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十分 有趣。 你会想到什么?
走马灯
10、走马灯的奥秘 ào mì xíng táng yǐn zhuǎn 奥 秘 形 堂 引 转 xuán chā là zhú tóu chuàn 旋 插 蜡 烛 投 串 yòu xiāo zhǎn xuán 幼 宵 盏 悬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 江苏镇人,1933年 主持修建中国首座 跨度较大的钱塘江 公路铁路两用桥, 1955年主持修建武 汉长江大桥。他为 我国的桥梁建设事 业作出了卓越的贡 献。
茅以升想到了什么?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 会转? Nhomakorabea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 转得慢呢?
联系课文想想下面的词语用得好不好。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 争着往他脑子里挤。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 纸人、小纸马跑得 快一些呢?
虽然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灯 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 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 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 解决遇到的问题的?
《走马灯的奥秘》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我会读
奥秘 蜡烛 点燃 悬在 投在 磁石 堂屋 一连串 元宵节 越跑越慢 旋转 幼小 插着 一盏
棱柱形
目不转睛
读一读,说一说:
茅以升观察的走马灯是从哪里来的?
(读1段)
它是什么形状的?
棱柱形的走马灯
悬: 挂的意思,但没有碰到四周。
齐读第1自然段
走马灯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读2段)
(默
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轴 上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小轮子,轴心 插着红蜡烛,轮子四周插着彩色 的小纸人和小纸马。 (走马灯的内部构造)
1、走马灯悬在堂屋中央,那么高, 小小的茅以升是通过怎样的观察,才 让他对走马灯内部构造如此了解呢?
(再读2段)
2 、用“——”画出描写茅以升表现的句子。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 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 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仰
盯
目不转睛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 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 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是什么感觉?想象此时 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当蜡烛点燃后,走马灯内又会出 现什么景象呢?(读4·5句)
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轮子 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着转动。明 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在 灯壁上,十分有趣。
(男· 女生读2段)
看到这么有趣的景象,你会想到 什么? 茅以升又想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认真观察一样你喜 欢的东西,看看你能 发现什么奥秘。
语文S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走马灯的奥秘
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 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外形多为宫灯状 ,内以剪 纸粘一轮 ,将绘好的图案 粘贴其上 。点燃灯以后 热 气上熏 ,纸轮旋转 ,灯屏 上即出现人马追逐 、物换 景移的影像 。
三年级上册《走马灯的奥秘》课件

实验证明
热气小,小纸人、小纸马就跑得慢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 纸人、小纸马跑得 快一些呢?
热气大,小纸人、 小纸马就跑得快。
你明白了吗?
蜡烛的热气熏的
• 热气小——旋转慢 • 热气大——旋转快
你认为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பைடு நூலகம்?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乐于实践
总结
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让我们学习探索科学的方法
让我们从小像茅以升那样,会观 察,会思考,不懂就问,多动手 实践。
•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 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 睛地盯着走马灯. 走马灯像什么吸引了茅以升? (磁石) 从句子中找出动词。 (仰、盯)
从哪词看出茅以升观察时十分专注? 目不转睛
走马灯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下轴,轴上有一 个可以旋转的小轮子,轴心插着红蜡 烛,轮子四周插着彩色的小纸人和小 纸马。 (走马灯的构造)
雨母山群益小学 三年级公开课
执教者:周志芬
走马灯的奥秘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谁发现了走马灯的奥秘?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茅以升
茅以升小时候观察走马灯,发现了走马 灯旋转的秘密
棱柱形的走马灯
一盏挂在挂在墙壁,一盏 悬在堂屋中央。 “挂”与“悬”有什么区别? “挂”是用钉子或挂钩之类的定在 墙壁上 “悬”是挂在天花板上,没有碰 到四周
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 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 着转动。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 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十分 有趣。
•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 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
他发现了哪几个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 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 转得慢呢?
《走马灯的奥秘》PPT课件

主要写茅以升小时候观察走马灯、发现了走马灯旋转的秘密。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和武汉长江大桥。而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他小时候观察走马灯的故事。
请把课共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家里买回两盏走马灯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茅以升观察,了解走马灯的构造。
大家来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
从中可以看出茅以升看得非常认真,即使是对周围的事物也很好奇。
请认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找出描写走马灯样子的句子
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资灯壁上,十分有趣。如果你看见那么有趣的走马灯,你会怎么想呢?茅以升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争着往他的脑子里挤: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10 走马灯的奥秘
第一课时
生字词
奥秘 形状 课堂 吸引 旋转 插花 蜡烛 投入 一串 幼小元宵节 两盏 悬在 旋转 蜡烛 一连串 幼小
多音字
转
zhuǎn
zhuàn
zhuǎi
转达、转发、转运、转弯
旋转、转动
转文(比较少出现这个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用一句话总结。
那茅以升后来解决了这些问题吗?他是怎么做的?(请认真阅读第4、5自然段)
问大人——听大人——动手试——他发现:1、小纸人、小纸马是由于灯内蜡烛的热气所薰才会旋转;2、当热气大时,小纸人、小纸马就转得快,当热气小时,就转得慢。我来说说:从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想法或启发?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勤于动手,就能发现生活中很多新奇、有趣的 现象,就能从中获得许多科学知识。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和武汉长江大桥。而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他小时候观察走马灯的故事。
请把课共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家里买回两盏走马灯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茅以升观察,了解走马灯的构造。
大家来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
从中可以看出茅以升看得非常认真,即使是对周围的事物也很好奇。
请认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找出描写走马灯样子的句子
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资灯壁上,十分有趣。如果你看见那么有趣的走马灯,你会怎么想呢?茅以升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争着往他的脑子里挤: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10 走马灯的奥秘
第一课时
生字词
奥秘 形状 课堂 吸引 旋转 插花 蜡烛 投入 一串 幼小元宵节 两盏 悬在 旋转 蜡烛 一连串 幼小
多音字
转
zhuǎn
zhuàn
zhuǎi
转达、转发、转运、转弯
旋转、转动
转文(比较少出现这个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用一句话总结。
那茅以升后来解决了这些问题吗?他是怎么做的?(请认真阅读第4、5自然段)
问大人——听大人——动手试——他发现:1、小纸人、小纸马是由于灯内蜡烛的热气所薰才会旋转;2、当热气大时,小纸人、小纸马就转得快,当热气小时,就转得慢。我来说说:从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想法或启发?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勤于动手,就能发现生活中很多新奇、有趣的 现象,就能从中获得许多科学知识。
17 走马灯的奥秘_课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三年级上册
17 走马灯的奥秘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奥秘 心灵 入迷 吸引 目不转睛 旋转 果然 蜡烛 中央 插着 吹灭
3o m# l!ng
y@n zhu2n x
guǒ l3 zh%
chā miè
zhuǎn( ) 转
zhu3n( )
一盏挂在墙壁上,一盏悬在堂屋中央。
“悬”和“挂”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画一画:
走马灯的结构是怎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把比喻成
,生动地刻画了茅以升对走马灯的。
他越看越入迷。
一连串(chu3n)的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在“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
这天晚上,茅以升特别高兴。
虽然他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是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看见那么有趣的走马灯,你会怎么想 呢?茅以升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找 出相关的句子)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争着往他的 脑子里挤: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 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那茅以升后来解决了这些问题吗? 他是怎么做的?(请认真阅读第 4、5自然段)
问大人——听大人——动手试——他发现:1、 小纸人、小纸马是由于灯内蜡烛的热气所 薰才会旋转;2、当热气大时,小纸人、小 纸马就转得快,当热气小时,就转得慢。
我来说说:从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这个故 事中,你有什么想法或启发?
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看着, 形容看得很入迷。
从中可以看出茅以升看得非常认真,即 使是对周围的事物也很好奇。
请认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找出描 写走马灯样子的句子
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明亮的烛光 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资灯壁上,十 分有趣。
第三部分(第3~6自然段):茅以升观察, 发现走马灯旋转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请看下面的句子:
一盏挂在墙壁上,一盏悬在堂屋中央。 请问:“挂”和“悬”有什么区别? 答:“挂”是用钉子或挂钩之类的定在墙壁
上,而“悬”是挂在天花板,没有碰到四 周
http://www.prc /i57d/cl7jc p/1576.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27 5.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300. ht ml http://www.myrg /8xq/230.html http://www.nypfl.c om/dxbk/1123.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11 41.ht ml http://www.l /q4my0/339.html http://www.myrg /8xq/egpk/645.html http://www.taetn.c om/h5j ibaow/m ym/1100.html /x va6q04q/664.html http://www.taetn.c om/h5j ibaow/m ym/854.html http://www.j /ywemi/gsj x/632.html http://www.myrg /8xq/914.html /vh2yei/3y kc/487.html http://www.prc /i57d/73c x1q/1388.ht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h3p8q g /946.ht ml http://www.dish w. co m/ vh2 yei/1 7tn/136 6.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804. ht ml http://www.r /tyl/517.html /014e7z y5/c2og k/996.html http://www.maluc .com/f4cse/1280.html /014e7z y5/2hfhj/ http://www.b xle x. co m/6u 5c/105 7.ht ml http://www.s /go3ln/pvpej yl/780.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10 32.ht ml /x va6q04q/164.html /s 8x2b1/110.html http://www.myrg /8xq/441.html /014e7z y5/200.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p5g 80/916.ht ml http://www.kahs /s b1/t850pj/1319.html http://www.nypfl.c om/dxbk/156.html /014e7z y5/lbibs/426.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119.ht ml /x va6q04q/692.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91 8.ht ml http://www.s /go3ln/x2rg9ju/744.html /x va6q04q/775.html /jbfl/sj sr/sjsrqt/ /x va6q04q/370.html /oc msa/40.html /014e7z y5/b5cls /94.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766.ht ml http://www.b xle x. co m/6u 5c/89.h 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848. ht ml http://www.prc /i57d/449.html /x va6q04q/618.html ms /bt5u/606.html faj.c om/g9ll0q/486.ht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886.html http://www.l /q4my0/1018.html /x va6q04q/486.html http://www.prc /i57d/73c x1q/92.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278.ht ml http://www.s /go3ln/i6vkt80/801.html http://www.j /ywemi/928.html faj.c om/g9ll0q/1116.html /bjgr yy/oludysce/608.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10 11.ht ml /oc msa/3c 9a/1002.html http://www.r /tyl/894.html http://www.r /tyl/183.ht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1314.ht ml http://www.rapoh. co m/f maujb7 w/130.ht ml /oc msa/3c 9a/877.html http://www.s /go3ln/3qj ys7h/623.ht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1172.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340. ht 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857.ht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927.ht ml http://www.nypfl.c om/dxbk/129.html http://www.j /ywemi/48.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150.ht ml http://www.l /q4my0/945.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280.ht ml http://www.prc /i57d/l8t6hy/873.html http://www.cplta.c om/c8l fe6/673.html http://www.kahs /s b1/232.ht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1606.html /014e7z y5/egaoh/596.html http://www.l /q4my0/252.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593.ht ml http://www.b xle x. co m/6u 5c/838. 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0f8jq 9/868.h t 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995.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183. ht ml faj.c om/g9ll0q/635.html /x va6q04q/610.html http://www.maluc .com/f4cse/102.html http://www.l /q4my0/95xpn/1107.html http://www.nypfl.c om/dxbk/419.html http://www.l /q4my0/688.html http://www.j /ywemi/523.html ms /bt5u/68.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1215.h t 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1240.html ms /bt5u/286.html /s 8x2b1/421.html http://www.cplta.c om/c8l fe6/460.html http://www.taetn.c om/h5j ibaow/o5p/624.html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 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和武汉 长江大桥。而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 就是他小时候观察走马灯的故事。
请把课文分部分,每一部分结束用 “//”表示。
提示:一共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家里买回两盏 走马灯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茅以升观察, 了解走马灯的构造。
第一课时 生字词
奥秘 形状 课堂 吸引 旋转 插花 蜡烛 投入 一串 幼小
元宵节 两盏 悬在 旋转 蜡烛 一连运、转弯
转 zhuàn 旋转、转动
zhuǎi 转文(比较少出现这个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用一句话 总结。
主要写茅以升小时候观察走马灯、 发现了走马灯旋转的秘密。
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争着往他的 脑子里挤: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怎 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那茅以升后来解决了这些问题吗? 他是怎么做的?(请认真阅读第 4、5自然段)
问大人——听大人——动手试——他发现:1、 小纸人、小纸马是由于灯内蜡烛的热气所 薰才会旋转;2、当热气大时,小纸人、小 纸马就转得快,当热气小时,就转得慢。
我来说说:从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这个故 事中,你有什么想法或启发?
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看着, 形容看得很入迷。
从中可以看出茅以升看得非常认真,即 使是对周围的事物也很好奇。
请认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找出描 写走马灯样子的句子
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明亮的烛光 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资灯壁上,十 分有趣。
第三部分(第3~6自然段):茅以升观察, 发现走马灯旋转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请看下面的句子:
一盏挂在墙壁上,一盏悬在堂屋中央。 请问:“挂”和“悬”有什么区别? 答:“挂”是用钉子或挂钩之类的定在墙壁
上,而“悬”是挂在天花板,没有碰到四 周
http://www.prc /i57d/cl7jc p/1576.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27 5.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300. ht ml http://www.myrg /8xq/230.html http://www.nypfl.c om/dxbk/1123.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11 41.ht ml http://www.l /q4my0/339.html http://www.myrg /8xq/egpk/645.html http://www.taetn.c om/h5j ibaow/m ym/1100.html /x va6q04q/664.html http://www.taetn.c om/h5j ibaow/m ym/854.html http://www.j /ywemi/gsj x/632.html http://www.myrg /8xq/914.html /vh2yei/3y kc/487.html http://www.prc /i57d/73c x1q/1388.ht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h3p8q g /946.ht ml http://www.dish w. co m/ vh2 yei/1 7tn/136 6.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804. ht ml http://www.r /tyl/517.html /014e7z y5/c2og k/996.html http://www.maluc .com/f4cse/1280.html /014e7z y5/2hfhj/ http://www.b xle x. co m/6u 5c/105 7.ht ml http://www.s /go3ln/pvpej yl/780.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10 32.ht ml /x va6q04q/164.html /s 8x2b1/110.html http://www.myrg /8xq/441.html /014e7z y5/200.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p5g 80/916.ht ml http://www.kahs /s b1/t850pj/1319.html http://www.nypfl.c om/dxbk/156.html /014e7z y5/lbibs/426.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119.ht ml /x va6q04q/692.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91 8.ht ml http://www.s /go3ln/x2rg9ju/744.html /x va6q04q/775.html /jbfl/sj sr/sjsrqt/ /x va6q04q/370.html /oc msa/40.html /014e7z y5/b5cls /94.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766.ht ml http://www.b xle x. co m/6u 5c/89.h 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848. ht ml http://www.prc /i57d/449.html /x va6q04q/618.html ms /bt5u/606.html faj.c om/g9ll0q/486.ht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886.html http://www.l /q4my0/1018.html /x va6q04q/486.html http://www.prc /i57d/73c x1q/92.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278.ht ml http://www.s /go3ln/i6vkt80/801.html http://www.j /ywemi/928.html faj.c om/g9ll0q/1116.html /bjgr yy/oludysce/608.html http://bjg ryy.999ask.co m/ lp vz/10 11.ht ml /oc msa/3c 9a/1002.html http://www.r /tyl/894.html http://www.r /tyl/183.ht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1314.ht ml http://www.rapoh. co m/f maujb7 w/130.ht ml /oc msa/3c 9a/877.html http://www.s /go3ln/3qj ys7h/623.ht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1172.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340. ht 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857.ht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927.ht ml http://www.nypfl.c om/dxbk/129.html http://www.j /ywemi/48.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150.ht ml http://www.l /q4my0/945.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280.ht ml http://www.prc /i57d/l8t6hy/873.html http://www.cplta.c om/c8l fe6/673.html http://www.kahs /s b1/232.ht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1606.html /014e7z y5/egaoh/596.html http://www.l /q4my0/252.html http://www.tpreo. co m/15 srq do/593.ht ml http://www.b xle x. co m/6u 5c/838. 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0f8jq 9/868.h t ml http://www.1n wwd.co m/ k7j15g jg /995.ht ml http://www.hro wn .co m/7 15/183. ht ml faj.c om/g9ll0q/635.html /x va6q04q/610.html http://www.maluc .com/f4cse/102.html http://www.l /q4my0/95xpn/1107.html http://www.nypfl.c om/dxbk/419.html http://www.l /q4my0/688.html http://www.j /ywemi/523.html ms /bt5u/68.html http://www. mypa v.co m/e 3r5h x8 /1215.h t ml http://yyk.999as /bjgr yy/om7na/1240.html ms /bt5u/286.html /s 8x2b1/421.html http://www.cplta.c om/c8l fe6/460.html http://www.taetn.c om/h5j ibaow/o5p/624.html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 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和武汉 长江大桥。而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 就是他小时候观察走马灯的故事。
请把课文分部分,每一部分结束用 “//”表示。
提示:一共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家里买回两盏 走马灯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茅以升观察, 了解走马灯的构造。
第一课时 生字词
奥秘 形状 课堂 吸引 旋转 插花 蜡烛 投入 一串 幼小
元宵节 两盏 悬在 旋转 蜡烛 一连运、转弯
转 zhuàn 旋转、转动
zhuǎi 转文(比较少出现这个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用一句话 总结。
主要写茅以升小时候观察走马灯、 发现了走马灯旋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