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衔接之部分知识点解析

合集下载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 点
目 录
• 基础知识回顾 • 阅读理解与分析 • 写作技巧与训练 • 古诗词鉴赏与背诵 •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学习方法与策略
01
基础知识回顾
拼音与音节
01
02
03
拼音基本规则
回顾声母、韵母、声调等 拼音基本组成元素和拼写 规则。
音节划分
掌握音节划分原则,能够 正确划分复杂音节的拼音 。
对所选诗词进行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 境、情感和思想,提高鉴赏能力。
诗词背诵技巧
诗词应用与写作
学习运用联想、韵律等背诵技巧,提高背 诵效率。
尝试将所学诗词应用于日常写作中,提升 语言表达水平。
05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 唐代诗歌 宋代词曲 元代戏曲
包括《诗经》、《楚辞》等,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体现了古代 人民的生活与情感。
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学习古诗、词、曲等不同类型的特征和区别 。
古诗词的格律与押韵
掌握古诗词的格律规则,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了解押韵的原 理和常见韵脚。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学习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如月、柳、雁等,以深入理 解诗词意境。
古诗词鉴赏方法
观察题目与背景
初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为 深入理解做准备。
境运用。
成语与俗语
了解常见成语、俗语的含义和用法 ,丰富语言表达。
词汇扩展
积累各类词汇,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 力。
02
阅读理解与分析
文本阅读技巧
预测和推测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利 用标题、副标题、图片等预测文 章内容,同时根据上下文推测生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衔接排序附答案解析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衔接排序附答案解析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衔接排序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舞钢市)下列排序中正确的一项是()①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

②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③月光洒落在长江里。

④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万点光斑在跳动。

⑤夜深入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A.⑤④②①③B.⑤④③①②C.⑤②④①③D.⑤②③④①2.(2024•迁西县)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②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③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

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④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⑤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A.①④⑤③②B.③④①⑤②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⑤③②3.(2024•富顺县)舟舟在活动中感到了语文的重要性,他给我们分享:ㅤㅤ语文是什么?是①_____,牵引我欲罢不能的目光;是②_____,教会我融情于物的表达;是③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是④_____,抒发我意蕴丰富的情感;是妙趣横生的童话,展开我天马行空的想象。

①含蓄淡雅的散文②多彩多姿的戏剧③优美凝练的诗歌④一波三折的小说我们觉得舟舟有点搭配不当,正确顺序应是()A.②④①③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4.(2024•永寿县)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多读书,不仅能解决人生的许多问题,还能让人远离喧嚣,有助于修身养性。

②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也说过:“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③读书,是一个人沉淀下来审视人生的过程。

④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许多人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⑤只有静下心来读书,才是进入深度自省的开始。

A.③⑤④②①B.③⑤④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⑤②③①5.(2024•章丘区)2023年12月22日,中国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一、词语运用:1.词义辨析:会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和形音近义词的用法。

2.词的搭配和固定搭配:学会正确搭配词语,避免使用错误的搭配。

3.词语的构词法: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构词法,如前缀、后缀和词缀等。

二、语法知识:1.词的分类:掌握汉字的基本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词语的性、数、时态和语态变化:学会正确变化词语的性、数、时态和语态。

3.句子的成分: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4.句子的种类和结构:了解并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不同种类的句子结构。

5.时态和语态的运用:学会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

6.介词和连词的运用:了解介词和连词的基本用法,并能正确运用。

三、阅读与写作:1.阅读理解:学会理解并运用不同阅读材料,包括短文、诗歌和故事等。

2.写作技巧:学会构思并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3.标点符号的运用: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使文章的表达更准确和流畅。

4.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排比等。

四、常见文学常识:1.了解和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2.了解和熟悉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全集》、《茶花女》和《傲慢与偏见》等。

五、修辞方法:1.比喻:学会使用比喻烘托事物形象。

2.夸张:学会夸张表达,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3.对比:学会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4.排比:学会使用排比手法,使句子更有节奏感。

六、词语记忆:2.做好积累:及时将新的词汇整理记录下来,并进行复习。

七、语言表达:1.注意语言的地道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2.动笔前要先思考,构思好文章的主题和框架。

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八、阅读速度:1.多读书:通过多读书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

2.多练习:通过做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一、词语辨析
1.同义词辨析:如角色和人物、感激和感谢、匆忙和急忙等。

2.近反义词辨析:如昨天和明天、善良和恶意、小心和粗心等。

3.词性转换:如形容词和名词、动词和名词、副词和形容词的转换。

二、语法基础
1.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连词。

2.词类:状语、定语、补语、谓语、宾语、主语、宾补、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

3.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三、作文写作技巧
1.阐述观点:明确主题句,围绕主题句写作展开,逐条论证。

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对比等。

3.衔接词语:如首先、其次、再者、最后等。

四、常见错误纠正
1.时态错误:注意动词时态与上下文的连贯性。

2.句子成分错误:注意句子主谓一致、宾语和宾补的搭配。

3.词语搭配错误:注意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的搭配。

五、诗词鉴赏
1.了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如《儿时》、《静夜思》等,并对其进行简单的鉴赏。

2.学习古代诗词的诵读和默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六、阅读理解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思维,将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加强对词句理解,掌握上下文的推理能力。

3.培养筛选信息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通过多方面的练习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专题05 拓展讲义:阅读中的语气、重音和停连-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5  拓展讲义:阅读中的语气、重音和停连-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5 阅读中的语气、重音和停连学习目标1、了解朗读的语气,掌握朗读的节奏;2、了解朗读中的停顿和连接;3、了解朗读中的重音。

知识梳理一、朗读的语气(一)朗读的基调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

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

朗读作品必须有宏观的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二)朗读的语气语气,又叫语调,它是能够表达说话人思想感情的语句的声音形式,也就是说话的调子、味道。

语气具有重要的表达作用。

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造成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语气、人物语气、形式语气。

常见朗读语气喜悦——气满声高。

《观潮》中,在人们久等之后,出现潮由远及近的壮观,这段文字要吸足气,高声朗读,读出人们见到大潮时喜悦、兴奋之情。

悲伤——气缓声沉。

《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灵车开来的一段文字,朗读时吐气要缓慢,声音低而深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失去总理的悲痛之情。

赞美——气平声柔。

《南京长江大桥》中由远及近看大桥的两段文字,朗读时送气要平而匀,声音要柔和,以表达出作者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美之情。

焦急——短声促。

《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描写敌机轰炸,环境越来越危急的句段,用气断而不连,声速急促,这样才能反映出人们为白求恩生命安全担忧的焦急心情。

狠毒——气粗声重。

《"你们想错了"》一课中,敌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没搜到,气疯了,威吓方志敏的几句话,朗读时送气要粗,声音要重,这样才能把敌人恼羞成怒的神态活现在人们的眼前。

愤恨——气足声硬。

《圆明园的毁灭》中写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灭圆明园的一段文字朗读时要吸足气,发音铿锵有力,表达出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陶醉——气舒声平。

《瀑布》中描写瀑布声、色、形的语句,如诗如画,朗读时轻轻送气,声音平稳稍慢,听来使人浮想联篇、陶醉其中。

(三)朗读的节奏朗读的节奏表现在“有张有弛,张驰相间;有疏有密,疏密有致;抑扬顿挫,和谐流畅。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法比较复杂,承接意思时不使用标点符号;字词使用古代常见词汇,修辞手法丰富等。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用法:了解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谓语,了解表示名词的虚词“之、者、之一等,了解表示方位、状态的字词“于、以、于是、乃”等。

3.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注重理解句子的结构、函数和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用于理解、分析、判断句子的意义。

二、现代文的基础知识:1.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词义,如多音字、多义词、词语的辨析等。

2.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熟练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的基本用法。

3.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阅读技巧,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主题、思路、观点、分析、归纳和评价的能力等。

4.学习现代汉语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喻、夸张、讽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掌握逻辑和条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

三、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1.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类型,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比等。

2.学习如何辨析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人称比喻和物称比喻,因果比喻和象征比喻等。

3.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如何运用比喻修辞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何运用排比修辞来充实文章的内容,如何运用对比修辞来突出文章的观点等。

四、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如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写作的技巧,如通过写作来提高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逻辑和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专题07 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7  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7 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2、学会赏析常见的修辞手法。

知识梳理修辞格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特殊方法。

又称为“修辞方式”或“修辞手法”。

中学阶段掌握以下九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反复。

一、比喻。

【定义】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

【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组成。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等。

例: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2.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3.借喻: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作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感情。

二、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能说话会做人的动作,有思想、有感情。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 感情。

三、夸张。

【定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作用】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xx的xx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xx之情。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运用1. 词语辨析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词语辨析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常见的词语辨析包括词义辨析、词性辨析、词语搭配等。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语辨析,如“捕捉”和“逮捕”、“喷涂”和“喷洒”等,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词语。

2. 词语拼写在语文中,拼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语拼写规则,如“q”后面一般跟着“u”、“an”和“en”结尾的词语“n”的读音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多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拼写能力。

3. 词语辨析在词语辨析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比如“陌生”和“熟悉”、“消费”和“节约”等。

学生要能够正确地辨析这些词语的意思,同时要能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

二、句子的串联1. 句子的连接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句子的连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使用一些连接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能够运用一些连接词的平铺直叙,如“不但……而且……”、“既……又……”等,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句子的变化在写作中,句子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句子的变化方式,如主谓宾的变化、“既……又……”、“不但……而且……”等。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这些句子变化,让自己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三、段落的组织1. 段落的开头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段落的开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能够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

可以用一些疑问句、比喻句等来引出文章的主题。

2. 段落的过渡在写作中,段落的过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过渡词语,如“此外”、“更重要的是”、“再者”等,使得文章的段落之间能够顺畅过渡。

3. 段落的结尾在写作中,段落的结尾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写出一个有力的结尾,总结全文的内容,引出下一段的内容。

四、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比喻结构,如“如……一样”,并且要能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比喻,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
同学们,说明文是常见的一种文体。

它是说明事物和事理的文章,主要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用途、性质、成因、规律等。

那么如何阅读说明文呢?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

1、明确说明的对象和作者写作的目的
明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蜘蛛》一课,说明的对象就是蜘蛛,写作的目的就是介绍有关蜘蛛的科学知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蜘蛛。

2、把握说明事物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

3、了解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

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
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4、注意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1)下定义,即知名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打比方,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3)分类别,就是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4)举例子,就是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

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纲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5)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
得数一千多年。


(6)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此外,还有一些方法。

例如:作诠释,引资料,画图表,摹状貌等,因为它们不太常见,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5、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

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的一种体现。

恰当地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是语言准确的另一种体现。

此外,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也是文章准确性的体现。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炼,或详尽;或简洁,或丰腴;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

当然,阅读说明文最关键的是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抓住了这一关键,其他的阅读问题就容易多了。

说明文是一种侧重于对事物进行解说、说明的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是向人们介绍产品、自然现象、生活、健康等方面知识的文章。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清楚地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可从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