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应用分析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可持续观念的应用中,相关部门加大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光伏发电系统被应用到建筑、工业等不同的领域中,它可以利用光伏电池组以及逆变器等设施实现能源的转换,可以分为独立光伏发电和并网光伏发电两部分。
但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来说,能源的浪费以及利用率问题也是当前存在的难点,可以将储能技术应用到其中,减轻光伏发电系统在并网中的波动,便于能量的转换。
本篇文章通过对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分析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类型,从而探讨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储能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电能;引言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储能装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逆变器等设施组合而成,它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以在不同地区进行安装,而且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在能源的转换上较为安全,同时,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远离电网的地区进行独立供电。
但是从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原理来看,它主要是利用日照进行发电,需要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确保电能输出的连续性,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研究,围绕储能技术展开探讨。
1、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势1.1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它包括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可以与农业、工业等领域结合到一起,是当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来说,它存在不同的漏洞问题,就能源的转化率来说,单晶硅、多晶硅等器件都可能造成不同的影响,而且光伏发电需要在日照条件下进行转换,这就导致需要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对电能进行存储。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能源转化率,对光照条件下收集的电能进行存储,将其应用到合理的位置,增强光伏发电系统在应用中的灵活性。
1.2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对于当前的光伏发电系统来说,它可以通过独立或者并网的方式应用到建筑等领域中,实现电能的供应。
但是光伏发电系统受日照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它的电能在输出中存在不稳定的状态,如果仅仅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组进行供电,就会导致阴天或者黑天情况下电能的中断,从而对供电系统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供电过程的可靠性,将光照条件下的多余电能进行收集和存储,将其应用到太阳能较弱的时间区域中,确保供电的合理性和连续性。
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由于光伏发电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稳定性较差,且光伏发电产生电量无法储存,给光伏并网电能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只能将其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来满足电网用电负荷高峰时的使用,而且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容易受到环境条件中光照强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在并网发电时容易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储能技术对其进行控制以及减弱并网发电时对电网的冲击,基于此,本文对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储能技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应用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特点及结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电压同幅、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实现与电网连接并向电网输送电能。
这种发电系统的灵活性在于,在日照较强时,光伏发电系统在给交流负载供电的同时将多余的电能送入电网;而当日照不足,即太阳能电池阵列不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电能时,又可从电网索取电能为负载供电。
1.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特点(1)光照强度、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会对光伏发电系统产生影响,由此就会导致其输出功率产生剧烈变化,天气多变状况下,其功率也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2)光伏发电系统整体造价成本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来实现对太阳能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而且,电网必须还能够对光伏电能进行最大程度的吸收;(3)为了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通常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在并网的过程中会将电流以及电压设置为同相,即整个系统只能够提供有功功率。
1.2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其主要包括了光伏列阵、最大功率点跟踪装置、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以及并网电压器等几个部分。
在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光伏列阵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将太阳能光伏电池进行单体串并联来组成,然后充分结合发电系统实际需要,将其按照串联以及并联等方式安装在支架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光伏列阵单元来实现;为了充分保证光伏能源能够实现充分利用,就必须要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装置来实现对其控制,由于光伏电池阵列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因此,其功率输出会受到光照、温度、负载等各种因素的一种影响,而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装置能够充分保证光伏电池阵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应的最大功率输出状态,在此基础上就能够实现对光伏能源的高效利用;储能系统在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发挥出了调节、控制的作用。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的目的。
接着在分别概述了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储能技术如何提升系统效率、改善稳定性和降低成本。
最后在展望了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前景,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储能技术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储能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研究、效率提升、稳定性改善、成本降低、前景展望、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的这些问题,储能技术逐渐被引入光伏发电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稳定性和经济性。
储能技术可以通过存储多余的电能,在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电力不足时释放电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平衡和弥补能源波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
研究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储能技术可以帮助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营成本。
在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大、电网供电不稳定的情况下,储能技术可以在低价格时储存电能,在高价格时释放电能,实现电能成本的最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营成本。
通过对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对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稳定性和成本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揭示其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方面的潜在优势和局限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推动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
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述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能量储存两大核心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能源解决方案。
它通过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使得太阳能的利用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本文将对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探讨,分析相关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光伏发电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使得光伏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
同时,能量储存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降低了成本。
此外,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光伏储能系统可以解决光伏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天气和时间的影响,太阳能的输出具有波动性,而储能系统可以存储过剩的电能,以供不足时使用,从而实现能源的平衡。
其次,光伏储能系统还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供应。
在一些无法接入传统电网的地区,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可以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可靠的电力。
此外,光伏储能系统还可以与电动汽车充电桩结合,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3. 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它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作为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分布,通过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太阳能可以被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储存。
其次,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具有低排放和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小。
此外,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还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运维成本低等优势。
然而,光伏储能一体化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成本仍然是一个限制因素。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新能源电力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以及电网的平衡和调度困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来介绍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首先,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应用案例是太阳能储能系统。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屋顶上,通过光伏发电的方式产生电能。
然而,太阳能发电存在着昼夜间和季节性波动的问题,导致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储能系统被引入其中。
太阳能储能系统将白天产生的多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电势能,存储起来,并在夜间或能量需求高峰期供应给用户。
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个案例是风能储能系统。
风能发电是另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但风能的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挑战。
储能系统可以帮助平衡风能发电的波动性,并提高整个电网的稳定性。
风能储能系统通过将风能转化为动能或电能,并将其储存起来,以供用户使用。
当风能发电不足时,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能量,以补充电网的供应。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个案例是电动汽车储能系统。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被用作储能系统的一部分。
通过与电网连接,电动汽车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提供给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性,还可以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的储能单元,可以在供电不足或断电时为用户提供紧急电力支持。
这种应用方式有助于平衡电力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差异,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韧性。
以上案例都体现了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储能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轻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更广泛应用。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能够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能量存储与调度,平衡发电与负荷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研究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推动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对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运营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方式,探讨其在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自身能源利用率、平滑输出功率波动、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作用,为未来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向,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促进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更加广泛应用和推广。
1.3 研究意义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着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缺点,无法稳定地提供电力输出。
储能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解决光伏发电系统的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电力输出更加稳定可靠。
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技术的结合可以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推动能源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研究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还可以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必要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进程。
对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池储能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池储能技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成为一种受人们青睐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然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在太阳能充足时储存多余的电能,以供云雨天等无法获得太阳能时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池储能技术被广泛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池储能技术,介绍其原理、类型和应用。
一、电池储能技术的原理电池储能技术是通过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多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来储存,并在需要时再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电网或终端用户使用。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其中充电过程将电能存入电池,放电过程则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二、电池储能技术的类型1.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最常见的电池储能技术之一。
它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寿命相对较短,适合小规模应用,如家庭光伏发电系统。
2.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储能技术之一。
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商业和工业光伏发电系统。
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和维护。
3. 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兴的电池储能技术,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成本较低,资源更加丰富。
虽然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钠离子电池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电池储能技术的应用1. 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在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池储能技术可将白天产生的多余电能存储起来,供晚上或云雨天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对电网的依赖,还能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电池储能系统,家庭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
2. 商业和工业光伏发电系统商业和工业光伏发电系统通常有更高的电力需求,因此更需要可靠的电池储能技术来满足额外的用电需求。
电池储能技术可以帮助这些系统实现能源的平衡和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微型光伏发电系统微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户外装备等领域。
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c nn re P o e ld V p we y t m, t i pa er x l r s he d e s o r s se hs p e p o e t a v re
I U Ja - a , HANG Ja - h n ,MA Je C e in to Z I in c e g i, AO L t ( stt )Eetcl n l t n nier g N n hn l tcP w r nvr t adn 7 0 3 H b i rv c , hn) I tue( l r a a dEe r i E gne n , o hC ia e r o e i sy ni f ci co c i E ci U e i ,B o ig0 10 , e e Poi e C i n a
关键 词 : 光伏发电 ; 网; 并 储能技术
随 着 工业 步伐 的加 速发 展 , 和 石油 等 化 石 能 煤
源终将消耗殆尽 , 同时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给我们 的 生 活环 境 带来 了严 重 的 污染 , 因此 , 们 迫 切 地 人
t 的 几种 应 H技 术 , 后 提 出 ‘ 于 光 伏 并 网 发 电 系 统 的 储 f , j 最 r用 能技 术发 展需 求 。
1 光伏 并 网发 电 系统 结构 及特 点
如 图 l 示 ,光 伏 并 网发 电 系统 的典 型结 构 应 所 该包含5 部分 : 光伏阵列 、 最大功率点跟踪( P T 装 MP) 置、 储能 系统 、 网逆变 器 以及并 网变 压器 。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能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09T17:27:14.7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刘翠娜1 韩云海2 [导读] 摘要: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已逐渐在我国乃至全球能源供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电力输出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1协鑫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10009;2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211106)摘要: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已逐渐在我国乃至全球能源供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电力输出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同时,由于电网调峰能力不足阻碍光伏电力并网,电力输送通道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匹配造成光伏电力送出受限,以及当地工业基础薄弱影响光伏电力就地消纳等因素,导致大量光伏电能资源被浪费。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储能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应用。
关键词:储能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
1、光伏发电系统的概述
光伏发电是通过半导体界面的光伏效应而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中主要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汇流箱等部分组成,其内部主要部件为电子元器件构成。
光伏发电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①来源具有无枯竭性,即太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不受区域的限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即只要有太阳光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光伏发电。
③方便、快捷性,不需要通过燃烧煤炭等资源就可以进行发电。
光伏发电的不足之处有:①照射能源分布密度小,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建设太阳能电池板。
②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只能在晴朗的天气下才能进行发电。
③光伏板的制造过程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
2、光伏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1、对配网电压及其调整的影响
太阳光照强度不停发生变化,包括全年或全天中的规律改变和因天气产生的随机改变,直接造成了光伏系统出力的波动性和不可控性。
光伏电源接入配网后将改变系统潮流,配网节点电压将随配网潮流的改变而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电压偏差与波动。
随着光伏电源占有比例的逐渐升高,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光伏电源突增突减,难以保障系统供电质量,电压调整不能顺利进行,最终导致电压超标。
此外,调压操作需要根据太阳辐射的变化而频繁进行,致使调压装置的寿命大大减少。
2.2、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辐射型网络是我国传统的配电网络结构。
光伏电源没有接入的情况下,传统配网是一个单电源的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电流的流动是单向的。
光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由单电源网络变成了多电源网络,故障电流的分布、大小以及方向都会由此而出现改变。
而传统配电网保护的配置依据仅为故障电流的大小,并不具有方向性,因此当光伏电源接入后,保护装置的动作会受到影响。
2.3、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并网逆变器作用非常重要,是光伏并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将光伏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接入电网。
但是由于逆变器中开关器件频繁的开断,导致在开关频率附近产生大量谐波分量,导致系统电压和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影响严重。
对于设计优良的小容量光伏逆变器,谐波污染一般能被控制而满足标准。
2.4、对调度运行的影响
由于光伏系统的出力受天气变化比较敏感,表现出不可控的随机性,限制了光伏系统输出的可调度性。
因此,电网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电力调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在某个地区中光伏电源所占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
此外,在用电价格上光伏电源与常规电源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含光伏电源的系统中,在保证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性调度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
3、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3.1、在电力调峰上的应用
电力调峰的目标是将在峰电时段大功率负荷的集中需求减少,进而减轻电网的负荷压力。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应用储能技术可以依靠实际的需求做出改变,在负荷低谷的时候把系统所发出的电能进行储存,在负荷高峰的时候将所储存的电能进行释放,这部分电能属于负荷供电,进而提升供电的可靠性,提升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3.2、在微电网的应用
未来输配电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微电网并网,它对于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提升效果。
在系统和微电网分离的时候,微电网的运行为孤岛模式,这时,微电网电源会对负荷的供电任务进行独立承担。
由光伏电源构成的微电网,其储能系统将根据负载的情况自动调节,提升供电的稳定和安全。
3.3、在电网电能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在电网电能质量控制上,将储能技术应用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可以对光伏电源的供电特性进行改善,进而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利用合理的逆变控制措施,储能技术让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以对调整相角、有源滤波及电压等进行控制。
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断电保护功能。
当正常的电力供应无法提供给用户的时候,光伏系统可以为用户供给电能;而在电力系统自身发生故障或是用户用电存在危险隐患的时候,光伏并网系统会选择自动断电,并将断电之后所发出的电能进行自动存储。
以光伏并网用户使用分时计费市电作为基础,将储能技术在此系统中进行应用,可以实现负荷转移。
其本身和电力调峰上的应用技术较为相似,在低谷期,储能系统可以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将多余电能进行储存,然后在高峰期释放。
除此之外,针对负荷高峰时高功率负荷交替投切给正常运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还可以减少负荷响应策略所带来的弊端。
总之,光伏发电与传统电源不同,输出功率不可控并且受环境条件制约,光照强度、温度等发生变化都可能对发电量产生影响。
因此,光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冲击是阻碍其大规模接入电网、替代传统发电形式的主要绊脚石。
而储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新兴技术,通过选取适当的储能方式,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光伏系统出力的随机可控等问题,减小光伏发电出力变化对电网的冲击。
因此,研究光伏并网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黎胜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小区配电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风,2017(12):8.
[2]潘林.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
[3]李秉璋,陈宏,刘晨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以宁波“零能耗”建筑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235+238.
[4]刘甲辰.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项目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2):56-57.
[5]杨晓玲.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铁路站房中的应用[J].硅谷,2010(23):133-134.
[6]鲍顺淑,杨其长,闻婧,肖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0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