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七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模拟测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3年高考模拟测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3年高考模拟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高2010级__班,姓名______,成绩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 O-16 Na-23Mg-24Al-27Si-28S-32 Cl-35.5 K-39 Ca-40 Fe-56Cu-64 Br-80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请直接将正确答案写在小题题干后的括号中)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科学家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主要成分是髙纯度的单质硅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例实验要求的是()A.量取15.00 mL B.定容 C.电解制Cl2、H2 D.高温燃烧石灰石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N A个氧分子的氧气的体积等于22.4 LB.Na2O2与H2O反应制O2,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N A个电子C.1 mol CH3OH在燃料电池负极发生反应时得到4 N A个电子D.0.01 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是0.02 N A4.低温脱硫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 + NO(g) 2N2(g) + 3H2O(g) Δ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5.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 +2H2O + 4e-== 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6.常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0-8。

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C1-35.5 C-12 H-1 Cu-64 O-16 Ca-40 F-19第I卷(选择题共l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2011年2月15日,备受全球关注的苹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承认此前发生中毒事件的联建科技和运恒五金是其供应商,以及这两家工厂违规使用有毒原料对工人造成危害的事实。

据了解此次中毒事件的“杀手”是一种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

已知C6H1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高的分子的一氯取代物的种数(不考虑立体异构)是A.2 B.3 C.4 D.58.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IO>HCO3-,氧化性:HCIO>C12>Br2>Fe3+>I2。

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B.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变成无色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1O-+CO2+H2O==2HClO+CO32-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1-=2Fe3++2C1-9.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②35.5g C12中含有共价键数为N A③0.44g 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1N A④25o C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2N A⑤6.4g的S2和S8混合物中,含硫原子总数为0.2 N A⑥11.2L Cl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5 N A⑦1mol冰醋酸和1mol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 AA.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1.镁电池毒性低、污染小,电压高而平稳,它逐渐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精编版(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精编版(解析版)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3.5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官能团、有机物命名的了解。

涉及糖类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官能团的异同、水果香味与酯类物质的关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丙三醇和丙醇的差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的官能团、羟基和氨基的差异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给出有机物名称判断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来判断有机物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B.H+、Na+、Fe2+、MnO4-C.K+、Ca2+、Cl-、NO3-D.K+、NH4+、OH-、SO4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了解,以及对常见离子性质的掌握程度。

主要涉及Al3+的水解性、CO32-的水解性、MnO4-的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NH4+的水解性、NH3•H2O的弱碱性和不稳定性等。

【名师点睛】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例如“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精校】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

【精校】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解析:A.乙烯含碳碳双键其中1根键断裂,相互加成生成聚乙烯,聚乙烯中不存在双键,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长链断裂等原因,故A错误;B.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所以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变化是化学变化,故B 错误;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是碳的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D.用粮食酿酒时,先在糖化酶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然后在酵母作用下转变为酒精,都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答案:D2.(4分)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解析: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这指的是铵盐,W是N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物质可知,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A.非金属O>S,Cl>S,则其氢化物中H2S最不稳定,故A正确;B.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Y的含氧酸酸性强,故B错误;C.非金属O>S,则阴离子还原性S2﹣>O2﹣,故C错误;D.Cl2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故D错误。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验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验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机密★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第一部(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答案】D【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故错误;D、燃料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热能,故正确。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答案】A【解析】A、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正确;BC、是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隔绝空气,故错误D、镁比铁活泼,构成原电池,铁为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错误。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H2O HCO-3+OH-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答案】C【解析】A、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冒白烟,故正确;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CO2-3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使溶液呈碱性,故正确;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错误;D、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正确。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部分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部分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部分及答案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7 题, 共计 28 分)1、(4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2、(4分)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3、(4分)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C.盐酸 D.稀硝酸4、(4分)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莽草酸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5、(4分)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6、(4分)对于反应CO(g)+H 2O(g)CO2(g)+H2(g) 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7、(4分)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 -])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1 题, 共计 12 分)1、(12分)金属冶炼与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化学部分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化学部分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化学部分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题,每题5分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 甲醇(B) 天然气(C) 液化石油气(D) 氢气【答案】D;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 92U【答案】B;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mol·L-1的KNO3溶液:(B)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C) pH=12的溶液:(D)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答案】C;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答案】A;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 (B) (C) (D)【答案】B;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答案】C;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1 mol&middot;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 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 A(C) 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 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 A【答案】C;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B) 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C) 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 === 2Na++2OH-+O2↑(D)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 CaCO3↓+H2O【答案】D;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201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单选、第二部分是非选,共11道题,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2、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踽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B.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C.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一种单糖D.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4、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5、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为:2Cu+H 2O 电解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铜电极直接流电源的负极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6、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P:31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一、选择题(56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14题。

1、在含有硫离子,且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桸的离子组是 ( )A.Na+、Cu2+、Br-、Ba2+ B.Na+、SO2- 3、SO2- 4、K+C.K+、MnO- 4、NO- 3、Na+D.K+、Ca2+、SO2- 3、Cl-2.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应当具有的性质为 ( )A.I2O4强氧化性 B.I3O5强还原性 C.I4O9强氧化性 D.I4O7强还原性3.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0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02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 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4.下列生成Na2S2O3的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Na2SO3+S=Na2S2O3B.3Na2SO4+4S十H2O=3Na2S2O3+H2SO4C.4SO2+2H2S+6NaOH=3Na2S2O3+5H2OD.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5.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A.CH4B.HCl C.Cl2D.NH3OC OHO C CH36.解热镇痛药Aspirin 的结构式为,1 mol Aspirin 在加热情况下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 物质的量为 ( )A .1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7.已知80Hg 是ⅡB 族元素,第七周期ⅡB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A .112B .98C .88D .828.某溶液中含有HCO -3、SO2-3、CO2-3、CH 3COO -等4种阴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 A .CH 3COO -B .SO2-3C .CO2-3D .HCO -39.已知甲醛()分子中四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画有横线的物质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 )A .将含少量CO 2的CO 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B .将l mol Mg 置于10 L 空气(标况)中,使之在高温下反应C .标准状况下,将11.2L H 2S 与22.4L O 2混合点燃D .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a(ClO)2上悬浊液中通入少量CO 211.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 4Cl 、②AlCl 3、③NaCl 、④AgNO 3、⑤KO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对原固体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肯定存在①B .至少存在②和⑤C .无法确定是否有③D .至少存在①、④、⑤12.将一定量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 ,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n 代表物质的量) ( )A .n(Fe)<n(S),总质量等于44gB . n(Fe)>n(S),总质量等于44gC .n(Fe)=n(S),总质量大于44gD . n(Fe)>n(S),总质量小于44gHOH COH O CH O CCH 3OCHCH 213.由于碳碳双键()中的π—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和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互为顺反异构体。

则分子式为C 3H 4Cl 2的 化合物的烯烃异构体有 ( )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14.某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O 2,发生反应2NO 2(g)N 2O 4(g)+Q ,在达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 ) A .通入N 2B .通入NO 2C .通入N 2O 4D .降低温度二、(共2小题,共18分):15.(8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1)关闭F 活塞,打开C 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 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 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D 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E 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即将结束时(此时气体明显减少),打开F 活塞,关闭C 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4)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中产物溴苯在上层还是下层?如何分离?16.(10分)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三氯化磷,在短颈分馏烧瓶d 中放入足量白磷,将Cl 2迅速而又不间断地通入d 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CCC CCH 3HHCH 3CCC H 3H CH 3H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熔点沸点三氯化磷-112℃76℃五氯化磷148℃200℃分解图中a、b应该装入的试剂或药品分别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并在b仪器处加热。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蒸馏烧瓶e中收集生成的三氯化磷,为保证三氯化磷蒸气冷凝,应在水槽g中加入。

(2)三氯化磷遇到水蒸气强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所以d、e仪器及装入其中的物质都不能含有水分。

为除去Cl2中的水分,c中应装入作干燥剂。

(3)实验室将自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

已知水与酒精互溶,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极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4)为防止Cl2污染空气,装置末端导出的气体应如何净化处理,画出装置图并注明使用药品:。

三、(共3小题,共20分)17.(6分)有一种模拟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微型实验,其基本原理是在电解过程中使低价金属离子M n+(例如Co2+)氧化为高价态的金属离子,然后以此高价态的金属离子作氧化剂把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而净化。

该电化学净化法又称间接电化学氧化。

其阳极反应式为:M n+-e-→M(n+1)+。

若现按右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井穴板穴孔内应盛放 溶液以便检验电解 时产生的C02气体,现象是: 。

(2)写出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阴极:(3)写出M (n+1)+氧化有机物(以甲醇为代表)的离子方程式:18.(4分)碳纳米管(CNTs —Carbon Nanotubes)的发现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它又称巴基管(Buckytube),属富勒(Fullerene)碳系,是伴随着C 60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

碳纳米管是处于纳米级范围内,具有完整分子结构的新型材料。

典型的碳纳米管直径小于100nm ,长度为几μm 。

(注:lnm =10-9m ,1μm =10-6m)CNTs 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六边形碳环组成,此外还有一些五边形碳环和七边形碳环,试 (1)这些五、七边形碳环在碳纳米管的什么位置比较多?(2)你认为碳纳米管可能具有超导特性吗?为什么?19.(10分)有一黑色化合物A ,它不溶于碱液,加热时可溶于浓盐酸而放出黄绿色气体B 。

将A 与KOH 和KClO 3共热,它就变成可溶于水的绿色化合物C 。

若将C 酸化,则得到紫红色溶液D 和黑色沉淀A 。

用Na 2SO 3溶液处理D 时,也可得到黑色沉淀A 。

若用H 2SO 4酸化的Na 2SO 3溶液处理D ,则得到几乎无色的溶液E ,而得不到沉淀A 。

问A 、B 、C 、D 、E 各为何物?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A B C D E四、(共4小题,共30分)20.(5分)丁二烯聚合时,除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一种环状结构的二聚体生成。

该二聚体能发生下列诸反应:①加氢生成乙基环己烷;②1mol 该二聚体可与2molBr 2加成;③氧化时生成β—羧基己二酸。

(1)试写出二聚体的结构简式: (2)试写出上述③中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模拟有机废水的组成为:2滴甲醇,1.0molL -1硫酸1mL ,0.1molL -1硫酸钴4mL21.(9分)写出下列转化网图中A 、B 、C 、D 四个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指出①、④、⑤三个反应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⑥、⑦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化合物B 可发生银镜反应,C 可与NaHCO 3水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A B C D 反应类型: ① ④ ⑤ 反应方程式:⑥⑦22.(7分)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6H 10O ,A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经催化加氢得B ,B 与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生成C 。

B 经氧化得D ,D 的分子式也为C 6H 10O 。

B 在加热下与浓硫酸作用的产物经还原得环己烷。

写出A 、B .D 可能的...结构简式。

(如有多种可能,尽列之,只考虑位置异构。

)23.(9分)氨基酸分子()中,既有碱性的氨基(—NH 2),又有酸性的羧基(—COOH)。

在一定的酸碱性条件下,能自身成盐( )。

所以在氨基CH NH 2COOHRCHNH 3+COO R -BAC②③① CH 3CH 2Br ④ D KOH ∕C 2H 5OH△ H 2O ∕NaOH EBr 2∕CCl 4H 218O ∕Na 18OHFG⑤ ⑥⑦ 浓H 2SO 4(G 为含6个碳原子的含氧有机物)G酸分析中不能用碱溶液测定氨基酸水溶液中羧基的数目,而应先加入甲醛,使它与—NH 2缩合( ),然后再用碱液滴定法,测定羧基含量。

氨基酸中—NH 2的数目可用与HNO 2反应定量放出N 2而测得,氨基在反应中变成(—OH)。

(R —NH 2+HNO 2→R —OH +N 2+H 2O) .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8H 15O 4N 3。

中和l mol A 与甲醛作用后的产物消耗1 mol NaOH 。

1 mol A 与HNO 2反应放出l mol N 2。

,并生成B(C 8H 14O 5N 2)。

B 经水解后得羟基乙酸和丙氨酸。

(1)A 的结构简式为 (2)B 的结构简式为 (3)A 跟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五、(共3小题,共26分)24.(9分)有一瓶(约100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10.00mL 该混合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到4.66g 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