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 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6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练习解析版.docx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练习)1.提出“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要求的是()A.“斯德哥尔摩宣言”B.《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C.《国际和平年宣言》D.《人类的危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的理解,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内容。
A正确,所以本题选A。
2.国际和平年是()A.1985 年B. 1949 年C. 1986 年D. 1950 年【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和平年是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主题是“捍卫和平和保障人类的未来"故C项正确;1985年,在联合国成立4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国际和平年宣学客言”,故A项错误;BD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科*网…学*科*网…3.被称为“和平鸽之父”的毕加索,创作“和平鸽”是为了一一而作A.为庆祝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召开B.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C.为庆祝联大在无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世界人权宣言》D.为庆祝《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故A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在1945年,故B项错误;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故C项错误: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故D项错误。
4.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每年9月21 tl定为纪念国际和平日的是()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B. “罗素和平基金会”会议C.联合国大会D.国际红十字大会【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白2002年起,国际和平日为9月21 H, 故C项正确;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同时进行,会议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故A项错误;“罗素和平基金会”建立于1964年,故B项错误;国际红十字大会旨在尊重和发展国际人道法,故D项错谋。
最新人教版选修3 第六单元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作业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战争的威胁之下。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
这些都是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
2.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下列对此大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B.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C.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D.强调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解析:选B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故选B;A是出自《斯德哥尔摩宣言》,排除;C是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的,排除;D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排除。
3.作者创作下图的意图是( )A.为庆祝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B.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C.为庆祝联大在无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世界人权宣言》D.为庆祝《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解析:选A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毕加索是为了纪念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体现自己的和平与自由思想而画的,A 正确。
4.1945年12月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指出“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允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
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
由此可见( )A.原子弹研制成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B.冷战加剧,核讹诈严重威胁世界和平C.核武器无法保障世界和平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解析:选C 材料“新武器……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允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说明核武器的研制并没有达到当初保证世界和平的目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反对越 南战争
美国著名反战人士,影星简· 方达和越南人民军 战士一起在行走,简· 方达要求不搞特殊,和战 士们同吃同住。(1972)
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年: 1986年(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国际和平日: 9月21日(从2002年开始)
中国为国际和平年 发行的纪念邮票
五、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内容上:反对世界大战,呼吁用和平手段解决 国家之间的争端,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许多著名科学家、社会 活动家、艺术家加入并发挥骨干作用声势浩大, 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 向跨国行动。开展了世界性的保卫和平活动, 成立了世界性的保卫和平组织。
内容: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 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 间的和平合作而奋斗,要求 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 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中国派代表参加了1949年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2、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时间:1950年11月
地点:华沙
内容: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总部设在赫 尔辛基。理事会则由各国著名的科学家、 文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人士担 任,以“和平共处”为原则。
五、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作用
1、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战后世界局势的 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对限制 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 政策制定; 4、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 普及,有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 持久和平提供坚实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练习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以核武器为代表的现代武器在二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哪一项活动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A.美国侵略越南B.美军进入柬埔寨C.美国侵略印度支那D.美国干涉中东地区3.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这一天”是每年的()A.5月8日B.9月2日C.9月21日 D.10月24日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A.《人类的危机》B.“斯德哥尔摩宣言”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D.《国际和平年宣言》5.硝烟散尽,反思长存。
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这次大会()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6.1945年12月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指出:“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许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
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
”由此可见()A.原子弹研制成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B.冷战加剧,核讹诈严重威胁世界和平C.核武器无法保障世界和平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7.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之所以发生巨大规模的反战浪潮主要是由于()A.越南战争的残酷性B.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C.美军屠杀越南平民D.美国青年惧怕战争8.“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
2019-2020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作业: 第六单元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1.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是()
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第36届联大
D.第37届联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召开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2.以核武器为代表的现代武器在二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解析:选C。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主要内容,《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3.1970年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是因为() A.美军入侵朝鲜B.美军入侵越南
C.美军进入柬埔寨D.美国发动冷战
解析:选C。
正当美国人民对越南战争的正义性持怀疑态度的时候,美军又入侵了柬埔寨,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4.下图为中国发行的国际和平年纪念币,其中“国际和平年”指的是()
A.1981年B.1982年
C.1985年D.1986年
解析:选D。
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清单一反战和平运动的开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缘由两次世界的浩劫和核武器消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
2.召开(1)第一届:①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进行。
②内容:选举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进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建议。
(2)其次届:①召开:1950年11月召开。
②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原那么。
3.影响反对侵略战斗、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化人心。
[深化认知]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有着历史必定性:两次世界的浩劫促使人们觉悟,反思战斗给人类留下的深刻教训;二战后冷战兴起,威逼着人类的和平生活;美苏争霸,尤其是核备竞赛给人类生存和开展造成巨大威逼。
清单二反战和平运动的开展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背景1954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演说;1955年2月写信给爱因斯坦,盼望与其联合发表宣言。
2.发表1955年7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3.内容强调了核战斗将导致的严峻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斗目的。
4.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1)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殊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
(2)成立了“和平对抗核战斗百人会〞。
(3)建议成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
(4)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斗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
清单三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20世纪六七十年月的反战运动1.背景侵越战斗不断升级,陷入泥潭。
2.表现(1)同学:①高校生拒绝服兵役、燃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
②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队。
③1970年抗议美侵入柬埔寨。
(2)国会:对越南战斗的正确性持疑心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3)民众:1967年华盛顿20万人进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
[深化认知]20世纪六七十年月,以反对侵略越南为中心内容的反战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社会乃至欧洲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运动给政府的侵越政策造成了巨大压力。
清单四反战和平运动的深化国际和平年1.国际和平日(1)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即联合国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 第六单元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作业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B.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C.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D.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解析: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答案:C2.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C.海牙国际法庭D.“罗素和平基金会”解析: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由罗素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了战犯名单。
答案:D3.1970年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是因为( )A.美军入侵朝鲜B.美军入侵越南C.美军进入柬埔寨D.美国发动冷战解析:正当美国人民对越南战争的正义性持怀疑态度的时候,美军又进入了柬埔寨,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答案:C4.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正式确定“国际和平日”,此时对国际和平的威胁主要来自( )A.美国和苏联B.美国和日本C.恐怖主义D.帝国主义列强解析:1981年尚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主要威胁来自美苏两国的争霸活动,故选A项。
答案:A5.右图是位于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的一座雕塑,这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
此图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9年7月25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世界和平运动”邮票,共两枚。
右图是其中的一枚:黑、白、黄三种不同肤色人像剪影。
材料二在这一次大会上,通过三个中心议题的民主讨论,确实是把国际紧张局势的总根源阐明了。
历史人教版选修3导学案第六单元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探究探究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主要特点史料导入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1950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互动探究史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核心思想:各国要和平相处,互不干涉内政。
说明: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名师精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主要特点(1)内容:以反核运动为主,因为核武器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2)范围: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涉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及众多的国际组织,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3)组织:国际化趋向日益突出。
(4)方式:具有民主性,反战运动基本采取合法的和平抗议活动,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
(5)程度:具有深入性。
世界人民的和平运动超出了单纯的反战、反核运动的范围,与世界上的其他社会运动,如生态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对种族歧视等交织在一起。
(6)构成:出现了在和平主义旗帜下的超意识形态的合作。
世界人民和平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当今某些国家中存在的军国主义及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例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反战和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A.由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发起B.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C.反战潮流波及整个世界D.出现了与生态运动、环保运动相结合的趋势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解题指导: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A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第一次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特点;B、C两项是历次反战和平运动的相同点。
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三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B.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
C.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D.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答案 C
解析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故选C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战争的威胁之下。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也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
这些都是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
3.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
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海牙国际法庭
D.罗素和平基金会
答案 D
解析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由罗素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将美国总统等人列入战犯名单。
4.“(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
”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所说的这场战争是( )
A.太平洋战争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海湾战争
答案 C
解析越南战争将美国拖入泥潭,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危机,引起了国内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核军备竞赛,这说明D项说法错误。
6.二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 )
A.《人类的危机》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答案 B
解析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发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
7.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
②大学生拒绝服兵役
③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④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怀疑战争的正义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起因于美国侵略越南,①说法错误。
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哪一项活动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运动( )
A.美国侵略越南
B.美国入侵柬埔寨
C.美国侵略印度支那
D.美国干涉中东地区
答案 B
解析1970年美国入侵柬埔寨,这一行动立即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
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其后期,西方世界在经历战后20多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发展迟缓。
美国的侵越战争激起了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
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愈演愈烈。
《法国1968:终结与开端》一书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权、青年学生运动的同义语。
”此后学生、工人运动席卷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一片激烈的造反之声。
请回答: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有何特点?
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受世界
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影响。
意义:美国反对越战浪潮的持续高涨推动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2)①广泛性,社会各阶层人民积极参加。
②民主性,反战运动以游行示威等合法斗争为主。
③规模大,1967年10月,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④持续高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对越战的浪潮不断高涨。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人物是海明威。
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
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
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
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
”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
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
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
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
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
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
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
悲凉的人生。
请回答:
(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
(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相比,“迷惘的一代”的反战有哪些局限?
答案(1)揭露战争的残酷,抨击统治阶级战争宣传的虚伪性,歌颂人性与爱情。
(2)虽然反对战争,但看不到出路,因而只是为逃避战争,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没有二战后和平运动那样广泛组织起来,直接进行反战活动制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