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原理及声学测试资料

合集下载

声学原理及声学测试概要

声学原理及声学测试概要
3.声功率(W) 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 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 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4.声强(I)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 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s2。 5.声压(p) 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声 波是空气分子有指向、有节律的运动。声压单位为 Pa。
fu / fl 2

N
中心频率:
fc
带宽:
fu fl
N 2
N=1: 一倍频程,简称倍频程 N=1/3: 三分之一倍频程 N=1/12: 十二分之一倍频程
w fu fl (2
2
( N ) 2
) fc
倍频程最常用的中心频率值(fm),以及上、下截 止频率。
中心频率 fm/Hz 31.5 63 125 250 500
3、声波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1.频率 声源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记作f,单 位为Hz。 2.波长 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 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用λ表示,单位为m。 3.声速 一秒时间内声波传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 速,记作c,单位为m/s。
3、声波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p2 p Lp 10lg 2 20lg p0 p0
式中:Lp——声压级,dB; p——声压,Pa; p0——基准声压。 在空气中规定p0为2×10-5Pa,该值是正常青 年人耳朵刚能听到的1000Hz纯音的声压值。 在水中取1×10-6Pa。
10.倍频程
将频谱分为若干个频段,每个频段为一个频 程,以直方图表示。
稳态平面波
P A exp(ikx)
A exp ik x sin cos y sin sin z cos

声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声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声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到声音的物理特性、声音与人类感知的关系以及声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声学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质振动引起的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

声音的产生主要通过物体的振动,比如乐器的弦、空气中的声音波动等。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被压缩和稀薄,产生气压的变化,从而形成声音波。

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的分子之间的振动传递能量而完成的。

在空气中,声音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传播。

声音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衍射等现象,这些现象是由波动特性决定的。

二、声音的特性与检测声音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高低,单位为赫兹(Hz);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波长决定了声音的空间传播特性。

人类通过耳朵感知声音,并通过声音的特性判断不同的声音源。

为了测量和分析声音,声学技术应运而生。

声学仪器如麦克风、声频分析仪等可以测量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帮助理解声音的特性。

三、声学的应用领域1. 音乐与娱乐:声学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音响系统的设计和调校、演唱会和室内剧院的声学处理,都需要声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声学也用于建筑物和工作场所的噪音控制,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

2. 通信与传媒:声学在通信和传媒领域有广泛应用。

手机、麦克风和扬声器等设备使用声学技术进行声音信号的采集、传输和放大。

此外,声学技术也用于音频和视频的编码与解码,以及音频和视频的增强和修复。

3. 医学与生物学:声学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

超声波成像技术用于医学诊断,如对胎儿进行观察和检测。

声学也用于海洋生物学,通过声波探测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移动。

4. 环境与城市规划:声学在环境和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声学测量和模拟,可以评估和改善城市环境中的噪音问题。

声学也用于设计隔音设备,减少室内和室外噪音的传播。

声学原理

声学原理

声学原理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在一定的频率和强度范围内时,人耳就可听到。

振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声源发声后要经过一定的介质才能向外传播,而声波是依靠介质的质点振动而向外传播声能,介质的质点只是振动而不移动,所以声音是一种波动。

波是振动的传播是振动状态的传播,即振动方向、振动位相或振动能量的传播。

波的传播并不是介质或物理量本身的向前运动。

即声源的质点并不随声波前进,他只在原地运动,传递出的只是质点的运动状态。

由上所述,声音为一串串稀疏稠密交替变化的波,而疏和密就是空气压强的变化,再通过人的耳膜对空气压力的反映传入大脑,从而听到声音。

声波是描述声音的物理现象,常用波形表示。

声波具有一切“波”的性质。

所以产生声音的必要条件有两个:1、必须要有振动体或振动源。

2、声波的传递必须依靠传播媒介。

声波传播的空间称为声场。

气体中的声波属于纵波,即波的前进方向与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同一时刻,同位相的振动传播到达点的集合叫做波阵面。

波阵面是平面的波叫平面波,波阵面是球面的波叫球面波。

一般情况下,平面振动发出的波是平面波,点源振动发出的波是球面波。

人耳的听音范围是20Hz~20KHz。

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KHz的叫超声波。

声波在振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

用λ表示声波一秒钟传播的距离叫“波速”用c表示声波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 f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λ=c/f相位:说明其声波在周期运动中所达到的精确位置,通常用圆周的度数来表示。

振动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合时,就产生驻波。

驻波形成时,空间各处的介质或物理量只在原位置附近作振动,波停驻不前,而没有行波的感觉,所以称为驻波。

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具有相互干涉作用。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步调一致的声源发出的声波相互叠加时就会出现干涉现象。

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同,两波叠加后幅度增加声压加强;反之,它们的相位相反,两波叠加后幅度减小声压减弱,如果两波幅度一样,将完全抵消。

声学基础知识(整理)

声学基础知识(整理)

噪声产生原因空气动力噪声由气体振动而产生。

气体的压力产生突变,会产生涡流扰动,从而引起噪声。

如空气压缩机、电风扇的噪声。

机械噪声由固体振动产生。

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在设备运行时受到撞击、摩擦及各种突变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振动,再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噪声。

液体流动噪声液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的摩擦、液体与管壁的摩擦、或者流体的冲击,会引起流体和管壁的振动,并引起噪声。

电磁噪声各种电器设备,由于交变电磁力的作用,引起铁芯和绕组线圈的振动,引起的噪声通常叫做交流声。

燃烧噪声燃料燃烧时,向周围的空气介质传递了热量,使它的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形成湍流和振动,产生噪声。

声波和声速声波质点或物体在弹性媒质中振动,产生机械波向四周传播,就形成声波(声波是纵波)。

可听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高于20KHz 的属超声波,低于20Hz 的属次声波。

点声源附近的声波为球面波,离声源足够远处的声波视为平面波,特殊情况(线声源)可形成柱面波。

声频( f )声速( c )和波长( λ )λ= c / f声速与媒质材料和环境有关:空气中,c =331.6+0.6t 或t c +=27305.20 (m /s)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 m /s t —摄氏温度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波长数,等于波长的倒数,即1/λ。

有时也规定2π/λ为波数,用符号K 表示。

质点速度质点因声音通过而引起的相对于整个媒质的振动速度。

声波传播不是把质点传走而是把它的振动能量传走。

声场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为声场。

声场大致可以分为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半扩散场(半自由场)。

自由场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媒质中,边界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声场称为自由场。

在自由场中任何一点,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

消声室是人为的自由场,是由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做成的密闭空间,静谧无风的高空或旷野可近似为自由场。

扩散场声能量均匀分布,并在各个传播方向作无规则传播的声场,称为扩散场,或混响场。

声学第3讲室内声学原理

声学第3讲室内声学原理

声学第3讲室内声学原理室内声学是研究室内空间中声音传播和反射的科学。

它的目标是优化室内环境的声音品质,以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室内声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声音在室内空间中的传播方式。

当声源发出声音时,声波经由空气传播,遇到墙壁、地板、天花板等障碍物后发生反射。

这些反射声波会形成初级和次级反射,并在空间中形成一种特定的声场。

这种声场的特征取决于房间的几何形状、表面材料和吸声处理的程度。

为了解决室内声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是吸声材料的使用。

吸声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并降低声音的强度。

常用的吸声材料包括吸声板、玻璃纤维、泡沫等。

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多次反射后的声波能量,并减少房间内的混响时间。

其次是声音的扩散。

当声音在空间中传播时,波前会逐渐扩散,声音的能量会分散在更广的区域内。

这种扩散可以使声音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房间内,减少声音的干涸感。

此外,还需要考虑声源定位和均衡。

声源的位置和方向对室内声场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在合适的位置放置多个音箱可以实现立体声效果,并改善音乐的听感。

同时,均衡器的使用可以调整声音的频谱分布,使其更加平衡和清晰。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室内声学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房间的尺寸、吸声材料的选择和摆放、声源和听众的位置等。

室内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音乐厅和剧院中,优化室内声学可以提高音乐的质量和听众的听感。

在工作场所中,适当的室内声学设计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住宅中,良好的室内声学可以减少噪音干扰,提高居住质量。

此外,室内声学还在电影院、录音棚、会议室等场所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室内声学是研究室内声音传播和反射的科学。

它的原理涉及声音的传播方式、反射和吸收,以及声音的定位和均衡。

通过合理的室内声学设计,我们可以改善声音的品质,并提升人们的听觉体验和生活质量。

01、声学原理

01、声学原理

声音的干涉现象
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具有相互干涉作用。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步调一致的声源发出的 声波相互叠加时就会出现干涉现象。 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同,两波叠加后幅度增加声压加强; 反之,它们的相位相反,两波叠加后幅度减小声压减弱, 如果两波幅度一样,将完全抵消。 由于声波的干涉作用,常使空间的声场出现固定的分布, 形成波峰和波谷(从频响曲线上看似梳状滤波器的效 果 ) , 即 : 音 响 术 语 中 常 说 的 ---- 驻 波 现 象 。
混响时间:T60
混响时间:T60
室内声音的传播特性
室内声音的传播特性
声音的指向性与覆盖范围
高频 声音指向性很强 覆盖角度窄小、射程远、
穿透力强 中频 有一定指向性 覆盖面积比较容易控制 低频 指向性不明显 向四面辐射、声功能损失 大、传播距离近
声音的指向性与覆盖范围
声音的指向性与覆盖范围
声音的客观特性之振幅
振幅:
声波的振动幅度,它的大小影响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 觉强度(即响度)单位:分贝(dB)
声音的客观特性之频率
频率:
声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它直接影响人耳对声音高 低(音调)的感觉。单位:赫兹(Hz) 各个物体振动有快有慢,例如细而短的琴弦振动比较 快,粗而长的琴弦振动比较慢。例如某种物体的振动 次数为每秒100次时,它的频率就是100HZ。
现象一:两侧声源A、B与人耳距离相同时,人们感觉声音由前方
来,俗称“假立体声”。 现象二:当距离A声源略近时,实际应是A音大,B音小的两个声 源,但人们往往只感觉到所有声音均由 A 输出,这种错觉现象即 是“哈斯效应”。 现象三:将近点A的声音加以延时,使它迟于B声源进入人耳,人 们即感觉到所有声音均由B声源发出。

声学基本原理

声学基本原理

声学基本原理声学是研究声波传播、声音产生和感知的科学,它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本文将通过对声学基本原理的阐述,帮助读者理解声学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一、声波的产生声波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它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的存在。

为了产生声波,物体必须具备振动的能力。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会跟随振动,形成了一个局部的密度变化,这种变化以机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了声波。

二、声波的传播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作为传播媒介,常见的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固体等。

声波通过介质的传递是一种能量传递的过程,而介质分子的振动则是声能量的媒介。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

三、声波的特性声波具有多种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等。

其中,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振幅表示声波的强度,与声波带来的能量有关;波长则是声波的空间周期,表示声波一个完整振动的距离。

四、声音的感知声波通过耳朵传入人的耳蜗,经过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由大脑解读成为声音的感知。

这个过程涉及到声波的频率、振幅和声音的音色等要素。

人耳对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波有不同的感知,例如高频率的声波会被解读成尖锐的声音。

五、声学的应用声学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之一是音响技术。

音响技术利用声学原理,使得人们能够获得更好的音乐享受和语音传递效果。

此外,声学还应用于医学领域,如超声波成像技术;工程领域,如噪声控制和声学设计等。

总结:声学是研究声波传播、声音产生和感知的科学。

声波的产生依赖于物体振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作为媒介,而声波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

声音通过耳朵传入大脑被解读成为声音的感知。

声学在音响技术、医学和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声学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科学。

声学基础及其原理

声学基础及其原理

2 声学基础及其原理[13]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会遇到声强从弱到强范围很宽的各种声音[5]。

如此广阔范围的能量变化直接使用声功率和声压的数值很不方便,而用对数标度以突出其数量级的变化则相对明了些;另一方面人耳对声音的接收,并不是正比与强度的变化值,而更近于正比与其对数值,由于这两个原因,在声学中普遍使用对数标度来度量声压、声强、声功率,分别称为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单位用分贝(dB )来表示[1]。

2.1声压级将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 e 与参考声压P o 的比值取以10为底数的常用对数,再乘以20。

即:L p =20lg oe P P (dB ) (2.1) 在空气中,参考声压P 0规定为2⨯10-5帕,这个数值是正常人耳对1000Hz 声音刚能够觉察到的最低声压值。

式(2.1)也可以写为:L p =20lgp+94 (dB ) (2.2)式中p 是指声压的有效值P e ,由于声学中所指的声压一般都是指其有效值,所以都用p 来表示声压有效值P e 。

人耳的感觉特性,从可听域的2⨯10-5帕的声压到痛域的20帕,两者相差100万倍,而用声压级表示则变化为0-120分贝的范围,使声音的量度大为简明。

2.2 声强级:为待测声强I 与参考声强I 0的比值取以常用对数再乘以10,即:L I =10lg 0I I (dB ) (2.3) 在空气中,参考声强I 0取以10-12W/m 2这样公式可以写为:L I =10lg I+120 (dB ) (2.4)2.3声功率可以用“级”来表示,即声功率L W ,为:L W =10lg 0W W (dB ) (2.5) 这里W 是指声功率的平均值W ,对于空气媒质参考声功率W 0=10-12W ,这样式子可以写为:L W =10lg W +120 (dB ) (2.6)由声强与声功率的关系I=W/S ,S 为垂直声传播方向的面积,以及空气中 声强级近似的等于声压级,可得:L p =L I =10lg ⎥⎦⎤⎢⎣⎡⋅01I S W =10lg ⎥⎦⎤⎢⎣⎡⋅⋅S I W W W 1000 (2.7) 将W 0=10-12W ,I 0=10-12W/m 2代入,可得:S L L L W I p lg 10-== (dB ) (2.8)这就是空气中声强级、声压级与声功率级之间的关系,但应用条件必须是自由声场,即除了有源发声外,其它声源的声音和反射声的影响均可以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