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技术体系

合集下载

远大住工----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和技术标准

远大住工----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和技术标准

部分预制的套筒灌浆连接的预制剪力墙
浆锚搭接连接的的预制剪力墙
底部预留后浇区的预制剪力墙
7层以下的预制装配框架结构
2、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日本 预制框架+灌浆套筒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美国 钢+PC挂板组合结构 装配式框架+预应力双T板
小城镇多以轻钢结构、木结构住宅体系为主;大城市以混凝土装配 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
制定四个装配式建筑认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1、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确定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 2、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装配要求采用自主选择的方式 3、明确了目前引导的重点内容是新型建筑墙体和装修 4、鼓励装配式结构与装配式装修(第3.0.4条)
评价内容
4、装配式建筑的等级评价标准 (第5.0.1/5.0.2条)
长沙市
(一)全市政府投资类房建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原则上不 低于50%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地铁管片、综合管廊、城市桥梁等)原则上采用装
配式技术建造。
(二)全市新供地商品房项目分区域、阶段推进。 1、重点推进区域: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芙蓉区、天心区、
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三环线以内区域。
3、总体建设量不大,预制构件厂供应可满足需求; 4、木模板、支撑体系和建筑用钢筋短缺; 5、施工企业用工采用固定制,预制装配可减少现场劳动力投入。
1976年开始兴建的“前三门”大街9~16层的34栋住宅和旅馆,全面采用大模板现 浇混凝土内墙和预制混凝土保温外墙板相结合的体系,简称为“内浇外挂(板)”
新供地的商品房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造,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原则上 不低于50% 。
国内产业集团
远大住工、中建科技、宝业集团、万科、中民筑友、润泰、宇辉、山东万斯达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讲解(附图丰富)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讲解(附图丰富)
优点:能减少施工现场布筋、浇筑混凝土等工作,接头数量较少 缺点:构件是三维构件,重量大,不便于生产、运输、堆放以及安装施工。 该种框架体系应用较少
3.3 基本构件
预制楼梯
带防滑条,栏杆预埋件
3.3 基本构件
楼盖体系 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可做单向、双向板
结合面
规程规定: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 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
14
3.2 基本规定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同;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 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 理的预制拆分; ✓抗震设防标准; ✓深化设计要求。
3.2 基本规定
适用高度
3.2 基本规定
高宽比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一维构件
把梁、柱预制成一维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而成
4.6 牛腿节点连接
牛腿节点主要用于厂房等工业建筑,是一种常用的框架节点形式。此类节点主要 由牛腿支撑竖向荷载及梁端剪力,大部分牛腿节点设计中被看成铰接节点。除现 浇混凝土中可做成牛腿节点外,螺栓、焊接等方式也常用于牛腿连接。
牛腿焊接连接(刚接)
牛腿螺栓连接(铰接)
4.6 牛腿节点连接
焊接牛腿连接:该焊接连接的抗震性能不理想,在反复地震荷载作用下焊缝 处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其能量耗散性能较差。但是焊接连接的施工方 法避免了现场现浇混凝土,也不必进行必要的养护,可以节省工期。开发 变形性能较好的焊接连接构造也是当前干连接构造的发展方向。在施工 中为了使焊接有效和减小焊接的残余应力,应该充分安排好相应构件的 焊接工序。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国内外建筑工业化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它具有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减少消耗、清洁生产等诸多优点。

目前,我国的建筑也借鉴国外经验采用装配整体式的方式,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1.1 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1.1.1 装配式木结构从年代而言,装配式木结构发展最早,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起步较迟。

后两者的起步和发展基本上处于同时期,起步于现代,发展于当代。

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汉代,我国的木结构体系就有了初步发展,结构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主。

从隋代开始,经历唐代到宋代,木结构逐步发展为标准化、程式化和模数化。

特别是宋代的《营造法式》一书,总结出木结构设计原则、加工标准、施工规范等,使木结构建造技艺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

木结构技术不断发展,在元代出现了“减柱法”,工匠大胆地抽去若干柱子,并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构件。

明代、清代为了进一步节省木材,木结构建造技艺又有了新发展,明代的《鲁班营造正式》和清代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是对新的木结构建造技艺的总结。

西欧在5世纪开始使用木结构屋架。

15世纪英国改进原有的木屋架及桁架结构,加强了构架的刚性,大大增加了其使用跨度。

16世纪,德国和英国中产阶级的住宅以木结构为主。

17世纪,法国的古典宫殿大多采用木结构。

19世纪,木材丰富的国家(如芬兰)大量营造各类木结构建筑物。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木结构在世界各国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木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历程、现状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历程、现状与对策

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建议一、国外发展历程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中,鉴于各个国家历史背景、经济基础、技术水平以及发展目标存在差异,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

(一)欧洲二战后,欧洲国家为解决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及劳动力紧缺问题,通过推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大量住房,以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战后住房的快速重建提供保障。

战后二三十年中,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主要发展预制大板房屋和工具式模板现浇房屋。

由于结构体系混杂,难以形成通用的标准体系,产品质量水平不高。

欧洲建筑工业化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短缺时代标准化大板楼到追求高质量个性化建筑,随着人工工资的迅速增长,预制构件生产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由部分机械化向自动化生产方式转换。

德国是世界上装配式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较快的国家。

预制构件主要有双皮墙、T梁、双T板、预应力空心楼板、叠合板等,其中双皮墙是德国首创和应用广泛的构件形式,拥有先进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高。

法国独创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称为世构体系(SCOPE)。

这是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主要预制构件包括预应力叠合梁、叠合板和预制柱等,主要特点在于其特殊的节点构造方式,包括键槽、U型筋和现浇混凝土,适用于较大跨度的低多层建筑。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

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大型预制混凝土墙板体系,建立并健全了设计标准体系。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已纳入瑞典工业标准,生产的部件具有通用性和组合性,能够快速建造独栋低层住宅。

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瑞典通用部件标准体系发展成熟。

目前,欧洲公共建筑、商业建筑、集合住宅项目大都因地制宜,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现浇与预制构件相结合、或钢-混结构体系进行建设,不片面追求高比例装配率。

通过策划、设计、生产、施工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普及信息技术,从而寻求项目的个性化、经济性、功能性和生态环保性能的综合平衡。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技术体系

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技术体系

北京万科——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基于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叠合楼盖体系
半套筒灌浆连接节点接接头技术
北京万科——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预制墙板吊装
墙板灌浆
叠合板吊装
预制飘窗吊装
北京万科——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适用范围: 北京万科(装配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8度的地区(采用灌浆 套筒); 特征: 1、预制墙板:套筒灌浆操作作为竖向钢筋上下墙板连接,灌浆套筒成本较高,可适 用于8度区;预制墙板还采用反打面砖工艺在工厂完成外立面装饰的工序。 2、采用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工程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控制,工程 成本较现浇剪力墙结构高;
特征: 1、预制墙板:套筒灌浆操作作为竖向钢筋上下墙板连接,灌浆套筒成本较高,可适 用于8度区;预制墙板还采用反打面砖工艺在工厂完成外立面装饰的工序。 2、中建MCB体系中采用套筒为专利技术,较市面套筒价格便宜,大大降低了工程整体 成本。 3、采用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工程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控制,工程 成本较现浇剪力墙结构高;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技术体系及项目
1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述 2 国内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3 企业概况 4 典型业绩
发展概述
1.建筑工业化范畴
定义: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 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 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3.国外装配式建筑主要成就
新加坡 预制剪力墙+灌浆套筒
日本 预制框架+灌浆套筒
美国钢+PC挂板组合结构,装配式 框架+预应力双T板车库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先特柱在点和盒预:圈其梁子制锯内5。齿结构墙形(构件盒承(体多厂重子2系))层内结为、主住采全构双要现宅用多T结浇建钢板层构钢体筑筋住体筋系体混宅系混。系凝建有凝是土四筑土一一种体墙:种次,系能外排预整。墙e架结制浇板体构、化成系无楼程型、梁板度,门无等很带市柱其高有钢帽它架的四,建体工面开筑系间业墙构、大件化体,为住和建工宅一筑厂建面布预筑楼置制体板灵、系的活现,,五场装配机
上海城建——装配式框架结构(台湾润泰体系)
基于多螺旋箍筋配筋技术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混凝土叠合板体系
多螺旋 箍筋
小环 大环
小环 大环
型钢
柱截面
柱截面
上海城建——装配式框架结构(台湾润泰体系)
核心技术:预制多螺旋箍筋柱、套筒式钢筋连接器及超高早强无收缩水泥砂 浆、预制隔震工法开发及预制外墙面饰效果技术开发
4.国内二十世纪推广的装配式结构体系
a 该体系又称为IMS体系,来源于前南斯拉夫.
上柱 角钢
1 预制装下柱配伸预出混应钢力凝筋混土凝土单空心层板 工业特厂其装点柱后房:子,(吊9装2-10楼2世米板纪预,在5制0柱年,柱轴代网线起内用楼)预板应带力边筋肋对预楼制板,柱拼网装安,
2 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2(0世接1)纪点2为70世0摩年纪檫代7节0末年点代).梁末钢装筋配未式进砼入框节架点,,只采有用预应制力柱、
预制预应力 叠合板
南京大地——装配式框架结构(世构体系)
适用范围: 世构体系(装配框架结构)最大适用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7度的地区; 预应力叠合楼盖板适用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8度的地区。
特征: 1、预应力叠合楼盖起拱高度无法准确控制,完工后可能出现明显拼装裂缝; 2、采用预应力梁、板减少构件截面面积,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 3、采用节段柱(两三层柱预制),大大减少主体结构施工工期。
基于套筒预灌浆连接技术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体系
预制柱、叠合板现场施工照片
南京大地——装配式框架结构(世构体系)
现浇基础梁
预制柱
预留钢管 灌浆孔
预留柱 纵筋
预制柱与现浇基础连接节点
预制柱 预应力钢绞线
预制预应力梁 预制梁(槽键)与预制柱连接节点
预应力钢绞线
预应力叠合板与框架梁连接节点
3.国外装配式建筑主要成就
新加坡 预制剪力墙+灌浆套筒
日本 预制框架+灌浆套筒
美国钢+PC挂板组合结构,装配式 框架+预应力双T板车库体系
香港 PC外墙挂板+标准化定型化
芬兰 全预制装配板式+弱连接
3.国外装配式建筑主要成就
瑞典开发了大型混凝土预制板的工业化体系,大力发展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通用体系。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技术体系及项目
1 建筑工业化发展概述 2 国内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3 企业概况 4 典型业绩
发展概述
1.建筑工业化范畴
定义: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 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 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预制隔震工法示意图
上海城建——装配式框架结构(台湾润泰体系)
适用范围: 润泰体系(装配框架结构)最大适用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7度的地区;
特征: 1、构件生产阶段采用螺旋箍筋,减少工厂箍筋绑扎量,相对提高工厂构件生产周期; 2、采用预制梁、板、柱减少现场模板用量及周转架料用量; 3、该体系成本较现浇框架高,工程质量更易控 式 建 筑
瑞典建筑工业化特点: 一在完善的标准体系基础上发展通用部件; 二模数协调形成"瑞典工业标准"(SIS),实现了部品尺寸、对接尺寸的标准化与系列化。
3.国外装配式建筑主要成就
法国走出了一条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为标准的建筑工业化道路
法 国
装 配 式 建 筑
法国建筑工业化特点: 一是以推广“构造体系” ; 二是推行构件生产与施工分离的原则,发展面向全行业的通用构配件的商品生产。
主梁
空筋心连楼续板.和现浇节点形式。
b 板柱间的预应力摩擦节点和明槽式预应力
3 预制孔装内配灌细大石混板凝土式建筑(2(0是2世)该纪梁结7柱0构~节体80点系年现的代浇两)决大定特了征装。配层数为3~4层
下柱
细石混凝土找平
( 3)梁c 临柱时的支“撑湿系节统点搭”设影、响预安制装构速件度拼装和施加
技术体系
目前国内装配式结构体系
装配式结 构体系
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 非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
内浇外挂-剪力墙结构 预制叠合墙-剪力墙结构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南京大地(世构体系)
上海城建(润泰体系) 天津大学体系
深圳万科、远大住工
宝业集团
宇辉集团、山东万斯达、 中南集团、北京万科、
中国建筑
南京大地——装配式框架结构(世构体系)
械化面程体度盒高;子外型墙房挂(屋板3构)带大件饰型。面屋然减面少后板现运对场到称湿施吊作工装业现,适场缩于后短商工住再期楼用。、吊民车居逐及层体摞型起规则来的。公用建筑,它的
灵活隔断给建筑师及用户极大方便。
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技术体系及项目
1 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2 国内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3 企业概况 4 典型业绩
结构体系
工业化范畴
轻钢结构
主体结构
木结构 钢筋加工
PC结构 建筑部品
钢结构 机械施工
2.建筑业转型升级趋势
建 筑
建设需求增加



劳动力成本增长
工期紧 管理难度大 利润降低
2.建筑业转型升级趋势
国家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各行业转型升级成为 建筑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行业转型升级
20世纪7特04~点80:年整(代体1,)北预应京应用开力广始板泛大柱、量结需建构求造量体高大层系,住(整各宅体20类。预世厂通应纪房常力7的称0,年结之是代构为结体末内构系浇)施和外工构挂的配大关模键板工结序构。体系。内浇外挂
又称"一模三件板,",颇内多墙相用同大之模处板,以可混以凝用土工浇业筑化, 方墙式d体装结内配构配建的钢造板筋柱。网节架点;外延墙性挂好预,制具混有凝良土好复的合抗墙震板性,配以
约束混凝土柱装配式框架结构(天津大学体系)
基于外包钢管连接技术的约束混凝土柱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