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工作流程图.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振弦式传感器

(完整word版)振弦式传感器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测频系统的设计白泽生(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利用振弦式传感器测量物理量是基于其钢弦振动频率随钢丝张力变化,输出的是频率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对电缆要求低,有利于传输和远程测量的特点。

因此,可获得非常理想的测量效果。

1 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振弦式传感器由定位支座、线圈、振弦及封装组成。

振弦式传感器可等效成一个两端固定绷紧的均匀弦,如图1所示。

振弦的振动频率可由以下公式确定:其中S为振弦的横截面积,ρv为弦的体密度(ρv=ρ/s),△l为振弦受张力后的长度增量,E为振弦的弹性模量,σ为振弦所受的应力。

当振弦式传感器确定以后,其振弦的质量m,工作段(即两固定点之间)的长度L,弦的横截面积S,体密度ρv及弹性模量E随之确定,所以,由于待测物理量的作用使得弦长有所变化,而弦长的变化可改变弦的固有振动频率,由于弦长的增量△l与振弦的最长驻波波长的固有频率存在确定的关系,因此只要能测得弦的振动频率就可以测得待测物理量。

2 测频系统的设计2.1 基本原理振弦式传感器工作时由激振电路驱动电磁线圈,当信号的频率和振弦的固有频率相接近时,振弦迅速达到共振状态,振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检测电路滤波、放大、整形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接收的信号,通过软件方式反馈给激振电路驱动电磁线圈。

通过反馈,弦能在电磁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驱动下在本振频率点振动。

当激振信号撤去后,弦由于惯性作用仍然振动。

单片机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脉冲周期,即可测得弦的振动频率,最后将所测数据显示出来。

测频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2.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根据以上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设计的测频系统的整体电路如图3所示。

主要由激振电路、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工作过程是由单片机产生某一频率的激振信号,经放大后激励振弦振动,拾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几级放大后送给单片机处理,最后送显示电路显示。

2.2.1 激振电路激振电路采用扫频激振技术,就是用一个频率可以调节的信号去激励振弦式传感器的激振线圈,当信号的频率和振弦的固有频率相接近时,振弦能迅速达到共振状态。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代码:0500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72学分:4.5制订人:审核:《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一)学习领域定位“传感器技术”学习领域由岗位群的“电子产品技术支持岗位”行动领域转化而来,是构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框架教案计划的专业学习领域之一,其定位见表一:表一学习领域定位(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工程”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机电化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完成工程的基本工作过程工程熟悉了解T方案设计T系统流程图的绘制T系统软件和硬件的集成开发T控制系统安装调试T用户现场安装调试T工程竣工验收T用户指南、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与整理”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工程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能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学习、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思考优化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改进,尝试运用技术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学会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职业道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压力传感器单片机课程设计

压力传感器单片机课程设计

压力传感器单片机课程设计第1 章前言电力压力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

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

由于随着应力的变化电场变化微小(也就说压电系数比较低),所以石英逐渐被其他的压电晶体所替代。

而酒石酸钾钠具有很大的压电灵敏度和压电系数,但是它只能在室温和湿度比较低的环境下才能够应用。

磷酸二氢胺属于人造晶体,能够承受高温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早在1954年美国C.S.Smith首先确认了半导体压电效应,1955年C.Herring 指出:这种压电电阻效应是由于应力的作用,引起导体与价电子带能量状态的变化,以及载流子数量与迁移率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日本从1970年开始研究开发,首先应用在血压计上,之后在过程控制领域及轿车发动机控制部分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最近几年在家用电器、装配机器人等应用领域普遍采用电子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控制、压力监控和判断真空吸附的效果。

图1 电子压力器模型1第2章电子压力器的工作原理 2.1 电子压力器的工作原理电子压力器由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数码显示等组成。

当用手按压传感器,腔体内外就会产生压差,这些压差就会转化成电压,电压转化成数字量后,根据压力变化1Kpa,输出电压变化为120mV的关系,依照采样的输出电压,采用线性插值法可计算出实际压力值。

然后将实际压力值送数码管显示。

图2.1.1为PS压力传感器的截面结构图,图2.1.2为其传感器部分的结构。

如图所示,在压力传感器半导体硅片上有一层扩散电阻体,如果对这一电阻体施加压力,由于压电电阻效应,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

受到应变的部分,即膜片由于容易感压而变薄,为了减缓来自传感器底座应力的影响,将压力传感器片安装在玻璃基座上。

灰度传感器

灰度传感器
2、 外界光线的强弱对其影响非常大,会直接影响到检测效果,在对具体项 目检测时注意包装传感器,避免外界光的干扰。
3、 检测面的材质不同也会引起其返回值的差异。
参考数据:
将灰度传感器固定在机器人上,调节传感器与地面高度,并改变地面颜色, 记录传感器返回值(测试程序即上文中的参考程序)数据如下:
高度
障碍颜色 白色 红色 蓝色 黑色
2、 外界光线的强弱对其影响非常大,会直接影响到检测效果,在对具体项目检测时注意包装传感器, 避免外界光的干扰。
3、 检测面的材质不同也会引起其返回值的差异。
使用灰度还可将彩色图稿转换为高质量黑白图稿。 在这种情况下, Adobe Illustrator 放弃原始图稿中的所有颜色信息;转换对象的灰色级 别(阴影)表示原始对象的亮度。
技术指标:
返回值:0~255,检测颜色越浅,返回值越小
连接方式:1 条 3 芯排线和 1 条 4 芯排线,2510 型 3 脚插头
灰度传感器上无信号指示灯,但是配有检测颜色返回模拟量大小调节器。欲 使检测给定的颜色时,可以将发射/接收头置于给定颜色处,配合调节器即可调 出合适的返回模拟量。方法如下: 将调节器逆时针方向旋转,返回模拟量变大; 将调节器顺时针方向旋转,返回模拟量变小;
安装好模块,在 RoboEXP 机器人快车软件的“硬件信息”里面,选择“_ GrayADTest_”“灰度测量模块”类型,添加一个硬件实例。设置好硬件实 例名称,就可以使用模块图标对灰度测量模块进行编程、读取、控制。
灰度测量模块只需要使用一个“unsigned char”类型保存模块的返回 值,然后再根据变量里面的返回值进行运算、判断等等操作就可以了。
在物体的边缘呈现灰度的不连续性,图像分割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注意这个百分比是以纯黑为基准的百分比。与 RGB 正好相反,百分比

(完整word版)传感器课程设计(基于labview的pt100温度测量系统)

(完整word版)传感器课程设计(基于labview的pt100温度测量系统)

目录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2)第一节传感器的选择 (2)第二节方案论证 (3)第三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3)第四节系统框图 (4)第二章硬件设计 (4)第一节 PT100传感器特性和测温原理 (5)第二节信号调理电路 (6)第三节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6)第四节 TL431简介 (8)第三章软件设计 (9)第一节软件的流程图 (9)第二节部分设计模块 (10)总结 (11)参考文献 (11)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第一节传感器的选择温度传感器从使用的角度大致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前者是让温度传感器直接与待测物体接触,而后者是使温度传感器与待测物体离开一定的距离,检测从待测物体放射出的红外线,达到测温的目的.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温度传感器中,相比运用多的是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一般在比较特殊的场合才使用,目前得到广泛使用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主要有热电式传感器,其中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称为热电阻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化的称为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式和半导体热电阻式两大类,前者简称热电阻,后者简称热敏电阻。

常用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铜、镍、铁等,它具有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等,常用的热电阻如PT100、PT1000等.近年来各半导体厂商陆续开发了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如DALLAS公司DS18B20,MAXIM公司的MAX6576、MAX6577,ADI公司的AD7416等,这些芯片的显著优点是与单片机的接口简单,如DS18B20该温度传感器为单总线技术,MAXIM公司的2种温度传感器一个为频率输出,一个为周期输出,其本质均为数字输出,而ADI公司的AD7416的数字接口则为近年也比较流行的I2C总线,这些本身都带数字接口的温度传感器芯片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类器件的最大缺点是测温的范围太窄,一般只有-55~+125℃,而且温度的测量精度都不高,好的才±0.5℃,一般有±2℃左右,因此在高精度的场合不太满足用户的需要.热电偶是目前接触式测温中应用也十分广泛的热电式传感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温范围宽、热惯性小、准确度高、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优点。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实训(验)报告单设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I1 概述1.1 引言霍尔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实现磁电转换的一种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度好、稳定性高、体积小和耐高温等特点,在机车控制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2 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传感器在市场需求很大和它在控制系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对其理论研究非常重视,也不断的出现新的产品。

未来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将会是:功能化、模块化、智能化、微型化。

传感器的具体发展方向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传感器的原理上,利用新材料生产新型传感器。

(2)开发多功能化的传感器,主要是可将放大、整形、补偿等外围电路一体化的集成化传感器和智能小型传感器。

(3)开发数字输出型传感器,随时能与微机相连。

(4)实现传感器控制信号直接显示,这种新型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用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环境传感器、用于实现夜视功能的传感器、用于实现汽车主动安全的传感器、用于实现线控转向与制动的传感器、用于驾驶员身份识别的生物统计传感器以及遥感勘测传感器等。

1.3 传感器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汽车传感器是汽车部件中一种重要的传感电子设备,随着汽车配置的越来越高,汽车传感器也越来越先进。

汽车霍尔电子控制装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每个电子控制装置都包括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机构三部分。

它利用传感器监测汽车有关工作状况,并将相关信息传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经过分析、运算、判断后,发送指令给执行机构,从而使汽车的工作状况达到最佳。

车用传感器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汽车测速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防抱死装置。

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电子化程度,增加了汽车驾驶的安全系数。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化年级: 13-2学院:机电院姓名:***学号:**********--目录1引言 (3)2 设计要求 (3)3 工作原理 (3)4 方案设计 (4)5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5.1微控制器模块 (6)5.2温度采集模块 (7)5.3报警模块 (9)5.4温度显示模块 (9)5.5其它外围电路 (10)6 电源模块 (12)7 程序设计 (13)7.1流程图 (13)7.2程序分析 (16)8. 实例测试 (18)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 引言传感器是一种有趣的且值得研究的装置,它能通过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来捕捉知识和信息,并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

在生活中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在传感器产品中,温度传感器是最主要的需求产品,它被应用在多个方面。

总而言之,传感器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因使用传感器也变得多姿多彩。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

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

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

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

一种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与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种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与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种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与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现代农田管理的需求增加,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角度传感器作为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农机行驶和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角度传感器的准确标定是实现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角度传感器标定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干预,且耗时耗力,无法满足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对高效和准确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技术的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与流程,旨在实现对角度传感器的快速、精确和可靠的标定。

本文介绍了该自动标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并详细描述了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的流程。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标定参数计算等关键步骤。

通过采集大量的角度传感器数据,利用自动化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基于标定参数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获得角度传感器的标定结果。

相比传统的人工标定方法,该自动标定方法具有高效、准确和可靠的特点。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精准度、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动化的角度传感器标定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机的自动驾驶控制精度,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该方法也为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和流程,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该方法的探索和验证,我们希望能为农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安排和组织方式,它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论述和逻辑。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入文章的话题,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

在引言的最后一段,可以明确提到文章结构的安排,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和角度传感器自动标定流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几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ManifoldAbsolutePressureSensor),简称MAP。

它以真空管连接进气歧管,随着引擎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变化,再从感知器内部电阻的改变,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电脑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

换言之,ECU电脑输出5V电压给进气压力感知器,再由信号端侦测电压值,电脑,当引擎在怠速时,其电压信号约1-1.5V,节气门全开时,则约有4.5V电压信号。

原理: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是节气门后方的进气歧管的绝对压力,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大小检测出歧管内绝对压力的变化,然后转换成信号电压送至发动机控制单元(ECU),ECU 依据此信号电压的大小,控制基本喷油量的大小。

二、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确定曲轴的位置,也就是曲轴的转角。

它通常要配合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起来工作确定基本点火时刻。

我们都知道,发动机是在压缩冲程末开始点火的,那么发动机电脑是怎么知道哪缸该点火了呢?就是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来计算的,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知道哪缸活塞处于上止点,通过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可以知道哪缸活塞是在压缩冲程中。

这样,发动机电脑知道了该什么时候给哪缸点火了。

原理: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分电器内,是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

其作用有:检测发动机转速,因此又称为转速传感器;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故也称为上止点传感器,包括检测用于控制点火的各缸上止点信号、用于控制顺序喷油的第一缸上止点信号。

曲轴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磁电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式。

1、磁电感应式:
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分上、下两层安装在分电器内。

传感器由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和转子(正时转子和转速转子)组成,转子随分电器轴一起旋转。

正时转子有一、二或四个齿等多种形式,转速转子为24个齿。

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固定在分电器体上。

若已知转速传感器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以及各缸的工作顺序,就可知道各缸的曲轴位置。

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信号盘也可安装在曲轴或凸轮轴上。

2、霍尔效应式:
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霍尔效应的信号发生器。

霍尔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与分火头同轴,由封装的霍尔芯片和永久磁铁作成整体固定在分电器盘上。

触发叶轮上的缺口数和发动机气缸数相同。

当触发叶轮上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霍尔触发器的磁场被叶片旁路,这时不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无输出信号;当触发叶轮上的缺口部分进入永久磁铁和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力线进入霍尔元件,霍尔电压升高,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3、光电式:
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装在分电器内,由信号发生器和带光孔的信号盘组成。

其信号盘与分电器轴一起转动,信号盘外圈有360条光刻缝隙,产生曲轴转角1 的信号;稍靠内有间隔60 均布的6 个光孔,产生曲轴转角120 的信号,其中1 个光孔较宽,用以产生相对于 1 缸上止点的信号。

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体上,由二只发光二极管、二只光敏二极管和电路组成。

发光二极管正对着光敏二极管。

信号盘位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由于信号盘上有光孔,则产生透光和遮光交替变化现象。

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压;当发光二极管光束被档住时,光敏二极管电压为0 。


些电压信号经电路部分整形放大后,即向电子控制单元输送曲轴转角为1 和120 时的信号,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

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也叫同步信号传感器,它是一个气缸判别定位装置,向ECU 输入凸轮轴位置信号,是点火控制的主控信号。

有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两类。

原理: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功用是采集配气凸轮轴的位置信号,并输入ECU,以便ECU识别气缸1压缩上止点,从而进行顺序喷油控制、点火时刻控制和爆燃控制。

此外,凸轮轴位置信号还用于发动机起动时识别出第一次点火时刻。

因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能够识别哪一个气缸活塞即将到达上止点,所以称为气缸识别传感器。

四、节气门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又称为节气门开度传感器或节气门开关,是用于检测发动机状态的设备。

原理:节气门开关有两副触点,分别为怠速触点(IDL)和全负荷触点(PSW)。

由一个和节气门同轴的凸轮控制两开关触点的开启和闭合。

当节气门处于全关闭的位置时,怠速触点IDL闭合,ECU根据怠速开关的闭合信号判定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从而按怠速工况的要求控制喷油量;当节气门打开时,怠速触点打开,ECU根据这一信号进行从怠速到小负荷的过渡工况的喷油控制;全负荷触点在节气门由全闭位置到中小开度范围内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当节气门打开至一定角度(丰田1G-EU车为55 )的位置时,全负荷触点开始闭合,向ECU送出发动机处于全负荷运转工况的信号,ECU根据此信号进行全负荷加浓控制。

五、氧传感器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

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
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 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原理:氧传感器是汽车上的标准配置,它是利用陶瓷敏感元件测量汽车排气管道中的氧电势,由化学平衡原理计算出对应的氧浓度,达到监测和控制燃烧空燃比,以保证产品质量及尾气排放达标的测量元件。

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类煤燃烧、油燃烧、气燃烧等炉体的气氛控制,它是目前最佳的燃烧气氛测量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响应迅速、维护容易、使用方便、测量准确等优点。

运用该传感器进行燃烧气氛测量和控制既能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又可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

汽车上的氧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氧化锆内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

大气中氧的含量为21%,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

在高温及铂的催化下,带负电的氧离子吸附在氧化锆套管的内外表面上。

由于大气中的氧气比废气中的氧气多,套管上与大气相通一侧比废气一侧吸附更多的负离子,两侧离子的浓度差产生电动势。

当汽车套管废气一侧的氧浓度低时,在氧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高电压(0.6~1V),这个电压信号被送到汽车ECU放大处理,ECU把高电压信号看作浓混合气,而把低电压信号看作稀混合气。

根据氧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电脑按照尽可能接近14.7:1的理论最佳空燃比来稀释或加浓混合气。

因此氧传感器是电子控制燃油计量的关键传感器。

氧传感器只有在高温时(端部达到300 C以上)其特性才能充分体现,才能输出电压。

它在约800 C 时,对混合气的变化反应最快,而在低温时这种特性会发生很大变化。

六、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中间以四缸机为例安装在2缸和3缸之间,或者1、2缸中间一个,3、4缸中间一个。

其作
用是用来测定发动机抖动度,当发动机产生爆震时用来调整点火提前角。

原理:爆震传感器是交流信号发生器,但它们与其他大多数汽车交流信号发生器大不相同,除了像磁电式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样探测转轴的速度和位置,它们也探测振动或机械压力。

与定子和磁阻器不同,它们通常是压电装置。

它们能感知机械压力或振动(例如发动机起爆震时能产生交流电压)的特殊材料构成。

点火过早,排气再循环不良,低标号燃油等原因引起的发动机爆震会造成发动机损坏。

爆震传感器向电脑(有的通过控制模块PCM)提供爆震信号,使得电脑能重新调整点火正时以阻止进一步爆震。

它们实际上是充当点火正时反馈控制循环的氧传感器角色。

爆震传感器安放在发动机体或汽缸的不同位置。

当振动或敲缸发生时,它产生一个小电压峰值,敲缸或振动越大。

爆震传感器产主峰值就越大。

一定高的频率表明是爆震或敲缸,爆震传感器通常设计成测量5至15千赫范围的频率。

当控制单元接收到这些频率时,电脑重修正点火正时,以阻止继续爆震,爆震传感器通常十分耐用。

所以传感器只会因本身失效而损坏。

发动机爆震时产生压力波,其频率为1-10KHZ.压力波传给缸体,使其金属质点产生振动加速度.加速度计爆震传感器就是通过测量缸体表面的震动加速度来检测爆震压力的强弱.点火时间过早是产生爆震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要求发动机能发出最大功率,为了不损失发动机功率而有不产生爆震,安装爆震传感器,使电子控制装置自动调节点火时间。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1.Word2010如何制作工作流程图
2.ISO/TS的工作流程图
3.仓库盘点工作流程图
4.如何应用word制作流程图
5.工程项目经理工作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