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地理《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执行计划书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件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地理必修件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数据分析:运用 地理学原理和方 法,对数据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
报告撰写:将分 析结果整理成报 告,包括数据、 图表、结论和建 议等。
记录实习日记和绘制地图
实习日记:记录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发 现和思考
绘制地图:根据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测 量,绘制出实习地区的地形、地貌、植 被等特征
实习日记的格式:包括日期、天气、地 点、观察内容、思考等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方法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实 习 前 的 准 备 03 实 习 中 的 实 践 操 作 04 实 习 后 的 总 结 与 反 思 05 实 习 的 安 全 注 意 事 项
1
添加章节标题
2
实习前的准备
确定实习目的和任务
明确实习的目的:掌握自然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确定实习的任务:观察自然现象,收集数据,分析问题 制定实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地点选择、人员分工等 准备实习所需物品:如地图、指南针、放大镜、笔记本等
法和建议
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对实习过程的反思和改进 建议
展示和交流实习成果
制作PPT或报 告,展示实习 过程中的观察、 测量和数据分
析结果
准备实习总结, 包括实习目的、 方法、结果和
结论
与同学和老师 交流实习经验, 分享问题和解
决方案
结论:总结实习的收获和 体会,以及对未来学习和 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列出实习过程 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 站等资料
分析实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实习成果:收集到的 数据、观察到的现象、 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书1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书1

目录第一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概述 (1)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意义 (1)第二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工作方法与基本要求 (1)第二章新宁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新宁县地质简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质简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白垩系红色岩层的沉积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影响丹霞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然地理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珍稀生物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桂林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 (8)第一节区域概况 (8)一、地质地貌 (8)二、气候 (15)三、水系 (15)四、土壤: (16)第二节实习主要观测内容及路线 (17)一、牛塘界 (17)二、胡家垌 (20)三、公平 (20)四、反虹管: (22)五、螺狮山 (24)六、漓江 (27)七、永福 (30)八、杨堤 (33)九、古东 (35)十、白竹境 (36)十一、大圩 (37)十二、唐家湾 (41)第四章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庐山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庐山的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庐山的地质构造(见图1,图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你好!下面是一份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的范文,供参考。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地球表层的构造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索自然地理的规律和原理。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地层观察、地貌分析、地震勘测等方面。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的地点为xxx国家地质公园,实习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三、实习过程1. 地层观察在实习地点,我们首先进行了一次地层观察,选择了一处典型的岩层剖面进行研究。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演化的历史。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地质锤等工具,对岩石进行了取样分析,以进一步研究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2. 地貌分析在实习地点,我们还通过地貌分析的方式,对地表特征进行了研究。

我们使用望远镜和测量仪器,对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要素进行观测和测量,进一步了解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3. 地震勘测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一次地震勘测活动。

我们使用了地震仪和其他相关设备,测量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地壳运动的原理。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我们对地层的构造和地貌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深了对自然地理规律的理解。

其次,我们学会了使用一些地质工具和测量仪器,提高了我们的实地调查和研究能力。

最后,我们还编写了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将我们的实习经历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示。

五、实习心得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其次,我认识到自然地理研究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地球表层的构造和地貌发育过程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和利用地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们提供了保护地球和自然环境的基础。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2篇(一)报告主题: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报告时间:XX年XX月XX日1. 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研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情况,提高我们对地理学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野外实习,加深对自然地理的了解和认识。

2. 实习地点和行程安排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为XX国家公园,行程安排如下:2.1 第一天:到达目的地,进行团队建设和安全培训。

2.2 第二天: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记录。

2.3 第三天:进行地形地貌观测,包括测量山峰高度、观察河流形态等。

2.4 第四天:进行气候观测,记录气温、湿度、降水等数据,并与气象预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5 第五天: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探究土壤的组成和质地等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 第六天:进行植被调查,了解当地植被的分布和适应特点。

2.7 第七天:总结实习经验,撰写实习报告和交流分享。

3. 实习过程和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地考察中。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也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

在各项实习任务中,我们通过观察、测量和数据记录等方式,获取到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在生态系统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差异,并进一步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在地形地貌观测中,我们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加深了对地形地貌的认识。

在气候观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对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土壤采样和分析中,我们了解了土壤组成和性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

在植被调查中,我们对当地植被的分布和适应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实地工作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地理学户外实践教学计划(3篇)

地理学户外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地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户外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野外实地考察、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创新能力;4. 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实践(1)地貌考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貌类型、成因及特征,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2)水文考察:让学生了解河流、湖泊、沼泽等水体的分布、特征及水文过程;(3)气候考察:通过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4)植被考察:引导学生识别不同植被类型,分析植被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 人文地理实践(1)城市考察:让学生了解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历史文化等;(2)乡村考察:引导学生观察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3)交通考察:分析交通线路、交通枢纽的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旅游考察:了解旅游资源分布、旅游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实践(1)数据采集:指导学生使用GPS、全站仪等设备进行野外数据采集;(2)数据处理:运用GI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辑、分析和可视化;(3)空间分析: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4)成果展示:制作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报告、地图等。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2.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地理学原理;4. 实验室实践:利用GIS、遥感等实验室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等操作。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范文5篇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

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篇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系__地理__ 第x组)一、实习时间20__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习目的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五、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概况本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

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

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

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

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

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

湫池周围。

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

2010级自然地理实习计划

2010级自然地理实习计划

2010级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计划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实习目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学各专业(地理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野外实习,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巩固和提高课堂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野外观察的一般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2、实习要求(1)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罗盘、海拔仪、GPS、放大镜、小刀、瓷板、锤子、土壤环刀、铲、钻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工具。

(2)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等。

(3)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主要岩石、矿物、构造的主要特征,重要自然地理、地质现象,并准确、完整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

(4)培养学生阅读地质图,通过分析了解区域地质概况。

(5)使学生初步掌握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6)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确定地壳运动的一般方法。

(7)了解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样方法。

(8)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和PH值进行简易测定;掌握土壤路线调查、土壤标本的采集、土壤分布草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习内容1.地质了解福州地区主要岩石的岩性特征,并学习描述方法。

了解福州地区主要地质构造分布。

了解福州地区侏罗纪以来的地质发展简史。

初步了解地质野外工作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绘制地质剖面图、节理玫瑰图等。

2.地貌观察福州盆地周围主要地貌类型,根据内外力因素初步探讨其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书
一目的和要求:
根据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自然地理各个学科,如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土壤与生物地理学等学科的学习后,应该安排2周的综合野外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目的是为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深和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为此,在野外实习期间,应要求达到以下几点:
(一)路线调查:
全面了解考察地区的地质概况、沉积特点、地貌成因、类型、发育条件等,以及调查了解各个地区不同土壤、植被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和水文状况。

(二)剖面观察:
1 对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土壤剖面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并绘制综合剖面图。

2 对典型的地质构造地区,应该对其岩性特点、结构类型、成因机制等进行观察、分析,并绘制地质剖面图。

3 对典型的地貌类型,应该对其形成机制、类型特点、发育阶段等进行分析,并绘制素描图。

4 尽可能的采集植物和化石标本,并按照规定收藏,记录。

(三)资料整理以及编写实习报告:
对野外的观察资料、数据应及时进行统计、整理,编制成图件、表格、记录等,在野外实习全部结束后,要求每人上交一份野外实习报告(题目可自选或指定,要求另行通知),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二实习时间、地点及内容安排:
(一)实习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从5月10日至5月19日。

5月21日(第15周周一)恢复正常上课。

(二)实习地点安排:
本次实习安排在巢湖北山地区、庐山山北及周边地区。

(三)实习内容安排:
巢湖北山地区实习:三天
1 学校—驻地—王乔洞—麒麟山
实习要求:
岩性分析和Karst地貌。

实习内容:
S、D、C、P、T岩性与地层的识别。

单面山、向斜谷、背斜谷地质构造形态识别。

Karst地貌实习。

岩性和构造对地貌的控制作用分析。

2驻地—距嶂山—金银山北山—扁井山
实习要求:
岩性分析和地质构造实习
实习内容:
D3岩性识别分析。

C地层、P地层识别及岩性分析。

古生物化石采集。

识别单面山、单斜谷形态,分析岩性对构造的影响。

3驻地—凤凰山—平顶山
实习要求:
岩性分析与地质构造实习。

实习内容:
D、C、P、T岩性与地层识别和分析。

倒转褶曲形态分析与成因分析。

地质构造、岩性与地貌发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巢湖-----庐山:一天
庐山山北及周边地区实习:五天
1 驻地—飞来石—西谷—锦绣谷—仙人洞—如琴湖
实习要求:
A观察并分析河流袭夺现象在地表的表现形式。

B观察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C分析庐山主要构造应力方向。

实习内容:
观察飞来石岩性和形态特征、分析飞来石的成因。

观察西谷和锦绣谷的谷地形态、走向等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观察锦绣谷和西谷之间河流袭夺地貌特征。

观察锦绣谷中天桥、桌状台地的体貌特征。

观察仙人洞岩石特征、并分析其地貌成因。

介绍虎背岭的推覆体构造。

识别植物类型,观察土壤剖面。

2驻地—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芦林湖实习要求:
A观察古夷平面的形态。

B观察岩性裂点与构造裂点在地貌上的表现。

C分析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实习内容:
观察大天池岩层分布与地形特征。

观察龙首崖的形态,分析其成因。

观察石门涧谷地曲流的特征。

观察黄龙潭、乌龙潭裂点地貌特征。

观察黄龙潭纵断层形态及断层拖曳构造。

观察芦林湖形态与石门涧谷地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成因。

做植物样方,观察土壤剖面。

3驻地—植物园
实习要求:
A观察、辨认各种植物类型。

B遵守相关纪律。

实习内容:
专项植物实习。

4驻地—含鄱岭—五老峰—三叠泉
实习要求:
A观察庐山北部东南侧断层崖地貌。

B观察冰蚀地貌形态。

实习内容:
观察含鄱岭、梨头尖的冰蚀地貌形态。

观察五老峰岩层分布及断层地貌,讨论其成因。

5驻地——窑洼——剪刀峡——小天池——王家坡谷地
实习要求:
A观察冰川地貌形态。

B观察X节理谷形态。

实习内容:
观察窑洼与剪刀峡谷地中的河床坡降关系,以及溯源侵蚀的特点。

分析剪刀峡谷地横剖面的形态特征。

观察王家坡谷地两侧的岩层产状及莲谷的岩层,讨论岩层与地貌发育的关系。

观察大凹冰斗与莲谷悬谷形态。

观察王家坡谷地第四纪沉积物特点。

附:野外实习题
1 简述巢县北山王乔洞边槽的形成条件及指示的地壳运动的意义。

2 简述巢县北山鹅头岩的岩性特征。

3 简述巢县北山岩性基础对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4 分析庐山汉口峡峡谷的成因。

5 简述庐山王家坡谷地冰川作用的证据。

6 从巢县距障山向西北方向至凤凰山,利用穿越法,回答:沿途所经历地层顺序以及指示的地质构造是什么?
7 庐山大天池平台与莲花洞缓倾斜平地间的成因关系及地质意义。

8 简述庐山三叠泉的成因。

9 分析庐山大校场谷地中砾石成因及谷地形态成因。

10 简述庐山锦绣谷与西谷河流袭夺的地表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