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城市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结论—— • 1.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
入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 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 • 2.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 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市场)的位置 ,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 到贸易者的青睐
庭进行分工 • 北部家庭专门生产毛料,南部家庭专门
生产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小麦(公斤) 毛料(码)
• 北部家庭
8
1
• 南部家庭
12
6
• 运用机会成本,找出北部家庭和南部家庭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北部家庭 • 南部家庭
• 486: Number of UAs
• 3,087: Number of UCs
• 249,253,271—— Total urban population
• 219,922,123: UAs population
• 29,331,148: UCs population
• 59,492,276—— Total rural population
• 不考虑运输成本 • 4公斤小麦 = 1码毛料 • 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码毛料 • 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2公斤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考虑运输成本 • 北部家庭行走2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负数 • 北部家庭行走0.5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正数
• 80.7%——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城市经济学》课件

《城市经济学》课件
特点
城市劳动力市场是区域劳动力市场的 核心,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市 场信息流通快,劳动力流动性强。
结构
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包括产业结构、 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等,这些结构决 定了城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就业结 构。
城市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
就业规模
城市就业规模是指城市中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数量,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 平和人口规模。
总结词
城市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
详细描述
城市产业布局是指城市内部各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业 集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众多企 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产业集聚可以 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
城市产业转移与升级
VS
详细描述
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城市经济活动,包括 城市发展、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 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它旨在揭示城市经济 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 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总结词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经济活动,包括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财政与税收 等方面。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要点一
总结词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规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包括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 软化、产业结构服务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等。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服务化 和生态化方向演化,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城市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
城市住宅市场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城市住宅市场特点 城市住宅市场运行机制
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
2、揭示了城市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的客观必 然性
3、揭示了城市发展的生长机制(主导产业) 4、揭示了城市合理规模与城市经济效益之间的
内在联系 5、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与 Nhomakorabea济运行的关系
五、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城市经济学家逐渐将研究重心由空间分 析转移到部门和政策分析上来。
第二,城市经济学与其他专业的边界已经而且 正在继续被打破。
第三,利用计量经济工具而完成的实证研究大 量出现。
第四,大量的借鉴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第五,城市经济的模拟模型有望增加。
第一章完
谢 谢!
三、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1、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的 “发展极”作用
2、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3、从实际出发,发展城市基础产业,避
免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4、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
结构,创造城市最佳效益 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1、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化和大城市化的 规律
城市经济学
教材:
《城市经济学》
谢文蕙,邓卫,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参考书目
1、阿瑟 奥沙利文[美]:《城市经济学》,中信出版社, 2003年版
2、周伟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经济学》,经济科 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孙久文: 《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
2、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30分,考试成绩 70分
第一章 绪 论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
内容 三、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四、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

第一章 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二 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通 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作出贡献。它既可以通过一个行业的地区集中 化,进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即不平衡发展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产业同时 平衡发展的方式实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五】城市集聚经济的度量
对于城市集聚经济的测度通常基于以下城市生产函数:
Q=G(N)F(L,K)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四】城市集聚经济的成因
三 知识信息的外溢
马歇尔--“由于地理上的临近性,具有各种不同技能的劳动力由于相互的接触产生了知识外溢。 而正是这种不受限制的知识溢出推动着经济增长”。
雅各布斯(Jacobs)和卢卡斯(Lucas)--当地化信息和知识溢出既是经济活动之所以在城市 集聚的原因,也是促使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研究与开发以及其他知识溢出不仅会产生 外部性,而且也有证据表明企业倾向于在新知识产生的地区集聚。”。
米尔斯和汉密尔顿认为,假如规模经济存在于某种 经济活动中,那么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为 了获得规模经济就必须在某地(具体的区位选择取 决于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大规模生产,这 就是经济活动的地方化(localization)过程。这 个经济主体的雇员为了避免通勤成本而在附近定 居,这样就引起了人口(需求)的集中,在需求指向 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 (克服运输成本和通勤成本)。聚集在一起的人口 和经济活动又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即聚集经济。 聚集经济甚至吸引了那些与最初活动无关的人口 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从而开始了城市化 (urbanization)过程。

城市经济学-第1章

城市经济学-第1章

济。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一)地方化经济 类型:工业群集型经济(吸引相关部门或原有部门生产规 模进一步火大)、购物外在经济(引起交易公司的聚集,从而
导致以市场为基础的聚集体的形成)。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二)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 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作出
规模经济的三个层次:单个工厂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
个公司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规模决 定的经济。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二、集聚经济的性质
(二)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在同时经营多种事业时所产生的一种 效果,也有内部范围经济(指同一企业内部生产或经营多样化
产品而带来的成本节约)与外部范围经济(指企业因事业领域
四、城市集聚经济效应
(四)规模效应
概念:规模经济是城市集聚经济的一个主要源泉。 (五)洼地效应 概念: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作用力呈现出距离衰减规 律,即距离城市愈近,场效应愈强;反之亦然。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思考题: 结合你所熟悉的城市,分析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二、集聚经济的性质
总结:集聚经济是由集聚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集聚范 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 济。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一)地方化经济 概念: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 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
③ 城市的职能趋于多样化;
④ 城市内部的分工和协作进一步加强; ⑤ 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⑥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经济学》PPTPPT

《城市经济学》PPTPPT

• 城市经济学——有关城市的经济学解释
• 两个方面
– 空间因素:距离和区位——交流与交通的成本 – 空间的均衡:贸易、空间结构、土地利用、资
源配置和效率
• 两个特征:
– 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移动 – 差异性:区位的不同需求
• 阐述:作为经济概念的城市的角色
– 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消费者、劳动力和资 本拥有者)、公司、政府
《城市经济学》PPT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几个问题
• 珠海为什么没有象深 圳那么的发达
– 区位 – 集聚(企业) – 人(居民)
• 商业街是如何形成的
– 为什么那么多的商店 集中在一起(企业的 选择)
– 其他城市的人来广州 为什么逛北京路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主要内容
• 城市存在的原因 • 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增长 • 地租与城市内部结构 • 住房 • 交通、污染与公共政策 • 地方政府财政
经济学和城市经划时期,落实国民经济计划的空间安排
– 主体:国家
• 改革开放以后:转型阶段
– 公共政策 – 主体:国家、个人、企业
• 举例 • 为什么需要这样?-资源管理 • 欲望是无限的,物品是有限的
• 对资源进行管理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 •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 品和服务 •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 资源(曼昆) •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 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分配给 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
(直接影响,和由于激励产生的间接影响) – 上课点名
经济学原理之五
•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 福特与丰田,康帕与东芝(竞争与贸易)

城市经济学(共44张PPT)

城市经济学(共44张PPT)
集聚经济的含义
❖ 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的有限的范围,并 带来厂商成本降低的经济现象。
❖ 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为什么?
理论基础1
❖ 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
❖ 1909《工业区位论》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 聚因素 。
❖ 韦伯认为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 企业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会将其场所放在生产和流通上最节 省的地点。
❖ 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产 业集群可以规避中间商,节省交易成本,也就是说, 随着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节省 的好处,产业集聚可以共享道路、煤气、自来水等 公共设施。
理论基础2
❖ 经济学家巴顿
❖ 讨论了企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1)企业地理上
的集中必然会带来竞争,而竞争促进创新。(2) 地理上的集中本身就有助于商品制造者、供 给者与顾客之间产生一种更为自由的信息传 播,相当数量的创新正是由于顾客需要和解 决供给问题而产生的结果。(3)集中地优越 的通讯工具加快了区域内企业采纳创新成果 的速度。
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3.集聚经济效益的表现:
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
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促使较高程度的专业化,减少
实际生产费用。
③在提供某些服务设施之前,需要有个人口规模的
门槛。
④某些产品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 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生产需要。
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日趋积累起来大量熟
❖ 当该区位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足以容纳产 业集聚的程度时,此时集聚存在着规模经 济;而当该区位的承载能力元法容纳超负 荷的产业集聚时,交通拥挤、城市污染等 现象就会相继出现,我们称之为集聚的规 模不经济。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152P)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152P)

……
2.现代城市和经济
2.1 2.2 2.3 2.4 2.5 2.6

现代城市 决定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 决定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 现代城市的特征 现代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城市经济的特点
2.1 现代城市
城市的定义——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 城市的本质——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的特点——生产和消费的分离 城市的特征——各部门的相对独立 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城市化
1.关于城市经济学

1.1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1.2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 1.3 城市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4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1.5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1.6 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1.7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8 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1.9 城市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1.10 城市经济学的不成熟性
密集经济中的外部效益是大量存在的,并且通常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方法加以 妥善解决。
城市经济学提出了经济管理理论和制度更新的要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
……
1.6 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极”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从实际出发,发展城市基础产业,避免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创造城市最佳效益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 市 经 济 学
参考书目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 馆,1984年版 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东北财大1991年版 赫希:《城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1998年 ……
讲授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9
授课:XXX
14
2021/3/9
授课:XXX
15
2021/3/9
授课:XXX
16
2021/3/9
授课:XXX
17
2021/3/9
授课:XXX
18
2021/3/9
授课:XXX
19
2021/3/9
授课:XXX
20
2021/3/9
授课:XXX
21
2021/3/9
授课:XXX
2021/3/9
授课:XXX
2
参考教材
1、《城市经济学》,周伟林、严冀等编著,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城市经济学》(第四版),奥利文沙著,苏 晓燕等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城市经济学》,艾伦•W •伊文思 著,甘士杰 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021/3/9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 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经 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
2021/3/9
授课:XXX
29
阅读材料:各国对于城市的定义
在英国、比利时和荷兰,一个地方之所以称作“城 市”,可能是因为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性或与王室有某种 联系,如那里有一座大教堂(Cathedral)、一所大学、一 个市场或一个法庭。
而镇只有经理和管理委员会。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 ——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大的人口规模的地带
对于城市经济学家来说,如果一个地理区域在相对 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的人,那么它就是城区。换 句话说,城区就是——个具有相对高人口密度的区 域。例如.假设有一个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为20人/英 亩,如果这个县的部分地区在大约20平方英里的范 周内集中了50000人(也就是人口密度为2500人/平方 英里),它就被认为是城区,因为它具有相对高的人 口密度。这一定义适用于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的各种 不同大小的城区。经济学家的定义是根据人口密度 来表述的,因为城市经济是基于不同经济行为的频 繁发生.而这只有在大量厂商和家庭集中在相对小 面积区域内才可能发生。
5、巴顿 《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6、山田浩之 《城市经济学》,东北财大1991年版
7、[美]阿瑟·奥沙利文 城市经济学(奥沙利文)(中文 版) 中信出版社 2003.1.1
8、[美]保罗.切希尔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应用城市经 济学 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10.1
在美国,城镇划分则因州而异。2004年,美国最大的
镇是纽约州的Hempstead,有75万人,而最小的城市是北
达可塔的Maza,仅有5个人,尽管没有一个政府,却有城
市的法律地位。一些州甚至不分城市和镇,叫什么都可以。
2021/3当/9 然,它们在行政管理权授上课:有XX分X 别,城市有民选的议会, 30
22
2021/3/9
授课:XXX
23
2021/3/9
授课:XXX
24
2021/3/9
授课:XXX
25
2021/3/9
授课:XXX
26
2021/3/9
授课:XXX
27
什么是城市? 城市如何产生? 城市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2021/3/9
授课:XXX
28
“城市”何许物也? 从词源上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只要一个地方集中居住了 200人以上,就被认为是城市,实际上,那个地方可能完 全是个乡村。但是,政府决定它为城市便可减少政府对乡 村的财政资助。
在法国,如果一个地方的住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0米, 而人口超过2000人,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城市,而不 考虑那里是否有一个核心,是否具有明显的乡村特征。德 国人也大体一样,2000人的聚集规模,就叫城市。而德国 最小的城市Arnis,只有350人。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2021/3/9
授课:XXX
1
参考书目
1、蔡孝箴 城市经济学(修订本)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8 22
2、饶会林 城市经济学(上、下)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8
3、谢文惠、邓卫 城市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9 20
4、孟晓晨 西方城市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1 14
2021/3/9
授课:XXX
31
大城市地区:
2021/3/9
授课:XXX
32
浅谈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最初是没有城市的,在部落与部落之间不断的思想交流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 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
亚洲,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约公元前2500-2000年,出现 城市的雏型。
“城”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 墙 ;“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 就是对这种交换场所的形象描绘。这两个字合在 一起成为“城市”,它既反映了城市的起源,又 反映了早期城市的基本功能。
从历史上看,城市一般都是一定地区的贸易市场 和货物集散地。
近现代城市更多地成为社会经济综合体,是在一 定地域内集中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 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授课:XXX
3
城市一直是文明的壁炉,在黑暗中散发出光 和热。
——西奥多•帕克
我情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呆,也不愿居住在世 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
——斯蒂夫•麦奎因
2021/3/9
授课:XXX
4
第一节:基本概念
1.什么是城市? 什么是城市?在我看来它就是正方形长方
形条子状连接而成的格式化的人造世界,当 我们登高鸟瞰,在几百米几千米的高空展望 这个人间的造物,它们均是由无数方形聚集 而成的图样。
——浦捷
2021/3/9
授课:XXX
5
2021/3/9
授课:XXX
6
2021/3/9
授课:XXX
7
2021/3/9
授课:XXX
8
2021/3/9
授课:XXX
9
2021/3/9
授课:XXX
10
2021/3/9
授课:XXX
11
2021/3/9
授课:XXX
12
2021/3/9
授课:XXX
13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10世纪末起,欧洲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农业生产 也开始恢复。
政治需要早于其经济需要,且军事上的考虑放在第一位
随着商人阶级的兴起和商业繁荣,商人力量的增强,城市的局部自治就出现了, 欧洲新城市发展的核心是“自治市”或称“自由城市”、“帝国城市”。
以城市为单元,结成政治性同盟,以及以城 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家、自由城市、帝国城 市等政治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