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败酱草——精选推荐

败酱草——精选推荐

败酱草败酱草(《神农本草经》)为败酱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花败酱、⽩花败酱的全草。

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夏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晒⼲。

药材性状:⽓特异,味微苦,以⼲燥、叶多、⽓浓、⽆泥沙杂草者为佳。

⽣⽤。

【历史】陶弘景认为本品根作陈败⾖酱⽓,故以为名。

除此之外,败酱草⼜有苦菜、苦萠(《本草纲⽬》),泽败、⿅⾸、马草(《名医别录》),⿅肠(《神农本草经》)等别名。

《神农本草经》载其主治:“暴热⽕疮、⾚⽓,疥瘙疽痦,马鞍热⽓”。

《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产后疾痛。

”在继承了《神农本草经》的功⽤基础上,⼜有主“风痹不⾜,产后疾痛”的新发展。

《药性论》云:“治风毒顽痹,主破多年瘀⾎,能化脓为⽔,及产后诸病。

⽌腹痛余疹、烦渴”,明⾔败酱草具活⾎化瘀作⽤。

《⽇华⼦本草》⾔其:“治⾚眼,障膜,胬⾁,聘⽿,⾎⽓⼼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落胞,⾎运,排脓、补瘘,⿐洪吐⾎。

⾚⽩带下。

疮痍疥癣,丹毒。

”较全⾯地概括了其清热解毒,活⾎化瘀,凉⾎⽌⾎的主要应⽤,总结和继承了唐以前诸家本草之所载,⼜有所发展。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则载其:“解毒排脓,治痈肿,破凝⾎,疗产后诸病”,基本沿⽤了前⼈之说,并⽆多⼤新意。

现代《现代实⽤中成药》⾔其治:“肠炎下痢”,此乃今⼈所创新也。

【性能】⾟、苦,微寒。

主归胃、⼤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痛。

【应⽤】⼀、肠痈败酱草⾟、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祛瘀之效,历来为肠痈腹痛⾸选药物。

如《⾦匮要略》⽤其治肠痈之为病,“其⾝甲错,腹⽪急,按之濡如肿状,腹⽆积聚,⾝⽆热,脉数者。

⽤薏苡仁⼆⼗分,附⼦⼆分,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以⽔⼆升,煎减半,顿服之”,即“薏苡附⼦败酱散”。

现代临床以败酱草为主或配以其他清热解毒、活⾎化瘀药,⼴泛地应⽤于阑尾炎的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

如鸡⽮藤、败酱草配伍治疗慢性阑尾炎32例,⽆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全部临床治愈[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3(248):8]。

败酱草——精选推荐

败酱草——精选推荐

败酱草败酱草别名酱草、败酱、⿅酱、马草、苦菜、苦斋、胭脂⿇、黄花草、⼥郎花、泽败、⽩花败酱、黄花败酱,败酱草能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化瘀。

治肠痈,痢疾腹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腹痛,疮疖痈肿。

败酱草【名称】败酱草【别名】酱草、败酱、⿅酱、马草、苦菜、苦斋、胭脂⿇、黄花草、⼥郎花、泽败、⽩花败酱、黄花败酱。

【来源】败酱草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花败酱(苦斋),以根状茎和根、全草⼊药。

【分类】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微寒。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化瘀。

【作⽤】治肠痈,痢疾腹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腹痛,疮疖痈肿。

【⽤量】15-30克。

【出处】1977年版《药典》败酱草的功效与作⽤及禁忌【败酱草的功效作⽤】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瘀。

⽤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1、解毒清热,除湿消肿。

主⽑囊炎、疖等化脓性⽪肤病:鲜败酱草(洗净)10⽄。

上⽤净⽔80⽄煮,煎⾄3⼩时后过滤,再煎煮浓缩成膏50两、加蜜等量贮存备⽤。

每服2钱、1⽇2次。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败酱草膏)2、治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权,⾎露⽇久不⽌,脉虚数:败酱草3两(炒⿊)、炒⽣地5两、当归⾝3两(醋炒)、⼩川芎1两、⽩芍药2两(炒)、川续断3两(炒灰)、甜⽵茹1两。

上为散。

每服5钱、⽔煎,去滓温服。

(《医略六书》卷三⼗败酱草散)3、清热消炎,主急性阑尾炎:⾦银花100⽄,⼤青叶100⽄,败酱草100⽄,蒲公英100⽄,鸡⾎藤100⽄,川楝⼦20⽄,⼤黄30⽄,⽊⾹30⽄,冬⽠⼦30⽄,桃仁20⽄,⾚芍40⽄,黄芩30⽄。

依法制成丸剂。

每服2钱、温开⽔送下,1⽇3次。

孕妇勿服。

(《北京市中成药规范》阑尾消炎丸)4、清热化湿解毒。

主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化不利:⼟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20克,王不留⾏10克,⽯苇15克,匾蓄10克,瞿麦15克,滑⽯15克。

⽔煎服,每⽇1剂,⽇服2次。

败酱草—搜狗百科

败酱草—搜狗百科

败酱草—搜狗百科
播种: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6月种子成熟后进行采收、阴干,选取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装袋并存于冰箱。

来年3月下旬春播。

播种前,首先整地。

由于遏蓝菜抗旱性较强,不易在低洼积水田种植;其次因种子很小,可与沙土混合均匀播种在行距15cm、深1.5cm的浅沟中盖土镇压,5~7天后即可出苗。

田间管理:当幼苗高6~8cm时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补齐缺苗并松土除草,4月中旬灌溉1次,并进行人畜粪追肥。

若要采取幼嫩茎叶,需在花蕾未形成之前采收,这时茎叶幼嫩,营养丰富。

采收种子可在6月进行,由于遏蓝菜是边开花边成熟,所以,可随时采摘成熟的果实,晾干后取出种子。

收获加工:收获后的幼嫩茎叶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发生霉变,如果遇到阴天要及时烘干,不能堆放。

种子要晒干,存放到冰箱中。

野生蔬菜无公害、无污染,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风味。

其分布广,用途多,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败酱草败酱草,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

北败酱草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

北败酱草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

XXXX药业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北败酱草
1.2 汉语拼音:Beibaijiangcao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2009年版)。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试药与试剂:醋酐、浓硫酸、石油醚(30℃~60℃)、氨、甲醇、甲基红乙醇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电子天平、紫外光灯、白磁板、水浴锅、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取本品横切面制片显微镜(10×10)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7.4.2取本品粉末0.1g,加醋酐2ml,冷浸过夜,吸取上清液1~2滴于白磁板上,滴加浓硫酸1~2滴,即显紫红色。

7.4.3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30℃~60℃)1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渣挥尽溶剂,加入甲醇10ml,70℃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

取滤液点于滤纸上,挥去溶剂,置紫外光光灯(365nm)下检视,斑点显天蓝色;用氨熏后,日光下显亮黄色,置紫外光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

7.5 检查:
7.5.1总灰分:不得过15.0%(附录17)。

7.5.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19)测定,不得少于20.0%。

败酱草质量标准

败酱草质量标准

· 1150·
2012 年 9 月 1 日 第 9 期 No. 9 1 Sep. 2012




第 27 卷 Vol. 27
总第 172 期 Serial No. 172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显色, 有时需加热, 所显示颜色为红色到紫红色 。 将上述八种溶液均经上述操作发生此反应, 结果为: Y1 、 Y2 、 Y3 、 Y4 、 T3 变为红色, T1 、 T2 、 T4 基本无变化。 2. 1. 2. 2 三氯化铁反应 三氯化铁颜色反应为具有酚羟基 加 的最简单最常用的反应 。取上述溶于甲醇的提取液适量, 。 摇匀即可显色, 通常为蓝绿色 入几滴三氯化铁, Y2 、 Y3 、 Y4 、 将上述八种溶液均经上述操作, 结果为: Y1 、 T3 变为墨绿色, T1 、 T2 、 T4 基本无变化。 2. 1. 2. 3 氯仿浓硫酸反应 氯仿浓硫酸反应为皂苷类成 分主要的理化检识反应 。 取上述甲醇的提取液适量溶于氯 仿, 然后加入浓硫酸, 摇匀后静置, 可看到在氯仿层呈现红色 。 硫酸层有绿色的荧光 皂苷类成分因溶于氯仿而显 或蓝色, 可用于皂苷类的鉴别。 示出特殊的颜色, Y2 、 Y3 、 Y4 、 T3 溶液均经上述操作发生此反 将上述 Y1 、 可以看到, 溶液先混合为褐色, 后逐渐分层, 并且上层( 氯 应, 仿层) 呈显深红色, 下层为淡灰色的浓硫酸层, 荧光下观察可 见下下层的硫酸层有淡绿色荧光 。 理化检识是中药化学中最简单 、 最常用的对未知成分定 性分析的方法, 由上述理化鉴定的结果可知: 败酱草中的水 提成分可能含有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 但因理化检识的局限 性, 仍要进一步定性才能确定所含成分类型, 并且由以上三 显色效果较 组颜色反应可以观察到用乙醇溶解出的成分, 用薄层色谱进一步定 好。为了确定败酱草浸膏中主要成分, 性鉴别。 2. 1. 3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除用于定量分析外, 亦可 并且具有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准确可 用于定性分析鉴别, 靠等优点。本实验所用薄层色谱板( 10. 0 cm × 10. 0 cm ) 为 硅胶 G 板( 实验室自制) , 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 需要更换不 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的展开剂, 2. 1. 3. 1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薄 层 色 谱 检 识 根 据 文 献 报 [5 ] 道 , 以槲皮素、 槲皮苷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检识 。 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称取 0. 05 mg 槲皮素、 槲皮苷对 照品, 甲醇溶解, 定容与 1 mL 容量瓶中, 超声溶解, 制得对照 Y3 , Y2 , Y1 , T3 , T2 为上述提取物的 品溶液。 样品溶液: Y4 , 甲醇溶液。展开剂: 根据文献记载, 黄酮类成分最常用甲酸 水乙酸乙酯( 2 3 12 ) 作为展开剂, 精密量取后在锥形瓶 中混合均匀, 倒入层析缸中预饱和 30 min。显色剂: 3% 三氯

败酱草(山苦荬)

败酱草(山苦荬)

败酱草(山苦荬)山苦荬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名B 添加义项所属类别 : 植物山苦荬,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

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山苦荬•拉丁学名Ixeris denticulata•别称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菊亚纲•目菊目•科菊科•属苦荬菜属•种山苦荬•分布区域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江苏灌南等地目录1形态特征2分布范围3栽培技术4主要价值5植物文化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

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

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

头状花序顶生,花冠黄色。

民间食用苦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

山苦荬(又名:败酱)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

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

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苦菜新鲜的时候没其他怪味,晒干后有强烈味道,如脚臭。

但是效果非凡。

鉴别全草长20-40cm。

茎多数,光滑无毛,基部簇状分枝。

叶多皱缩,完整基生叶展山苦荬平后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8cm,宽1-4cm,先端尖锐,基部下延成窄叶柄,边缘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有时全缘;茎生叶无叶柄。

头状花序排列疏伞房状聚伞花序,未开放的总苞呈圆筒状,长7-9mm,总苞片2层,外层极小,卵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薄膜质;瘦果狭披钳形,稍扁平,红棕色,具长喙,冠毛白色。

鱼腥草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鱼腥草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鱼腥草1.2 汉语拼音:Y uxingcao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试药与试剂:品红亚硫酸、乙酸乙酯、甲基正壬酮对照品、环己烷、二硝基苯肼试液、盐酸。

7.2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硅胶G薄层板、水浴锅、烘箱、马福炉。

7.3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鉴别:7.4.1取干鱼腥草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璃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7.4.2取干鱼腥草25g(鲜鱼腥草125g),剪碎,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33)加乙酸乙酯1ml,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4 小时,放置半小时,取乙酸乙酯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 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7.5检查:7.5.1水分(干鱼腥草)不得过15.0%(附录15第二法)。

7.5.2酸不溶性灰分(干鱼腥草)不得过2.5%(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浸出物(干鱼腥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0%。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败酱草,学名为胡麻叶败酱草,又称乌拉尔败酱草,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其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等地区。

败酱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化学成分上。

本文将对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中草药的功效。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

这些化学成分在败酱草中的含量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首先是多糖类化合物,败酱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包括麦角多糖、胡麻叶败酱草多糖等。

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研究表明,败酱草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癌作用。

败酱草中还含有一些苯丙素类化合物,如脂肪酸、脂肪醇等。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

研究表明,败酱草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对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疾病。

由于败酱草中含有一些毒性成分,如败酱草素等,必须慎重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导致中毒。

在使用败酱草药物时,应该根据医师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提高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篇示例:败酱草,学名为胡黄连木(sophora flavescens),属于豆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败酱草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清热解毒、祛湿燥湿”的良药。

而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对于其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败酱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1. 生物碱败酱草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咖啡因、枸橼红素、咖啡酸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败酱草的主要应用形式为汤剂 。 因 此, 本研究对败酱草的水煎液进行提取, 并以此为根据建立 败酱草的质量标准。 取败酱草 100 g, 置 于 砂 锅 中, 加 水 1 500 mL, 浸 泡 30 min, 加热煮沸, 沸腾 30 min, 放冷, 纱布滤出水煎液, 药物残 渣加水 1 000 mL, 煎煮, 沸腾 30 min, 放冷, 用纱布滤出水煎 液, 合并两次水煎液。用量筒量取 4 份 50 mL 水煎液, 置于蒸 。 、 发皿中, 水浴浓缩至稠膏状, 得败酱草浸膏 以乙醚 乙酸乙 95% 的乙醇、 30 min 酯、 石油醚溶剂 30 mL 分别溶解 4 份浸膏,
2
方法与结果
2. 1 定性鉴别 2. 1. 1 成分提取
1
1. 1
材料与方法
药物 B、 C 分别购于禹州药材市场, 败酱草药材三批次 A、 千 禧堂药店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经鉴定为白花败酱 ( Patrinia villosa Juss) ; 槲皮素, 槲皮苷, 阿魏酸, 咖啡酸, 常春 藤皂苷和齐墩果酸标准品均购自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 。 1. 2 试剂与仪器 95% 乙醇, 甲醇, 甲苯, 乙酸乙酯, 乙醚, 石油醚, 冰醋酸, 丙酮, 氯仿等, 以上试剂均产自上海化工, 分析纯。 电热套, 回流提取装置、 紫外灯, 水浴锅, 紫外可见分光 2201 ; BS224S , 型) 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仪 光度计( 岛津 9053A 型干燥箱( 上海医用恒温设 器系统有限公司) ; DHG82A 型真空干燥箱( 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 。 备仪器厂) ; ZK基金项目: 国 家 自 然 科 技 资 源 共 享 平 台 项 目 ( 编 号: 2004DEA3N032 )
2012 年 9 月 1 日 第 9 期 No.
第 27 卷 Vol. 27
总第 172 期 Serial No. 172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中药研究 Chinese Pharmacy Study·
败酱草质量标准研究
败酱草来源于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Trev 和白花败酱 P. villosa Juss 的带根全草[1] 。 败酱草性凉, 味辛、 苦。 有清热解毒, 祛瘀排脓的功效, 为我 《中药大辞典 》 国的传统中药, 应用历史悠久。败酱草收载于 《中华本草》 中, 广泛用于治疗肝炎、 肠炎、 阑尾炎、 痢疾、 产后 痈肿疔疮、 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也表明, 败酱 瘀血腹痛、 属植物具有镇静、 增强免疫力、 止血、 抗菌、 抗病毒、 保肝等多 [2 ] 种作用 。河南省败酱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为了合理开发 本研究室对河南产败酱草的市场品种进 和利用败酱草资源, 制定败酱草质量标准草案 。 行质量标准研究,
*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Herba Patriniae Distributed in Henan Province 王利丽 Wang Lili, 周志远 Zhou Zhiyuan, 陈随清 Chen Suiqing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Zhengzhou, Henan, China 450008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要: 目的: 建立败酱草质量标准, 为败酱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对 3 批败酱草浸膏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并测定浸 膏中总皂苷的含量, 测定了败酱草水溶性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3 批败酱草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少于 12. 06% , 醇 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少于 3. 02% , 总皂苷含量以齐墩果酸计算不少于 2. 29% 。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败酱草的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Herba patriniae distributed in Henan province. Methods: 3 baches of Herb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xtract of decoction was studied by TLC method, then total saponin was determinde patriniae were collected, by UV spectra method. The content of ethanolsoluble extract and watersoluble extract were also determined accoring to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version of appendix X A. Results: The content of ethanolsoluble extract was beyond 3. 02% and the watersoluble extract was beyond 12. 06% , the total saponin was beyond 2. 29% which calculated by oleanolic acid equivaltent. Conclusion: The standar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of Herba patriniae distributed in Henan province. 关键词: 败酱草; 总皂苷; 质量标准 Key words: herba patriniae; total saponi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 R284. 2 文献标识码 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 Article ID: 1674 - 8999 ( 2012 ) 09 - 1150 -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