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座谈会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煤矿瓦斯防治汇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煤矿瓦斯防治汇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体安全防护综合体系。
确立了“风量足、断面够、系统顺、设施牢、
不失爆”的矿井安全防护方针。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2.瓦斯治理情况
2.6 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护体系
2.6.1 减突栅栏
减突栅栏有效控制突出煤体,在很短的时间内承担较 大的冲击载荷,降低粉煤与瓦斯混合物的速度。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2.瓦斯治理情况
2.4 采空区瓦斯抽采 2.4.3 专用瓦斯排放巷结合埋管抽采
专用瓦斯排放巷 低负压抽放管 封堵密闭墙
预留贯口 9100轨道顺槽
单体支柱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2.瓦斯治理情况
2.5 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 ——经验交流材料治理水平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〇九年九月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汇报内容
企业基本情况 瓦斯治理情况 瓦斯利用情况 瓦斯治理和利用的建议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2.瓦斯治理情况
2.3 低透气性煤层增透
2.3.2 水力冲孔增透
利用高压水进行底板岩巷穿层抽采钻孔冲孔增
透,单孔可冲出碎煤5吨以上,日抽出量提高 10倍以上,该技术在豫西“三软”煤层中应用 效果非常显著。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煤 矿 瓦 斯 防 治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1.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简介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是经河南省委、省政 府批准,由永城煤电集团、焦作煤业集 团、鹤壁煤业集团、中原大化公司、河 南省煤气化集团重组的国有独资公司。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2008年营业收入821亿 元,利税93亿元,利润56亿元,煤炭产 量4500万吨。2008中国企业500强第68位, 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百强第三名。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座谈会情况汇报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座谈会情况汇报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座谈会情况汇报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座谈会情况汇报2014年7月7日至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西安召开了煤与瓦斯防治工作座谈会。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付建华同志全程参加会议,国家煤监局副局长杨富同志主持会议,国家煤监局各部门、16个省级煤监局、5个重点地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部分企业代表、高校和科研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参加了7月8日上午的会议。

会期一天半。

会议共4项内容,案例研讨、专家报告、座谈讨论和总结讲话。

一、事故案例研讨7月7日上午,对8起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了讨论分析。

袁亮院士对贵州的5起事故进行了点评,河南、江西煤监局领导分别对平煤、丰城的2起事故进行了点评。

1、六枝集团玉舍煤业“5.25”事故(死亡8人):该事故发生于岩石抽放巷道掘进过程中。

该巷道位于煤系中部的岩石中,综掘。

其原因是,采用80m长探钻孔进行预测,无突出危险性,认定可以安全掘进60m,只掘进了41m,认为仍处于安全范围,但迎头前方遇到一条逆断层,该断层将位于顶部的强突出煤层切割到迎头前方,前探长钻孔未能探明此断层。

由于巷道上方有一层厚度0.2~0.3m的稳定煤线,而且在预测中一直为无突出危险性,导致出现麻痹思想,未能采取措施对前方出现的煤层进行准确判明。

5月24日中班,工作面瓦斯突然异常升高到1.5%,40秒后降到0.8%,5分钟后降到正常值0.4%,针对此情况,采取夜班停止掘进的措施,但未查明瓦斯异常涌出的原因,在25日早班恢复掘进,掘进机扫底煤时诱发突出。

2、六枝集团新华煤矿“6.11”事故(死亡10人):事故发生在集中顺槽联络巷揭穿突出煤层时。

主要原因是:瓦斯抽放量统计造假,抽采不达标。

效果检验时,取芯方式不符合规范规定,检验不实。

防突风门未掏槽,墙体为空心,被突出气流摧毁,未起到应有作用。

煤矿的措施规定,揭煤放炮时人员撤至地面,实际未执行。

3、水城集团马场煤矿“3.12”事故(死亡25人):该矿为建设井,为贵州、兖矿等4家企业合资建设,已进入二期工程。

煤矿瓦斯防治阶段工作汇报

煤矿瓦斯防治阶段工作汇报

煤矿瓦斯防治阶段工作汇报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煤矿瓦斯防治阶段工作进行汇报,包括工作概况、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通过对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详细汇报,旨在加强工作监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效果。

2. 工作概况本阶段的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瓦斯抽采、通风管理、瓦斯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下面对各项工作的情况进行概述。

2.1 瓦斯抽采工作通过对矿井瓦斯抽采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加大抽采力度,有效控制了煤矿瓦斯的积聚和爆炸风险。

目前,瓦斯抽采效率较高,实现了预期的抽采目标。

2.2 通风管理工作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通过增加通风风量,改进通风流线,确保矿井内的空气流通畅通。

同时,加强通风管网的维护及巡查工作,及时处理堵塞、漏风等问题,保证了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瓦斯监测工作在矿井关键部位设置瓦斯监测点,并实时监测瓦斯浓度、瓦斯流速等参数。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瓦斯超标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3. 工作进展本阶段的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下面对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3.1 瓦斯抽采工作进展根据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抽采设备的情况,制定了瓦斯抽采方案。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瓦斯抽采效果良好,抽采率达到预期目标,并且瓦斯抽采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未出现重大故障。

3.2 通风管理工作进展通过对通风系统的调整和优化,通风效果明显改善。

通风风量增加,风速均匀分布。

同时,加强通风管网的巡查和维护工作,保证了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通风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较大问题。

3.3 瓦斯监测工作进展设置的瓦斯监测点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到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和瓦斯流速。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瓦斯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经过近期的监测,瓦斯浓度已基本保持在安全范围内,监测设备正常工作。

4.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根据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相关要求,我代表煤矿公司向您汇报我司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情况。

一、煤矿瓦斯分布情况我司煤矿瓦斯分布主要集中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尤其是在采煤机和综采工作面上,瓦斯含量较高,是煤矿生产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根据该煤矿的调查统计,瓦斯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煤层的接近富含瓦斯的部位,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加以防治。

二、煤矿瓦斯防治措施1. 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煤矿公司制定了瓦斯防治的安全技术标准,明确了瓦斯监测、通风、抽放、检修等方面的要求,并严格执行,确保了矿井内部的安全生产。

2. 加强瓦斯监测煤矿公司加强了瓦斯监测的力度,通过安装定点式和移动式瓦斯检测仪器,对井下瓦斯含量进行监测,确保瓦斯浓度不超标。

3. 通风系统的完善为了加强井下通风,减少瓦斯积聚,煤矿公司对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提高了通风系统的效率,确保了煤矿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4. 瓦斯抽放和利用针对采掘工作面上的高瓦斯区域,煤矿公司采取了瓦斯抽放和利用的措施,将抽放出的瓦斯进行收集和利用,减少了瓦斯的排放量,并通过这些瓦斯的利用,赚取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5. 安全教育培训煤矿公司重视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开展瓦斯防治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员工对瓦斯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三、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1. 效果经过以上一系列的瓦斯防治措施的实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瓦斯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生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受到了职工和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2. 存在的问题瓦斯防治工作取得了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瓦斯抽放利用设备的设施还不够完善,采煤机等设备的瓦斯低排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还需加强等。

四、瓦斯防治工作的后续计划煤矿公司将继续加强瓦斯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瓦斯监测设施,改进瓦斯抽放利用设备,推广瓦斯低排设计,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水平,保障安全生产。

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行动汇报材料

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行动汇报材料

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行动汇报材料背景介绍煤矿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生产中的严重隐患之一,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全面提升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效果,确保矿工的安全生产环境,我国启动了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行动。

本文将对此次专项行动的进展和成果进行汇报。

行动目标本次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行动的目标是全面治理煤矿瓦斯隐患,降低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

行动措施为实现行动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煤矿瓦斯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瓦斯检测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超标情况。

2.完善煤矿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的空气流通,降低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3.强化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瓦斯抽放、瓦斯抑制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降低瓦斯浓度。

4.加大对煤矿瓦斯防治设备的更新和维修力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加强瓦斯防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瓦斯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

实施进展截至目前,煤矿瓦斯防治专项行动已经取得了以下进展和成果:1.煤矿瓦斯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已经完成了80%,并已在部分煤矿进行了试运行。

通过这一系统,我们能够及时掌握瓦斯超标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瓦斯事故的发生率。

2.煤矿通风系统的改造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煤矿的通风系统已经完成了改造,保证了矿井内的空气流通,有效降低了瓦斯积聚的风险。

3.在瓦斯抽放和瓦斯抑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一些新型的瓦斯抽放装置和瓦斯抑制剂已经投入使用,显著降低了矿井内瓦斯浓度,提高了矿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4.对煤矿瓦斯防治设备的更新和维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我们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5.瓦斯防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建立了瓦斯防治培训基地,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活动,提高了瓦斯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矿井瓦斯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矿井瓦斯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矿井瓦斯防治工作情况汇报一、总体概况我公司目前拥有多个煤矿项目,每个项目都面临着瓦斯防治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矿井安全稳定生产,我们高度重视瓦斯防治工作,加强了瓦斯检测、排放和治理工作,提高了矿井瓦斯防治能力。

二、瓦斯监测及治理工作1. 瓦斯监测我们在所有煤矿矿井口以及井下重要通风巷道、采空区等地点安装了瓦斯监测仪,实现了全方位的瓦斯监测。

监测数据通过传感器即时上传至中控室,实现了远程监控。

同时,我们建立了瓦斯监测记录数据库,对瓦斯浓度进行了长期监测,为矿井的整体瓦斯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瓦斯治理根据瓦斯监测数据,我们对高浓度瓦斯区域进行了治理工作。

采用了多种方法如通风、抽放、灭火、调控等手段,有效地降低了瓦斯浓度,确保了矿井内部的安全环境。

三、瓦斯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1. 瓦斯事故预防我们通过定期开展瓦斯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了矿工对瓦斯事故的预防意识。

同时,完善了瓦斯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了瓦斯事故的报警、撤离、救援等流程,保证了矿工在突发状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 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我们建立了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队员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了瓦斯事故的应急救援技能,能够迅速响应、到场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瓦斯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四、瓦斯防治技术改进和创新1. 瓦斯防治技术改进我们不断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瓦斯防治技术,如瓦斯抽采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等。

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矿井瓦斯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了瓦斯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瓦斯防治技术创新我们加强了瓦斯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开展瓦斯防治技术论文和项目的立项,不断提高了我公司的研发实力,为瓦斯防治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瓦斯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加强了瓦斯防治工作,但仍然存在瓦斯防治技术不够成熟、人员培训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加快设备更新,提高矿井瓦斯防治能力。

2.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更先进的瓦斯防治技术设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矿工对瓦斯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技能;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瓦斯防治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突出矿井座谈会汇报材料

突出矿井座谈会汇报材料

沙曲矿加强突出矿井管理座谈会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华晋焦煤沙曲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绝对瓦斯涌出量422.2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81.84m3/t。

下面就沙曲矿“一通三防”系统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一通三防”系统现状一、通风系统沙曲矿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混合式通风方式。

现有井筒11个,其中7个进风井,4个回风井。

总进风量为45059m3/min,总回风量为45512 m3/min。

沙曲矿各风井情况表风井名称主扇型号主扇负压pa 电机功率KW风量m3/min瓦斯浓度%1#回风斜井GAF25.1-12.6-1 2518 1000 9031 0.32 白家坡回风立井FBCDE-8-N032 2851 2000 13642 0.32 高家山回风立井GAF31.6-16.8-1 2371 1600 10060 0.36 下龙花垣回风立井GAF33.5-20-1 2626 2000 12779 0.32 2#进风斜井56782#主斜井41801#主斜井736白家坡进风立井6346 副立井9880下龙花垣进风立井8580高家山进风立井9659二、抽采系统沙曲矿南、北翼共建设三座瓦斯抽采泵站,安设各型号瓦斯抽采泵11台,总额定抽采能力2650m3/min。

南翼1#泵站安设2台CBF410A-2BV3型瓦斯泵,一用一备,目前1#泵运行。

瓦斯抽采纯量为15.04m3/min,抽采浓度为45%,主要为柳林煤气化供气。

南翼2#泵站安设3台2BEC-72型瓦斯泵,两用一备,目前2#、3#泵运行。

2#瓦斯泵带抽井下高浓瓦斯,抽采纯量为87.69m3/min,抽采浓度为36%,主要为沙曲选煤厂供气;3#瓦斯泵带抽井下低浓瓦斯,抽采浓度为15.2%。

北翼泵站安设2台2BEC-72型瓦斯泵,4台2BEC-67A型瓦斯泵,三用三备,目前1#、3#、6#泵运行,1#、3#瓦斯泵并联带抽井下低浓瓦斯,抽采浓度为15%,6#瓦斯泵带抽井下高浓瓦斯,抽采浓度为37%,主要为瓦斯发电厂供气。

瓦斯治理情况汇报

瓦斯治理情况汇报

瓦斯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瓦斯治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现将我单位瓦斯治理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首先,我单位加大了瓦斯治理的投入,不断完善瓦斯治理设施。

我们对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提高了瓦斯抽放效率。

同时,对瓦斯抽放管道进行了加固和更换,确保了瓦斯的安全抽放。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瓦斯监测系统的建设,增加了瓦斯监测点位,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我单位注重瓦斯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我们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瓦斯治理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瓦斯治理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瓦斯治理技术培训,提高了矿工们的瓦斯治理技能,增强了矿井的瓦斯治理能力。

再次,我单位加强了瓦斯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

我们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向矿工们普及瓦斯治理的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矿工们的瓦斯治理意识得到了提高,瓦斯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最后,我单位加强了瓦斯治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我们建立了定期的瓦斯治理检查制度,加大了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跟进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确保了瓦斯治理工作的落实。

总的来说,我单位在瓦斯治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瓦斯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瓦斯治理设施,加强瓦斯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瓦斯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瓦斯治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同时,我们也期待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瓦斯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座谈会情况汇报2014年7月7日至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西安召开了煤与瓦斯防治工作座谈会。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付建华同志全程参加会议,国家煤监局副局长杨富同志主持会议,国家煤监局各部门、16个省级煤监局、5个重点地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部分企业代表、高校和科研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参加了7月8日上午的会议。

会期一天半。

会议共4项内容,案例研讨、专家报告、座谈讨论和总结讲话。

一、事故案例研讨7月7日上午,对8起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了讨论分析。

袁亮院士对贵州的5起事故进行了点评,河南、江西煤监局领导分别对平煤、丰城的2起事故进行了点评。

1、六枝集团玉舍煤业“5.25”事故(死亡8人):该事故发生于岩石抽放巷道掘进过程中。

该巷道位于煤系中部的岩石中,综掘。

其原因是,采用80m长探钻孔进行预测,无突出危险性,认定可以安全掘进60m,只掘进了41m,认为仍处于安全范围,但迎头前方遇到一条逆断层,该断层将位于顶部的强突出煤层切割到迎头前方,前探长钻孔未能探明此断层。

由于巷道上方有一层厚度0.2~0.3m的稳定煤线,而且在预测中一直为无突出危险性,导致出现麻痹思想,未能采取措施对前方出现的煤层进行准确判明。

5月24日中班,工作面瓦斯突然异常升高到1.5%,40秒后降到0.8%,5分钟后降到正常值0.4%,针对此情况,采取夜班停止掘进的措施,但未查明瓦斯异常涌出的原因,在25日早班恢复掘进,掘进机扫底煤时诱发突出。

2、六枝集团新华煤矿“6.11”事故(死亡10人):事故发生在集中顺槽联络巷揭穿突出煤层时。

主要原因是:瓦斯抽放量统计造假,抽采不达标。

效果检验时,取芯方式不符合规范规定,检验不实。

防突风门未掏槽,墙体为空心,被突出气流摧毁,未起到应有作用。

煤矿的措施规定,揭煤放炮时人员撤至地面,实际未执行。

3、水城集团马场煤矿“3.12”事故(死亡25人):该矿为建设井,为贵州、兖矿等4家企业合资建设,已进入二期工程。

在煤层底板专用瓦斯抽采岩巷掘进过程发生突出,突出煤岩2051t,瓦斯40.42万m3。

主要原因是:底板全岩巷掘进,遇到断层,出现了不明煤层,并出现过喷孔,未引起重视,未采取任何防突措施。

未采取先探后掘措施,没有采取措施探明前方煤层和构造。

掘进工作面见煤后没有按防突规定建立防突风门,在突出后致瓦斯逆流。

掘进面无专用回风巷,突出的瓦斯切断了邻近掘进头的安全出口,造成邻近掘进头人员重大伤亡。

4、盘江公司响水煤矿“11.24”事故(死亡23人):响水煤矿河西井(100万吨/年),运输巷掘进中发生,突出煤量490t,瓦斯4.5万m3。

主要原因:防突措施不到位,底板预抽巷掘进遇到地质构造后,将底板穿层预抽改为本层条带预抽。

效果检验不符合规范,检验结论失真。

工作面经常瓦斯超限,没有认真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简单地采用一班掘进一班排瓦斯的方式继续掘进。

规章制度不合理,煤矿制度规定,打钻时出现瓦斯超限将对作业职工进行经济处罚,致打钻职工不敢真打钻,而打假钻。

5、盘江公司金佳煤矿“1.18”事故(死亡13人):矿井能力180万吨/年,在区段运输石门掘进过程中发生。

当时煤已揭完,煤层顶板已经露出,在用风镐扫底坎时,巷道底部发生突出,突出煤量2619t,瓦斯42.37万m3。

主要原因有:测压和效果检验违反规定,测压失真,效果检验存在盲区。

规章制度不合理,打钻经常出现喷孔,出现瓦斯超限,煤矿不是采取防喷措施,而是一味地按超限就是事故处罚工人,致工人不敢真打孔,而打假孔;仰孔、俯孔单价相同,致工人不愿打俯孔,出现底部抽采不达标,出现突出。

6、平煤集团长虹矿业公司“3.21”事故(死亡13人):为2006年整合矿井,60万吨/年。

原为瓦斯矿井,在2008年瓦斯鉴定中,平煤根据煤矿在2002年出现过一次小型突出的情况,将矿井从瓦斯矿井升为突出矿井。

2013年瓦斯等级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7.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5.2m3/t。

2008年测定瓦斯压力0.15~0.45MPa,瓦斯含量 3.97~6.31 m3/t。

在机巷开口掘进时所测定数据即为压力0.45MPa,含量6.31 m3/t,按无突出危险性管理。

掘进至260m时,煤层厚度变为9~12m,出现动力现象,但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任何防突措施。

事故发生后,在避难硐室遇难4人,没有打开自救器。

7、江西丰城集团曲江煤矿“9.30”事故(死亡11人):为丰城集团托管的煤矿。

主要原因是:假钻孔,假验收,假报表,假检查,假处理和假瓦斯数据。

上述7起事故的启示: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四位一体”措施,时间长(短的三、四年,长的五、六年),环节很多,影响因素极复杂,涉及人员很广,很难做到没有失误和疏忽,而一旦出现失误和疏忽,就可能发生突出事故。

所以,完全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难度很大,特别是对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作业队伍要求极高。

2、保证投入、高素质的队伍、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是防治突出的三个支点。

3、地质保障工作尤为重要。

对小断层、小褶曲等小构造和煤层厚度、倾角产状的细微变化必须掌握。

地质上的任何一个极端小点就可以造成突出事故。

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应当成为行为准则。

4、数据极为重要,又最不可靠,必须不断地动态获取精确的数据。

真实是数据的生命。

已有的数据只代表已走过的区域,牢记长虹公司0.45MPa的突出案例。

5、任何的异常都有原因。

对于瓦斯、CO等浓度,不是等到报警再处理,而是对其变化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分析,对其异常波动,即使是不严重的波动和不超限的波动,都必须深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而不是简单地用时间让其看似恢复正常。

6、规章制度应当释放正能量。

反违章也好,瓦斯超限就是事故也好,应该主要针对决策者和管理者。

牢记瓦斯超限单纯处罚工人可能导致工人更严重违章的教训。

7、岩巷掘进不是安全的。

专用解突巷本身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出。

巷道冒顶可以诱发突出。

8、0.3m以下的煤线也不是安全的。

特别是可能出现的变厚煤包和瓦斯包。

二、专家报告(一)7月7日下午。

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章立清、河南神火集团梁北煤矿总工程师段现军分别介绍了防治突出的工程实践。

其要点是: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配置人、财、物资源。

淮南、神火等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投入约150元/吨。

2、以抽采达标为目标,专业队伍是关键。

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没有抽不了的瓦斯。

淮南12对矿井,生产能力8000万吨,仅“一通三防”专业队伍人数7254人,其中打钻专业队伍人数3167人,可以同时开动190台钻机。

梁北煤矿拥有80台钻机,每班同时开动钻机35~40台。

(二)中国矿业大学瓦斯治理国家工程中心主任程远平教授、重庆研究院副院长胡千庭研究员、西安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石智军研究员、沈阳研究院马平研究员作技术报告对8起事故的原因认识:1、对于瓦斯、高瓦斯矿井突然升级为突出,没有足够认识,没有采取防突措施。

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和煤层变化区域。

3、未有执行防突的措施。

4、措施选择不当,没有针对性,不适用于当前条件。

解决办法:1、解决瓦斯问题,卸荷增透原理:降低地应力→瓦斯压力下降→透气性增加。

2、跟踪控制原理:两个“四位一体”过程很长,任一时间点、环节均可能出错而发生事故,需要进行跟踪控制。

3、措施到位:防止出现空白带,防止出现盲区。

空白带和盲区出现的可能有:煤层厚度变化,隆起,断层,褶曲,钻孔弯曲等。

解决办法之一,把所有抽采孔当成地质孔来打,来研究。

采用大能力钻孔和钻孔测斜。

4、效果可靠:实而不虚。

取样方法、手段应符合规定。

5、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重点是地质技术装备和钻进技术装备。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预警问题。

(三)国家煤监局科技装备司司长张文杰通报煤与瓦斯突出问题1、基本情况全国已进行瓦斯等级鉴定矿井11221处,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135处,高瓦斯矿井1692处,瓦斯矿井8394处。

突出矿井产量5.3亿吨,占全国产量13.9%,其中30万吨以下矿井产量7783万吨,9万吨及以下矿井产量2934万吨。

全国9万吨及以下矿井6801处,占矿井总数60.6%,产量仅占9.2%。

突出矿井数量比例最高的省份是安徽,达到32%,其次是湖南和江西。

安徽的经验说明,突出是可防可治的。

全国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数量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产量占三分之一,全部关闭高瓦斯和突出矿井不现实。

但9万吨及以下突出矿井466处,占矿井总数4.15%,产量不足3000万吨,仅占0.76%,是关闭的重点。

2、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机构共7家,其中甲级6家,分别是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重庆研究院、煤科总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北科技学院。

乙级1家,即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

3、突出鉴定存在的问题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是有的企业擅自中断委托合同,另行委托其他鉴定机构鉴定。

二是个别企业人为降低测点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影响数据测定和鉴定结论。

三是部分企业事先圈定鉴定范围,故意规避突出危险性。

四有的企业甚至预设鉴定结论后再委托鉴定。

鉴定机构存在的问题:一是执行相关规定不严格。

二是现场参与鉴定人员经验不足、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三是鉴定报告内部审核不严。

四是现场数据测定中对企业的干扰、干预得过且过。

五是一个鉴定机构多个签字人。

六是出借鉴定机构资质。

七是预设鉴定结论再签订鉴定合同。

八是担心承担责任,放弃突出鉴定。

监管中的问题:一是直接认定程序可以而且应该简化。

二是鉴定机构数量不足。

4、下一步措施对瓦斯动力现象及时做出正确判断,绝不可掉以轻心。

当打钻过程中发生喷孔、顶钻等突出预兆的,即确定为突出煤层,矿井定为突出矿井。

加强监管监察:(1)凡应该进行突出鉴定,但鉴定为非突出煤层的,要对其鉴定程序、方法、结论等进行严格审查。

(2)按照突出矿井管理的,半年内必须完成突出鉴定。

或直接认定为突出矿井。

不能按时完成鉴定也未申请认定的,一律直接认定。

(3)发现在突出鉴定中弄虚作假、人为规避鉴定结果的,责令停产整顿,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

(4)发现鉴定合同或者鉴定报告存在问题的,要及时提出处罚意见。

(5)调查突出事故时,要对出具的非突出鉴定报告进行调查,对机构和人员一并严肃处理。

(四)观看湘煤集团土朱煤矿“3.17”事故(死亡4人)警示片主要警示:1、岩巷掘进,0.1~0.2m煤线,受断层牵拉影响变厚形成煤包,没有查明。

在迎头见煤线0.2m,且周边眼在0.8m处再次见煤后,没有停止掘进,报告并等候处理,而是违章装药放炮,导致突出。

2、放炮时采用“出班炮”方式,未严格执行“出班炮”制度,127人在井下,事故采区人员正在上下班,没有停电撤人。

3、防护措施不到位,突出后瓦斯逆流,进入人行上山,稀释达到爆炸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