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牛人是这样学习模拟电路的

合集下载

一位牛人自述学习模拟电路专业技术的经历

一位牛人自述学习模拟电路专业技术的经历

一位牛人自述学习模拟电路技术的经历————————————————————————————————作者:————————————————————————————————日期:一位牛人自述学习模拟电路技术的经历,该文作了更加深刻的阐述,特此转载。

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点。

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

我记得本科刚毕业时,由于本人打算研究传感器的,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复旦逸夫楼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研究生。

现在想来这个实验室名字大有深意,只是当时惘然。

电路和系统,看上去是两个概念,两个层次。

我同学有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方向研究生的,那时候知道他们是“系统”的,而我们呢,是做模拟“电路”设计的,自然要偏向电路。

而模拟芯片设计初学者对奇思淫巧的电路总是很崇拜,尤其是这个领域的最权威的杂志JSSC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以前非常喜欢看,当时立志看完近二十年的文章,打通奇经八脉,总是憧憬啥时候咱也灌水一篇,那时候国内在此杂志发的文章凤毛麟角,就是在国外读博士,能够在上面发一篇也属优秀了。

读研时,我导师是郑增钰教授,李联老师当时已经退休,逸夫楼邀请李老师每个礼拜过来指导。

郑老师治学严谨,女中豪杰。

李老师在模拟电路方面属于国内先驱人物,现在在很多公司被聘请为专家或顾问。

李老师在87年写的一本(运算放大器设计);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经典之作。

李老师和郑老师是同班同学,所以很要好,我自然相对于我同学能够幸运地得到李老师的指点。

李老师和郑老师给我的培养方案是:先从运算放大器学起。

所以我记得我刚开始从小电流源开始设计。

那时候感觉设计就是靠仿真调整参数。

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运放是基础,运放设计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

当时不大理解,我同学的课题都是AD/DA,锁相环等“高端”的东东,而李老师和郑老师却要我做“原始”的模块,我仅有的在(固体电子学) (国内的垃圾杂志)发过的一篇论文就是轨到轨(rail-to-rail)放大器。

电路仿真思路

电路仿真思路

电路仿真思路
电路仿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电路行为模拟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路仿真思路:
1. 确定仿真目标:首先要明确想要模拟的电路是什么类型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信号电路等。

然后确定仿真的目标,是验证电路的功能、优化参数、分析性能等。

2. 收集电路信息:获取电路的原理图、元件参数、信号波形等必要信息。

可以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建模,通过添加元件、连线和设置参数来构建电路。

3. 设定仿真条件:为了模拟真实情况,需要设置仿真条件,如电源电压、输入信号频率、温度等。

这些条件会对电路的行为和性能产生影响。

4. 运行仿真:在电路仿真软件中运行仿真,观察电路的响应。

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调整元件参数等方式,观察电路行为的变化。

5. 分析仿真结果:通过仿真结果来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可以查看电路的输出波形、频率响应、电流电压分布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6. 优化和调试: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电路设计,如调整元件数值、改变拓扑结构等。

同时,通过仿真结果来进行电路故障排除和调试。

总之,电路仿真是一个通过软件模拟电路行为的过程,可以帮助设计者快速验证设计、改进电路和进行故障排除。

通过不断优化仿真过程,可以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模拟电子电路学习方法

模拟电子电路学习方法

模拟电子电路学习方法模拟电子电路学习方法篇一:如何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如何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必修的基础课程。

只有学好了这两门课程,才能顺利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

因此对于立志要成为优秀电气电子工程师的同学来说,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学者,如何了解和认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内容和特点,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为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的示意图。

系统首先要采集信号,即进行信号的提取。

这些信号来源于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接收器、或者来源于信号发生器。

采集到的信号必须经过信号的预处理和加工,然后再送至驱动执行部件执行。

或由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再经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送到执行机构执行。

二. 电子信息系统中的模拟电路对于模拟信号最基本的处理是放大,而且放大电路是构成各种模拟电路的基础。

在电子系统中,常用的模拟电路及其功能如下:(1)放大电路:用于信号的电压、电流或功率放大。

(2)滤波电路:用于信号的提取、变换或抗干扰。

(3)运算电路:用于信号的比例、加、减、乘、除、积分、微分等运算。

(4)信号转换电路:用于信号的转换。

如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或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将交流信号变换为直流信号或将直流信号变换为交流信号等等。

(5)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信号等等。

(6)直流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不同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直流电。

供给各种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

三.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原则(1)电路尽量简单。

电路越简单,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就越少,连线、焊点就越少。

故障率就越低。

(2)(3)(4)(5)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

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测性。

设计电路和选择元器件是需要综合统筹考虑。

注意性价比。

生产工艺简单可行。

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如前所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是入门性的技术基础课。

模拟电子设计师的实战技巧与经验分享

模拟电子设计师的实战技巧与经验分享

模拟电子设计师的实战技巧与经验分享作为模拟电子设计师,需要掌握一些实战技巧和经验。

本文将分享一些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巧和经验。

首先,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时,需要了解各种被动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其参数的影响。

例如,电容的容值及其误差、损耗角、温度系数等属性都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选择元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障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在进行电路调试时,可以采用分段调试法。

该方法是将电路分成若干部分进行逐一调试,以确认各部分的正常运行情况。

在调试故障时,可以从部分最简单的电路开始,逐步检查各部分的工作情况,以找出问题所在,避免盲目修改。

此外,在进行高精度模拟电路设计时,需要选择好的放大器、参考电压源等器件,以保证电路的精度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电路响应速度,可以采用微处理器计算等方法。

在调试精度较高的电路时,需要较为严格的测试条件及测量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度。

在进行电路设计的时候,需要善于利用仿真软件,例如Spice、ADS等。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在电路设计之前预先模拟电路的行为特性,减少不必要的设计错误。

在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性能测试,以验证电路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当然,模拟电路设计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环路稳定性分析能力。

在设计振荡器、滤波器等电路时,需要对电路有很好的控制,并且知道如何优化和调整电路结构,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可以利用Matlab等工具对电路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以评估电路的稳定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模拟电子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了解并掌握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善于利用仿真软件和分析工具,可以使电路设计更具有实用性。

同时,需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尝试新技术和新方法,以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

总之,模拟电子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掌握实战技巧和经验,可以更好地完成电路设计任务,并且做出高品质的产品。

模拟电路学习方法

模拟电路学习方法

模拟电路学习方法模拟电路学习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尤其是在无线通信、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等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模拟电路的学习对于大部分电子工程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课程,很多人都会感到十分的头疼和无从下手。

首先,模拟电路的基础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打好基础的话,后期的学习就会非常困难。

因此,在学习模拟电路的时候,我们要首先关注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

简单来说,模拟电路的学习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基础知识。

首先需要学习电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电路定理和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效电路、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

2、元器件特性参数。

学习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参数,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等效参数、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特性参数等。

3、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基本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如共源极、共漏极、共射极等放大器),掌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相位等基本参数。

4、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学习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了解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等的特点和应用。

5、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振荡器的基本原理,掌握LC震荡、晶体振荡器等的特点和应用。

其次,在学习模拟电路的时候,应该注重实践,不仅要结合实验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还需要了解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电路图。

首先要学会阅读电路图,特别是掌握各种电路符号的含义,这是进一步深入电路研究的基础。

2、熟悉电器元件。

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特性和用途,学习其电学特性参数,如电容、电阻、电感等电路组件的等效参数,了解器件的适用范围。

3、设计电路。

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学习电路设计中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建立电路设计的思维模式。

4、进行电路实验。

要针对具体的电路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积极参与电路实验。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注重思维方式的改变,电路是一门很有思维层次的学科,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追求创新,独立思考,锻炼灵活性和敏捷性,培养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电路学习方法

模拟电路学习方法

篇一:对模拟电路学习的建议对模拟电路学习的建议找些實用線路集錦或電子製作書看看,有感興趣的就找找理論資料,然後動手練練,很快就是門內漢(or女)了!先看基本书,再动手练习练习razav 如果有耐心看大头英文最好,翻译也很不错现在基本全世界做模拟的公司对刚进来的人都要求看razavi的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确实是不错入门不容易啊,你要想清楚了,是不是要搞模拟看书+做实际的电路设计先读三本圣经啦,再做做习题先疯狂地看完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再疯狂地将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看一遍,最后疯狂地把他的习题做完!这是你基本有点模拟集成电路的概念了,在找几个小电路仿真一下。

调一个运放试试看,要是还是没有感觉,再疯狂地看几遍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高等教育版电子技术基础可以先上一门模拟电路的课再说你要是学基础的话,从最基本学起多看看经典的书感觉那本红宝书也不错的,gray的那个先看一下康或童的模拟电路好了。

刚开始就看原本英文,还要什么入门啊.多看书,多仿真!你们怎么把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和,模拟ic设计混为一谈啊??完全不同的2个领域如果你想搞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看拉杂为的完全没用,根本就不用你如何费尽心思的去调管子参数来优化(事实上也不可能用分立元件来构成一个运放)。

直接拿已经成产品的op,再加外围电路。

重点是外围电路的设计怎么这里的人都搞不清这两者的关系??我觉得学习入门还是很容易的,最最关键的是不是有机会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或者说有没有机会去实践所学的。

简单的一句:时间+理论啊~~~~~最好的办法是向大师们学习。

看书是一方面,但难以掌握住重点。

其实作为教科书肯定要面面俱到。

但实际应用中就不一样了。

感谢berkeley等大学的无私奉献。

将他们顶级的课程放在了网上。

个人建议去berkeley上一门ee140 的webcast,就能跟他们的学生坐在一间教室里,听大师们指点,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模拟电路菜鸟变大牛的进阶之路

模拟电路菜鸟变大牛的进阶之路

模拟电路菜鸟变大牛的进阶之路
第一位,资深模拟ic设计工程师,知乎用户Yike,本着强大的责任感来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让各位看到这篇文字的人学模电的时候少走弯路,有更多的时间踢球把妹聊天喝酒……
 知道各位学业繁重,赶紧进入正题:
 我念大学的时候,也觉得模拟电路这门课,学得稀里糊涂的。

 特别是在玩过一把CS以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这里先要肯定题主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孩子。

想把模电学好。

 我当年感觉到云里雾里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学好模电。

我做的事情,就是跟班里学习好的同学搞好关系。

这样等到期末的时候,我就能顺利地借到笔记,高分就很简单了。

 所以谈到这里,首先第一步是要明确:什幺样才算”学好“模拟电路。

 如果你的诉求是期末拿到高分而已,那幺您不用往下看了。

出门往右电子科技书屋有历年的考题和课件。

平日里该干嘛干嘛。

拿星爷的台词说,妞照泡舞照跳。

等到期末背一下就行啦。

 如果分数不说明问题。

那幺怎样才算学好模拟电路呢?
 问一下自己一个问题:我学模拟电路可以做什幺?
 为了设计一个增益为5的放大器吗?
 很多年以后,我回顾我自己大学那段时光,终于搞清楚我为什幺老是觉得没有学好模拟电路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

我感觉自己学了好多东西,但不知道这些东西学来干什幺。

不知道各位觉得模电奇奇怪怪的朋友,是不是有类似的感觉。

 __模拟电路学来干什幺?__。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富兰克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本文将介绍富兰克林在电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涉猎广泛,对物理、化学、电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

在电学领域,富兰克林的实验和理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就是风筝实验。

据传说,富兰克林在一次闪电风暴中,用风筝试图吸引闪电,并通过绳子将其传导至地面。

这个实验被认为是第一次证明了闪电是一种电现象,并为后来的电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虽然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夸张和传奇化的成分,但事实上,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确实发现了闪电和静电有着某种联系,从而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风筝实验之外,富兰克林还进行了许多其他与电学相关的实验。

他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概念,将静电现象归结为物质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这种双极性的观念为后来的电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富兰克林还在实验中发现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提出了“电荷自由流动”的假设,为电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理论方面,富兰克林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认为电荷可以由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但总电荷数量不会改变。

这一理论对后来电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电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在电学史上,富兰克林是一位重要的先驱和奠基人。

他的实验和理论为电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后人探索电学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富兰克林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使他成为电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牛人是这样学习模拟电路的。

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工程师学习模拟电路的经历。

他说到自己研究生时如何从运放电路开始一点一点学习模拟电路,最终掌握了很扎实的模拟功底,以及他日后工作中的一些经历。

应该说,这篇文章和这个人的故事,可以成为我们重视模拟电路的一个启发。

不过,让我印象深刻,并且想在此转发,与大家分享的,却不是这篇博文和这个人的故事。

而是博文下,一个人的回复:
HumanOriented:
2009-11-16 00:11:48
确实,运放是学习模拟电路的突破口.当然从其它的方面入门(如51)也可以循序渐进到模拟
电路.
首先最简单的理想运放:无穷大开环的增益,0输入电流,无穷大的带宽,共模抑制比无穷大.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实现自己的运算,如加,减,对数,指数,比较.电流电压转换,积分,微分,产生波形等等运算.但是慢慢他会发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输入电流不为0(输入阻抗的电流和偏置电流),那就是说输入阻抗不为无穷大,此时他用来
放大那些输出阻抗很大的信号将会失真.
带宽不为无穷大,当他想放大频率很高的信号时,他不能够得到足够的增益.
输入不能够在电源轨外工作?
怎么单电源就不能正常工作呢?
输出信号超不过电源轨?
放大很小的信号工作不正常?
运放震荡了?
共模抑制比太低?掩盖了需要的成分.
当他发现了种种的问题,他就会去研究里面的结构.
当他发现速度不够快时,可能他会发现使用电流反馈的运放较快或者采用新材料的运放会快

当他发现运放震荡时,他会去研究反馈理论,通过一个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来研究稳定性问题. 当他发现运放确实是需要偏置电流时,他会发现其实里面就第一级就是差分放大器.从而他
翻书知道了晶体管静态工作点的问题.
当他发现但电源不能工作时,他也会知道其实一般应用运放是使他工作在线形区.因此也需
要其有较高的静态工作点.
当他发现小信号不能放大时,会去研究噪声理论,输入偏移电压,以及他们与温度的关系.
遇到种种的问题,他还会发现其实很多公司会针对性的推出各种类型的运放,如输入输出轨
对轨,低噪声,单电源,高速,大功率,低偏置电流,低输入偏移电压等等,他还会知道这些价格
上差别很大.
当他明白这些不同方面的改进方法时,我想他就是一个模拟电路的高手了.
当然他还可以更加进一步的获取更多的知识,不过成功的路上他会越走越开阔的.因为越往
后面人越少,不挤了.
确实,回忆起我自己玩三极管和运放的经历——首先说明的是:
我自己的摸索和学习还是在一个很浅的层次。

三极管相对来说要深入一些,而运放则没有,
还是处于很浅的地方。

但是看到这个回复中,提到的偏置电流和单电源这两点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最初来到这个论坛,问的第一个问题,运放单电源供电遇到的问题。

后来我自己思考的结果,正是这个回复中提到的。

其实,单电源和偏置电流这两个问题是纠结在一起的。

因为本质上,运放是需要两个对称的电源,也就是说,单电源最后还是要做成虚地,需要两个电阻分压,这样一来,就会遇到阻值的选择问题......
鄙人不做广告,有兴趣,看我的帖子吧。

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也许是时间,也许是自己的考虑,也许是没有足够的仪器,也许是,是浮躁,在噪音,速度等这些更深刻的问题上,我并没有涉足。

之所以转发这个帖子,是因为觉得,这个回复非常好地总结了学习一个模拟器件的经历——书上教的电路永远只是功能,没有偏置设计方法,没有提供直流偏置电路,你只能自己做,于是,你就会遇到回复中说到的这些问题。

(我只是很少地解决了这一部分的问题。


等到你做一些实际产品,或者一个比赛,当你需要定量测定一些参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更深刻的,比如温漂啊,比如噪音等各种各样你能想到,你没有想到的问题。

然后就像这个人说的,当你把这些问题解决的时候,你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模拟高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