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如何在职场中克服孤独感

如何在职场中克服孤独感

如何在职场中克服孤独感关键信息项:1、孤独感的定义与表现孤独感的具体内涵在职场中孤独感的常见形式2、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工作环境因素个人性格与沟通方式职业发展压力3、克服孤独感的策略自我心态调整提升沟通与社交技能参与团队活动与合作4、职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与上级的有效沟通跨部门合作与交流5、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孤独感的关联明确职业目标对克服孤独感的作用培训与学习机会的获取6、公司文化与制度对孤独感的影响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合理的工作制度与安排11 孤独感的定义与表现111 孤独感通常被定义为个体在社交关系中感到的孤立、缺乏连接或情感支持的主观感受。

在职场中,孤独感可能表现为工作时的沉默寡言,不愿参与团队讨论,或者在休息时间总是独自行动。

112 常见的形式包括在项目合作中感到无法融入团队,对于职场的社交活动缺乏兴趣或参与度低,以及在工作遇到困难时无人倾诉和寻求帮助。

12 孤独感产生的原因121 工作环境因素是导致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开放式的办公空间可能会让人感到缺乏隐私,而过于独立的工作区域划分又可能减少员工之间的自然交流。

此外,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也可能导致员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122 个人性格与沟通方式也会影响在职场中的社交。

内向的性格可能使得与他人建立关系较为困难,而不善于表达或沟通不畅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的产生。

123 职业发展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当员工过于专注于个人的职业晋升,可能会忽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建立,或者因为竞争而产生防备心理,从而加剧孤独感。

13 克服孤独感的策略131 自我心态调整至关重要。

要学会正视孤独感,认识到它是一种可以被克服的情绪状态。

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相信自己能够融入团队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32 提升沟通与社交技能是关键。

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如赞美、关心和理解他人。

如何处理职场孤独感

如何处理职场孤独感

如何处理职场孤独感职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工作、交流、与他人合作。

然而,职场中有时会出现职场孤独感,这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本文将探讨如何处理职场孤独感,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增强个人在职场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认识职场孤独感的原因在处理职场孤独感之前,首先需要认识其中的原因。

职场孤独感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1 没有密切的工作关系。

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感觉自己与同事之间没有很紧密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这导致我们在职场中感到孤独。

1.2 外部因素的迁就。

有时为了工作的需要,我们可能需要调整个人的时间安排或者放弃一些个人兴趣爱好,导致我们感到与他人的生活有些脱节。

1.3 职务上的压力。

在高压工作环境中,我们可能感到焦虑、自卑,这可能造成与他人交往的困难,产生职场孤独感。

二、处理职场孤独感的方法2.1 主动寻求社交机会。

为了减少职场孤独感,我们可以主动参加一些职场活动,如公司的团队建设活动、职工俱乐部的聚会等。

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事交流,建立更紧密的工作关系。

2.2 加强沟通交流。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学会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

无论是工作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琐事,与同事进行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减少孤独感。

2.3 培养职场技巧。

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我们将更有自信与人交流,与他人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2.4 建立支持网络。

在职场中,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身上寻找支持和理解。

通过分享经验、互相支持,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职场孤独感。

2.5 拓展兴趣爱好。

除了工作,我们还可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人,丰富自己的生活圈子。

三、职场孤独感的影响与重要性职场孤独感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感受,它还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职场孤独感可能导致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状态受到影响,甚至会增加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我是如何克服职场孤独感的

我是如何克服职场孤独感的

我是如何克服职场孤独感的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每天都忙于工作的我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不光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也深受孤独感的煎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克服职场孤独感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单能够让我享受到工作的喜悦,更能够让我放下孤独感,和同事们一起勇敢前行。

本文将分享我是如何克服职场孤独感的经历与思考。

一、认清自己的内心孤独感一般来说是因为内心不平衡而产生的。

有时我们感到孤独,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收缩,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不信任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因此,首先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弄清楚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和根源。

认清自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学会处理和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促进内心的平衡。

二、与同事建立联系在职场中,我们不仅需要完成工作任务,更需要建立起和同事的联系。

人是社交性动物,通过社交可以缓解孤独感,增加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在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工作进展的重要一步。

你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事,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和感受,增强心理上的联系,找到对工作和生活的坚定支持。

三、寻找培训机会职场中,不断学习革新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寻找培训机会,增加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多参与外部培训,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外部人员交流,开阔自己的人脉和视野。

这些都有助于缓解职场中的孤独感,让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

四、坚持健身健身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更可以调整心态,缓解职场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抽出一定的身体运动时间,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同时尽情欣赏运动的美妙,找到快乐和放松。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减少与人的隔膜,消弭孤独感。

五、积极寻找乐趣平时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在生活中积极寻找乐趣,丰富职业生涯以外的生活。

职场孤独症

职场孤独症

职场孤独症关于职场孤独症在职场中有这么三类人会觉得非常孤独:领导们常感叹“高处不胜寒”,不合群的员工总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新职员也总在热闹的办公室里默默承受孤单……职场中,这三类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独的。

或许您会问:这三类人看起来并没有相似之处,为什么他们都感到孤独呢?美国学者研究指出,孤独感会摧毁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影响人际交往行为,导致对抗、消极、否定、沮丧等情绪的膨胀,增加焦虑感,从而影响人的知觉控制能力以及人际间的协调合作。

在职场,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他的情绪会侵蚀整个公司的人际环境,导致不信任、怀疑和恐惧的气氛,使得员工之间彼此疏远。

孤独是一种情绪感受,高职位人群,面对上司的期待和下属的瞩目,会因肩上责任重大而感到高处不胜寒。

不合群的人,总觉得周围有太多看不惯的地方,而与他人刻意隔离,渐行渐远。

新员工面对新环境,会因陌生和不熟悉而感到无法融入集体。

孤独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却与数量无关。

不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孤独感产生的根本原因。

那么,该如何摆脱孤独呢?首先,领导者可在办公区设立休息室,每天抽固定时间和员工交谈,增强与下属的亲密感。

也找时间与下属聊聊生活琐事,关心下属的生活问题,进而建立情感连接。

不合群的人应屡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试着接纳周围人交往习惯,学会欣赏别人。

当他人与自己的.观点有分歧时,要允许其他意见的存在,保留自己的看法。

新入职人群应尽快熟悉新环境,了解公司文化,主动与老职工交流,让自己尽早融入新集体。

了解这种孤独症在职场中的危害以及一些解决方法,这会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但是,说到底,若是能保持与他人沟通顺畅,找到心与心在一起的感觉,孤独感便会瞬间蒸发。

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

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

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及展望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回顾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的主要文献,将其概念、维度、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介绍到国内,为我国学者研究职场孤独感提供借鉴和参考。

而且,本文在回顾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今后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研究职场孤独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职场孤独感情感剥夺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引言随着职业情绪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个体在组织中的情绪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对个体和组织产生破坏作用的负性情绪。

孤独感作为一种弥散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在职场中会有什么表现,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逐渐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

职场孤独感的概念内涵早在1984年,Gumbert和Boyd就发现,小微型企业主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孤独感,他们将这种工作场所中的孤独感称为职场孤独感(workplace loneliness)。

他们认为,由于小微型企业主缺乏可以与之分享经验、意见和情感的同事交往,他们不可避免会陷入到职场孤独感中。

随后,Kamphuis(1987),Bell(1990),Reinking和Bell(1991);Chadsey•Rusch、Steinburg,Sullivan和Montoya等都对职场孤独感都做了一定的研究,随着职场孤独感研究的升温,Wright(2005)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系统论述了职场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并对职场孤独感做出了定义:职场孤独感是由于个体在工作场所中所期望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获得的人际关系之间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以及个人缺乏弥合这种差异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导致的一种孤独体验,属于工作场所中的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

Wright对职场孤独感的定义十分清晰和准确,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

Wright(2005)在定义职场孤独感的同时,强调研究者必须注意职场孤独感和职场孤立(workplace isolation)之间的区别。

职场孤立是个体被驱逐出组织支持网络(Smith,2005),它描述的是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一种客观状态,和工作排斥等概念比较接近,而职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可能和职场孤立有密切关系,但他们绝不是同义词。

孤独感研究报告

孤独感研究报告

孤独感研究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孤独。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情感、心理和社会层面上感到与他人的分离和孤立的情绪体验。

本篇研究报告将探讨孤独感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孤独感的原因1. 日常生活快节奏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快节奏,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因此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与他人建立深入的社交关系。

这会导致个体感到与他人疏远,从而产生孤独感。

2. 人际关系衰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和社交媒体来进行交流。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连接他人,但却无法满足人类对真实面对面交流的渴望,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使人们更容易感到孤独。

3. 家庭结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迁也是导致孤独感增加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离异率也在不断上升。

这些家庭变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减少,增加了个体感到孤独的可能性。

二、孤独感的影响1.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感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长期的孤独感会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孤独感与自杀率呈正相关。

2. 身体健康问题孤独感还与身体健康问题存在关系。

长期的孤独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提高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孤独感与大脑的炎症反应有关,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3. 社会问题孤独感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个体感到孤独往往缺乏社会支持,无法参与社会活动,影响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进而导致社会隔阂的产生。

三、缓解孤独感的对策1. 增加社交机会个体可以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积极与朋友、家人建立联系,加入兴趣小组或社区组织,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增加社交机会,减少孤独感。

2. 提高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缓解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社交技巧,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起联系,降低孤独感。

3. 规律的生活品质规律的生活品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孤独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孤独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孤独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孤独感已成为越来越多员工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之一。

工作中的孤独感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孤独感,并分析其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了解工作中的孤独感工作中的孤独感是指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缺乏社交支持和归属感,感到与他人难以建立联系和沟通的心理状态。

这种孤独感往往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单调的工作环境: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单调乏味,缺乏人际交往的机会。

1.2 缺乏合作与协作:部分岗位的员工需要独立完成任务,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1.3 岗位定位不明确:有些员工在职位上感到迷茫,不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

二、应对工作中的孤独感2.1 主动寻求社交机会:员工可以主动参加公司的团队活动、组织内外的社交活动,与同事建立起更多联系。

2.2 寻找工作合作的机会:如果工作本身单一,缺乏合作与协作,员工可以主动促进与同事的合作,争取参与到团队项目中。

2.3 寻找工作中的认同感:员工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归属感和认同感会降低孤独感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工作中孤独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工作中的孤独感对员工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情绪低落:孤独感增加员工的情绪低落、抑郁情绪的可能性,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3.2 自尊心受损:工作中的孤独感增加了员工自尊心受损的可能性,缺乏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认可。

3.3 工作效率下降:孤独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影响团队的整体协作与合作水平。

四、改善员工心理健康的措施为了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减少工作中的孤独感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组织可以鼓励员工相互支持、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4.2 提供社交支持:公司可以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定期的员工交流会议,为员工提供社交支持和沟通的机会。

4.3 加强沟通与反馈:领导可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合理反馈,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心理学家关于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心理学家关于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心理学家关于孤独感的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方便。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和竞争的加剧,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心灵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

偶尔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有可能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导致疾病。

研究表明,孤独会给人们带来各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无助、自卑、烦躁、抑郁等。

强烈的孤独感还与酒精依赖、自杀、犯罪等不健康行为密切相关。

1 孤独感的概念“孤独”这一术语最初来自于医学,用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

1973年,美国学者Robert S.Weiss 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一定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Werss(1987)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即为孤独感。

2 关于孤独感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孤独感方面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心理健康领域和人格心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对孤独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2.1孤独感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研究自从孤独研究开展以来,学者们就社会生理因素对孤独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所得到结果也不尽相同。

关于孤独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在T ornstam(1992)的研究中,他使用了一个包含“孤独”字样的量表对2000多名瑞典人进行调查,没有发现性别的主效应。

李传银(2000)采用UCLA量表的调查结果,却发现女性的孤独感高于男性,这说明但从社会期待角度难以完全解释孤独的性别差异。

婚姻是另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心理学变量。

研究显示婚姻可以降低孤独的可能性。

T orustam(1992)对2795名1580岁瑞典人的调查表明,已婚个体比未婚个体的孤独感低。

Kelier和Moore-West (1986)也发现单身的男性比单身的女性报告有更多的孤独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及展望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回顾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的主要文献,将其概念、维度、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介绍到国内,为我国学者研究职场孤独感提供借鉴和参考。

而且,本文在回顾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今后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研究职场孤独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职场孤独感情感剥夺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引言随着职业情绪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个体在组织中的情绪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对个体和组织产生破坏作用的负性情绪。

孤独感作为一种弥散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在职场中会有什么表现,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逐渐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

职场孤独感的概念内涵早在1984年,Gumbert和Boyd就发现,小微型企业主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孤独感,他们将这种工作场所中的孤独感称为职场孤独感(workplace loneliness)。

他们认为,由于小微型企业主缺乏可以与之分享经验、意见和情感的同事交往,他们不可避免会陷入到职场孤独感中。

随后,Kamphuis(1987),Bell(1990),Reinking和Bell(1991);Chadsey•Rusch、Steinburg,Sullivan和Montoya等都对职场孤独感都做了一定的研究,随着职场孤独感研究的升温,Wright(2005)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系统论述了职场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并对职场孤独感做出了定义:职场孤独感是由于个体在工作场所中所期望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获得的人际关系之间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以及个人缺乏弥合这种差异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导致的一种孤独体验,属于工作场所中的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

Wright对职场孤独感的定义十分清晰和准确,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

Wright(2005)在定义职场孤独感的同时,强调研究者必须注意职场孤独感和职场孤立(workplace isolation)之间的区别。

职场孤立是个体被驱逐出组织支持网络(Smith,2005),它描述的是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一种客观状态,和工作排斥等概念比较接近,而职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可能和职场孤立有密切关系,但他们绝不是同义词。

职场孤立反映出个体被排斥在同事关系网络之外,不能从同事或上级那里得到帮助和支持,在组织中的独处、孤立以及缺乏组织支持,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职场孤独感,但是这些词语之间的概念是不同的。

职场孤独感的结构维度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孤独感的结构维度,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无共识。

Russell,Peplau 等(1980)认为孤独感是一种单维度的情绪反应,是由个体对社交的渴望和期望值与实际水平差距过大引起的,他们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感到孤独的人均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和体验孤独。

然而Weiss则认为孤独感应该包含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

情绪孤独感指的是个体由于其依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孤独感;社交孤独感则是指个体因为其社会整合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由于缺少社会感而引起的孤独感。

调查表明,Weiss的二元观点影响最大。

关于职场孤独感的维度划分,Wright在借鉴Weiss观点的基础上做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他认为职场孤独感包括两个维度,即情感剥夺(emotional deprivation)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lack of social companionship)。

情感剥夺是指由于员工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在数量或质量上存在缺陷,而导致其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会造成员工在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指的是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缺失,这会导致员工脱离组织关系网络,产生与其他组织成员的疏离感。

他的这种划分和Weiss的二元观点相承接,其中情感剥夺对应情绪孤独感,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对应社交孤独感,后续很多研究者的数据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因此这种划分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职场孤独感的测量在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中,对其测量主要有团体测评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

Hakan•Ozcelik(2011)认为,职场孤独感不仅仅是个体的情绪,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能够感知到他人的孤独感,用团体测评和用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是一样可靠的,但使用问卷法可能存在反应倾向,因此他更倾向于使用团体测评的方法考察职场孤独感。

他让个体所在团队中的直属领导和其他成员评价“该员工在工作中看起来有多大程度的孤独感”,然后将打分相加,作为被评价者的职场孤独感得分。

这种方法测量的职场孤独感是单维度的,是总体的孤独感。

在一项研究中,他根据改编的UCLA孤独感量表进行职场孤独感的测量,得出的结果和团体测评的结果是一致的。

尽管团体测评不失为一种客观的方法,但是它测量到的职场孤独感是单一维度的,不能准确反应职场孤独感的内容和结构,因此,更多的学者还是倾向于开发合适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

其中,Wright(2005)编制的职场孤独感量表比较成熟并被广泛使用。

Wright,Burt和Strongman(2005)在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UCLA孤独感量表、状态-特质孤独感量表、情绪孤独和社会孤独量表等,从中抽取出90个潜在项目,在经过专家评定后,从中抽取出60个作为预测项目。

预测后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他们从中删除了44个项目,在剔除了这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项目后,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职场孤独感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情感剥夺,α系数0.93;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α系数0.87。

最终形成的量表包括情感剥夺9个题目;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7个题目。

两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都为0.80。

该量表在美国等西方文化国家和土耳其等东方文化国家的适用性都比较强,是目前测量职场孤独感最为普遍使用的测量工具。

职场孤独感的前因变量研究很多学者一致认为,职场孤独感的前因变量可以大致划分为个体特征变量、组织变量和工作变量。

由于过去个体特征变量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现在职场孤独感的研究中,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了考察组织变量及工作变量与职场孤独感的关系上。

1组织规模和职场孤独感Gumbert和Boyd(1984)研究发现,小微型企业主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孤独,他们认为这和组织规模有关,组织规模越小,员工的职场孤独感就越强烈。

但一些研究驳斥了他们的观点,Bell等(1990)研究发现,自我雇佣的劳动者和受雇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场孤独感的体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Sigal•G•Barsade和Hakan•Ozcelik(2011)发现,员工的职场孤独感和组织规模无关,只和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关,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个体即使在小规模的组织中,也能发展出亲密关系,从而避免产生职场孤独感。

综合以上结果,本文认为要考察组织规模和职场孤独感的关系,必须控制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等可能引起混淆的变量。

2组织地位和职场孤独感Reinking和Bell(1991)研究发现,组织地位和职场孤独感负相关。

他们认为个体在组织中追求的是成就和地位,而对组织内亲密关系的追求被放在了次要地位。

特别是当个人在组织内的成就和地位满足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时,他们更不会去注意自己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存在缺陷。

而James,Campbell和Quick等(2010)研究发现,职场孤独感和组织地位是呈正相关的,因为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能够直接接触的组织成员越少,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小,他们的研究发现,如果将组织地位比作一座金字塔,随着所处地位的升高,组织成员的职场孤独感就越强烈。

更为复杂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职场孤独感和组织地位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例如,Wright(2012)以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和非管理者为对比,考察了两者的职场孤独感,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和样本的选取有关,James等人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所有人及决策层领导,他们处于组织金字塔的顶端;而Wright 等人的研究对象是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

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职场孤独感应该是存在差异的,进一步研究中一定要对组织地位进行准确区分,才可能得到真实的结果。

3组织气氛和职场孤独感早在1987年,Kamphuis就指出,要了解职场孤独感的成因,仅仅考虑个体因素是不完整的,也必须考虑可能导致职场孤独感的组织因素。

Woodward,Frank和Ammaniti等(2002)发现,人们在拥有共同价值和背景的组织中才能更好地建立人际联系,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与自己价值观相左的组织环境中,他就可能产生职场孤独感。

Amal•Altaf•Mohammad和Atif •Awan(2011)研究也发现,处于过分强调竞争的组织气氛中,个体的职场孤独感会显著提升。

öya•Erdil和öznur•Gülen•Ertosun(2011)研究发现:基于关系的组织气氛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显著负相关(补充数据)。

这表明,员工对于组织中的各种关系的感知,会影响到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如果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出现问题,他们会感觉被组织中的他人孤立,进而产生职场孤独感;基于关系的组织气氛和情感剥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补充数据),这说明,如果个体在组织中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他们无法在组织中得到情感的满足,他们会处于一种情感需要被剥夺的状态,使他们陷入到孤独、无助中。

4职场排斥和职场孤独感Schneider等(2000)研究发现职场排斥可以引起多种负性情绪,其中就包括职场孤独感。

之后Caprar•Dan等(2011)研究发现职场排斥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补充数据)。

他们认为,职场排斥造成了员工和其他组织成员的隔离,这种客观的孤立状态会使他们缺少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导致员工组织成员身份感的缺失,最终诱发职场孤独感的产生。

5职场欺负和职场孤独感Jiménez•B和Gamarra•M等(2007)研究发现,职场欺负和员工体验到职场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Patricia•A•Meglich和Dale•T•Eesley(2011)将辱虐式管理看做职场欺负中一个很重要的维度,他们发现辱虐式管理和职场孤独感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补充数据)。

其中,辱虐式管理与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补充数据)以及情感剥夺(补充数据)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他们认为,职场欺负具有破坏性,它不仅使员工的依恋需求受到剥夺,而且使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受挫,这会双重性破坏会造成员工强烈的职场孤独感。

6工作倦怠和职场孤独感Kathleen,Kevin(2011)等人研究发现:员工在某职位的时间越长,接触的同事或客户越固定,他们的职场孤独感就越强。

他们认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长期和固定的同事、客户打交道,难免会产生情感上的消耗和枯竭,这使得个体产生工作倦怠感,工作倦怠会诱发职场孤独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