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

合集下载

《三体》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

《三体》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

《三体》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三体》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体》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体》读后感1000字1“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吗?”看完整整三部《三体》之后,在看了那么多圣母和英雄的故事后,我却突然想起了杨冬,这个第一部开头就死了的人物。

她是叶文洁的女儿,她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崇尚的都是物理学。

当她即将发现物理学其实在三体文明的影响之下压根就不存在的情况下,她的崇尚,她的信仰早已荡然无存。

没有了信仰的她,如同佛教徒发现佛祖压根就不存在,基督教徒发现耶稣和圣母玛利亚根本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神通广大。

失去了信仰,杨冬也就失去了活在这个世上的一切动力,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也是因为她的死亡,人类才逐步发现了三体文明,地球才有了被拯救的可能。

所以啊,历史总是被这个那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所左右着。

与杨冬一样左右着人类命运的,还有伊文思。

这个伊文思,可以确确实实的称上“美帝富二代”。

即使这样的人,他依旧对着人类充满了绝望。

和叶文洁一样,他希望通过三体文明来改造地球。

与叶文洁不同的是,他希望通过三体来改造人类,而不是希望三体来毁灭人类。

所以,在和叶文洁遇到分歧的时候,他才会选择在三体人的心中种下“恐惧”的种子,从而为拯救人类挽回一线生机。

他冥冥之中的一举一动,也改变了历史。

我不禁想到历史上似曾相识的那件事。

汉武帝年间,当年少气盛的汉武帝第一次准备攻打匈奴的时候,并没有当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辅佐,只能采用大臣王恢的诱敌深入战略,希望以此改变匈奴“以逸待劳”的优势和汉军处于被动地位的劣势。

而就当一切都布置得不能再完美的时候,这个所谓完美的计策却偏偏输给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廷尉。

就当军臣单于已经“乖乖中计”准备浩浩荡荡率军开进马邑城的时候,无人看管的牛羊让他起了疑心。

读书三体心得1000字(通用5篇)

读书三体心得1000字(通用5篇)

读书三体心得1000字(通用5篇)读书三体心得1000字篇1《三体》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三体之间的交互与冲突。

这本书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成为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在阅读《三体》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幻小说的魅力和想象力。

小说中描绘的三体文明让我感到震撼和敬畏,同时也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虚构的三体文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宇宙观和人类文明的反思。

小说中的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小说中的三体文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文明的脆弱和有限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人类文明的珍贵和宝贵。

在小说中,作者还通过描绘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的交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和未来的可能性。

小说中的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的交互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和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让我更加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和未来的发展。

在阅读《三体》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小说中的冲突和矛盾。

小说中的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的交互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和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让我更加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和未来的发展。

总之,阅读《三体》是一次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虚构文明让我感受到了科幻小说的魅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三体》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书,同时也将会成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一座里程碑。

读书三体心得1000字篇2《三体》是刘慈欣所著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三体之间的交互与冲突。

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成为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类文明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忧虑。

在小说中,三体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强大,让人类在与之交互的过程中处于了弱势地位。

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10篇)

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10篇)

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10篇)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篇1我是一个很少读科幻小说的人,也是一个不求甚解的人,最初《三体》中充斥的大量的科学理论式的描写使我一度放弃了继续阅读它的动力。

我这里说动力而不是勇气是因为,我觉得它作为一部小说,除了大量科学式的描写外,至少还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线能够牵着我继续读下去,它当然有,但是太弱了,至少在*开始是这样的。

今年我又重新开始读它,大概只是因为我花了钱,同时在当时没有什么更想看也可看的书了。

从第一部读到第三部,我依然觉得作为一部小说,它在故事性的描写上并不太强,或者整个故事被拉得太长以至于不够抓人心,也许这是作者选择以历史记事型来写这篇小说很难避免的硬伤。

如果你不是一个科幻迷,不喜欢去研究里面提出的各种脑洞题目,这本书的可读性真的就大大降低了。

我依稀还记得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和故事都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读完后我第一次被开脑洞的震撼。

这本书开了我什么脑洞呢?或者说,在读完这么长长的一篇小说后我还记得什么?我一直觉得,一部小说,能够有可让人记得的观点、人物、场景,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语,就算是很成功了。

因为,人生很长,而我们遗忘的事情很多。

1 三体世界可脱水人。

神话有后羿射日,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多个太阳就是一种常态,生物调整自己来适应这种环境进而进化。

在我们眼里的不可思议,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常态。

所以,脑洞某个世界的人类拥有飞翔的能力,和我们用脚走路一样自然。

2 黑暗森林法则这算不算一种性本恶的说法?3 多维世界向少维世界的变化及不可逆性在小说里这算是可以作为武器来攻击的理论了,最后当少维达到零维度的时候应该会重新诱发开始(宇宙大爆炸)。

作为一个三维人,我真的很难清楚的想象四维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多的一个维度是时间吗?那也挺有趣的。

当然,作为一个三维人,十维世界的样子就完全无法想象了。

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篇2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个参加三体系内审员培训的机会,作为一名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我更是倍感荣幸,也非常珍惜此次机会。

《三体》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

《三体》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

《三体》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三体》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体》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体》读后感1000字1初读《三体》的时候,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并不大,只是被它的一些故事情节与无限大的脑洞所吸引,我马马虎虎的读完了三体,不求甚解,只是匆匆一眼就过去。

当2015年的时候,《三体》获奖了,此时我才又拿起了《三体》这本书重新读了一遍,当然,不同于第一次的匆匆忙忙,我仔仔细细的了解了三体的世界与设定,被刘慈溪作家的天马行空震惊了,两次读《三体》,不同阅读方式,不同感觉吧。

第一次读《三体》,我便被那个对人类失望,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的叶文洁所吸引,因为这么一个少女从善良到冷漠,我不知道她父亲的遭遇对于她的打击有多大,让一个少女对人类失望到要将自己的生存空间让给其他星球的人,于是我便对于这个少女有了更多的关注,沉浸了进去,不知不觉间我也将《三体》读完了,当然对于那大量的物理名词却是一个也不了解。

直到2015年,《三体》获得了雨果奖,我才又重新拾起来这本书,我才看到了一个十分宏大的世界,三体星系,水滴,黑域等一个又一个名词不断将这个宏大的世界描绘,我才明白这个地球这么小,而世界又是那么大。

尽管有些故事,有些人物在我们看来不可理喻,但《三体》确确实实是一本成功的科幻小说,正如刘慈欣作者所说,科幻小说的目的是吸引人们的兴趣,让人们去了解真正的物理学,天文学以及这个世界,毫无疑问,《三体》做到了,它的一个又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以及新的物理名词吸引人们的兴趣去了解物理,去了解科学。

天马行空的想象吸引无数人们的目光,《三体》每一部都是独立的,却又是紧密相连,独立是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相连确实因为相同的世界观,不可思议却又让人相信,书中的星球一次又一次的毁灭与重生,将文明与文明的摩擦与碰撞表现的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怀疑是否会真的又那么一天,地球与更高级的文明开战,不仅如此,书中更将文明与文明的相处隐喻成人与人的相处,只不过更加残忍,更加暴露。

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4篇)

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4篇)

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4篇)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4篇)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读三体心得体会1000字篇2《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也是“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

小说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这部小说是我近期阅读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它的出版发行,引发了国内外科幻文学领域的热潮。

在小说中,作者刘慈欣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极其宏大的世界观和历史背景,深度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命运、发展和前途。

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它对于科学和文明的思考。

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三体文明的描述,表达出对于文明发展的思考。

他认为,文明的进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危机和挑战。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宇宙中,人类是否孤独?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深思。

小说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对于人性的探讨。

在小说中,人类面对三体文明的威胁,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理智、有疯狂、有贪婪、有恐惧。

这些反映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的真实反应。

我从中体会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叶文洁和三体人的对话,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无奈和危机。

同时,叶文洁的坚韧和智慧,也让我对人类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雷迪的遭遇也让我深思,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遭遇让我对人类的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这部小说,让我对于科幻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一种能够让人们对于未来和未知世界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想象和创造,让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科幻文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式,让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体心得1000字(优秀10篇)

三体心得1000字(优秀10篇)

三体心得1000字(优秀10篇)三体心得1000字篇1世界在我眼中是灰色的。

《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作者刘慈欣。

该系列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

《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均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刘慈欣用大胆的想象,富有冒险勇气的语言描述出了文明先进的人类或尔虞我诈、任意妄为,或心思茫然,渴望用三体文明来拯救地球文明,或与虎谋皮,渴望登上至高的权力巅峰。

同一个世界,不同身份、不同行业、不同年代、不同出生的人,齐聚一堂。

受过伤害的科学家叶文洁,深受父母恩怨,自身经历囚禁和自由。

面对巧然发现来自外星球的信号,绝望的她毅然决定帮助期望恒基元的三体文明入住地球。

从经历上来说,叶文洁是有悲剧色彩的。

从人性上来说,叶文洁似骆驼祥子,经历黑暗而人性扭曲。

她既爱这个世界,仿若爱自己的孩子;又厌恶这世界上的人,他们的丑陋虚伪令她心寒。

她感情细腻却又让人觉得冷漠麻木,写出了现代人矛盾的心理状态。

刘慈欣的大胆之处是将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用小说演绎史实,用议论续写传奇,他用别人的话来表达自己,又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实别人的故事。

三体,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寓意。

引导人类进行对世界立体的思考,将眼光放远到外星球,又将自己的眼光聚焦到人心的多元化上。

读了这本书,更上我懂得了:世界不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更多的时候,灰色才是世界的色彩。

我爱这个世界,我愿意守护她!三体心得1000字篇2《三体Ⅰ》实际上讲述了三个故事,三个绝望的故事。

叶文洁的故事表示着对人类社会的绝望,汪淼则代表着对未来的绝望,而三体文明代表的是对整个生命形态的绝望。

在那里,生存的目的只为了生存,没有欢乐、没有悲伤、没有幸福也没有痛苦,剩下的只有无垠的冷漠和机械零件般的生活。

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10篇)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10篇)】,供你选择借鉴。

三体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1在寝室闲聊时,四个人谈及对《三体》的个人理解,越聊越兴奋,觉得不过瘾,我们共同一口气将《三体》重温了一遍。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在困境面前人类对于道德和生死的抉择。

在乱世中,人性被践踏的体无完肤;在生与死面前,人类自救的最大阻碍是内心深处的懦弱;在恐慌至极时,人性的弱点——自私和贪念被暴露,后果是人类的灭绝。

震撼之际还有反思,在文明面临灭绝之时,人类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命运。

科幻虽是虚幻的文化,但却能传达给我们悲悯的情绪。

《三体》不仅描述了人类在面对生死存亡时自私懦弱的一面,还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在宇宙这巨大的宏观世界中为生存和种族延续做出的努力。

在三体人刚刚与太阳系建立联系时,人类面对高于我们一个数量级的外星文明,族群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面孔:一是以迎接三体人,寄希望于三体人希望他们能毁灭人类的ETO组织,他们通过扰乱人类科学界和其他思想领域的手段助纣为虐,为三体舰队降临地球做好准备。

在三体人封锁人类的基础科学发展后,另一派以联合国和各国政府为首的人类首脑高层针对地球文明危机制定了惊世骇俗的“面壁计划”,通过四位人类智者思考如何抵抗侵略者来解决文明灭亡危机。

而其中唯一的成功者罗辑博士,在享受了十几年“面壁计划”提供的福利后,他最终摒弃了享乐和逃避主义,借ETO创始人叶文洁暗示的宇宙文明生存法则“黑暗森林法则”,想出了以同归于尽要挟三体人的“执剑人计划”。

他将自己余生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都关在地下防空洞内,小心翼翼地紧盯着头上那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利剑,使地球与三体保持着脆弱的战略平衡。

与此同时,人类的太空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发展,在经历三体舰队先锋探测器毁灭式的打击后,太空舰队差点一蹶不振。

三体读后感1000字范文10篇

三体读后感1000字范文10篇

三体读后感1000字范文10篇一、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二、三体读后感1000字范文10篇《三体》是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三体读后感1000字范文10篇,希望大家喜欢!三体读后感1000字范文1《三体I》的核心主题,是对人类自身发展模式的反省,以及人类与潜在的外星人之间的关系。

《三体II·黑暗森林》的核心,则是在叙述宇宙文明的“黑暗森林”状态。

《三体III·死神永生》的核心,则是论及人性,以及人类与宇宙的互动,或者说人类对宇宙的责任——相对来说,人类与外星文明的关系是II的延续,没有更多的内容。

在 I中,最大的噱头就是三体人的生存环境,以及三体人将地球科技锁死的“智子”。

前半段都是围绕着第一点展开,后半段出现的“智子”在揭开前半段谜题的同时,也让人眼前一亮——智子实在是太神奇了!当然,这里涉及到的两项技术(量子通讯和智子)是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这个后面再说。

在I中,人类自身的发展模式受到了质疑。

叶文洁和伊文斯没有从人类自身的发展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所以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4光年外的三体人身上,希望三体人可以带来他们想要的新世界,至少也是将这个已经看不到希望的腐朽的旧世界清洗掉。

在一片三体世界本身的悲惨遭遇、对地球文明发展模式的不信任下,三体人以救世主的姿态出发,最终以死神的形态到来。

而在II中,在智子密切监视下的地球人毫无秘密可言,核心技术也无法进步,从而启动了神秘的面壁计划。

四种不同的计划,展现了人类的方方面面,极富创造性。

于此同时,作为一项计划的产品,思想钢印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人类随着技术层面的进步,逐渐变得傲慢起来,这随后便导向了愚昧——最终,在近乎 BT的“水滴”的攻击下,人类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军队瞬间被全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体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刘慈欣对于天体物理学原理、红岸系统、智子、水滴、二向箔等的构建出人意料,对于宇宙系统的想象宏大、丰富,对于人性的思考耐人寻味,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作为中国科幻的基石,《三体》确实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一部小说。

三体读后感1《三体》获奖以后,最火热的那段时间,我并未去读,但基本上已被剧透光了。

最近读了第一部,读完后惊讶地发现,哇,和那些人说的一模一样!当然,小说的结构与剧情的呈现方式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随后去网上翻看了对《三体》的评价,很多人都有一个观点,说大刘文笔不行,说小说结构有问题,说人物塑造太偏平。

说到结构,我倒觉得并没多大问题啊,是一般类型小说的展开方式:开篇的叶文洁被发配到红岸的故事,可以当做一个引子;随后回到现代,通过研究纳米技术的科学家汪淼遇到的奇异现象和一些命案来设置谜题,制造悬念,并穿插三体游戏的情节,使读者对三体先有一个粗浅了解;最后逐步解开悬念,给出真相。

这部小说主角很明显应该是叶文洁,这位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人。

这大概是很多人觉得结构有问题的原因吧,毕竟主角露脸不够多,描写又比较跳跃,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

至于贯穿全篇的研究纳米技术的汪淼只是一个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工具而已,伪主角而已。

说回文笔,到底什么才叫做好文笔,我也很迷惑。

其实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定论吧,我特意去知乎学习了一趟,发现观点也是五花八门,各种举例,从古代的司马迁,到近代国外的那谁谁谁,其实真是很难说的清。

不过有一点是基础的吧,那就是能够准确表达,用词精确,并避免病句。

就像《三体》里提到的,要想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基础科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我觉得,提高一个人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脑子里词的多了,才能择优而用,选择最合适,最直观,最优美的表达方式。

插一句题外话,《三体》里提到三体人要通过绝育的方式让人类灭绝,哈哈,这不是人类对付蚊子曾经用过的方法吗,真是很有意思的设计。

另外就是感觉好些人还有点分不清楚文笔和文风的区别。

看到一篇文辞华丽的文章,便觉得文笔很好,其实那也不一定,只不过是文风的一种而已。

华而不实,各种比喻、拟人、通感连串的来,但读半天没什么内容,这其实也是一种走火入魔的表现。

我以前写的一些小说,也有说我文笔好的,也有说文笔很不行的。

作为一名业余写手,我感觉自己并没有受过什么正经的文笔训练,语文课或者作文课能算吗?语文书本上的文章,对我产生过影响的,只有鲁迅。

倒是受课外小说,像金庸和张爱玲的文字多一些。

只不过这几年一直多读翻译过来的日本和欧美推理小说,通常文笔水平一般,自己又只贪图了解小说的结构和诡计,也未沉下心来字斟句酌的读过,致使如今写作语感似乎有所下降。

再说到《三体》对人物的塑造,确实不够立体。

当然,这其实是许多类型小说的通病,尤其是科幻与推理。

因为不同于以人物为主,以人物性格来左右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小说,科幻或者推理小说是以设计有极大看点的故事为主的,更注重讲故事,在写作之初就已经定下了它必然的结局,而且是基本无法更改的结局。

小说所有人物的塑造都是为了推动这个故事朝着既定结局进行,所以就无可避免的导致人物的性格发挥空间有限。

相信读完《三体》的读者,很多都被大刘的奇思妙想,宏大设定所征服吧。

很显然的,《三体》可以代表科幻小说的一大门类,这类科幻小说和本格推理小说非常的像,靠的就是出色的点子来征服读者,本格推理中需要过硬的诡计,科幻中要有对科技、对宇宙的极致想象,具体到《三体》中那便是“太阳电波放大器”、“黑暗森林法则”、“降维打击”等这些绝妙的脑洞创意。

曾听过一个故事,说大刘某次在杭州参加作家聚会,大家讨论如何灭掉阿里巴巴总部的好方法,大刘酒后失言说到了“降维打击”,酒醒后心有余悸,幸好众人当时没有深究,要不然这个绝妙的点子说不定被别的有心人抢先写出来,那自己的小说里就没法再用了。

可见,在科幻小说中,创意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因为《三体》后来获了奖,这就导致一大批或许从来都未接触过科幻文学的读者要争先一睹风采。

盛名之下,这类平日里只读言情小说,或者严肃文学等的读者却发现《三体》的风格和自己以往接触过的文学类型完全不同,调调根本不一样,由于期待不符,便不能接受,甚至妄加评判,是十分不客观的。

我个人如今读书是秉持一种包容,虚心的态度的,对一本多数人都认为好的小说无感时,只归结于口味不符,或自身局限。

毕竟,当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明明百分之七八十的好评,真理却掌握在余下的那百分之二三十读者手中的情况吧。

三体读后感2看完《三体1》之后,再接着看《三体2》,虽然在人物上无法与前一本连起来,但是故事的整体结构却没有改变,故事整体连接起来,虽然主人公是不同的,但是故事仍是三体侵略地球之后地球人的发展以及防范。

第二部主人公罗辑是个物理学家,在遭到三体世界的暗杀之后被选为面壁者,本极其的不情愿,甚至想依靠滥用面壁者职权使联合国取消他的面壁者身份,然而联合国反而以他的妻儿要挟他使他工作,最后不得已接受面壁者工作。

在面壁者一个个被破壁之后,罗辑成了人类仅存的希望进入了冬眠。

但是,当他醒来之后,他的面壁者身份被取消,人类也进入了超信息时代。

人类普遍认为能够轻松击败三体舰队。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但是当三体世界一颗小小的探测器到来的时候人类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弱小不是罪过,傲慢和无知才是。

当人类舰队被全歼的时候,拯救世界的担子再一次落到了罗辑的头上,罗辑最后依靠黑暗森林定律对三体世界造成了威慑,抵御了三体世界的侵略,也为人类打开了威慑纪元的大门。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一旦被发现,能生存下来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

这就是黑暗森林定律,人类在这片黑暗森林之中点燃了火把,吸引来了一个能够杀死自己的猎人,同时又大声呼喊暴露了自己和猎人的位置,猎人是被杀死了,但是自己的位置也暴露了,等待自己的也只有毁灭。

在罗辑用黑暗森林定律威胁三体世界的时候,他给了三体世界两个选择:要么你来毁灭我,双方同归于尽。

或者你撤退,大家和平相处。

当我看到罗辑以此威胁三体世界时,我对他是十分的敬佩,肩上明明扛着拯救全人类的职责,却还以两个世界的文明来冒险,若是让别人知道他打算这样做,他可能会像另一位面壁者一样被人们用石头砸死吧。

读《三体》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有震撼,还有对浩瀚渺茫的宇宙的渴望和恐惧,当有一天人类将火把点亮的时候,人类会有避免毁灭的方法吗?三体读后感3第一次听说《三体》,是一档叫《一本好书》的综艺节目。

栏目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再现文学作品,并借此对文学作品进行导读,致敬经典。

虽然节目被指撞脸、照搬,但我总觉得比时下那些所谓的明星“真人秀”有意义的多。

当然,这是后话。

春节回家收拾东西的那天晚上,我把两个月前买的《三体》拆封,并塞进了背包。

可惜的,动车上我一页未翻,全程专心编辑一个健身视频。

之后是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在各大电影院上映,并获得好评无数。

在我的怂恿下,堂弟们再次带着我走进了县城的电影院。

从电影院出来,我就想起了背包那本睡大觉的《三体》。

于是从返程的动车上到今天,断断续续,终于把大刘的《三体》看完了。

需要说明的是,大家习惯叫“三体”,事实上《三体》只是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其后还有《黑暗森林》《死神永生》。

《三体》是我读完的第一本科幻小说。

文中有很多物理专业术语,比如宇宙背景辐射、粒子对撞、智子列阵……不过,从懵懵懂懂到渐入佳境,感觉还真有点奇妙。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科学界出现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事情,针对全世界科研机构和学术界的犯罪急剧增多,很多科学家相继自杀,就像要把整个科学研究彻底“搞垮”。

联合国还成立了作战中心,并全部处于临战状态。

而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研究应用的物理学家汪淼遇到了一件怪事,读后感他所拍的照片上出现了倒计时,并且一直在进行。

此时,警察大史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帮助调查科学界里面的事情。

原来,在距离地球四光年之外的太空深处,存在另外一个有生物居住的星球,名为三体。

不过,与地球相比,这里生存环境恶劣。

为了生存空间,三体文明决定毁灭地球文明,并开始了对新世界的远征,派出了一支三体星际舰队。

大家或许还记得不少毒鸡汤中的一句话“我喜欢你,与你无关。

”但你可能许不知道,这句话的原文正来自《三体》:“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进而衍生出“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三体文明消灭你,与地球文明无关。

有趣的是,在三体人眼中,地球有永不封冻的蓝色海洋和翠绿的森林田野,阳光和煦,微风清凉,是永远风调雨顺的天堂,人们在天堂闲适中感受自由和美。

而自己所处的三体文明呢,不仅生存环境恶劣,不是高温就是寒冷,而且极端专制,对个体没有丝毫的尊重,精神生活单一枯竭,没有文学没有艺术,也没有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而在地球上,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对地球文明感到彻底绝望,并成为了地球的叛乱者,掀起地球三体运动。

他们憎恨自己的物种,甚至将消灭包括自己和子孙在内的人类作为最高理想。

在他们看来,人类文明幼稚且已经无可救药,也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来改善,需要外星文明的拯救。

你看,即便是太空世界,也是一个围城。

即便它已经达到了11维,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也只不过是一个无限大的围城而已。

围城中的物种,各自仰望浩渺的星空,渴望着异己的救赎……三体读后感4大刘和他的科幻小说近年来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科幻热,尤其是在《三体1:地球往事》获得雨果奖之后。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知道大刘也是源于《三体》。

这部长篇小说堪称一部有关人类未来发展的宇宙史诗。

我个人认为,大刘在科幻小说写作中擅长架构宏大的宇宙图景和挖掘人性的本源,这些在《三体》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这些独有的能力也在我们今天要说的中篇小说《流浪地球》中被发挥到了极致。

《流浪地球》已经被拍摄成了电影,而且将在二十几天后的春节档上映。

从目前放出来的预告片来看,影片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

更有甚者,很多网友称2019年为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

希望这部即将上映的科幻电影不让大家失望。

我今天想谈谈《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流浪地球》是以小说主人公第一人称成文的,可视为主人公一生的简短传记。

我个人认为,这种写作方法最大的益处就是很容易会让读者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主人公的经历。

首先,我需要提及几点科学常识。

星空中所有的恒星(包括太阳)都是通过核聚变获取能量,转换为我们熟悉的光和热。

具体到我们现在的太阳,主要是氢元素通过核聚变生成氦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