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总结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气管切开术是将颈段气管前臂切开,通过切口置入适当大小的金属或塑料气管套管,以缓解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
一、术前护理(一)病情观察详细了解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仔细观察颈部情况,为手术医师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病情评估结果,以便判定病变部位及了解呼吸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
同时,术前必须让患者和家属明确手术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
(二)用物准备护士接到通知后,常规备手术衣包、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包(内有气管穿刺套针管、扩张器、J型引导钢丝、切皮刀、扩张钳和一次性气管套管),生理盐水,局麻药物,注射器,消毒液;床边备好吸痰器、吸痰盘、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吸氧装置或呼吸机(器)。
另再备常规气管切开包和气管套管。
(三)环境准备、为保证手术在床边顺利进行,需转移周围的患者,保证有足够的手术空间;控制病房的人流量,减少对手术的干扰,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时准备充分的照明设施,保证急救通道通畅,便于急救物品的有效传递。
(四)体位准备取仰卧位,头后仰,肩下垫一软枕,固定一人于床头扶好患者头部,保持下颌、喉及胸骨柄上切迹成一直线,充分暴露颈部。
二、术中配合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协助手术者抽吸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随时报告患者情况;准备迅速执行医嘱,做好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
三、术后护理、(一)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口腔鼻腔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气道湿化和温化护理、防止局部和肺部感染、病情观察等。
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以备发生严重并发症时可迅速使用。
(二)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术后,保持气管套管通畅,严防套管阻塞或脱出是护理的重点和关键。
1、防套管堵塞术后应适时吸痰,随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痰液;每4-6小时清洗、消毒内套管一次;内套管取出后要及时放回,内套管脱离外套管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以免外套管堵塞。
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的护理措施

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 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
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
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 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五、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患者,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六、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 并发症。
充分湿化的方法
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 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 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术后护理的注意要点
七、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 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 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 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四、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或者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与 玻璃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吸引负压以 6.7kpa(50mmHg)为宜。
五、在吸痰过程中患者常有咳嗽反射,这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拔管护理措施
1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 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 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 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 堵塞试验。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一)术后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
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
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
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简述拔除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简述拔除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拔除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如下: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拔除气管切开后,需要立即进行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这包括使用面罩或呼吸机等设备维持呼吸,并进行胸外按压等操作,以促进肺通气和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2. 维持体温:气管切开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体温的正常范围。
例如,可以使用退烧药物控制体温,并定期更换敷料等。
3. 防止感染:气管切开患者容易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这包括保持切口清洁,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用品,使用抗生素等。
4. 营养支持:在拔除气管切开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并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5. 观察病情变化:在拔除气管切开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例如,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心率情况,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情况等。
拔除气管切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术,因此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
以上所述的护理要点是拔除气管切开的基本护理措施,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气管切开护理总结 -回复

气管切开护理总结-回复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建立呼吸道通畅并维持氧气供应。
术后患者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监控,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护理工作。
第一步:术前准备在进行气管切开术之前,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同时,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呼吸功能和其他相关因素,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第二步:手术过程气管切开术通常在手术室完成,由外科医生主刀。
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整洁和无菌,并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药品。
护士需要协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并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物。
第三步: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ICU)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气囊膨胀情况、气管导管的通畅程度和呼出的气体。
第四步:呼吸道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气管导管的通畅和清洁。
护士需要定期抽取气管导管内的分泌物,并进行气囊的膨胀和放气,以确保通气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更换气管导管,以避免导管堵塞和感染的发生。
第五步:感染控制由于气管切开术后存在感染的风险,护士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这包括手卫生的严格执行、使用严密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患者的呼吸机和监测设备,并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炎症指标。
在有感染症状或炎症指标升高的情况下,护士需要及时启动感染控制措施,并与医生协同处理。
第六步:康复护理在恢复期间,护士需要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护理,帮助其恢复呼吸功能和自理能力。
这包括进行物理治疗、饮食调理、口腔护理和呼吸肌训练等。
护士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和应对术后的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监控。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气管切开,简称“气管切开术”,是必要时通过切开肿瘤、反流性疾病、过滤性疾病、气管瘤等的一种手术。
这种手术需要专业的护理,即使术后也需要一定的护理,以防止发生意外或意外的发作。
在这次实践中,我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深刻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是关注患者的生理状态,特别是患者的血糖和血液压,应及时检测,在术后应及时进行紧急治疗,加强患者的护理。
二是定期监测患者的气管瘤,尤其是需要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定期对气管瘤进行检查,确定每一次切开手术的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恢复期发生的问题,避免恶劣影响病情。
三是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特别是遇到应激的情况,需要及时安抚,增强患者的信心,鼓励和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完成术后的恢复治疗。
四是做好护理,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术后需要注意患者的护理,严格按照护理要求,更换护理垫,定期清洁患者的肌肤,更换患者的衣服和鞋子,避免患者发生不利影响。
五是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比较感性的患者在面对气管切开术时会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等情绪,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好情绪,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六是营养支持,气管切开术通常会耗费患者大量的体能,患者术后易出现蛋白质缺乏等营养不良,因此需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体力。
本次实践让我体会到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并不仅仅是对病情的治疗,还包括对患者心理、营养和物理护理等方面的全面关怀,使护理变得更加周全有效。
此外,要充分利用好可用的技术资源,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难关,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护理不仅仅是在病房里的工作,护士在职业发展中也应参加相关培训,增加护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护理理论,不断强化自己的护理技能,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病人。
气管切开病人术后_护理

• <3> 转:边吸边旋转吸痰管,以便吸出贴在管壁的 粘稠痰液.<4> 快:动作迅速,每次不超过15 s.整 个过程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口鼻和气道吸痰管要 分开,先吸气道后吸口腔.对分泌物粘稠的病人,抽 吸前向导管内滴入无菌盐水3-7ml,可协助病人变 换体位、配合叩击〔叩背时应自下而上, 从边缘 到中央, 手成勺状、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吸 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观念.
• 6、口腔护理
• 对气管切开患者咳嗽和吞咽都有不同程度障 碍,口腔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因此做好口腔 护理,防止病原体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 引起吸入性肺炎.每天清洁口腔护理两次,根 据口腔PH值选择清洗液,PH值高选用2%~3%硼 酸溶液擦洗,PH值低选用2%碳酸氢钠擦洗,PH 值中性时选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 加强口腔护理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 9、气管切口的护理
•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切口周围用75% 酒精消毒,每日两次.保持切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如有分泌物污染及时更换.
• 10、气管导管的护理
• 更换套管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氧 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气管套管每4-6 小时消毒一次,取放内套管时吸净气道分泌物,及 时清除管口分泌物,保持套管的清洁,套管口盖2-4 层湿纱布,以免干燥空气直接进入套管内,避免咳 出的痰液附着于管口形成干痂,堵塞呼吸道密切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观 察套管是否通畅.固定气管套管的寸带松紧适宜, 以通过一指为限,太松套管易脱出,太紧影响血液 循环.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1、病房环境 • 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
20℃~22℃,湿度60%~70%.室内每日用紫 外线灯照射2 次,每次30min,消毒时注意保护 病人眼角膜,避免皮肤暴露.严格限制陪床探 视人员,任何人不得在室内吸烟、乱扔垃圾. 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了 良好的环境,减少院内感染.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要点气管切开是指在患者的喉咙部位做开口手术,直接将气管切开,以便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进行呼吸。
这种手术一般用于呼吸困难、喉咙肿胀、气管狭窄等病症的治疗。
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护理,以保证气道通畅,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进行呼吸,因此气道管理是护理的重点。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气道通畅情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气道阻塞。
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避免管道堵塞或感染。
二、食管保护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的食管与气管相连,容易发生误吸或食物进入气道的情况。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吞咽功能,避免误吸。
同时,还需要通过饮食管理和姿势调整等方式,保护患者的食管,避免食物进入气道。
三、感染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定期更换患者的衣物和床单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切口,避免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
四、皮肤护理气管切开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皮肤破损等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和换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洁和保湿患者的皮肤,避免皮肤干燥和破损。
五、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六、康复护理气管切开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康复、语言康复和功能康复等方面。
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评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以上就是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的要点。
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同时,患者本人和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参与护理和康复,共同推动治疗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护理总结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氧合。
护理人员在气管切开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气管切开护理的总结:
1. 定位检查:确保气管切开管的位置准确。
护理人员应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即管子是否在气管内并不与其他组织接触。
可以通过X光检查或胸片来确认。
2. 呼吸机连接:将患者与呼吸机连接。
护理人员应确保呼吸机的管道是干燥和清洁的,并与气管切开管连接紧密。
监测呼吸机的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
3. 气囊充气:充气气囊以防止侧漏和避免刺激。
护理人员应检查气囊的充气情况,确保不会过度充气或不充气。
4. 气管护理:定期清洁气管切开管。
护理人员应注意定期清洁气管切开管,以防止黏液、分泌物或血块堵塞管道。
使用无菌稀释过氯化钠溶液轻轻冲洗气管切开管,并用无菌物质清洁患者的口腔。
5. 患者定位:保持气管切开患者的头部抬高。
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以帮助气流顺畅,减少感染和误吸的风险。
6. 氧气供应: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护理人员应监测氧气流量,保持氧气供应充足,并定期更换氧气面罩和管道。
7. 皮肤护理: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以防止感染和刺激。
护理人员应清洁和保湿患者的皮肤,定期更换气管切开贴固。
8. 患者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9. 术后关怀:在气管切开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功能和气道通畅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任何并发症。
以上是气管切开护理的一般总结,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可能因患者情况、医疗设备和医嘱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随时向医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