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说明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语文说明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语文说明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运用(16分)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盛产稻米和甘蔗,人们把它叫做“米仓”和“糖库”。

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岛上树木繁茂。

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台湾岛总面积的55﹪,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岛除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矿产和水产。

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达110多种。

周围广阔的海洋有丰富的水产,仅鱼类就有500多种,著名的有鲨鱼、鳗鱼等。

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都是山地。

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将近400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

山顶上冬天积雪,晶莹耀眼,远看如玉,所以叫“玉山” 。

日月潭是岛上的天然湖泊。

湖中有小岛,把湖面分为日坛和月坛。

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

岸边绿草如茵,花朵鲜艳。

四周群山环绕,林木青葱,山水相映,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为著名的浏览胜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当前,海峡两岸人民正渴望早日团聚,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分)(2)短文中具体写台湾岛富饶的是第、、自然段;具体写台湾岛美丽的是第、自然段。

(3)短文中人们称台湾岛富饶的美名有“米仓”、、、等。

(4)概括第六自然段的段意。

(3分)(5)用“﹍﹍"画出文章的过度。

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分)【解析】略2.课文回放。

(9分)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打架一窝蜂涌了上去,这般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福大福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发疯了似得,乱的不可开交。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小学五年级的说明文阅读你们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五年级说明文阅读题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1:大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

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

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习题2.选文介绍了关于大熊猫两个方面的知识,请加以概括。

(4分)⑴⑵3.为什么说称大熊猫为“熊猫”是一个错误的称呼?(3分)4.科学家称大熊猫为“猫熊”的理由是。

(2分)5.大熊猫食量惊人的原因是什么?(3分)6.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⑴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⑵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永生不死的。

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

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

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

这里的奥秘何在呢?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

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

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

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

(2)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3)选文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①自然段中所举事例的内容。

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5)第③自然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

五年级说明文记叙文阅读题100道(附答案)

五年级说明文记叙文阅读题100道(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五年级说明文阅读特点和技巧: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⑴文章的题目⑵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⑶文章中的一句话⑷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研读品味。

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

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说明列数字,准确说明打比方,生动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下定义, 准确说明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说明文阅读训练片段(一)袋鼠是一种有趣的动物。

最新五下-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最新五下-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查漏补缺之说明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学号:说明文阅读方法:第一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第二步,理清说明顺序和说明要点,如说明事物的构造、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等等。

第三步,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都出现在了五年级上册的课文中。

第四步,注意文章科学而严谨的词语,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题。

(一)森林卫士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种全身披鳞的兽类,属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主要有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大穿山甲等,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穿山甲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克~3000克。

穿山甲善于掘洞,掘洞时前肢挖土,后肢刨土,不一会儿就钻进土中,因身上长满坚硬的角质鳞片,很像盔甲,挖洞又迅速,好似有“穿山之术”,故名穿山甲。

它多单独活动,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外出觅食。

它听觉和视觉较差,但嗅觉灵敏。

牙齿退化,胃中有砂石帮助研磨食物。

穿山甲不仅善于打洞,还能游泳,也能上树。

小穿山甲稍大后,常“骑”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

穿山甲遇到危险,便把身体卷成一团,头裹在腹部下面。

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

穿山甲肉味鲜美,甲片是传统中药,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数量已经很少了。

穿山甲是白蚁的克星。

白蚁的巢穴往往深藏于地下。

穿山甲发现白蚁踪迹后,即会尾随追击,直捣巢穴,用尖吻插入其内,伸出粘腻的长舌迅速地舐食白蚁群。

有时它躺下装死,伸出满是腥味粘液的舌头,待贪食的白蚁群爬满时,舌头一卷,全部吞食。

有时它将鳞片打开,引诱白蚁入内,当数量可观时,关闭鳞片,步入水中,打开鳞片白蚁漂浮于水面,即可一一收拾。

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也有人说一次可吃一升(约1.5公斤)。

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说明文专项阅读训练试题【word版 有答案】

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说明文专项阅读训练试题【word版 有答案】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1)一、学习目标⒈抓住说明文的要点,获取文中的信息和科普知识;⒉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训练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⒊在此基础上,弄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方法解说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1.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2.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3.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5.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一)逐梦金红柳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

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缥缈,又真实可见。

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

大脑到底是如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迄今为止,众说纷纭。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从生理上看,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

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

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科普类10篇阅读(带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科普类10篇阅读(带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科普类10篇阅读(带答案)人教部编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普类说明文阅读训练10篇【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汉字——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

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

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

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

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XXX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它是最富有XXX的智慧笔墨。

汉字表义能力出格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笔墨,形意笔墨,意音笔墨,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可以萌生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产生变革。

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可以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施展阐发的情境,而拼音笔墨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觉得,只要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惟就慢了一拍。

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

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

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

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

五年级说明文记叙文阅读题100道(附答案)

五年级说明文记叙文阅读题100道(附答案)

Ainy晴Ainy晴动物の互利互惠动物之间既有生存竞争,又有合作互惠。

非洲有一种犀牛鸟,常在犀牛の伤口中啄食各种寄生虫,既利自己,也帮助犀牛免于病患。

海葵虾の两只大螯各自挟着一只红海葵,整天东游西逛。

一遇到危险,海葵虾立即提起红海葵,红海葵便把有毒の触手对着侵者,以防外来者の袭击。

这样,海葵虾可以到处找食,不必为安全而担忧;而红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虾の残渣剩饭就足以饱腹。

鳄鱼、千鸟の互惠互利是一件很有趣の事,千鸟()在凶猛の鳄鱼身上寻找小虫吃,()能进入鳄鱼の口腔中啄食鱼、蚌、蛙等肉屑和寄生在鳄鱼口腔中の水蛭。

有时鳄鱼突然把大嘴闭合。

千鸟就被关在里边。

不过你不必担心,只要千鸟轻轻用嘴去击打鳄鱼の上下颚,鳄鱼就会立刻张开大嘴,千鸟随即飞出。

瞧,动物世界多么有意思!1.从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2.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3.选择恰当の关联词语,填在文中の括号里。

A.虽然……但是……B.不但……而且……4.这段话写了和;和;和都是互利互惠の动物。

怪乌迟子建蓝山是一个天然の大植物园。

这里有许多树种与我故乡の树并不一样。

对于不认识の树,我总要注视良久。

我就是在打量一棵树时发现了那只怪鸟の。

这棵树跟我一样高,褐色の树身,绿色の针叶,类似松柏。

它身上の果Ainy晴实令我惊讶,它结着一柄柄橘黄色の圆柱形果实,而不像我熟悉の球形松塔。

果实中央是实心の,而四周则是无数细密の绒毛一样の黄色针叶。

果实看上去宛若蜡烛,这样,这棵树就仿佛举着一树の蜡烛,乐陶陶地过着圣诞。

我伸出手,选中一颗果实,打算把它摘下来,当成一盏灯笼,吊在我房间の窗前。

然而我刚用手指掐(qiā)了一下吊着果实の枝条,一团白色の鸟粪“啪”地落在我那只手上。

抬头一望,见这棵树の背后有一棵干枯の树,一只鸟端坐在斜伸出来の枯枝上,虎视眈(dān)眈地望着我。

这只鸟跟鸽子一样大,两只翅膀颜色不一,一只白,一只褐中带蓝,长嘴,扁头,雪白の头の中央有一道醒目の褐色,眼睛上还有一圈刘海儿似の探出来の毛发,看上去怪模怪样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说明文阅读方法:第一步:感知整体,把握对象和特征;第二步:理清顺序和要点,如构造、性质、功能等;第三步: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列数字、举例、比较、分类、下定义等;第四步:注意科学严谨的词语,体会用语的准确性。

阅读文章,完成练题。

一)森林卫士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种全身披鳞的哺乳动物,属于鳞甲目,主要有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大穿山甲等,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它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克~3000克。

穿山甲善于掘洞,前肢挖土,后肢刨土,因身上长满坚硬的角质鳞片,故名穿山甲。

它多单独活动,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外出觅食。

穿山甲听觉和视觉较差,但嗅觉灵敏。

牙齿退化,胃中有砂石帮助研磨食物。

XXX不仅善于打洞,还能游泳,也能上树。

XXX稍大后,常“骑”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

XXX遇到危险,便把身体卷成一团,头裹在腹部下面。

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

穿山甲肉味鲜美,甲片是传统中药,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数量已经很少了。

XXX是白蚁的克星。

白蚁的巢穴往往深藏于地下。

XXX发现白蚁踪迹后,即会尾随追击,直捣巢穴,用尖吻插入其内,伸出粘腻的长舌迅速地舐食白蚁群。

有时它躺下装死,伸出满是腥味粘液的舌头,待贪食的白蚁群爬满时,舌头一卷,全部吞食。

有时它将鳞片打开,引诱白蚁入内,当数量可观时,关闭鳞片,步入水中,打开鳞片白蚁漂浮于水面,即可一一收拾。

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也有人说一次可吃一升(约1.5公斤)。

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比较。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清晰地表达穿山甲的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再画一处运用此说明方法的句子是“穿山甲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克~3000克”。

2.穿山甲被称为“森林卫士”的原因是它是白蚁的天敌,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能够保护大面积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

3.穿山甲得名的原因是什么?XXX是一种特别的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上长满了鳞片,而且非常善于挖掘,因此得名“穿山甲”。

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是一种受到保护的珍稀动物。

4.穿山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穿山甲数量减少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人类的猎杀和栖息地的破坏。

XXX的鳞片在一些国家被认为有药用价值,因此被大量捕杀。

此外,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穿山甲的栖息地也在不断减少,这也是导致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二)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人类在地球上能够生存多久,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太阳是影响地球外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现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会持续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而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也将长期维持不变。

这个过程将至少持续40亿年。

在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并演化成红巨星,最终吞噬地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只要太阳发生一些变化,地球立即会受到影响。

但是人类却无法承受任何地球的抖动。

太阳能够持续向地球提供光和热长达4000万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太阳消耗的能量还不到总量的1%。

因此,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至少应该是4000万年。

然而,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来自于自己。

如果认为400年前的XXX是近代科学之父,那么在这400年里,科学、技术、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400万年。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消耗的地球资源也远远超过了人类在400万年间消耗的资源总量。

如果按照现在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在4000年甚至4000万年后,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通过消耗可再生资源来弥补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但这种方式在数量上是有限度的。

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长时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是否会导致地球无法继续支持人类生存。

第2段中,“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中的“左右”可以去掉,因为40亿年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没有必要加上“左右”。

第然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更加具体地理解文章所讨论的问题。

第4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这里的“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的是人类的环境破坏、气候变化、资源耗尽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人类自身的行为所导致的。

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这一过程”指的是太阳的寿命,即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这里的“控制人类自身”指的是人类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如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

会说话的书内装有微型唱片或录音带,有些还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人的声音。

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后,随着唱片的转动,读者可以听到书中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

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但是它通过特殊的激光方法,将图像和声音录制到视盘上。

观看时,只需要将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还原图像和声音。

此外,为了满足研究和研究的需要,可以随时停止画面。

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论文可以录制在视盘上,以便呈现那些难以理解的原理和实验情况。

视盘不仅可以显示物体的运动情况,还可以显示很多微妙的现象,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方式呈现。

现在的书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有些越来越小。

其中之一就是“缩微胶卷”。

使用照相机将书籍或资料缩微拍摄在胶卷上,通常缩小至原书大小的1/48.使用阅读器时可以放大到原始大小。

实际上,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已经使用过。

当时,法国间谍将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微拍摄在一张几英寸长的胶片上,然后让信鸽带回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非常方便。

如果将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籍放在一起,它们的总重量约为5吨,而缩微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选文提到了多种书籍,其中“演变”一词最能体现它们的共同特点。

选文第四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说明和比较说明。

举例说明的例句是“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比较说明的例句是“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第四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说明缩微技术的优点。

缩微图书”的优点是保存和使用都非常方便,缩微后的胶片重量轻,易于携带。

柑橘是一种容易腐烂的水果,采摘和贮藏都需要非常小心。

虽然现代化的贮藏方式可以让柑橘保鲜数月,但在果熟时节,即使放在冷库中,鲜果也不能久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四川万县和XXX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万县在冬季往锦橙树上喷洒水赤霉素,可以让柑橘保鲜三个月。

而XXX则用科学方法让温州蜜橘留在树上越冬,经受了摄氏零下三度的严寒考验,至翌年“雨水”前后采摘,好果率达百分之九十三至九十八,而且果色鲜艳、晶莹有光,营养物质也更丰富。

为了实现柑橘均衡上市,园艺工作者付出了很多智慧的汗水。

1.jiāo(橘)贵。

2.超过了果实的成熟期,让果实继续留在树上。

3.比较、举例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解决“秋橘春采”这一难题,具有保持果实新鲜、提高营养价值和增加产量的优点。

4.描述性语言生动说明了实现“秋橘春采”的科学方法,它们是通过喷药、施肥来使柑橘迟熟、保持新鲜、增加产量和提高营养价值,最终实现橘果的“超期服役”。

一)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标准可以衡量人类正常生活的时间。

数字“四十亿”必须列出来以确保科学严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巨大,数字可以准确具体地表达。

资源过度消耗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或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二)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已经使用过了。

例如,法国的谍报人员曾经将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

缩微图书的保存和使用都非常方便。

这种技术承上启下,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奇妙的可能性。

三)果实娇嫩,可以通过延缓果实成熟来保持其新鲜。

例如,秋果可以在春季采摘。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果实的美丽颜色、高糖分和丰富的营养物质。

举例来说,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保持葡萄的新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