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尿道口护理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2-5-1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2-5-1
9、操作者左手固定不动,右手将污物碗置于床尾,将盛有导尿管的大弯盘置于会阴处,用锻子夹取导尿管,缓缓插入4~6cm,见尿液后,再进7∙10cm,左手置于距尿道口2厘米处固定尿管,给气囊注入10~15ml无菌生理盐水,向外轻拉尿管至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在膀胱内。
55
未口述扣2分;暴露患者隐私扣2分;沾湿床铺扣2分;未评估患者扣2分;消毒不规范扣5分;跨越无菌区域扣5分;污染一次扣2分;严重污染立即停止操作扣30分插导尿笆
计时开始
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便盆至于床尾板凳上。
2、打开同侧床档,松开盖被,协助患者脱去左侧裤腿,并盖到右腿,被子斜盖于左腿上,协助患者取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评估患者外阴情况。
3、臀下垫一次性尿垫,将弯盘至于两腿间。
4、再次检查并打开导尿包外层(将外包装置于治疗车下层)。
5、打开消毒棉球包,左手戴一次性手套,右手持镜子夹取棉球依次消毒会阴,每个棉球用1次,依次擦洗阴阜、大阴唇,再用戴手套的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双侧小阴唇、尿道口至肛门,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擦洗。将用过的棉球、镜子、弯盘及手套一并放入治疗车下层。
4、治疗车:上层:执行单、一次性导尿包1个、无菌手套1付、一次性尿垫、屏风或床幔、执行单、速干手消毒剂。下层:弯盘1个、便盆、生活垃圾袋、医疗垃圾袋。
5
未核对扣3分:未口述扣2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安全与评估
1、携用物至床旁,查看床头牌,问候患者,核对床号、姓名,核对手腕带是否与执行单信息是否一致。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原则
扣分
仪表
1、仪表端正,服装整洁,符合护士礼仪规范。

女病人留置导尿评分标准

女病人留置导尿评分标准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导尿包、气囊导尿管、无菌手套、注射器、无菌持物钳、消毒溶液、换药碗内盛消毒棉球、镊子、弯盘、手套、橡胶单、治疗巾、尿袋、固定带、便盆、需要时备屏风、浴巾(每缺一项扣1分)。
操作
流程
质量
标准
60
1、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1分),酌情关闭门窗和屏风遮挡(1分)。
2、术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协助病人仰卧(1分),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盖上浴巾(1分),对侧下肢用被遮盖(1分),两腿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女病人留置导尿术操作考核评分细则
病区姓名成绩
项目
分值
评分细则
扣分
备注
准备
质量
标准
20
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2分)合作程度(2分)膀胱充盈度及会阴部情况(2分)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2分)洗手戴口罩(2分)
10、松开左手固定尿管(1分),向气囊内注入10-15ml液体(1分),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于膀胱内(1分)。
11、撤去洞巾(1分),用纱布擦拭外阴(1分),脱去手套至弯盘内(1分);固定尿袋悬于床旁(1分),撤去所有用物(1分)。
12、协助穿裤(1分),恢复舒适体位(1分),整理床单位(0.5分)。测量尿量,首次放尿应〈1000ml(0.5分)。
3、将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臀下(1分),弯盘置于外阴旁(1分),换药碗放置在弯盘后(1分)。
4、左手戴手套(1分),右手持镊夹棉球分别消毒阴阜(1分)、两侧大阴唇(1分)、左手分开大阴唇(1分),消毒两侧小阴唇(1分)、尿道口(1分)、肛门(1分)。脱去手套置于弯盘内(0.5分),将弯盘等用物移至床尾(0.5分)。

(完整版)病人留置尿管术操作评分标准

(完整版)病人留置尿管术操作评分标准

(完整版)病人留置尿管术操作评分标准1. 引言病人留置尿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排尿功能丧失或尿液引流需要的患者。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套操作评分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评价和指导是必要的。

2. 评分标准2.1. 操作前准备- 按照消毒要求,做好手部消毒- 准备好留置尿管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液- 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给患者及患者家属2.2. 操作步骤2.2.1. 洗手- 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至少洗手20秒-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完成洗手过程2.2.2. 内外消毒- 按照规范完成尿道口周围的内外消毒,确保消毒液覆盖范围正确2.2.3. 滑囊球囊- 确保滑囊球囊填充适量,避免过度充气或不足充气- 通过滑囊球囊进行尿管定位2.2.4. 引导尿管插入- 使用合适的引导器进行尿管插入- 确保尿管插入的深度正确2.2.5. 固定尿管- 固定尿管以确保其位置稳定- 确保固定方法正确,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2.2.6. 确认引流通畅- 确认尿液引流通畅,无阻塞或漏尿情况- 根据需要调整尿管引流状态2.3. 术后护理- 记录术后尿量,观察尿液性状和泌尿系统症状- 定期清洁尿管周围皮肤,避免感染发生- 监测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 评分等级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程度,将操作评分分为以下等级:- 优秀:操作准确,规范程度高,未发生任何操作失误,并能及时处理并发症。

- 良好:操作基本准确,规范程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处理并发症。

- 一般:操作准确度较低,规范程度较差,需要改进操作技巧。

- 不合格:操作失误较多,规范程度低,需要重新培训。

4. 结论病人留置尿管术操作评分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操作评估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循评分标准,可以提高留置尿管术的操作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导尿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导尿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5
4
3
2
1
5
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5
4
3
2
1
4、提问(1-2个问题)
(10分)
10
10
8
6
4
2
5、总分
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严重污染。
10
8
6
4
2
30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实施导尿操
30
24
18
12
6
10
插入导尿管后注入 10-15ml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证实尿管固定稳妥
10
8
6
4
2
3、指导患者
(20分)
5
指导患者放松,在插管过程中协调配合,避免污染
5
4
3
2
1
5
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
5
4
3
2
1
5
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XX平,防止逆行感染
导尿技术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1、操作前评估
(10分)
5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膀胱充盈度及局部皮肤情况

尿管护理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尿管护理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尿管护理操作流程评分标准一、评分标准简介尿管护理是指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或器械尿管等尿液引流系统的护理工作,它包括对尿管本身的清洁、小便袋的更换、对皮肤的护理、尿管固定术、监测其引流情况等等。

尿管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与护理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对尿管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评分标准的制定,以此来提高尿管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评分项目1. 尿管护理前的准备工作2. 患者的术前准备3. 操作程序4. 术后护理5. 护理常规6. 卫生与感染控制三、评分细则1. 尿管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尿管护理人员进行尿管护理前应先对自身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多次洗手、佩戴洁净护士服,佩戴口罩等等。

评分标准根据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给出0-5分的评分。

2. 患者的术前准备尿管护理前应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告知患者尿管护理的操作目的、意义以及可能发生的不适感,让患者对护理操作有所了解,以减少其紧张情绪。

评分标准根据患者准备情况,给出0-5分的评分。

3. 操作程序尿管护理操作程序包括对尿管和小便袋的清洁更换、皮肤护理、尿管固定术、引流情况的监测等。

评分标准根据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给出0-20分的评分。

4. 术后护理尿管护理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记录尿液排出量、观察尿液颜色和性状、观察尿管周围皮肤状态等。

评分标准根据术后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给出0-10分的评分。

5. 护理常规尿管护理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常规,包括床位清洁、患者自身清洁、室内环境清洁等。

评分标准根据护理常规的质量和效果,给出0-10分的评分。

6. 卫生与感染控制尿管护理操作需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进行手卫生、佩戴防护用具、对尿管和小便袋的清洁等。

评分标准根据卫生和感染控制的质量和效果,给出0-10分的评分。

四、总结评分根据以上各项评分细则所得分数,对尿管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总体评分,综合评定尿管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男:阴阜—阴茎(自阴茎根部向尿道口)—阴囊—(左手用纱布包裹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尿道口—龟头、冠状沟消毒数次(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
消毒完毕,将盛有污棉球的弯盘弃入垃圾桶,将小方盘置于床尾,脱手套
洗手,两腿间打开导尿包内层包,戴手套、铺孔巾,暴露外阴
指导患者尽量不要活动,更不能触及无菌区域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女: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
男:仰卧位,两腿放平略分开,暴露外阴
弯盘置于两腿间近外阴处,指导患者不可触及消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域
洗手,打开导尿包外包装,取出外层初步消毒用物
左手戴手套,将消毒液棉球倒入小方盘内
初步
消毒
女:阴阜—大阴唇—(用戴手套的手分开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至肛门(由外向内,由上向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每个部位以达到彻底清洁消毒为准)
男:(纱布包住阴茎并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尿道口—龟头—冠状沟(数次)
(由内向外,每个棉球限用一次,尿道口处稍停留)
污物、消毒用镊子及弯盘置床尾方盘内,继续固定小阴唇/阴茎,移导尿管方盘至近会阴处,嘱患者张口呼吸
操作中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依照治疗本/卡,询问、反问)
插管
女:用另一圆头镊子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7-10cm
整理用物、合理摆放、注入灭菌水检查导尿管气囊有无破损、漏气、畸形
项目
技术操作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操作
过程
由前至后润滑导尿管至分叉处,根据需要连接集尿袋并夹闭集尿袋,放于放盘内
取消毒棉球放于弯盘内,将弯盘置于近外阴处
再次消毒
女:(手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

留置导尿操作考核评分表

留置导尿操作考核评分表
3 2 1 0.5 2 1.5 1 0 3 2 1 0.5
5432
3210 2 1.5 1 0
项目
操作过程 (75分)
操作规程
操作流程
戴无菌手套
铺洞巾
准备消毒盘和导尿盘 皮肤 消毒 检查气囊有无漏气及导尿管的通畅性
对女性患者,润滑导尿管前端至气囊后4~ 6cm;对男性患者,润滑至气囊后20~22cm
起,使之与腹壁呈60°角,嘱患者深呼吸,
一手持镊子夹取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
女性患者:插入4~6cm,见尿后再插入7~ 插管 10cm 深度 男性患者:插入20~22cm,见尿后再插入7~
10cm
气囊 注水
夹闭导尿管,按照导尿管标明的气囊容积注 入相应的生理盐水(一般为10~15mL),轻拉 出导尿管至有阻力,根据需要留取尿液标本

女性患者:消毒顺序为阴阜、大阴唇、小阴 唇及尿道口(由外向内,由上至下),每个棉 球限用一次 初步 消毒 男性患者:消毒顺序为阴阜、阴茎、阴囊, 然后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找暴 露尿道口,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 口、龟头及冠状沟
洗手
撤去外阴消毒盘,脱手套,用快速手消毒剂 消毒双手
打开 导尿
固定 导尿

在导尿管上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尿袋低 于膀胱,开放导尿管引流,做好导管标识
观察
尿液的颜色及量(尿潴留患者第1次引流量应 <1000mL)
安置 脱去手套,协助患者穿好裤子,取舒适卧 患者 位,整理床单位,酌情拉上床栏
指导 避免尿液回流的注意点;保持引流通畅;活 要点 动与饮水
操作后处理 (4分)
着装整洁,热情大方,符合护士形象
核对 医嘱
核对医嘱
操作前准备 (8分)

女病人留置导尿评分标准

女病人留置导尿评分标准
持尿管方法不正确扣2分,污染尿管不得分;差错位置、深浅不当各扣2分;未验证尿管是否在膀胱内扣2分;
3
撤去洞巾,擦拭外阴,脱去手套至弯盘内
一项做不到扣1分
2
将集尿袋悬于床旁,并注明日期,妥善固定尿管于大腿内侧,从腘窝下穿过
一项做不到扣1分
3
撤去所有用物,协助患者穿裤,注意保暖,取舒适体位,询问有无不适,交代注意事项
一项做不到扣1分
6
用物准备:备齐用物,按需备便盆。
少一物扣1分,多一物扣0.5分
3பைடு நூலகம்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关门窗、遮挡患者。
一项做不到扣1分
操作
过程
68分
4
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床头卡及患者腕带后,与病人交流,取得合作。
未解释扣2分;未查对扣2分
5
移开床旁椅,松解床尾盖被;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双腿屈膝略外展)、脱裤、垫单。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日期:总得分:监考人:
项目
分值
评 分 标 准
扣 分 细 则
扣分
操作前
准备
15分
1
护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一项做不到扣0.5分
5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膀胱充盈状态、会阴部情况、合作程度、自理能力;交流解释,取得合作,口述“患者自行清洗外阴”。
未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扣5分;程序不正确扣2分,操作不熟练扣3分
2
人文关怀:护患沟通有效,操作过程体现人文关怀、注意安全
沟通无效扣1分,未体现人文关怀扣1分
3
质量标准:无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未观察并发症扣2分,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扣2分
监考人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尿管护理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相关知识:
导尿管相关感染的护理控制: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导尿及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2.插管前必须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戴无菌手套。

插管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3.集尿袋放尿等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维持持续的密闭无菌引流系统,不轻易分离导尿管和引流管,采集尿液化验标本时
应按无菌技术操作。

如出现接口分离、渗漏、污染,应重新消毒后连接导尿管和引流管或更换。

5.引流管道不高于膀胱水平,避免导尿管和收集导管扭曲,规律排空集尿袋内尿液,
定期更换集尿袋,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或参考产品要求,尽量减少反复开启接口频次。

6.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用温开水抹洗会阴部。

会阴部有伤口、分泌物多或有污染时,
用蘸取消毒液棉球消毒尿毒口,每日2次。

7.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主张采用膀胱冲洗预防感染;遵医嘱更换或按导尿管材质更
换导尿管得频次;有感染者,建议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

8.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的目的。

尿道口护理注意事项:
1.在擦洗时,注意观察会阴部及会阴伤口周围组织有无红肿、分泌物性质和伤口愈合情况。

发现异常应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配合处理。

2.留置导尿管者,应注意保持尿管通畅,避免脱落,扭曲和受压。

3.每擦洗一个患者后护理人员应清洁双手,并注意将伤口感染者安排在最后擦洗,防止交叉
感染。

健康教育:
1.会阴有伤口的患者,应指导其取健侧卧位,避免阴道分泌物浸渍伤口,影响伤口愈合。

2.术后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会阴垫,每日进行外阴擦洗2次,大便后要及时
清洗会阴。

3.留置导尿管者,应指导患者翻身时注意防止尿管脱落或扭曲受压,注意保持尿管通畅。


期置管者指导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隙性夹管方式,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或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4.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