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案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教案【优秀4篇】

作为⼀位兢兢业业的⼈民教师,有必要进⾏细致的教案准备⼯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次⽩话⽂为您整理了《爱如茉莉》(第⼆课时教学实录及教案【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编最⼤的⿎励。
《爱如茉莉》教案 篇⼀教学⽬标:1通过研读课⽂中的细节描写感受⽗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理解爱如茉莉。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达成⽬标教师活动学⽣活动⼀、重温茉莉,聚焦“爱如茉莉”重温课⽂,感知茉莉的美丽形象,由此引⼊下⼀教学环节。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2、⽂中描写茉莉特点的词有哪些。
3、指导朗读4、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品味的不是茉莉,⽽是⼀对普通夫妻间茉莉般的真爱。
1、读题。
2、读⽂,找出些茉莉的三段⽂字,答(平淡⽆奇、洁⽩纯净、缕缕幽⾹)⼆、品味细节,感受“爱如茉莉”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的细节中,引导学⽣关注细节,关注⼈物的⼀个动作、⼀句话甚⾄⼀个眼神,感受其中流露出的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感受描述的语⾔。
语⾔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词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通过⼀个字,⼀个词,⼀个句⼦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母之间深厚的爱1、那么平淡⽆奇的茉莉与真爱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认真读课⽂6-18⾃然段,你从课⽂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并在句⼦边上写写你的感受。
2、组织交流(相机出⽰):(1)、第⼆天早晨,妈妈⽤虚弱的声⾳对我说:“映⼉,……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
”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结:爱是出差归来的⼀碗(饺⼦)。
(2)、然⽽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也没听我花尽⼼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
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结:爱是⼀份(焦急)的牵挂。
爱是(彼此的⼼⼼相印)。
原来爱就像这平淡⽆奇的茉莉般,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板书)正如课题所说,爱如----(3)、爸爸边打哈⽋边说:“我夜⾥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关注茉莉,定下基点1. 有人说爱如玫瑰,它热烈奔放;有人说爱如大海,它博大深邃。
课文中的“我”却感受到了一份如茉莉般的爱,它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找出写茉莉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①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②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2. 你觉得哪些词最能说明茉莉的与众不同?(“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都说明茉莉的淡雅之美)【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后,以简约的处理方式直奔课文的重点,找到研读的突破口,为下面的自主品读奠定情感基调。
二、走进文本,关注震撼1. 与其说作者领悟到这份爱如“茉莉”,还不如说这份爱的平淡“钻”进了作者的心中。
作者的心被这份平淡“钻”了一下的地方有几处?2. 学生走进文本,梳理出三次“震撼”。
(出示:①(我)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③“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
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3. 这是一篇散文,看似作者随意挥洒文字,但只要用心去阅读,我们还是会发现作者写作的线索,这给我们的学习和理解提供了方便。
【设计意图】紧扣“平淡”,遵循文章和作者的内在情感脉络去体悟,给学生品读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师生与文本对话奠基蓄势,同时使课堂教学简明完整,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得到了谋篇布局的指导。
3. 品读三次“震撼”,注意从一个个眼神、动作、语调、前后的对比中去体验、感受真爱。
(1)你从第一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爱”的平淡?①引导关注“挂着”“恬静”“微笑”“紧握”“睡着了”等动作的细微描述。
②你从这幅平淡的画面背后读出了什么?(幸福,甜蜜,满足,惬意,关爱,感动……)③为什么他们内心爱流涌动,表面却平淡自然?(结合“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教案(第二课时)

爱如茉莉教案(第二课时)五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3、懂得生活中要学会爱,珍惜爱,付出爱。
●二、教学重难点: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三、教具准备:卡片(爱是……)教学过程●一、质疑爱10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飘浮着桔黄色光景的美丽黄昏,继续来学习课文,2、课文一开始女儿问母亲:真爱像什么?母亲是如何回答的?(完成题目:爱如茉莉)3、这样的回答,女儿满意吗?其实,女儿心里还有一句话,因为看着妈妈一本正经有样了,给咽了回去,现在,老师不嗔怪你,你把他“吐”出来。
4、板书:这也叫爱5、女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差点笑了出来,知道为什么笑吗?(不可思议,莫名其妙……)如果要给这句话加上一个标点,你觉得应该加什么标点?(加问号)这是一句问句,而且还是一句反问号,他的潜台词是――这不叫爱。
6、女儿为什么认为“像茉莉那样的爱”不叫爱?在女儿看来,茉莉只是一种怎样的花?7、师归纳板书:平淡无奇8、是啊,女儿心目中的茉莉,不艳,不香,又那么小,那样平淡无奇,怎么可以说爱就如这茉莉呢?二、发现爱过渡:但是母亲的一次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也让女儿对爱有了新的发现。
1、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快速地扫读一下课文的6-17小节,如果我们按时间来划分,可以分几个层次?2、第一个层次,老师如果用“吃不下”三个字概括、那第二个层次,你可以用哪三个字来概括?(睡不好)3、是啊,吃和睡,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场景,它们同样,是那样的(平淡无奇)4、同学们,别小看了这份平淡无奇,那爱,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一个个生活的细节里边。
哪些是细节呢?或许是人物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间所做的一个动作,或许,仅仅是一个表情,这些细节,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地关注,另外,还要感受语言,或许一个字,或许一个词,或许是一句话,如果你用心体会一下,可能就能体会到那茉莉般的,淡淡的爱。
《爱如茉莉》 第二课时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流程:一:激情复习导入: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一篇流淌着爱的文章-----(生:《爱如茉莉》),通过学习,你知道茉莉有什么特点吗?(预设---生:茉莉花是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的。
)[相机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 这就是茉莉花。
它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充满诗意。
上节课,咱们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还记得吗?(为什么说爱如茉莉?)对呀,真爱和茉莉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这节课,咱们就继续走进课文,走进映子爸爸妈妈的生活,去感受他们之间的爱!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1细节就是----(生: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它可以是----(生: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那一个个充满爱的生活细节,从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中,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6-17小节,用“——”画出能反映爸爸妈妈爱的细节,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做一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巡视:真爱无痕,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但是,如果我们用心灵去品味,你会觉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带着情,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流淌着爱。
2、师生合作,交流深化师:.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读得很投入,很用心,这是非常好的阅读习惯。
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了吗?你发现的第一处语句是什么?班级交流(预设)◎出示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
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引导1:你读得很流畅。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结合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法体会父母之间“如茉莉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茉莉有什么特点?爱如茉莉是什么意思?爱怎么能像茉莉呢?爱和茉莉有什么相似点?二、连词说话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爱如茉莉弥漫诗意三、品读细节1.思考:那棵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像茉莉?你从课文那些细节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爱像茉莉,流淌在细节中,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
)2.自读课文,说说父母的哪些语言、动作、神态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真爱,并做上标记,说说感受。
3.合作探究A、“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1)生谈感受:(2)填空:爱是( ),爱是( ),爱是( ),爱是( ),爱是( )。
(3)齐读:爱是牵挂,爱是承诺,爱是了解,爱是关心,爱是善意的谎言。
B、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1)面对饺子,爸爸有有何反应呢?焦急什么呢?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想象。
(2)“直奔”一词表现了什么?C、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妈妈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的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我手中捧着的一束茉莉轻轻柔柔的阳光(2)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 叮嘱” 可看出什么?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有这样的叮嘱吗?从“探”字你感受到什么?能否换成“照”、“射”,为什么?(3)出示多媒体画面并填空:爱就是妈妈( ),爱就是( ),爱就是我手中( ),爱就是窗外那( ),一切都是( ),一切都( )。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点:爱是什么?一线:茉莉般的爱两体验:一、体会我亲眼所见并心生顿悟爱的真谛的心境二、体会字词运用和细节处理的传神,更深层次体会生活中的大爱【教学过程】一、第一处:看茉莉图,用词练习准确表达,感受茉莉。
(图)课前准备,黑板上板书: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弥漫诗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指导读词)师:你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上面的词说一句话或两句话)师:很好,大家描述得真是绘声绘色啊!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
在运用中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爱如茉莉》这篇课文。
(师在“茉莉”前添上“爱如”)[设计意图:与教材的编者对话,用好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品味字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展示一幅茉莉的图画,给学生一些词语作为语言训练的台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来练习表达特定的意思,从而达到让学生借助一些关键词来进行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即从词到句的读说和理解]师:阅读这篇文章,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读,用心去悟。
这种爱蕴含在课文的细节描写中,所以首先在阅读时要关注细节。
(师边说边板书:关注细节感受语言)师:同学们,语言还有温度啊,字词含在语言中,从字词当中我们还会体验到温暖。
师板书:(语言有温度字词知温暖)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可轻声读。
你从哪些细节感受到了父母茉莉般的爱,关注一些字、词、句,用笔划下来,可以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想高效预习,需要老师精确无误的学法指导,安排紧凑适度的要求。
教学中抓住阅读预习这根“筋”,把准了教学预设这条“脉”,为下面成功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开门见山地突破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即阅读中应该阅读什么,关注什么,解决什么的问题。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案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案周影影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重、难点:1.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感受爱的真谛,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教具准备:PPT 茉莉图片《茉莉花》轻音乐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映儿在与妈妈的谈话中妈妈把真爱比作茉莉,开始作者同意吗?生:不同意。
师:你眼中的茉莉是什么样的?茉莉有什么特点?(指名说)生:平淡无奇缕缕幽香洁白纯净(随机板书)师: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茉莉与真爱的联系。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到17自然段,看看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爱的温度?圈圈画画,写写感受。
生:读课题爱如茉莉二、精读课文、读中悟“爱”师:读的时候要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
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者词(表)现出来的。
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师:指名把自己划出来的读给大家听,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分先后,相机出示句子: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记住,------再告诉他------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师:抓住这段话中的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师:在妈妈心里,生病与饺子哪一个重要?生(齐):病!师:在妈妈心里?生(齐):饺子。
师:从虚弱这词你体会到什么呢?(生病的妈妈想到了答应爸爸的那碗饺子,想到了爸爸会对自己的病情担心,却唯独没想到自己。
这种爱让我感动。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爸爸关爱妈妈;妈妈了解爸爸。
师:爱其实很简单,很多时候爱就表现在一句话上。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爱表达出来。
指导朗读:“记住、再”读重音。
指名读,集体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如茉莉 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如茉莉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2.初步学会捕捉“细节”来表达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片段):一、自主品读细节,感受“爱如茉莉”1.指导品读师:是呀,爱茹茉莉,它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同学们,这篇文章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灵去阅读,去关注细节。
一句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会意的眼神……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爱,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因此,我们要抓住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来仔细咀嚼,感受语言所含的温度、字词的温暖。
(板书“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2.自读课文,勾画出最打动作的一些词语,表示爱的细节的词语,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二、精读细节,品味“爱如茉莉”生交流自读体会,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处你最能感受到的茉莉一样的爱的细节,把它读给大家听,注意要读出你的感情,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悟。
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
你待会儿就买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
”学习方法:抓住“虚弱”一词与学生交流感悟,指导有感情诵读。
师小结:这就是爱,一个约定,一分担心,一分理解,一种牵挂。
爱是妈妈生病时依记惦记的饺子,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放手让生练读,而后指名读,使读得到提升]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学习方法:抓“直奔”想象画面,通过“我仿佛看到——”说话训练,加深情感体验,从而指导感悟诵读。
师:之前,我们说爱是妈妈生病时惦记的饺子,此时,爱是——(爸爸直奔医院的身影)[培养学生抓细节,学概括] 师小结:一个“虚弱”,使我我仿佛看到了妈妈生病却再三嘱咐“我”的面庞,一个“直奔”,使我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疲惫却匆匆赶往医院的身影,这一切是那么平淡无奇,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爱如茉莉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课文中母亲认为真爱就像茉莉一般,来,让我们用心再来读好它:爱如茉莉。
3、(出示词语)课文中就是用这些词语来描写茉莉的。
(指读词语)
4、回想一下,课文给我们讲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师:是啊,如茉莉一般散发着幽香的爱,充盈在平常的生活中,洋溢在生活的细节中,今天我们细读这篇课文就要同学们关注细节,课文中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或许都包含着他们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18自然段,把能够反映爸爸妈妈真挚情感的段落用()表示。
2、生交流。
找出六个段落。
三、细读课文。
1、师:这些段落也如茉莉一般,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平淡无奇,但当你静下心来带着发现的眼睛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在这些段落的一个句子中,甚至一个词语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段落细细品读,想想这个段落中那些句子你最有感触呢?可以在旁边写写你自己所想到的。
2、交流:
A:‚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B:‚然而,爸爸没有吃……便直奔医院.。
‛
C:‚妈妈睡在病床上,……轻轻柔柔的笼罩着他们。
‛
3、师:短短的两句话,却包含着不尽的爱。
请你带着自己的
4、感受轻轻读一读这段文字。
四、总结回顾。
师: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感受到了作者爸爸妈妈之间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的爱。
他们的爱是病床前深情的牵手,他们的爱是想让所爱的人睡个好觉。
这爱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但这爱却给人以温馨、甜蜜。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美好的一刻表达出来。
五、学习最后一节,总结课文。
1、生活是有每一个细节构成的:出差途中的一份牵挂,给心爱的人包一顿饺子,病床前深情的牵手,这些都是爱的细节,真因为作者感受到了这些爱的细节,所以他终于明白了(出示
2、句子:哦,爱如茉莉)
指导朗读:你明白了吗?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说:
3、而恰恰是这些爱的细节,让我们感到温暖、甜蜜、幸福,更让我们感到感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再次发出赞叹(出示句子: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
是啊,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告诉大家: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4、我们的生活需要爱,需要玫瑰一样热烈的爱,更需要像茉莉一般平淡而真切的爱。
只要用心关注,你会发现在生活中你已经拥有了许多爱,同学之爱,老师之爱,朋友之爱,亲人之爱,这些爱就如阳光一般温暖着我们,这些爱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有力量。
六小结(略)
七作业:(略)
《爱如茉莉》说课稿
《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
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
这种爱也许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缠绵悱恻,荡气回肠,这样的爱看上去普通平凡,但真切持久,感人至深。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要求,根据这篇抒情散文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1.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爱如茉莉‛的深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学习,力求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及生活中懂得爱、学会爱、表达爱的能力。
并将‚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
‛作为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将‚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作为本堂课教学的难点。
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我采用了合作探究、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关键词语突破真情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紧紧抓住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妈妈爸爸之间真爱的流淌,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相契合,与文中妈妈爸爸的心相交融。
学生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环境
熏陶,为此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茉莉花和妈妈爸爸之间的真情流淌这样两条线索,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真爱在不断的升华:第一步,感受茉莉,激起疑惑。
在复习导入基础上,我适宜指导学生自由阅读文章第当学生正品味在茉莉的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中时,提出问题‚那株茉莉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像茉莉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读中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精读细节,体会真爱。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阳光的轻柔等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探究、读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
第三步:品味真爱,流露真情。
在学生被温馨的画面所陶醉,被文中爸爸妈妈的真爱所感染时,我抓住了文中的‚钻‛‚哦‛二字提问,‚钻的仅仅是茉莉花的清香吗?‛‚‘哦’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味到真爱往往表现在生活中极其平凡简单的小事中,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分牵挂等等,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爱,真爱就像茉莉那样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让学生回顾文中妈妈爸爸的真爱,在反复的阅读中流露出真情。
这堂课的教学,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实现了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就像著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