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激发新举措2课件
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件:第1部分+命题区域7+选修部分+第4讲

第18页
栏目导航
解析:(1)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步骤一般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2)提取血红蛋白时,由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减少干扰,因此选用猪血, 而不选用鸡血。(3)实验前采取新鲜的猪血,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 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若要从红细胞中提取血红蛋白,则要对获得的红细胞进行洗涤、 血红蛋白释放和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才能获得含杂质较少的血红蛋白溶液。(4) 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纯度鉴 定。(5)在凝胶色谱柱制作过程中,装填凝胶柱时,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 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第17页
栏目导航
(5) 在 凝 胶 色 谱 柱 制 作 过 程 中 , 装 填 凝 胶 柱 时 , 不 得 有 气 泡 存 在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页
栏目导航
答案:(1)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2)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细胞 核,减少干扰 (3)防止血液凝固 洗涤 血红蛋白释放 (4)凝胶色谱法 SDS—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 (5)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第20页
栏目导航
4.(2019·平罗县校级四模)玫瑰精油能使人产生愉悦感,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 成分。下面是玫瑰精油的提取实验,请回答:
第21页
栏目导航
(3)通常对初步得到的乳浊液进行如下处理: 玫瑰精油与水的混合物―试―剂→A 分层―装―置→B 油层―试―剂→C 无水玫瑰精油―过―滤→较纯净 玫瑰精油 其中试剂 A 是________,装置 B 是____________;加入试剂 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三年级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2020届高三年级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高三生物备课组一、二轮复习的原则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
强调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
学生得到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
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二轮复习目标的制订依据二轮复习不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按照1.一轮复习的情况反馈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分析,对情况了解后,在备课组内进行分析讨论。
二轮复习的重点放在在准确把握专题的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上。
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了必要的拆分和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专题编排注意事项1.大家在编制专题模块之前先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章节的)熟悉一遍,2020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调研试题,并结合海南省新高考培训的指导。
2.选择的试题符合新高考的命题趋势(试题题干情景新颖,符合新高考的题型,注重答题的生物语言规范性,注重一些问题如:原因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说明什么等等,同时要兼顾新型实验题,对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的淋漓尽致),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试题的整合与改编,杜绝出现知识点的过度重复和覆盖不全以及与高考命题趋势不符的现象。
3.编制专题时注意到课本教材的边边角角,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正文、资料分析、相关信息、思考讨论、课后题、自我检测、本章小结等。
四、专题的使用1.备课组长组织老师提前做题,对试题进行修订,修订好以后再给学生印发。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激发新举措 2.2.2课件

K12课件
9
K12课件
10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 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湿度(或相对湿度),其依据是在相同温度条 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并可推测,增加(填 “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 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 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 最适温度。
K12课件
8
[范例·调研·方法] 【典例 1】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 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 A 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 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 品种小麦植株分为 5 组,1 组在田 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 4 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 并保持其光照和 CO2 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 12:30 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二部分
考前激发新举措
K12课件
1
第二篇 考前备考指导
K12课件
2
全方位突破高考非选择题
K12课件
3
突破 1:细胞代谢
强化学思知能
学有所思,思有深度 [知识·核心·热点]
1.分析命题特点
(1)常穿插考查物质运输方式、遗传与变异、植物生命活动
调节等知识。
K12课件
4
(2)常借助实验考查酶活力的测定、细胞呼吸的方式、光合 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获取 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综 合应用能力等。
K12课件
18
角度 3.伴性遗传规律。 (1)伴 X 染色体遗传:交叉遗传现象。 ①显性遗传:男性(雄性)个体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 ②隐性遗传:女性(雌性)个体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2)伴 Y 染色体遗传:在男性(雄性)个体中代代相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ppt课件

复习战略
二轮复习应以专题复习为主要方式, 以知识的整合、才干的构成为阶段复习目的。 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联络的根底上,构建 完好的知识体系,组成特定的教学模块进展 教学,以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 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锻炼和提高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的才干。
1.教学定位要准确
专题八 实验、探究
5月12日~5月20日
5月20日~6月1日学生过错题,自主复习答疑,顺应性考试
赞赏倾听! 多提珍贵意见!!!
图表方式包括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 标图等。主要有生理功能图解、遗传图解、 进化图解、生态图解、实验图解、直方形 图解、曲线图解、流程图和综合图解等。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概念图理解记忆
利用概念图表示构造组成
利用概念图比较生理方式
利用概念图比较相关概念
利用概念图反映生理变化
5.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设计才干
〔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好的实验。 〔3〕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 〔4〕对实验、实际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 析和解释。
②本专题分析 :对实验的调查既有书本
上的实验,又有对实验知识进展迁移的实 验。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可以设计简单的 生物学实验,掌握根本的实验操作,可以 对实验结果进展解释和分析,包括判别实 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①本专题内容:包括物质的跨膜运 输、酶与ATP、光协作用、细胞呼吸 等。
②本专题分析:本专题知识是高
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 整体性,如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 整体性。可以分出细胞的物质输入 和输出、酶和ATP、光协作用和细 胞呼吸三个小专题。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①本专题内容:内容包括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 丝②分本专裂题、分细析胞:分本化专、题癌知变识 可和分衰出老以等下。小专题进展复习:
(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应试高分策略 第二部分专题二课件

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
题型一 实验设计题
方法,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
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
透彻。 3.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确认 变量,初步形成操控变量的方法。 4.根据变量的分析,确定对照的方法。
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
验设计并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该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实验目的: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 (2)实验原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实验分析: 自变量——尖端或尖端以下的部位。
因变量——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4)注意事项 ①分组合理。 ②等量原则。 ③验证性实验——预测结果及实验结论是唯一的。
【答案】 (2)两重性
(1)8~16 a
16
(3)①将完整燕麦胚芽鞘均分为三组,编号A、B、C ②A 组尖端中央纵向插入云母片, B 组在尖端以下部分中 央纵向插入云母片,C组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三组燕麦胚芽鞘水平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
间后,观察现象 A组水平生长,B组背地生长,C组背地生长 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 下部位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的备考复习已开始进入二轮,怎样提高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对照《考试大纲》,查漏补缺2020年的生物《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没任何变化。
对《考纲》的研究, 不只是清楚《考纲》上罗列了哪些知识点和考查层次,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知识点具体解读,该知识点下还有哪些具体内容,相关内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考查方式呈现。
既要把握重点主干知识,又要适当照顾冷点,夯实基础,使复习目标更具明确性、有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重点和主次分明。
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查漏补缺,对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开展补缺性的专题复习和题组训练,清理知识盲点,并对一些疑难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如以艾滋病或蛋白质工程为题材,把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调节、遗传变异及免疫等进行组合。
二、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升学习能力1.注重主干知识、生物模型知识和方法体系的梳理,重新编码复习内容。
高考要求考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较快的思维切换,因而二轮复习要寻找新的重组方式和切入角度,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再新编码,将已学知识融入到个人的记忆和经验体系中去,以保持复习的新颖度和兴趣。
例如,从一个免疫学案例入手,探究该疾病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病理分析、疾病预防及治疗等。
对于主干知识复习要做到“加深理解一迁移综合一联系实际一综合运用”,如细胞代谢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研究性学习与实验、动物调节与免疫、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前沿备考热点链接课件

(1)高盐饮食,会引起________感受器兴奋,经①②③过程引起 血压升高。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肾脏产生内源抗原,经⑤⑥形成 的细胞丙攻击血管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反应。细胞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丙是________细胞。炎症反应会 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机制属于________ 反馈。
解析:(1)由题图可知,B 过程中自噬体的形成和自噬体与溶酶 体膜的融合过程都存在膜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若线粒体被吞 噬,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会受影响。
(2)据图可知,C 过程中,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与变性的蛋白质 结合,然后与溶酶体膜上的膜蛋白结合,在其作用下转运入溶酶体 体腔;由于癌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导致癌 细胞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因此在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 药物时要设法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抑制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 降低热休克蛋白的含量)。
(3)正 常 人在 紧张 、气 愤、剧 烈 运动 时血 压会 升高 ,有 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人体应急保护措施。但 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参加惊险、刺激和强度过大的运动,写 出两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解答】 ________
C [由题意可知,P-gp 转运蛋白化疗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 于协助扩散,A 错误;P-gp 转运蛋白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 B 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P-gp 转运蛋白基因高 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 正确;提高癌 细胞 P-gp 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 的治疗,D 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场应试技能 PPT

2、规范作答 (1)在规定的区域答题,不能随意更改答题位置,更不能在区域外答题。注意: 选修题目一定填涂所选题号! (2)语言叙述要科学规范,不能出现不准确的语言或错别字(如乙烯不能写成 乙稀)。 (3)图解或作图要规范,如:注意遗传图解的规范写法,作图要标出所有信息 (起点,横纵坐标的含义,横纵坐标的数值与单位、曲线形状)。 (4)书写要规范,工整。字不一定美丽,但一定不能潦草,以免阅卷教师看不清 判错。
5、草稿纸要分块使用,写上题号,便于复查;用足考试时间,检查有无漏做,不提 早交卷,剩余时间认真复查。 6、遇有周围考生将试卷翻来覆去,或提早交卷,或一下子翻到后面一卷,不要慌 张。高分考生考试经验丰富,目标更高,反而不易提早交卷。 7、尽量不上厕所,因为影响做题节奏,耽搁时间。但假如非要上,或者有其他问 题,举手向监考老师询问,千万不要害怕监考老师。
4、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及时填涂到答题卡上。不要最后填涂,假如时间不够, 仓促之间特别容易漏填、错填,白白丢分。考试结束前假如条件允许,能够检查 一遍涂好的答题卡,要检查大的方面,如是否全部涂满,不要漏涂与涂错位,不能 对同一题涂两个答案,改动答案要慎重,必须要有足够的考虑,确认另一个答案 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另外在完题复查时再关注一下试题中的关键字,如:一 定、正确、错误(不正确)、能、不能、属于、不属于、个、对等,以验证答案 是否符合题设要求。
三、全面准确解答 1、表达技巧 (1)要点要精确清楚,并有连贯性。 为了提高评卷效率,评卷老师在阅卷中往往只看要点,尤其是看关键词与生物 学术语是否答出,有则得分,无则丢分。而关键词往往在您背诵的知识点上。 (2)论述要尊重事实,合乎逻辑,一定要使用书面语言。 考生要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能熟练使用生物学术语,答题时一定要用 书面语言,即要用生物学语言,概念准确、叙述简明,让人一看就感到您真正 明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法巧用解高考选择题
强化学思知能
学有所思,思有深度
[范例·调研·方法]
方法 1:“陷阱”排除法 【典例 1】 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 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核孔进入细 胞核内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专一性有 关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方向或切入点,所以它 往往是题目的考查对象或限定条件,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 题的突破口,能使学生少走弯路,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坚实的 基础。因此,解答选择题时务必认真读题,找准题眼。
方法 3:逆向分析法 【典例 5】 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小白鼠,只要按 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这些小白鼠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 动。进食后,小白鼠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 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小白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 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小白鼠出现上述状况的 原因最可能是( D ) A.胰岛 B 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化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 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解析】 本题题眼为“人工鱼塘、某淡水鱼”,作为人工 鱼塘,其能量输入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之外,还有人工输入的 鱼饵中的能量,作为“某淡水鱼”应属同种鱼,属种群范畴,其 不同水层的幼鱼、成鱼与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垂直分层有本质区 别,故 C 选项不正确。
A.只有细胞质基质 B.只有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解析】 本题陷阱为“较强光照条件”,在此陷阱引领下, 将许多同学思路带入“光下 ATP 产生场所”这一误区,岂不知, 洋葱根尖细胞原本无叶绿体,无论有无光,其 ATP 产生场所都 不涉及“叶绿体”。
“陷阱”是选择题选项常用设置伎俩,答题时务必敏锐洞 察,谨防上当,尤其对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及 根尖细胞无叶绿体等应具有高度警戒,切记原核生物不具备 核膜、核糖体除外的细胞器,无生物膜系统;病毒则不具备细 胞结构,它不具独立代谢功能,只能营寄生生活;根尖细胞无 叶绿体;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生成 CO2 等。
【解析】 解题关键是要根据血糖调节原理找出产生题干现 象的条件,可以直接从选项入手,进行逆向分析推理。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饭后血糖升高,与题干信息“进食 后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不符,A 项 错误;甲状腺并不直接参与血糖调节,B 项错误;若突变小白鼠 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则会导致血糖升高,与题干信息不符, C 项错误;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胰高血糖素无法起 作用→无法升高血糖,D 项正确。
方法 4:就“生”避“熟”法 【典例 7】 如图是某同学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记录的该 种鼠的年龄分布图(注:图形面积表示个体总数),由此图推测 该时间该地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型( C )
A.增长 C.衰退
B.稳定 D.无法判断
【解析】 本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角形的题图,这是学生 最熟悉的种群年龄类型——增长型,然而,题图中却暗藏“玄 机”,即幼、中、老比例悬殊,老年个体比例最大,幼年个体比 例最小,由此,“熟”比例已偷换为“生”比例;这已不是熟知 的增长型,而是衰退型,思维定式可能会引领学生步入老路子, 从而误选 A。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玉米间行种植”,豌 豆为自花传粉,玉米为异花传粉,因此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 上所产生的 F1 中,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典例 4】 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 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 选项错误的是( C )
逆向分析法常用于解答条件分析类选择题,这类试题的题 干信息中往往给出一些特殊结果,让学生分析该结果产生的原 因、条件等。解决这类试题,采用逆向分析法能够实现快速、 准确解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逆向分析法具有 打破常规思维顺序的特点,即一般从选项给出的条件出发,分 析每一个选项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根据信息,找出与题干相 符的选项。
【解析】 解答本题宜采用逆向分析法,即先假设进行有丝 分裂,则连续分裂 2 次,DNA 复制 2 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保持 2N,含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不确定(0~2N),再假设进行 减数分裂,则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细胞应连续分裂两次,但 DNA 只复制 1 次,则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都带标记,故 只有 D 选项正确。
方法 2:“题眼”突破法 【典例 3】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 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 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 是( D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 1
C.图中所示蛋白质转运过程在大肠杆菌细胞中也可发生 D.图中蛋白质转运至细胞外时需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析】 本题 C 选项存在“大肠杆菌”这一陷阱,倘若 只顾及蛋白质转运过程,忽略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及原核生物 中不存在生物膜系统这一关键点,将会导致误选。
【典例 2】 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洋葱根尖细胞中 ATP 产 生场所应为( D )
【典例 6】 将某一经 3H 充分标记 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 (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3H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 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 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 3H 的 DNA 分子数为 N/2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 彼此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 生基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