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报告展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调查报告

辩证法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社会调查报 告显示,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 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断进行的。
实践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调查 报告显示,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在实践中不断 深化的。
历史唯物主义
0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工具, 如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有助于我们深入剖析社会
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分类 整理,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 、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数据分析与解读
01
居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情况
02
大部分居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定了解,但深入 了解的程度有限;
03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背景的人群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认知存在差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实践中,这一思想指导人们关注社 会现实,从实际出发,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实践中 ,这一思想激励人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社会 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但都是社会财富的重 要组成部分。
马哲读书报告 无产阶级的觉醒

组员:吴茜 20125671班级:财务管理201202 杨肖肖 20125672朱丽红 20125673金璐迪 20125674雷雅楠 20125675刘宇 20125676周元梅 201270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无产阶级的觉醒——读《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有感“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读完这篇演讲文,这句结束语深深地印在我们小组每个人的脑海里,仿佛时光已经穿越回1856年,我们都满腔热血的站在英国伦敦的广场中,垫着脚尖,昂着头颅,拥挤着,推攘为看见马克思的音容一眼。
马克思的身形在人海中显得异常渺小,但是他的一字一句却铿锵有力。
如刺刀,插进资产阶级的心脏;如亢奋剂,振奋着无产阶级的每一根神经。
我们疯狂的鼓掌,呐喊,握拳,却又在马克思的教导中变的更加理智。
回到现实中,150多年来,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年轮不仅丝毫没有消蚀掉此演讲非凡的风采,而且其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语言、厚重的文化,至今仍然让我们能够领略到经典的魅力。
所以我们将自己的感想,作如下整理。
本文的第一段,马克思写到“那身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
1848年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巅峰时期,是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在马克思心中,它是微不足道,是因为他认为并继续写道“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219世纪的秘密,19世纪革命的秘密”。
“汪洋大海”是指无产阶级。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力量是广阔而强大的,只是在当时的无产阶级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统一强大的领导,所以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
但是马克思却坚信,在19世纪及以后,无产阶级一定会取得解放运动的胜利。
本文第二段,“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点明了马克思认为物质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已经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已经蓄势待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5篇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大学生兼职问题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
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
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高校大学生调查方法:通过网上发帖、提问同学、发放问卷等形式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
大学生马哲素质提升报告

大学生马哲素质提升报告大学生马哲素质提升报告大学生马哲素质提升报告篇一:马克思素质提升报告我们这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高中时期我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大二通过老师结合多年实际经验和讲述经典案例使我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提高个人素质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提升学习实践方面的指导:因为所学是设计类专业,学习中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大量实战,所以所学章节中,第五章的实践和认识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简而言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在有基本设计构想下大胆动手尝试,对未见过但是有自己认识的设计实际动手操作,对经典设计也不可仅仅停留在书本,书本仅仅提供的是理论知识,要想深入剖析设计精髓,还需实践为之。
当你拥有了丰富的见识可以自己将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时,要对手头材料和脑中所存的资源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
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以外身为设计师还要大量涉猎其他知识,也许当时并没有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多大作用。
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故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当我们耐下性子读一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书籍,听我们从来没有欣赏过得某类音乐或电影,一点点一步步就会浇灌心中的那颗幼芽,也许他每天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一个月后或者几个月后一定会比最初要茁壮很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特别喜欢听老师讲这句话,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哲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了解的调查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就必须把它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不同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方式。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我们从本院300名学生为代表,对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经过整理调查资料,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了解,认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多数大学生是认识不多,不关心甚至有持反对意见的。
我们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在大学生自身方面,我们对本院300名学生从偶像、对该课的态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300名学生中仅有20名学生的偶像是马克思主义者,27名学生的偶像是科学家,31名学生的偶像是文化人物,61名学生的偶像是其他人物或者没有偶像,而偶像是娱乐界人物的学生却又161人。
在对大学生对该课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204人都是几乎每节课到课听讲;而期中仅有32名学生认真预习、听课、复习、课外阅读相关读物;172人则抱着随便听听或者怕被点名扣学分而到课的态度上课,除上课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多是不碰课本的;而另外96人则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态度,常常逃课。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这么多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尚且了解不多,又如何运用它们为未来做贡献呢?我们的调查虽只在本院随机调查了300名学生,但也代表了整个中国大学的现状,大学生们对这些宝贵理论成果的不了解,实在令人担忧。
马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作为一门理论科学,其核心思想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哲理论,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马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对马哲的认识和看法。
以下为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报告。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马哲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人民群众对马哲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不足。
为了深入了解马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哲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人群,收集他们对马哲的了解程度、认同感和应用情况等数据。
访谈对象包括专家学者、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旨在深入了解他们对马哲的认识和看法。
实地考察则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单位,观察马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2. 调查过程:本次调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其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整理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人民群众对马哲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马哲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的人占比较少。
这表明,虽然马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人民群众对马哲的系统性学习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2. 人民群众对马哲的认同感: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认同马哲的基本原理,认为马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但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对马哲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其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差距。
3. 马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发现马哲在以下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1)政治领域: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运用马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决策水平。
马哲讨论报告--论信息是物质还是意识

• 信息来源于社会中的各种事件,哲学中世 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客观的反 映,对物质起反作用。而信息作为意识的 一种,也对物质世界起反作用,正确的意 识推动社会发展
• 意识作为一种反应形式,他的形成经历了 三个发展阶段,既有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 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 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 意识
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各种实 际问题而对信息的不满足和必要感,用户及相 应的信息需求是信息服务中最活跃的主动因素, 也是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的决定因素。信 息需求包括当前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又 包括潜在用户的需求。
• 人们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受信息需求驱使的, 影响需求欲大小主要由需求被人们意识的 清晰程度,可以说意识越明确,行动目标 越清楚,则信息活动的动机越稳定、持久、 强烈,努力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信息意 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人们的信息需求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组对这个 讨论话题的一致观点是:
信息是意识的
三组
什么是信息?
• 1、信息是信号、信源、信缩构成的系统的 整体属性; • 2、信息是事物联系、文化、差异的表现; • 3、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 均匀分布; • *信息论的创始人说:“信息就是信息,既 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 信息是意识的,信息的发理各种信息, 将信息转换成意识。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演示课件.ppt

13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活动赖 以进行的条件和手段都是由社会提供的,甚至实践活 动所改造和探索的对象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 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人类的实践能力不断地发生 着历史性的变化
在实践中蕴藏着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秘密,人与世界关 系的丰富内容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
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 解决”
2
一、实践的本质
1.旧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 (1)某些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实践的重视
培根:“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 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 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 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 会暴露出来”
18
第二节 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本质和特点的科学概括、对实 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的深刻揭示,是建立在 对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
把握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 解实践的本质、特点及其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19
一、实践的基本形式
17
马克思:“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 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马克思:“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 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 生出来的。”
恩格斯也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 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 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关于调查的总结
1、大学应该继续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 育,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的的教育宣传,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2、大学应开设关于宗教信仰的课程,宣传宗 教信仰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 宗教;
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 进一步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要 准备得不仅仅是接受新的知识,更 要学会辨别好坏,不断发展我们的 优秀文化,坚持我们所坚持的理念。
1、你所在年级 (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你现在的身份是 ( ) A、共青团员 B、共产党员 3、你的成长环境 ( ) A、城镇 B、农村 4、有没有信仰状况 ( ) A、有 B、没有 5、有没有明确的理想 ( )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6、现在学习的目的 ( ) A、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争取拿优 B、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C、考好考差无 所谓 7、作为一名大学生有没有必要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追求? ( ) A、应该树立 B、没有必要,走一步看一步 8、人生目标是什么 ( ) A、具有高尚人格 B、具有可观收入 C、拥有较高的职位和社会地位 D、为祖国 做贡献 9、你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看法 ( ) A、是一种信仰 B、精神性洗脑 C、对该工作和学习有实质性的利益的学科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题的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C、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 会主义 11、你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 ( ) A、十分迫切 B、无所谓 C、不想加入 12、你认为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 ) A、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 B\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 C、为个人发展 获得资本 13、你认为马克思主义 ( ) A、有说服力,没有过时 B、没有说服力,已过时 C不了解 14、你觉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关系是 ( ) A、很遥远,很陌生,联系不大 B、与我们毫无关系 C、联系紧密,很实用,生 活中有很多实际的例子 15、若非必要,你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吗 ( ) A、会 B、不会 C、不清楚 16、8、当一个人有了一定金钱和地位之后信仰会不会缺失? ( ) A、会 B、没有明显区别 C、不会
针对我们所受教育来说:宪法规定, 信仰宗教的人不得歧视不信仰宗教的人, 不信仰宗教的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人。 信仰不一定是必要的,并且有很多种,每 个人都有自己相信的东西,所以非得扣上 一个信仰的帽子是确立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 过程,也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任何一个社 会,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信仰 教育,以期使每一个人接受社会普遍通行的 价值观念。 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 观念时,才算完成了他的社会化过程。 我们 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 目的是使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 法论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六、实践不足
1、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的不是很合理, 信仰于人生理念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晰, 有待于改进; 2、调查人数不够,调查面不够,得出 的结论不是很具有说服力。
谢谢观看!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1、发放问卷: 110份,回收问卷100份。 2、发放方式: 随机发放 3、调查地点:
100 80 60 40 20 0 1 高尚人格 可观收入 较高的职位和社会地位 为祖国做贡献
三、关于对数据的分析和讨论
针对调查问卷来说: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我 院大学生大多数没有信仰,少数人表示有 信仰,但都没有特别指向某一个宗教信仰, 更多的人向我们提问,马克思主义算不算 信仰,相信科学算不算信仰,等等。 所以我们认为,我们所接受的知识是和伪 科学和宗教信仰相对的,我们绝大多数人 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从侧面 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到了一定 层次,辨别能力有很大提高;也反映出了 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教育理论得到实践同时也得出了成果, 我们当代大学生就是从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 长起来的,我们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 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不迷信,我们反对伪 科学。与此同时,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很明确 的规划,我们树立了理想并为之奋斗,我们没 有信仰,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走社会主 义道路,我们不排斥西方文化而汲取其优秀部 分,我们相信自己!
大学生 信仰状况调查
一、调查原因
1. 了解当代大学生中有信仰或有宗教 信仰的人数比例; 2. 调查信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否 构成影响,有多大影响,影响那些方 面; 3. 促使大学生对信仰和人生追求进行 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