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指导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指导

• 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如水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 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小肠 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与运输Na+共用载体)、胞吞与胞 吐的特点等
• ⑤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调节,如体液调节重点 考血糖调节
甲曲线斜率大于乙 甲植物对光照强度更为敏感 结论:导致甲植物净 2020/6/13 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
6.理性思维 – 归纳与概括
例7【2016年课标卷Ⅲ第29题】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 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 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 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 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 果如表所示:
2020/6/13
D
例2:(2013年高考大纲卷第31题)某研究小组测得在
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 (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
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 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 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
。
胰岛素可以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
【例12】(海南卷)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已 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 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 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 关问题:⑴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 不同浓度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 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不同泡制天数的 泡菜滤液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 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 样品管 分别与系列 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一致 的标准管,该管中 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 硝酸盐的含量。 ⑵右图表示的是泡菜中 亚硝酸盐含量 趋势。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及答题策略

(一)如此考风,什么类型的考生不受益
1、被动学习---顾“记”顾不上“听”,不理解,没感觉。 2、学不得法---不管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只求死记、模仿,独立思考能 力很弱。 3、眼高手低---不重基础,轻视“双基”,扣难题,陷入题海,事倍功半.
如此学习,即使模仿性的大量解题,也容易出现“容易题做不对”的现 象,成绩不理想。
缺点:两种现象都造成学生内化程度降低,过分依赖大量练习,题型覆 盖,虽有效果,但投入和收效不成正比,试题一变,往往束手无策。导 致解题效率低下。
(一)比较理想的解题教学
理念:与其说教解法,不如说教想法。 做法:
1、学生审题、独立思考,教师引导,说出“想法”;
2、同学质疑、适当补充,学生动手,实施“想法”; 3、提炼思想,讨论变式、一题多解、升华“想法”。 思想:强调学生“想法”符合建构观点,如同吃饭,要亲自吃!
(二)如此考风,什么类型的考生受益
1、追求概念深化理解,善于利用思想方法对结论进行多角度解 释; 2、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由此及彼的联想,与等价转化 3、善于独立思考和运用思想方法来归纳总结的同学,即使技能 水平不突出,也能考出理想成绩!
(三)几条具体学法建议
1、正确评估作业或考试错误类型
(1)第一类---遗憾之错,明明会做,审题疏忽,漏了条件,看错数据,笔 误粗心......; (2)第二类---似非之错,理解不透彻,转化不等价,表达不严密,运算不 准确,结果没做完......; (3)第三类---无为之错,读不懂,无思路,能力达不到。
2、客观评估自己的错题类型比例,力求有自知之明 (1)对遗憾之错,不必心理负担过重,一次失误,还有下次。凭借 认真仔细、考场心态平和、相信会逐步减少。
(2)对似非之错,是慢工活,需要总结教训,在不断改错中,稳步 提升
生物-2020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三)

目录/ contents6月27日生物的进化 (01)6月28日植物的激素调节 (13)6月29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0)6月30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8)6月27日生物的进化从命题侧重点来看,本考点主要集中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简介,自然选择学说的有关内容和在实例中的分析、应用,以及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特点与相关的计算。
从高考命题思路上看,本考点与遗传变异及种群联系密切,常常利用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基因频率变化特点及相关计算,特别是对生物的适应性、新物种的形成进行分析。
还可能以小角度命制非选择题,以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1.掌握生物进化的理论(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①内容包括: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②物种形成过程的图解(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1)计算公式: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的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100%(2)公式的应用①由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某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个体总数×2×100%伴X 染色体上X B 基因频率=X B X B 个体数×2+X B X b 个体数+X B X b个体数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100%②由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使用条件:种群足够大、交配随机、无突变,无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某一基因的总数 该等位基因总数 ×100%基因频率 = 此基因纯合子频率 + 1/2杂合子频率例如:显性等位基因频率(A)= p,隐性等位基因频率(a)= q,则p+q=1。
有(p+q)2= 1,即有p2+ 2pq + q2=1;则显性纯合基因型频率(AA)= p2,杂合基因型频率(Aa)= 2pq;隐性纯合基因型频率(aa)=q2。
2020年高考生物答题规范及考试技巧-2020年高考终极冲刺抢分秘籍系列

2020年生物高考答题规范及技巧【高考背景篇】1、评分细则的制定专家小组对高考试题及国家考试中心制定的评分标准(“国标”)进行认真分析,分解和细化给分点。
专家小组对试卷随机抽样试评,从试评的试卷中找出尽可能多的合理答案,制定出评分细则(“省标”)。
2、高考阅卷流程3、高考常见失分原因分析(1)专有名词写错,书写不规范、用词不准确(2)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3)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不在规定区域答题(4)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试心理不佳【答题规范篇】1、注意使用正确的专业名词。
在作答时如果专业名次出现漏字或错字的情况,往往这个空会丢失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分数,所以在涉及到用专业名次填空时一定要写正确。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不规范或错误专业名词书写示例,希望引起大家重视!示例:错误表述或书写正确表述或书写错误表述或书写正确表述或书写2、注意使用书本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生物学科的非选择题部分,对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原因描述时,对于语言的组织和使用上一定要按着:出题者语言、书本语言和教辅资料语言的顺序来作答,最后一个也应少用或不用。
出题者语言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需要仔细审读题目,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来回答问题。
书本语言就是书本上的结论性语句或观点,这需要大家平时积累,并形成一定的模式。
示例:书本答题要语必背(部分)(一)走进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生命系统中也含有非生物成分。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与核糖体。
(2)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2020高考生物百日冲刺必备提分技巧

2020高考生物百日冲刺必备提分技巧2020高考百日冲刺到了,在接下来的100天里同学们应该如何复习呢?以下是###高考网小编整理的2020高考生物百日冲刺必备提分技巧,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了解命题思路复习过程中应做到全面、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又要依据《教学大纲》抓住重点、难点,避免盲目拓展、延伸,给自己增加学习压力和负担。
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使人们理解了题目的形式和题量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型示例,能较好反映高考的难度和水平要求的层次,一般要求考生做到:1.能够准确解释和说明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验证某一生物现象和事实。
3.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归纳相关的信息,得出准确的结论。
4.通过度析和综合,能使用已有的基本知识,对日常生活所遇到各种问题实行解释。
5.阅读生物资料时,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得出准确的结论。
如读懂曲线图、表格、模式图、示意图的生物学含义等。
形成知识网络生物学基础知识中,基本技能是高考命题的基本立足点和水平的出发点,构建知识网络的目的是利于更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水平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依据复习目标逐个掌握知识点,再将不同类型的相关知识点按一定规律、顺序串连在一起,形成一条知识链。
如:化学元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环境保护,然后在每条知识链上的每个环节上延伸,横向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形成了知识的网络结构。
“理科综合水平测试”这种命题形式,已不可能覆盖较多的知识点。
围绕重点、难点,适当拓展、延伸,增强适合性训练,有利于考生知识层次的形成。
培养创新精神新的高考试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中的相关知识立意命题,体现了“高起点、低落点”的考查方式。
既保证了题型新颖,又要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使用联想、迁移、分析、综合、判断等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2020高考冲刺生物备考策略集锦

2020⾼考冲刺⽣物备考策略集锦 ⾼三⽣物怎么备考,有什么复习计划或安排?⾼三⽣物要进⾏专题复习,所以要做好时间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2020⾼考冲刺⽣物备考策略,希望⼤家喜欢! 2020⾼考冲刺⽣物备考策略⼀ 1.细节决定成败 ⽣物学科的知识点很多、很杂,每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也不能⼀概⽽论。
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有所侧重。
那么,怎么把握核⼼知识点呢?根据⽼师的强调程度,⽼师强调得越多的当然就越重要,这些知识点⼀定要加倍留⼼。
根据做题的经验,考得越多的⾃然越要着重掌握。
但也会有个别⽐较偏的考查点,⽐如书上的⼩字部分。
所以,把握细节是通往⾼分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同学们勤翻书,⽽且要看得⾜够细致。
加强错题和典型题的积累。
记录时,⾼⽼师建议做好标记,⽤⼀句话概括,不需要将整道题都记录下来。
⾼考前多复习这些概括,不但可以把握曾经的失分之处,⽽且还可以锻炼⽂字表达能⼒。
⽂字表达能⼒也是⾼考⽣物答题⼀个⾮常重要的环节。
2.相信⾃⼰ 在应试⼼理⽅⾯,⽣物题在理综⾥难度较⼩,只要时间⾜够,⼤部分⼈都能够把题答完,⽽且失误较少,所以考试时要对⾃⼰抱有强⼤的信⼼, 千万不能怯场,时间⽅⾯,不能因为⽣物题难度较⼩就主动减少它的答题时间,⽽要在⽇常练习中寻找最合适的答题时间,答题时既有紧凑感,⼜不会慌张,做题顺序⽅⾯,⾼⽼师建议⽣物遗传题最好不要放到最后,特别是需要推断的时候,慌张之下怎么能有好的发挥呢? 3.突破“瓶颈”拿⾼分 ⾼三后期,不少同学会遇到学习的“瓶颈”,成绩始终没法往上再提升。
⾼⽼师认为以下这些⽅法可以有效突破⽣物瓶颈。
基础较弱的同学,要集中精⼒攻克核⼼知识,细枝末节先暂时忽略; 徘徊在⾼分上下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下历年的⽣物⾼考题,特别是标准答案,训练语⾔表达能⼒,争取向标准答案靠拢; 把握分值与得分点,同⼀道题的同⼀个空,给的分值不同,答案的详细程度是有差异的,分值越⾼,就需要答得越详细,分值越低,尽量简练概括就好;分点答题,在判断出给分点后,通过列点的形式有条理的作答,让阅卷⽼师看得清楚明⽩.避免写成⼀⽚。
2020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复习指导(高考冲刺)

2020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复习指导(高考冲刺)1注重概念、回归教材高中生物知识点多而琐碎,尤其是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特别典型。
但是对基础概念的整理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概念进行整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将基础巩固一遍,还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将基础再度夯实。
2模块分类、构建体系二轮复习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构建起知识的框架。
即二轮复习更侧重于模块化的复习。
通过概念梳理,考生们已经掌握了教材中的各个“点”(知识点),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成“线”(知识线索)以及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
3注重实验、探究的练习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今后考试的一个方向。
综合型实验题将成为考卷中的常见题型。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
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另外还可以与近几年的诺贝尔奖或者社会热点相结合。
多留心身边事,将生物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平时即锻炼个人的知识迁移、推理能力。
总结:跳出题海、突出方法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
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解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
现阶段家长该做什么1.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记住关键的几个节点,如二轮的起止点,一、二模考试时间,高考填报志愿日期等;与上几届考生家长交流心得,获取有用的经验。
与本班孩子的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帮助孩子进步;注意孩子的生理期(尤其是女孩子),掌握身体变化状况,使孩子们能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学习和考试的挑战。
2.一定要成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者要努力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而不是倾诉者或者演讲家,要让孩子把在学校学习一天的烦闷发泄出来,以利于今后顺利学习;要仔细观察孩子在日常学习中的情绪变化,及时化解心理矛盾;在考试之前,协助教师做好心理调节工作,使紧张心理最小化,帮助孩子发挥出最佳水平。
2020届高考生物备考考前指导

2020年高考生物备考考前指导考前寄语1、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2、反思试卷,注重错题纠正3、适当做题,注重解题方法4、调整心态,注重应试技巧一、心理指导高考应试像体育竞技一样,硬件讲实力,软件讲心态。
能否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关键取决于大家的应试心态是否平稳。
(一)、考前的心理调适----头脑冷静,心态平和,力求乐观向上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高考临近,过重的心理压力,会使自己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
要消除过分焦虑情绪,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考场上我一定能够发挥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
(二)、应试心理1、提前进入角色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开夜车会事与愿违。
同学们临进考场前应让大脑进入单一的生物状态,具体做法是:①清点考试用具;②把生物的基本知识“过过电影”;③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2、充满自信进考场信心充盈永远是高考成功的最大筹码。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这样积极暗示自己:高考临场与平时考试一样,没什么可担忧的别人都不紧张,我若紧张不就太可笑了吗?别人都紧张,我若不紧张不就太好了!只要把平时学会的都答出来就是成功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3、快速浏览试题拿到试卷后不要匆忙答题,将相关信息填好后,先花2至5分钟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的题量、题型、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的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一般是从前向后,先易后难。
因为刚答题时难免紧张,随着容易题越做越多,心里越有底,再做难题才能思路开阔、有灵感。
4、科学安排时间(l)时间分配:第一卷55分,安排30到35分钟左右时间;第二卷65分,题干信息量大,文字书写多,安排55分钟左右时间。
(注意选择题做好后应立即涂卡,对于答案不太确定的题目可以在试卷上先做个标记,有时间再回顾。
)最后留5到10分钟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020/6/13
3.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
例4【2018年课标1卷的第29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
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 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 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共__同_进_化__或_协_同_进__化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 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 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
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
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
从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 释放CO2
2.生命观念-物质与能量观
例3【2018年课标1卷的第3题】
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4.社会责任
解读:重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2020/值6/13 观的重要体现。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例1【2018年课标1卷的第1题】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A
【2018年课标1卷的第29题(3)】
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来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
环境因素是湿度 ,其依据是
;
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7.理性思维 - 批判性思维
例8 2015课标1卷第32题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 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 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 的解释是______。 A基因纯合致死
例10 2018年第37题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 到M培养基。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
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碘__液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 的原理是____淀__粉_遇__碘_变__蓝_,。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 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 质跨2020/膜6/13 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
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能运输生物大分子
5.理性思维 - 模型与建模
例6【2018年课标1卷的第29题】 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 如图所示。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 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甲__, 判断的依据是___。 事实: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 转换: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 幅度比乙大
生物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2020届高三生物备课组
1.生命观念
解读:理解生物学概念,解释相关事件。
2.理性思维
解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所学知识观点,探讨阐释生 命现象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科学探究
解读: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教材探究实验中步 骤高度一致,如假说演绎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4.理性思维 - 比较
例5 2016年全国1卷31题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 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 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 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 是 免疫功能下降。
2020/6/13
D
例2:(2013年高考大纲卷第31题)某研究小组测得在
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 (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
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 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 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
2020/6/13
8.科学探究
例9
实验1,黄体雌性与灰体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全部为灰体
实验2,灰体雌性与灰体雄性杂交,子 一代雌性全部表现为灰体,雄性一半为 灰体一半为黄体
2019考纲解读: 整体结构维持稳定、局部微调。 1试题考查方向仍体现生物核心素养 2.命题的重点仍在主干知识 3.实验题目的考查仍是夺分热点 4.变动涉及选修一生物技术与实践部分, 具体变动为“一变化一增加” 。
甲曲线斜率大于乙 甲植物对光照强度更为敏感 结论:导致甲植物净 2020/6/13 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
6.理性思维 – 归纳与概括
例7【2016年课标卷Ⅲ第29题】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 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 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 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 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 果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