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3教师用书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含解析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1.1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轨道与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n: 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n越大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n取值为正整数1,2,3,4,5,6… 对应符号为 K,L,M,N,O,P…
n 所表示的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
练习:下列各层电子能量的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M层
B . K层
C . N层
D . L层
(2)角量子数l :描述(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和和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高 低——能级数(电子亚层).
线状光谱(原子光谱)(line spectrum): 若由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是由具有特定波长的、彼此分立的谱
线所组成的,则所得光谱为线状光谱。如氢原子光有线状光谱,故线状光谱 又称原子光谱。当原子能量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就辐射 出波长单一的光波。原子光谱按波长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原子的内部 结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光谱系列。通过对原子光谱的研究 可了解原子内部的结构,或对样品所含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云模型)
一、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联想· 质疑] 对于“光”这种物质,如阳光、火光、灯 光等,你们是熟悉的。但是,你知道有些光 是由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吗?原子发 光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用原子结构知识 来解释原子的发光现象?
谱.集体原子含不同元素,各光谱相互叠加最终形成
光谱. 连续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 为Ej)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 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玻尔理论的局限: A. 多电子原子光谱
B. 氢原子的精细光谱
[追根寻源] 阅读教材P4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原子构造及性质一.原子构造1、能级及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依次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织: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织。
(PS :构造原理并非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而是指这样依次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包容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一样)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一样,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方,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溢或全充溢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溢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溢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 ↑ ↑ ↑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开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造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高中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课件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电 电子在__能__量__不__同____的轨道之间跃迁时,辐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即时应用 1.以下有关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顺序 依次为1、3、5、7 B.各电子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场至f能 级完毕 C.各电子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电子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个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解析:选A。各电子层的能级数等于其所处 的电子层数,即当n=1时,它只有一个s能 级,当n=2时,它有两个能级,s能级和p能 级,所以B、C均错误。而每个电子层最多容 纳的电子数为2n2个,D错误。
自主学习
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构造模
型
连续
线状
1.线氢状原子光谱
光谱分连为续_________光谱和________光
谱,氢原子光谱是________光谱,阳
光形成的光谱是________光谱。
2.玻尔原子构造模型的根本观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运动 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 轨迹 上绕____原__子__核____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121.6×10-9 m =1.6×10-18 J,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ΔE3→2=hλc= 6.626×10-34 J·s×3×108 m·s-1
高中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课件

②角量子数l :描述(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
l 取值为 0,1,2,3… (n-1).共n个数值.
符号为 s, p, d, f 等.
若电子n、 l 的相同,则电子的能量相同.
在一个电子层中,l 的取值有多少个,表示电子层有多 少个不同的能级.
l表示电子亚层(能级) 练习:找出下列条件下能级的数目,并写出其能级的符号
原子轨道 符号 1s
2s
2px 2py 2pz 3s
3px 3py 3pz
3dxy 3dyz 3dxz 3dx2—y2 3dz2
Hale Waihona Puke ms 取值 ±1/2 ±1/2 ±1/2 ±1/2 ±1/2 ±1/2
习题:
1.下列各电子层,不包含d能级的是( C、D )。
A.N电子层 B. M电子层 C. L电子层 D. K电子层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C )。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3.以下各能级能否存在?如果能存在,各包含多 少轨道?(1)2s (2)2d (3)4p(4)5d
答:(1)2s存在,轨道数为1 (2)2d不能存在 (3)4p存在,轨道数为3 (4)5d存在,轨道数为5
知识小结:
原子轨道:量子力学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描述原子轨道的量子数是:n、l、m 描述电子运动的量子数是:n、l、m 、ms n、l、m 、ms的取值与原子轨道数,可容纳的电子 数的关系
第一节 原子结构模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它 的位置和速度;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知道原子中 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用原子轨道来描述;认识到原子轨道的 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用能级来描述;知道电子云是 对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里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化描述。 2、知道科学假说模型在原子结构建立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历史,感受科学家在科学 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1.1《原子结构模型》第3课时 省一等奖教案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第3课时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能用n、l、m、ms 这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知道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和磁量子数m对应着n电子层中l能级中的原子轨道3.了解原子轨道的图象是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一种形象化表示4.会辨认不同的原子轨道示意图【教学重点】1.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n、ι、m、m 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3.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及形状4.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教学难点】1.n、ι、m、m 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2.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旧课3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①为什么在通常条件下,钠原子中的处于n=4能层的电子跃迁到n=3能层的状态时,在高分辨光谱仪上看到的不是一条谱线,而是多条谱线?1.回答问题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问题,导入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②在高分辨光谱仪中,氢原子的电子从n=2跃迁到n=1层时,得到两条靠得很近的谱线?二、展开新课15分钟3.磁量子数m【板书】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教师讲解:磁量子数既原子轨道个数。
原子轨道是指一个电子空间运动状态。
根据光谱现象,科学家发现同一能级电子空间运动状态不尽相同,一个能级包含着一个或若干个原子轨道。
【板书】3.磁量子数m①角量子数ι和磁量子数m的关系角量子数ι和磁量子数m的关系既能级与原子轨道个数的关系。
对于一个确定的ι值,m值可取0、±1、±2、±3……±ι,共(2ι+1)个数值。
当ι=2时,m有0、±1、±2五个取值;既d能级有五个原子轨道。
②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s能级只有一个原子轨道,可表示为s。
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可表示为px、py、pz。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课件 鲁科版选修3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解析] 随着n值的增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来越远, 能量越来越高,故A项错误;n值和l值相同的电子,能量相同, 故同一电子层(n值相同)中能级个数取决于l的取值,故B项正确; 对于确定的n值,m的取值共有n2个,故C项错误;ms表示电子 的自旋方向,但处于(chǔyú)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 态只能有两种,故D项错误。
[答案] B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1)对于确定的 n 值,l 共有 n 个值:0,1,2,…, (n-1);对于每个确定的 l,m 可取(2l+1)个值。由此可推出: 对于确定的 n 值,m 的取值共有 n2 个,即第 n 电子层有 n 个 能级,n2 个原子轨道。
(2)主量子数 n 和角量子数 l 决定轨道能量高低,角量子数 l 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磁量子数 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分布) 伸展方向。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解析] 玻尔理论是针对原子的稳定存在和氢原子光 谱为线状光谱的事实提出的,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 多条谱线,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已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必须 (bìxū)借助于量子力学加以解释。
[答案] D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是不断深入的,各个 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都是为了解释当时(dàngshí)出现的某一 现实问题或实验现象而提出的。随后可能又会碰到不能解 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推动原理论的改进或新理 论的创建。
(5)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优缺点: ①优点: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 实,阐明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 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②缺点: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和复杂的光谱 现象。
2017秋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导学案: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第2课时含答案

第2课时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学习目标定位]1。
知道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含义。
2。
理解用四个量子数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
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含义.一、原子轨道1.电子层通常,我们用量子数n来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习惯上称为电子层。
n的取值为正整数1,2,3,4,5,6,…,对应的符号为K,L,M,N,O,P 等。
n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能量越高。
2.能级当量子数n相同时,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因此,对同一个电子层,还可分为若干个能级。
例如,n=1时,有1个s能级;n =2时,有1个s能级和1个p能级;n=3时,有1个s能级,1个p 能级和1个d能级;等等。
3.原子轨道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用原子轨道来描述。
当n=1时,有1个原子轨道,记作1s;当n=2时,有4个原子轨道,记作2s、2p x、2p y、2p z;当n=3时,有9个原子轨道,记作3s、3p x、3p y、3p z,此外还有5个d轨道;等等。
具体情况见下表。
量子数n 符号能级符号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数n=1K s1s1n=2L s2s1 p2p3n=3M s3s1 p3p3 d3d5……………4.电子的“自旋"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能有两种,分别用符号“↑”和“↓”表示.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电子层序数(主量子数)n越大,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2)处于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可能不同,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能级,用s、p、d、f等符号表示,其能量为n s〈n p〈n d<n f,能级数等于电子层数。
(3)同一能级中,根据电子运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原子轨道,同一能级上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同,每个电子层中原子轨道总数为n2个.(4)处于同一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有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节第1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能和构造原理讲义精练(含解析)选修3

第1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能级和构造原理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运动特征⎩⎪⎨⎪⎧能层能级排布规律⎩⎪⎨⎪⎧排布规则构造原理[知识梳理]一、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1.原子的诞生2.宇宙中元素的组成及含量3.能层根据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能层用K、L、M、N、O、P、Q……表示。
4.能级(1)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能量的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能级。
(2)能级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在每一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 s、n p、n d、n f……(n表示能层)。
(3)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能级3个(3s、3p、3d)。
(4)s、p、d、f……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1、3、5、7……的2倍。
5.能层、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能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最多电子数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2 8 18 32 ………………2n2【自主思考】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答案每个能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不同的能层所含有的能级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答案各能层的能级数=能层序数,如第1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2能层有2个能级(2s、2p)、第3能层有3个能级(3s、3p、3d)。
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如2p、3p)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答案相同,如2p、3p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都是6个。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下图的排布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及如何用其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2.能应用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进行描述。
(重点)3.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含义。
(难点)1.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2.光谱和氢原子光谱(1)光谱①概念: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的光或发射的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的谱线。
②形成原因:电子在不同轨道间跃迁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2)氢原子光谱:属于线状光谱。
氢原子外围只有1个电子,故氢原子光谱只有一条谱线,对吗?【提示】不对。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基本观点①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
②阐明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道尔顿原子学说涉及到原子内部结构。
(×)(2)氢原子光谱属于线状光谱。
(√)(3)基态氢原子转变成激发态氢原子时释放能量。
(×)(4)焰色反应与电子跃迁有关,属于化学变化。
(×)核心·突破]1.光谱(1)基态原子吸收能量释放能量激发态原子。
(2)同一原子不同状态的能量激发态大于基态;不同原子的能量不一定存在激发态大于基态。
(3)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相互转化时吸收或释放能量,形成光谱。
(4)光谱分析: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如焰色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不同轨道上跃迁。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基本观点:①电子在确定的轨道上运动②轨道能量是量子化的③电子跃迁产生能量变化(2)意义:①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②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不足:无法解释复杂光谱问题题组·冲关]1.下列有关化学史知识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C.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气体反应体积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首先发现了电子【解析】英国科学家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
【答案】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66240000】A.氢原子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之一B.“量子化”就是不连续的意思,微观粒子运动均有此特点C.玻尔理论不但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而且还能推广到其他原子光谱D.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像火车一样高速运转着【解析】A项中氢原子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B项正确;C项中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对于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却遇到了困难;D项中电子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电子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来描述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不能同时准确测定电子的位置和速度,D项错误。
【答案】 B3.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这表明()A.在原子中只有某些电子能够跃迁产生光谱B.原子中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即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C.原子发射的光是单色光D.白光可以由多种单色光组成【解析】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也就是由具有特定频率的光形成的谱线,原子光谱之所以产生这种特定的谱线,是由于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跃迁的始态和终态的能级差也是量子化的。
【答案】 B4.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电子跃迁时发光B.氖气发光,发出红光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解析】原子发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子跃迁释放或者吸收能量。
【答案】 A【规律方法】激发态原子不稳定,电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灯光、霓虹灯光、激光、焰火等可见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至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是大多数金属发生焰色反应的原因。
电子的跃迁是物理变化,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教材整理1原子轨道1.电子层在同一电子层中,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电子层可分成不同的能级,用s 、p 、d 、f 表示。
3.原子轨道(1)概念: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2)n 值所对应的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情况【答案】 x y z x y 3p z 3 3d5 4s 1 4p x 、4p y 、4p z 3 4d 5 4f 74.自旋运动状态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有两种,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1)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
(√)(2)第n 电子层共有n 个能级,n 2个原子轨道。
(√)(3)每个轨道容纳的2个电子自旋方向不固定。
(×)(4)n =2时,有2s 、2p x 、2p y 、2p z 四个原子轨道。
(√)教材整理2 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和电子云1.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1)对象:原子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即原子轨道。
(2)方法:用直角坐标系标注。
(3)意义:表示原子轨道的空间分布。
(4)形状:s轨道球形;p轨道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是分别相对于x、y、z轴对称,呈哑铃形(∞)。
2.电子云(1)概念:描述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
(2)含义: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电子云中的每一个小点就是一个电子,对吗?【提示】不对。
合作·探究]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探究探究背景]多电子原子如氧原子,电子的运动区域不同,其能量不同,而且电子的运动轨迹也不同。
探究问题]1.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区域与其能量的高低之间有何关系?【提示】多电子原子中,通常能量较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而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2.不同电子层的同种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是否完全相同?【提示】不同能层的同种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只是原子轨道的半径不同,能级序数n越大,电子的能量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例如1s、2s、3s轨道均为球形,原子轨道半径:r(1s)<r(2s)<r(3s)。
核心·突破]1.电子层数(n)、能级数、原子轨道数、容纳电子数的关系:3.s轨道为球形,p轨道为“∞”形,并不是说s能级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p 能级电子绕核做“∞”形运动。
4.电子云图中的一个小黑点,不代表一个电子。
5.离核越近,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越大。
题组·冲关]1.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顺序依次为1、3、5、7B.各电子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电子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电子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个【解析】各电子层的能级数等于其所处的电子层数,即当n=1时,它只有一个s能级,当n=2时,它有两个能级:s能级和p能级,所以B、C均错误;而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答案】 A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4 B.15C.16D.17【解析】原子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最内层只有1s能级,可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有2s、2p两个能级,可容纳1×2+3×2=8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又因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选A 项。
【答案】 A3.如图是2p z轨道电子云的示意图,请观察图,并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p z轨道上的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分布是z轴对称B.s电子的电子云形状是球形对称的C.电子先沿z轴正半轴运动,然后再沿负半轴运动D.2p z轨道形状哑铃形【解析】电子云是电子在一定区域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它并不是电子运动的实际轨迹(或轨道),故C错;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s电子的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故B对;观察该图可知A对;该p轨道为哑铃状,D对。
【答案】 C4.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导学号:66240001】(1)2s________3s(2)2s________3d(3)3p________3s (4)4f________5d(5)3d________4s (6)3p x________3p z【解析】相同电子层上不同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n s<n p<n d<n f;不同电子层上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1s<2s<3s<4s…;电子层、能级均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3p x=3p y=3p z;对于处在不同电子层的不同能级,电子排布的先后顺序为n s、(n-2)f、(n-1)d、n p。
【答案】(1)<(2)<(3)>(4)<(5)>(6)=【温馨提示】(1)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运动状态不同。
(2)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但同一能级上的电子能量一定相同。
(3)不同电子层的能级上的电子能量一定不同。
学业分层测评(一) 原子结构模型(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不断深入、发展,并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将原子看作实心球,故不能解释任何问题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中的正负粒子是可以稳定共存的C.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指出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D.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能够成功解释所有的原子光谱【解析】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故A选项是错误的。
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正负电荷的共存问题,但同时认为在这样微小的距离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力,存在着电子会被拉进去并会碰撞在带正电的核心上这样的问题,故B选项是错误的。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散射实验的结果能够分析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故C选项是正确的。
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只引入了一个量子化的概念,只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不能解释比较复杂的原子光谱,故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 C2.观察1s轨道电子云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小点表示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B.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C.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D.1s轨道电子云小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概率的大小【解析】由图可知,处于1s轨道上的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分布呈球形对称,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大,不是在面上或内部,而是在整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