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复习课件(第1课时)(共27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8张PPT

3.激发态原子: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 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 (不稳定)
↓
↓
电子吸 收能量
四.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吸收能量
1s22s22p63s2
基态原子
释放能量
1s22s22p63s13p1
激发态原子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4.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 或释放不同频率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 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为原 子光谱。 5.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 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
特征:暗背景,
亮线,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线状不连续 吸收光谱
特征:亮背景,
暗线,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线状不连续
焰火呈现五颜六色的原因 焰色反应就是某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在高温火 焰中,接受了能量,使原子外层的电子从基态 激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十分不 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约10-8s)便跃迁 到基态或较低的能级上,并在跃迁过程中将能 量以一定波长(颜色)的光释放出来。由于各 种元素的能级是被限定的,因此在向基态跃迁 时释放的能量也就不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 能级差正好对应于可见光范围,于是我们就看 到了各种色彩。
5. 各能级包含的原子轨道数:
(1)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
(2)n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
(3)n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
(4)n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由下图总结: 1.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几个电子?方向如何? 2.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能容纳____ 2 个电子, 相反 且自旋状态_______ ——泡利原理 2、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 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 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 相同 自旋状态______ ——洪特规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

●教学地位
本课时从介绍原子的诞生入手。在介绍能层、能级的概 念后,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书写简单原子 的电子排布式。因此本讲内容虽然基础,但是它是学习好选 修3内容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初步的原子结构知识,又知道结构 决定性质,更知道化学反应中最小粒子是原子。但是你知道 原子是如何诞生的吗?
2.各能层、能级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根据上表可归纳出如下结论:每一个能层所容纳的电子 数最多为2n2。
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 电子数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
A.1s、2p、3d C.2s、2p、2d
B.1s、2s、3s D.3p、3d、3f
【解析】 从M层开始有d能级,即3d,不存在2d,故
【答案】 (1)H O Al S K(写元素名称也可)
(2)KAl(SO4)2·12H2O (3)1s22s22p63s23p1 (4)[Ar]4s1
净水剂
3.(高考组合题)(1)(2012·新课标全国卷)Se原子序数为 ____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
(2)(2011·福建高考)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__。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
态。
1.能准确把握能级分布与能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量的关系。(重点)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2.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
布,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 不同能级。(难点)
排布规律,能用电子排布式 3.将构造原理迁移应用到核
(3)汤姆生原子模型和卢瑟福原子模型 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以后,又于1904年提 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 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 原子。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 系式”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 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 的轨道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电子在运转时产 生的离心力和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达到平衡,因此电子能 够与原子核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像行星和太阳保持一定的距 离一样。原子越重,正电荷也就越大,电子数也越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27张PPT

1s22s22p6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注
意
练习:请写出第四周期21—36号元素原子的基态电 子排布式。
钪Sc: 1s22s22p63s23p63d14s2 钛Ti: 1s22s22p63s23p63d24s2 ; ;
A. Ca2+ 1s22s22p63s23p6
B. O2- 1s22s23p4 C. Cl- 1s22s22p63s23p5 D. Ar 1s22s22p63s23p6
练习2:
1.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某原子, 18 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
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4, 则此 3周期,第VIA族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 ____________
练习:
1、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C ) A.1s、2p、3d、4s B.1s、2s、3s、2p C.2s、2p、3s、3p D.4p、3d、4s、3p
2、根据2n2的规律推算第一到第四电子层最多可
以容纳的电子数目为 2、8、18、32 。
想一想
第 3层 第 4层 第 2层 第 1层
练习:请写出第四周期21—36号元素原子 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铜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锌Zn:1s22s22p63s23p63d104s2 ; ;
镓Ga: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
锗Ge: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章单元复习课.pptx

(2)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第二、三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 第四、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1; 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为25。
2.推断方法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第ⅠA、第ⅡA族元素,也 可能是副族、Ⅷ族或0族元素氦。 (3)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4)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 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科综合素养。本栏目精心梳理 单元主干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层次清晰,便于快速回顾、高 效理解,以达事半功倍之目的。
一、原子结构 1.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 (1)能层:用符号K、L、M、N、O、P、Q……表示。 (2)能级:用s、p、d、f……表示,各能级可容纳最多电子数依 次为1、3、5、7……的二倍。
(3)原子轨道。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 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 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 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电子总 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为价电子:2s22p3。 (2)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由于氮原 子的2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为稳定结构,致使其第一电离能“反 常”高于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 (3)B的原子序数是5,所以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B和N都属于第二周期,同周期自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B 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B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化合价是 +3价。 答案:(1)2s22p3(2)N>O>C(3)1s22s22p1N+3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2)能级的表示方法及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能层(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符号 K L
M
N
O
P Q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 …… …… ……
最多电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 …… …… ……
子数 2 8
18
2.简单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 (2)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过于繁琐,我们可以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 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来表示。如Na的核 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其中第一、二能层与Ne(1s22s22p6)的核外 电子排布结构相同,所以其电子排布式可简化为[Ne]3s1。
1s22s22p63s23p6,选项A是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故A错误;
书写电子排布式时,能层低的能级要写在左边,能层高的能级要写在
右边,因此21S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3d14s2,故B 错误;
D是F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不符合题意。
易错提醒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3.下列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16S2-:1s22s22p63s23p4
√C.18Ar:1s22s22p63s23p6
B.21Sc:1s22s22p63s23p64s23d1 D.9F:2s22p5
解 析 S2 - 的 原 子 核 外 共 有 18 个 电 子 , 其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2345
解析 答案
2.下列能层不包含d能级的是 A.O能层 C.M能层
(新编)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题组 2 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 1s22s22p63s23p6 B.F 1s22s22p5 C.S2- 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 【解析】 S2-的电子排布式应为 1s22s22p63s23p6。 【答案】 C
[题组·冲关]
题组 1 构造原理
1.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高低比较中,错误的是( )
A.2s<2p
B.2p<3p
C.3s<3d
D.4s>3d
【解析】 同一能层中能级的能量 ns<np<nd<nf,符号相同的能级如
2p<3p<4p;由构造原理知能量 4s<3d,D 项错误。
【答案】 D
2.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2)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符合构造原理吗? 【提示】 1~36 号元素中,只有 Cr、Cu 两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填充顺 序与构造原理不符合。 (3)元素周期表中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方括号里的符号是什么意 义?模仿写出 8 号、14 号、26 号元素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提示】 方括号里符号的意义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表示该元素 前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结构;O:[He]2s22p4;Si:[Ne]3s23p2; Fe:[Ar]3d64s2。
28
2 6 10 2 18
6
10
14
2
… …
…… ……
… …
32
…… …… …… 2n2
2.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如 1s<2s<3s…… 2p <3p<4p……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精品PPT课件

17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020/10/26
18
能层与能级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 同的能层。
2020/10/26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问题: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那 么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 P4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大爆炸宇宙理论
宇宙大爆炸
2h后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极少量的锂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合成
其他元素
2020/10/26
4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P4
2020/10/26
5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 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 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 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 事物的本质。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 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而不断地深入 和发展。
19
能层与能级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依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离核远近:近
远
能量高低:低
高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2020/10/26
20
能层与能级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020/10/26
18
能层与能级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 同的能层。
2020/10/26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问题: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那 么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 P4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大爆炸宇宙理论
宇宙大爆炸
2h后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极少量的锂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合成
其他元素
2020/10/26
4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P4
2020/10/26
5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 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 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 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 事物的本质。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 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而不断地深入 和发展。
19
能层与能级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依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离核远近:近
远
能量高低:低
高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2020/10/26
20
能层与能级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课件(共31张PPT)

A.NB.MC.L源自D.K1.下列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 ①5s ②2d ③3f ④6p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比较下列能级的能量大小关系(填“>”、“=”或“<”): (1)2s________4s; (2)3p________3d; (3)3d________4s;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1s22s22p63s23p6 B.F:1s22s22p5 C.S2-:1s22s22p63s23p4 D.Ar:1s22s22p63s23p6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5时22 分27秒下午5时22分17:22:2721.11.9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
这种特殊的图形。
第3层
第2层 M层 这里的K、L、M
二、能层与能级
2.能级 (1)多电子原子中,_同__一___能层的电子,__能__量____也可能不同, 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2)能级的表示方法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能层
能层序数
能级
KL
M
N
O
12
3
4
5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最多电子数
2
8
18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P5 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如图的排布顺序,这种规 律称为构造原理。
核 7 7s
7p
外 6 6s
电
6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X 原子和 Y 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B.X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Y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 C.X 原子 2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 原子的 3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D.X 原子核外 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Y 原子核外 N 层上也仅有 两个电子
解析:A.第ⅠA 族元素及某些副族 Cr、Cu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 则不一定同主族,A 不选。B.X 为 He,Y 为 Be,分别为 0 族、ⅡA 族 元素,B 不选。C.X 原子 2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X 为 N 元素;Y 原子 的 3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 为 P 元素,均为ⅤA 族,C 正确。D.X 原 子核外 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X 为 Mg;Y 原子核外 N 层上也仅有两 个电子,Y 为 Ca、Ti、V 等,则不一定同主族,D 不选。
洪特规则
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如 np3:
)
特例:当同一能级上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
空状态时,原子的能量最低,状态最稳定(如 Cr:3d54s1,
Cu:3d104s1)
典例精析
例 1 2015·天津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说 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都是先排内层后排外层 B.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 C.15P 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2x3p1y D.同一原子中,ls、2s、3s 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 d 区的元素是___⑨_______(填编号)。 (2)表中元素①的 6 个原子与元素③的 6 个原子形成的某种常见环 状 分 子 名 称 为 _____苯_____ ; ③ 和 ⑦ 形 成 的 常 见 化 合 物 类 型 是 ____共__价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跟踪练习 3 2015·试题调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I1 总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 变化趋势 B.电离能越大,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易失电子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 强 D.电负性是相对的,所以没有单位
解析: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气态基 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电离能越大,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电子。
④3s23p4,第一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
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
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 738、1 451、7 733、
解析:(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 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所以 A 元素为 7 号元素即氮元 素。
(2)B-和 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8, 则 B 元素为 17 号元素即氯元素,C 元素为 19 号元素即为钾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 元复习课件(第1课时)(共27张)
1.核外电子排布
K、L、M、N s、p、d、f
1、3、5
相反 1
2 相同
2.元素性质的递变
7
16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增大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
2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 专题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专题归纳 1. 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数量关系
答案:C
例 4 2015·试题调研有 A、B、C、D、E 5 种元素,它们的核电 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 20。其中 C、E 是金属元素;A 和 E 属同一 主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1。B 和 D 也属同一主族,它们 原子最外层的 p 能级电子数是 s 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 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等于 D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D
点拨:熟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洪特规则及其特例是解决该类问 题的有效方法。
例 2 2015·厦门高二检测有 A、B、C、D、E、F 六种元素。请填 空(填元素符号):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 个电 子,则 A 元素为___N_______。
(2)B-和 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则 B 元素为____C_l_____,C 元素为_____K_____。
(3)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 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 层电子的成对电子数为_____2_____。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⑤与 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B_e_(_O_H__)_2+__2_N__a_O_H__=_=_=_N_a_2_B_e_O_2_+__2_H__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写出 A、C、D 的元素符号:A___N__a_____,C____A__l ____, D____C__l ____。
(2)写出 B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1_s_2_2_s2_2_p_6_3。s2D 元素原子的电子 排布图__________。
(3)A 、 B 、 C 、 D 第 一 电 离 能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为 ( 填 元 素 符 号N)_a_<__A_l_<__M__g,<电Cl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N)_a_<__M__g_<__A_l。<Cl
解析:由构造原理可知,核外电子排布存在能级交错现象,例如, E(3d)>E(4s),先排 4s 能级后排 3d 能级。Fe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为 ls22s22p63s23p63d64s2,形成 Fe2+时先失去最外层 4s 上的两个电子, 故 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根据洪特规则可知,p 能级上有 3 个 电子时,应分占三个轨道,则 15P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x1 3p1y 3p1z 。
(5)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 未成对电子,则 E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或[Ar]3d104s1,即为 29 号元素——铜元素。
(6)F 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3s23p2,则 F 元素为 14 号元素,即 为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 族。
专题二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专题归纳 这一部分题目的解决要把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 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和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电离能的特殊性。 准确理解和应用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等。
典例精析
例 3 2015·江苏无锡高二检测下列各组中的 X 和 Y 两种原子, 在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 )
答案:B
跟踪练习 4 2015·试题调研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 具 有 下 列 电 子 排 布 式 的 原 子 中 , 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
(3)D3 + 的 3d 能 级 为 半 充 满 , 则 D3 + 的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s22s22p63s23p63d5,则 D 元素原子序数为 26,则为 26 号元素铁元素,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或[Ar]3d64s2。
(4)3p 能级上只有 2 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根据洪特规则,可以是 3p 能级上只有 2 个电子或者 3p 能级上有 4 个电子即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2 或 3s23p4。
解析:A 形成的阳离子 A+与 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A 是 Na。 C 的价电子排布为 ns2np1,是ⅢA 族元素,只能是 Al。B 为第三周期 元素,且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应为 Mg,D-的核外电子 构型与 Ar 相同,D 为 Cl。
跟踪练习 2 2015·经典习题选萃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 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泡利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两个电子自 旋状态相反
能量最低原理
在不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在各原 子轨道上的排布方式应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基态原子的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
解析:(1)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金属元素,属于 d 区(第六、七 周期中还出现 f 区)。(2)6 个氢原子和 6 个碳原子形成的某种常见环状 分子为苯。碳元素和氯元素形成 CCl4,为共价化合物。(3)特征电子排 布式为 nsnnpn+1,由于 s 能级只能排入 2 个电子,所以其排布式实际上 可写为 2s22p3,此为氮元素,据洪特规则,2p 能级的 3 个电子分占不 同的轨道,以使能量最低,所以其最外层成对电子数为 2(2s 能级中的 2 个电子)。(4)Be 和 Al 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可利用 A1(OH)3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类推 Be(OH)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注意 Be 为+2 价,Al 为+3 价。
(1)写出 C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_s_2_2_s_22_p_6_3_s_23。p1 (2)用电子排布图表示 D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 E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4)元素 B 与 D 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B____>______D,C 与 E 的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C___>_______E。(填“>”、“<”或“=”)
解析:A.第ⅠA 族元素及某些副族 Cr、Cu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 则不一定同主族,A 不选。B.X 为 He,Y 为 Be,分别为 0 族、ⅡA 族 元素,B 不选。C.X 原子 2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X 为 N 元素;Y 原子 的 3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 为 P 元素,均为ⅤA 族,C 正确。D.X 原 子核外 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X 为 Mg;Y 原子核外 N 层上也仅有两 个电子,Y 为 Ca、Ti、V 等,则不一定同主族,D 不选。
洪特规则
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如 np3:
)
特例:当同一能级上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
空状态时,原子的能量最低,状态最稳定(如 Cr:3d54s1,
Cu:3d104s1)
典例精析
例 1 2015·天津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说 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都是先排内层后排外层 B.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 C.15P 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2x3p1y D.同一原子中,ls、2s、3s 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 d 区的元素是___⑨_______(填编号)。 (2)表中元素①的 6 个原子与元素③的 6 个原子形成的某种常见环 状 分 子 名 称 为 _____苯_____ ; ③ 和 ⑦ 形 成 的 常 见 化 合 物 类 型 是 ____共__价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跟踪练习 3 2015·试题调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I1 总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 变化趋势 B.电离能越大,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易失电子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 强 D.电负性是相对的,所以没有单位
解析: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气态基 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电离能越大,表示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电子。
④3s23p4,第一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
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
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 738、1 451、7 733、
解析:(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 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所以 A 元素为 7 号元素即氮元 素。
(2)B-和 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8, 则 B 元素为 17 号元素即氯元素,C 元素为 19 号元素即为钾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 元复习课件(第1课时)(共27张)
1.核外电子排布
K、L、M、N s、p、d、f
1、3、5
相反 1
2 相同
2.元素性质的递变
7
16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增大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
2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 专题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专题归纳 1. 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数量关系
答案:C
例 4 2015·试题调研有 A、B、C、D、E 5 种元素,它们的核电 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 20。其中 C、E 是金属元素;A 和 E 属同一 主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1。B 和 D 也属同一主族,它们 原子最外层的 p 能级电子数是 s 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 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等于 D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D
点拨:熟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洪特规则及其特例是解决该类问 题的有效方法。
例 2 2015·厦门高二检测有 A、B、C、D、E、F 六种元素。请填 空(填元素符号):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 个电 子,则 A 元素为___N_______。
(2)B-和 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则 B 元素为____C_l_____,C 元素为_____K_____。
(3)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 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 层电子的成对电子数为_____2_____。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⑤与 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B_e_(_O_H__)_2+__2_N__a_O_H__=_=_=_N_a_2_B_e_O_2_+__2_H__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写出 A、C、D 的元素符号:A___N__a_____,C____A__l ____, D____C__l ____。
(2)写出 B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1_s_2_2_s2_2_p_6_3。s2D 元素原子的电子 排布图__________。
(3)A 、 B 、 C 、 D 第 一 电 离 能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为 ( 填 元 素 符 号N)_a_<__A_l_<__M__g,<电Cl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N)_a_<__M__g_<__A_l。<Cl
解析:由构造原理可知,核外电子排布存在能级交错现象,例如, E(3d)>E(4s),先排 4s 能级后排 3d 能级。Fe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为 ls22s22p63s23p63d64s2,形成 Fe2+时先失去最外层 4s 上的两个电子, 故 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根据洪特规则可知,p 能级上有 3 个 电子时,应分占三个轨道,则 15P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x1 3p1y 3p1z 。
(5)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 未成对电子,则 E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或[Ar]3d104s1,即为 29 号元素——铜元素。
(6)F 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3s23p2,则 F 元素为 14 号元素,即 为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 族。
专题二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专题归纳 这一部分题目的解决要把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 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和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电离能的特殊性。 准确理解和应用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等。
典例精析
例 3 2015·江苏无锡高二检测下列各组中的 X 和 Y 两种原子, 在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 )
答案:B
跟踪练习 4 2015·试题调研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 具 有 下 列 电 子 排 布 式 的 原 子 中 , 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
(3)D3 + 的 3d 能 级 为 半 充 满 , 则 D3 + 的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s22s22p63s23p63d5,则 D 元素原子序数为 26,则为 26 号元素铁元素,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或[Ar]3d64s2。
(4)3p 能级上只有 2 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根据洪特规则,可以是 3p 能级上只有 2 个电子或者 3p 能级上有 4 个电子即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2 或 3s23p4。
解析:A 形成的阳离子 A+与 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A 是 Na。 C 的价电子排布为 ns2np1,是ⅢA 族元素,只能是 Al。B 为第三周期 元素,且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应为 Mg,D-的核外电子 构型与 Ar 相同,D 为 Cl。
跟踪练习 2 2015·经典习题选萃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 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泡利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两个电子自 旋状态相反
能量最低原理
在不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在各原 子轨道上的排布方式应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基态原子的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
解析:(1)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金属元素,属于 d 区(第六、七 周期中还出现 f 区)。(2)6 个氢原子和 6 个碳原子形成的某种常见环状 分子为苯。碳元素和氯元素形成 CCl4,为共价化合物。(3)特征电子排 布式为 nsnnpn+1,由于 s 能级只能排入 2 个电子,所以其排布式实际上 可写为 2s22p3,此为氮元素,据洪特规则,2p 能级的 3 个电子分占不 同的轨道,以使能量最低,所以其最外层成对电子数为 2(2s 能级中的 2 个电子)。(4)Be 和 Al 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可利用 A1(OH)3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类推 Be(OH)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注意 Be 为+2 价,Al 为+3 价。
(1)写出 C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_s_2_2_s_22_p_6_3_s_23。p1 (2)用电子排布图表示 D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 E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4)元素 B 与 D 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B____>______D,C 与 E 的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C___>_______E。(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