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与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与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与预防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6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急性咽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

3

4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多见于 5“小儿四病”(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

(2)感染性腹泻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

欲尚正常

3、护理(

4、预防(1

1)提倡合理喂养( 2)注意饮食卫生

( 2)注意调节饮食。

( 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40%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

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

( 2

3、预防21

3

(2)坚持母乳喂

( 3

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

芝麻等。( 4

D 缺乏性佝偻病由于缺乏维D

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1、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

2、症状(1( 2)生长过速( 3)喂养不当( 4)疾病影响

( 2)进入活动

( 3)动作发育迟缓( 4)

言发展较晚。

3 、预防(1

等辅食。(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 2

1、病因热能代谢障碍

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 4)精神因素

212)

3)体脂聚集以乳房、腹部、臀部、肩部较显著。( 4)因肥胖

31)避免过度饮食。( 2

四、常见五官疾病

1 、病因

2、症状病损区会出现进一步着色而呈棕黄色或黑褐色。

过半透明的釉质反映出来时,呈现特有的“墨浸样”改变。

3、预防(1)注意口腔卫生(2

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3

防龋。( 5)定期口腔检查当下方牙本质严重脱矿、着色并透

4)药物

1、病因(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 2(3)形觉剥夺。

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①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近视,影响眼的正常发育;②弱视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低下

和缺乏立体视觉。

3、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 2.中心注视者:遮盖疗法、视刺激疗法、压抑疗法治疗,提高视

力。 3.旁中心注视者:后象疗法、红色滤光片或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H

r)刷、恢复黄斑中心凹注视。 4.同视机训练。五、常见皮肤病

Aidinge

纤等引起过敏。

1、乳母少吃刺激性食物2 3 、不用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4

感染。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

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

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 A 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浅表皮肤感染,主要

累及儿童。流行于全世界,主要通过人 -人直接接触迅速传播。发病高峰在夏秋季,易感因素

有高温、潮湿、卫生条件差、特应性体质和皮肤外伤。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期预防一、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1

2 、有传染性疫性不同的传染病产生的免疫力程度是不同的。 4 、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期( 2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

3 、有免1)潜伏

1、传染源(1传染病患者

2、传播途径(1

32 病原携带者3

流感、麻疹、结核病、

4 虫媒传播

2

5 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

1、管理传染源

三看。 2 早隔离病人2 、切断传播途径

1 早发现病人

3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

( 1 经常性预防措施环境卫生、空气新鲜、包含卫生、个人卫生习惯。

2 传染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消毒、通风换气)

3、保护易感人群(1

2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因 6 个月至于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3、护理水痘药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

4、预防(一)严格管理传染源: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

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 二)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 ,减毒活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二、麻疹

1、病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玻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

3、预防隔离病人至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 天。接触者检疫 3 周,曾接受被动免疫者检疫 4 周。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

的场所。增强人群免疫力

1、病因

2、症状低烧、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

3、护理体温38卧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

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

之一。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

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炎中的一种。传染性肝炎,可以分为黄疸性和无黄疸性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

大便排除,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其特点。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

戊型 5 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 TV 肝炎。上述各种肝炎病毒,都以肝脏为侵袭对

象(医学上称为嗜肝性),引起肝脏病变,有相似的病状。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病症,多由

饮食、消化道感染引起,病程较短,多可以自限和痊愈。乙肝和丙肝多为慢性病变,病情缠

绵,活动性病变者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传染途径多为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丙肝为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

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

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玻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

相关。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例重要集中在 10 岁以下的儿童,以2-6 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

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疫苗,

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则相对增加。疾病症状潜伏期 5 ~ 15 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预防

方法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含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且可造成流行。 (二)传染病的特性 1、病原体 病原体即环境中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2、传染性 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传染病的发生。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当病原体的传染力超过了人群的免疫力时,就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引起流行。 流行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3、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人体的免疫状态因病而异,个体之间也有差别 如,麻疹、水痘等,一次得病后几乎不再感染,称为持久免疫。

流行性感冒痊愈后,经一段时间后可再度感染。 4、规律性 (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身体,至出现症状这段时间。可据此确定检疫期限,如猩红热:12天。 (2)前驱期:头痛、发烧、乏力等症状出现,此时已具有传染性。 (3)症状明显期:逐渐表现出传染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 (4)恢复期:体温、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易恶化,需要加强护理,至康复。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传给易感者,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如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3)虫媒传播:蚊→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白蛉→白蛉热;蚤→鼠疫;虱→斑疹伤寒;(4)接触传播:沙眼、红眼病、脓疱疮 (5)医源性传播:如乙型传染性肝炎 (6)母婴传播:包括胎盘传播、哺乳传播和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主要类型:出生前传播、出生时经产道传播、母乳传播、出生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 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 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不去病人家串门 4、加强营养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5岁以下儿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 (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 欲尚正常 3、护理(1)(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40%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 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

3、预防(1)(2)坚持母乳喂 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3) 2 芝麻等。(4) 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缺乏维D 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1、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2)生长过速(3)喂养不当(4)疾病影响 2、症状(1)(2)进入活动 (3)动作发育迟缓(4)大脑皮层兴奋性 言发展较晚。 3、预防(1)(2) 等辅食。(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热能代谢障碍 1、病因(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4)精神因素 2(1)(2) (3)体脂聚集以乳房、腹部、臀部、肩部较显著。(4)因肥胖 3(1)避免过度饮食。(2) 四、常见五官疾病 1、病因 2、症状病损区会出现进一步着色而呈棕黄色或黑褐色。当下方牙本质严重脱矿、着色并透过半透明的釉质反映出来时,呈现特有的“墨浸样”改变。 3、预防(1)注意口腔卫生(2) 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3)(4)药物防龋。(5)定期口腔检查 1、病因(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2)(3)形觉剥夺。(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①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近视,影响眼的正常发育;②弱视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低下和缺乏立体视觉。 3、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2.中心注视者:遮盖疗法、视刺激疗法、压抑疗法治疗,提高视力。3.旁中心注视者:后象疗法、红色滤光片或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HAidinger)刷、恢复黄斑中心凹注视。4.同视机训练。 五、常见皮肤病 纤等引起过敏。 1、乳母少吃刺激性食物 2 3、不用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 4 感染。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措施 宣化镇岳窑小学 2014.9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遵循预防为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做好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各班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健康。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3)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2、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3、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食堂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制度,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食堂管理者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校医、教育处。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4、有计划的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教育学生养成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7、加强部门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班主任要按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午检和报告,宿舍管理老师坚持对住宿生晚上回宿舍检查和报告,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并把检查结果记入班主任日志和值班记录。 2、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1名高烧学生或者1天内有3个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及电话询问请假学生发现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执行"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学校校医应当在24小时内向上级机关报告。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精编版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2、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 二、常见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一)了解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4、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5、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

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二)水痘 1、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2、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3、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5、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三)风疹 1、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学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一)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长期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即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肺结核患者排菌量越多,其对其他人群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被感染。飞沫直径1~5μm最易沉积于肺泡。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多为缓慢,表现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2)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周身无力,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经空气和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

常见病 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健康教育的内容: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  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学校健康教育的要求: 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包括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里卫生、安全措施等与健康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了解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 教育部明确规定,将学生常见病防治、学校健康教育、改善学校环境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并列,作为基层学校应完成的学校卫生四大基本任务。 1992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全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法”(1992—2000),确定视力不良、沙眼、龋齿、肠道蠕虫感染、贫血、营养不良等六病为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 凡裸眼视力低于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近视眼是由于

眼对光的曲折力同眼轴长度不相适应造成的。包括:眼轴长度正常,晶状体的曲折力过强;晶状体的曲折力正常,而眼轴长度过长。 锻炼身体,增强体制;注意营养、不挑食;改善照明、端正坐姿;节制看电视、用电脑;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积极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对餐饮人员及儿少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定期体检,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岗位。 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及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及消灭苍蝇。 人的鼻腔、咽、喉部是肺呼吸前端通道,称做上呼吸道。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急性炎症称之为感冒,多数是由于病毒引起,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感冒的一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经常开窗透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 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

幼儿常见的传染病

二、幼儿常见得传染病 (一)病毒性传染病 1、水痘 (1)病因 水痘就是由水痘病毒引起得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疱疹得浆液中。从病人发病日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很强.发病初期,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得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染。此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传染性很强。 (2)症状 发病初期1~2天低烧,以后逐渐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初得皮疹为红色得小点;1天后转为水疱,水疱奇痒;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并逐渐脱落。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留疤痕。因此,在病儿皮肤上可见到3种皮疹:红色得丘疹、水疱、结痂三者同时并存。出疹期间,皮肤瘙痒、睡眠不安。 (3)护理 发热时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空气新鲜。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为了防止水疱被抓破,引起继发性感染,要给患儿剪指甲,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擦在皮肤上止痒。水疱上可涂龙胆紫,使疱疹尽快干燥、结痂.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人。隔离期限就是从发现时起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时止。病人停留过得房间应开窗通风3小时。 2、麻疹 (1)病因 麻疹就是由麻疹病毒引起得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毒存在于患儿得口、鼻及眼得分泌物中,主要经飞沫传染。病毒在流通得空气或日光下半小时即被杀灭。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2)症状 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症状。2~3天后,在口腔内两侧颊粘膜上,出现灰白色针尖大小得小点,外周有红晕,此为麻疹粘膜斑,就是早期诊断麻诊得重要依据.3~4天开始从耳后、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得顺序出皮疹。出疹时,热度更高,症状加重,常伴有呕吐、腹泻,时间3~5天。随后皮疹开始消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一切症状随之减轻。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 一、教育主题:常见传染病预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 1、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核心内容:我们知道传染病是非常可怕的,在传染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内容的变化呢?注意什么条件可以保障其自身的健康呢?下文就春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进行分析,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到您。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儿童常见传染病

(一)儿童非典型肺炎 1、病因:冠状病毒?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3)易感者 3、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 有密切接触史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2)症状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偶畏寒,伴或不伴乏力、精神萎糜或哭闹烦躁不安;或全身酸痛、头痛、关节痛、胸痛、腹泻;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重症可出现呼吸急促,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综合症。 肺部体征可不明显,偶有肺实变体征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 (4)胸部X线或CT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不对称局灶性浸润性阴影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符合上述1+2+3条或2+3+4条者为疑似病例。 符合上述1+2+3+4条或2+3+4+5条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4、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和器官功能保护 3)抗生素治疗防治细菌感染,如阿奇霉素等大环酯类药 4)早期可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儿童慎用)甲基强的松龙80-320mg/天。 6)中药辅助治疗

7)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8)重症病例进入ICU AP治疗简易流程图 临床诊断AP病例 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3天好转继续用药甲基强的松龙100mg/天*3 有低氧血症者 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3 收住ICU 试用恢复期血清或血浆置换 5 、出院参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3个条件: (1)停用退热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体温正常10天以上;(2)呼吸系统症状基本消失; (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6、预防 1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认真做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3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以及个人卫生的管理 4 )加强晨检工作 5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及时报告可疑病例。 (二)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期平均为14天。水痘的前驱期可无症状或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持续1—2天迅速进入出疹期。皮肤初为红色斑疹,经数小时成为红色丘疹、疱疹。水痘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数日痂皮脱落。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为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患者应从发病日起隔离10日。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 二、预防措施: 1、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流行期室内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起来。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或吃东西前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免过劳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确诊传染病要及时在家隔离,以免扩大范围。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三)预防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 病及预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防控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知识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一)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二)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三)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

常见病、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1、校医和学校领导经常通过晨会、板报、专栏对全校师生进行“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宣 传。提高师生的自我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②每次洗手后用清洁的手巾和纸巾擦干。 ③不要共用手巾。 ④注意均衡饮食,参加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加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①加强对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②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而且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 3、加强校园垃圾清理,打扫。教育学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经常疏通污水沟,清除卫生死角。每周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室等重点场所进行喷药消毒1次 4、随时掌握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送学校卫生室或医院检查治疗。 5、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每学期购买除“四害”药品。春冬季节以消灭越冬蚊为主。夏秋则以消除蚊虫的孳生地为主。晚自习时间给每间教室喷洒灭蚊药水。号召学生购买些对人畜无害的蚊香在晚修时间用。 6、在流脑、乙脑流行季节,首先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向学生了解流脑、乙脑的危害性和预防流脑、乙脑的重要性,使学生愉快接受预防接种,最后督促学生到防疫站接种疫苗。 7、加强营养指导。对饮食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监督,防止“病从口入”。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流行,保障师生健康,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本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的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利用宣传栏,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干货)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 及预防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

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