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自然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秦为胜)

高三自然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秦为胜)
高三自然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秦为胜)

高三自然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秦为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习题,总结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整体设计设想: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着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介绍:

二、试卷分析及讲评

T2:引导学生分析北京昼长相等条件是什么?

结论:两个节气直射点位置相同,

然后,让学生图上找出两个节气直射点位置相同。

再进行知识迁移: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B)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T4:让学生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反推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经过赤道时节气应为春分

T6:引导学生分析锋面过境时,天气有何变化?两侧气温、气温有何差异?

有剧烈的天气变化,气温、气压、湿度变化明显,因此锋面两侧水平气温、气压梯度均增大。锋面过境产生阴雨、沙尘暴天气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太阳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弱。

T8:引导学生了解死亡谷位于内华达山脉背风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再去分析死亡谷夏季干热的原因,可迁移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炎热中心(火洲)原因。

死亡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山谷不易散热,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不易形成降水,产生焚风效应;空气干燥、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

T9:先让学生了解中央谷地属地中海气候,再从图上比较两侧河流补给、水文特点、地形特点差异。

得出:中央谷地的西侧多时令河,径流季节变化更大;中央谷地东侧的河流,夏季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盛行西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冬夏径流差别小,径流季节变化小。东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更丰富,选项C 正确。

T11:飞来峰岩石类型要让学生从图中信息进行解读。

从题干分析,丙处岩层按顺序形成较晚,且没有侵入、喷出或切断的形态,不可能是岩浆岩,B、C、D错。采用排除法,A对

T12:根据珲春地理位置确定属温带季风气候,位于长白山脉东坡,是夏季风迎风坡,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

再结合地形与气候条件分析,珲春的地形以山地为主,A错,这里一般不会有台风影响,B错。珲春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有高山屏障作用,冬季风背风坡,形成冬暖夏凉的特点,D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丰富,冬季处西北季风背风地带,降雪较少,C对;

T13:海运适合运量大、对时间要求不太高的大宗货物、蔬菜不易保鲜,不宜采用铁路运输。通过珲春“借港出海”运输的货物应该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品,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珲春背靠松嫩平原,这里是商品性农业基地,这里

的铁矿石、牛肉较少,选B。

2、综合题错误率较高题及原因

T14:观看学生答题状况:

T14题:(1)部分学生坝址

..画不对;受淹区域画不出来导致移民的数

..位置

量计算错误。

引导学生正确画出水库坝址位置,与受淹区域,再确定移民量

正确画法:坝址位置———开口盆地峡谷段,受淹区域为水坝以上150M 等高线包围区域。

(2)很多同学东西部降水差异答错,原因分析不对,导致全题得0分。

让学生总结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

总结:1、海陆位置 2、大气环流 3、地形 4、洋流

此地位于浙闽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西部为相对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基本相同,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降水,海陆位置虽然有些差异,但均处东部沿海对降水影响不大,洋流对我国降水影响不大,因此此地东西部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西部多低山、丘陵,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开明显,多地形雨,因此,西部(山区)多于东部(平原);要让学生学会抓主要因素。

T15、(1)(2)观看学生答题状况:

T15题:(1)降水特征未分析总量差异,原因只从大气环流去分析,未分析地形与洋流等。答题不完整失分。

让学生掌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分析方法:

1)、降水总量比较:多少

2)、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还是不均匀,是冬雨型,还是夏雨型等。

原因分析: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与地形相结合分析+洋流影响

(2)此题要突出四个方面互补性,学生大多世界地理知识贫乏,答题不完整失分。

T15、(3)观看学生答题状况:

(3)边境地理环境特点大多只分析地形这一因素,还有边境线长度、气候、人文方面去分析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答题不完整。

T16、(1)观看学生答题状况:

T16、(1)只分析热量条件、未分析降水条件、垂直地带性,答题不完整。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分析:

①水分和热量条件——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②自然环境复杂程度——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明显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③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

④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人类的生产和活

动及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最终得出: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2分)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2分);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垂直自然带带谱丰富,植被种类复杂等。(2分)

T16、(1)观看学生答题状况:

(2)小麦干物质不知何物,与土壤有机质混肴,导致完全不知道答,此题综合题得分率最低。

比较两地小麦生长期长短不同,西藏热量不足,小麦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干物质最终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

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热量更充足,导致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但小麦成熟快,生长周期较短(2分),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有机质多(2分)。

最新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地理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中国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这份试卷是高二文科班周五的测试卷,试题由高二地理备课组出。这节课把试题进行重组,重点讲解了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几个选择题和综合题。 重难点: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1、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地球运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考查天气、气候: (3)、另外一个突出点是考查农业、工业的区位条件比较多,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治理措施。 2、试卷的批改情况 综合题部分:26和27题通过读材料和图上信息分析问题部分做得不是很好。 批改试卷过程当中,还发现了学生在解题答题时一些相似的问题:主要是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地理解题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懂,连地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二、通过解读高考地理大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结合试卷的典型题例,重组试题,分项进行讲评。 典型例题: 图1为30°N 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1~2题。 30° 60° 90° 120° 1004 1000 996 1000 1004 996 甲 图1 ● 乙 ●

曹秀英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试卷讲评课教案 21、设函数321()3 f x ax bx cx = ++(a b c <<),其图像在点(1,(1))A f 、(,())B m f m 处的切线斜率分别为0,a -。(1)求证:01b a ≤<;(2)设函数的递增区间为[,]s t ,求s t -的取值范围;(3)若当x k ≥时(k 是与a 、b 、c )无关的常数,恒有'()0f x a +<,试求k 的最小值。 分析:这是一道集函数方程不等式于一身的难得一见的好题。这道题获得满分的同学有宋黎佳、刘向前、刘凯强、郑乔宏、高宇航,对以上同学提出表扬。(大力表扬是亮点) 应用条件,可得到这样几个信息:a b c <<,202a b c c a b ++=?=--,2220am bm b +-=,做到这里做不下去了,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怎么办?送给大家八个字:类比联想,划归转化。我们在考卷上看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出现的,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肯定和我们所学所见相联系。遇见新问题要往老问题上划归。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是一个求不等式的取值范围问题,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之前学过的范围问题看如何建立不等式。 想不到看提示:类比联想,划归转化,温故知新,多元联系。 1、a b c <<,且0a b c ++=,求 c a 的取值范围;(将b 替换成a c --联立消元建立新不等式) 2、(2011浙江16)设,x y 为实数,若2241,x y xy ++=则2x y +的最大值是 。(均值、?直线曲线有交点、化成函数) 2010浙江15、设d a ,1为实数,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01565=+S S 则d 的取值范围是 。 2a 12+9a 1d +10d 2+1=0,此方程有解,所以△=81d 2-8(10d 2+1)>0,得d >或d <- 2这道题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遗忘较多,找不着方法,尤其是应用不等式由221415 x y xy xy ++=?≤ 222(2)448x y x xy y xy +=++≥,由上述两个式子得出28(2)5x y +≤ 这个不对,当场没反应过来,评论:对于学生答案是否正确应给予明示。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大隐镇中心学校小学部茅彤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 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2)说几句拟人句。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20200625040643)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杨建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 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 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知识点的巩固。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2、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选择适当方法。 整体设计::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教会学生如 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 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及3S 技术、气候、日出时间变化、河流水文特征、城市功能区、等高线应用、人 整体的 口、非洲自然人文环境和我国都江堰等知识考查,知识面广,还考查了地理学科 认识 应该具备的能力。 2、成绩情况:班级平均分是 52 」、选择题 1、选择题做题情况展示: 选择题最高分40 最低分12 20分以上有41人其余20分以下其中11题得分 率最低 选择题得分率低是很多同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选择题得 根据大 纲有针 对性的 学习, 明确学 习目标 是学生 明确出 错的原 因,并 提出解 决的方 法 培养学 生的解 题技巧 和解题 的方 法,形 成程序

高三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试卷讲评课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英语强化模拟试题 Unit 6 Weather 讲评课 教案Teaching Aims: 1.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知识。 2.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综合题的做题能力,掌握科学的做题方法。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学生做题中的出错点。 2、正确运用宾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测查的范围广,知识点考查详细,采用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2、学生小组修改试卷 step 3、精讲错题 语音知识

5道小题分别考查了元音字母u,字母组合ea,ar 及辅音字母ch. S 的发 音。语音题的考核重点还是在元音上。备考建议: 掌握基础的发音规则,多朗 读,多归纳。 语言知识运用: (A)8.--- Are you satisfied with her answer ---- Not at all, it couldn’t have been _____. A. worse B. so bad C. too D. very 高考链接 How are your recent trip to Sichuan ---I have never had ______ one before. A. a pleasant B. a more pleasant C. a most pleasant D. the most pleasant 【命题动向】考查否定词与比较级的连用表肯定。解析:句意:“从来没有这 么愉快过。”否定词never与a more pleasant连用,表示非常愉快,等于最 高级。the most pleasant 是特指,需要有比较的范围。因此选B. (A)12. The library is ______ the reading room. A. twice as big as B. twice as bigger as C. twice as big than D. as twice big as 高考链接 The playground is ______that one.(2014)

最新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精品文档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标1、2、3、4 难点: 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概括一句话新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 反馈练习: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七年级下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 试卷讲评课教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六章—第七章第一 节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课型:试卷讲评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讲解、分析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1、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试卷考查内容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试卷满分100分,试卷分为两部分,单项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共39题。试题难以比为7:2;1,中等题7,14,19,20,24,25,26,27,28,30,32题,占20%。难题18,34题,占10%。其余的是容易题,占70%。 2、试卷的批改情况 选择题部分:第1、4、7、13、18、20、25题得分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下。综合题部分:27、30、33、34、题通过读材料和图上信息分析问题部分做得不是很好。 批改试卷过程当中,还发现了学生在解题答题时一些相似的问题:主要是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地理解题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懂,连地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二、试卷讲评 (一)单项选择题(所选答案必须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亚洲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跨经度最广的洲。 C、跨纬度最广的洲。 D、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维度的判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洲,而跨经度最广的洲是南极洲。【答案】A 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A、以高原、山地为主 B、以山地、平原为主 C、以高原、盆地为主 D、以平原、丘陵为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判断。亚洲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其中,高原和山地是主体,约占

高三自然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秦为胜)

高三自然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秦为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习题,总结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整体设计设想: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着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介绍: 二、试卷分析及讲评 T2:引导学生分析北京昼长相等条件是什么? 结论:两个节气直射点位置相同, 然后,让学生图上找出两个节气直射点位置相同。 再进行知识迁移: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B)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T4:让学生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反推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经过赤道时节气应为春分

T6:引导学生分析锋面过境时,天气有何变化?两侧气温、气温有何差异? 有剧烈的天气变化,气温、气压、湿度变化明显,因此锋面两侧水平气温、气压梯度均增大。锋面过境产生阴雨、沙尘暴天气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太阳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弱。 T8:引导学生了解死亡谷位于内华达山脉背风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再去分析死亡谷夏季干热的原因,可迁移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炎热中心(火洲)原因。 死亡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山谷不易散热,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不易形成降水,产生焚风效应;空气干燥、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 T9:先让学生了解中央谷地属地中海气候,再从图上比较两侧河流补给、水文特点、地形特点差异。 得出:中央谷地的西侧多时令河,径流季节变化更大;中央谷地东侧的河流,夏季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盛行西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冬夏径流差别小,径流季节变化小。东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更丰富,选项C 正确。 T11:飞来峰岩石类型要让学生从图中信息进行解读。 从题干分析,丙处岩层按顺序形成较晚,且没有侵入、喷出或切断的形态,不可能是岩浆岩,B、C、D错。采用排除法,A对 T12:根据珲春地理位置确定属温带季风气候,位于长白山脉东坡,是夏季风迎风坡,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 再结合地形与气候条件分析,珲春的地形以山地为主,A错,这里一般不会有台风影响,B错。珲春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有高山屏障作用,冬季风背风坡,形成冬暖夏凉的特点,D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丰富,冬季处西北季风背风地带,降雪较少,C对; T13:海运适合运量大、对时间要求不太高的大宗货物、蔬菜不易保鲜,不宜采用铁路运输。通过珲春“借港出海”运输的货物应该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品,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珲春背靠松嫩平原,这里是商品性农业基地,这里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3课时 三、课前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这就是第三个标准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两道仿句题。 2.一道语境题。 第二课时阅读讲评

高一地理试卷讲评教案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一地理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第一、二章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以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评讲,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1、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第一章:选择题的1-12题;判断题的21、22、24题;综合题26、28、29题;第二章:选择题的13-20题;判断题的23、25题;综合题的27题;(2)、考查内容比重较大的是地球的运动:5、6、9、10、21、26、28题;(3)、另外一个突出点是考查地图的知识点比较多; 2、试卷的批改情况 (1)选择题和判断题部分:第3、10、11、12、16、22、23题得分率基本都在70%以下; (2)综合题部分:28和29题通过材料和图上信息分析问题部分做得不是很好; 批改试卷过程当中,还发现了学生在解题答题时一些相似的问题:主要是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地理解题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懂,连地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二、结合试卷部分典型试题,进行错题原因分析和讲评 教学反思: 其实这份试卷不少内容我们都做过,都讲过,但是为什么还有的同学做不对呢?甚至有的同学告诉我,自己做时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我一讲评,就觉得很容易。这还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因些,在平时应该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教学应该是双方面的事,学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教也很重要。尤其是试卷讲评的效果很重要。地理试卷讲评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很重要的环节。积极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的解决,也有利于学生错误知识点的纠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讲评课应该是综合复习课,不能就试题讲试题,要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做适当的拓展,特别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各项地理能力。这也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我在以后应该加强的方面。

英语试卷讲评课教案

英语试卷讲评课教案 讲评内容:初一英语期中测试试卷 讲评目标:1、通过讲评,澄清疑点,更正答案。 2、通过讲评,举一反三,弄清各类题得阶梯规律和技巧, 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3、通过讲评,梳理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讲评重点:释疑,点拨,总结规律。 讲评难点:掌握各类题得解题技巧,提高能力。 讲评方法:讲练结合总结规律 讲评步骤: step1 试卷分析 这次考试范围是starter1—3 units1-5.主要考查了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词汇短语,句型等的运用。试卷难度适中。总分一百分,此次七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卷,主要考察七年级上学期Starterunit1---3,Unit1——Unit5九个单元的内容,是课改以来第一次真正把卷面书写、音标纳入考核并用分值体现的试题。本次考试题分六个大题,共90分,卷面书写10分。1.听力部分:分听力测试、对话理解、语篇理解和短文填空四部分各五分;2.。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考查以句型问答及冠词a\an、动词have、介词for为主,兼顾其它,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基础知识。3.完形填空: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重点突出

2、explain these titles and then fill in the chart 3、show all the answers of choice question test. cloze test 1、show the answers of cloze test. 2、explain the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3、sum up the ways of cloze test. 1.通览全文,了解大意。 2.细读全文,先易后难。 3.复读检验,消除疏漏,看文章是否流畅,连贯。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1

2011年漳州市初中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讲评 将军山学校方伟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初中地理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以中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特别是帮助学生提高其地理解题能力。 这份试卷是2011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试题由由全市统一命题。这节课把试题进行重组,重点讲解了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几个选择题和综合题。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一.试卷分析: 1.题型结构分析:试卷分两大题,31小题,严格按照中考的题量,其中选择题25题,占50分;非选择题 6 题,占50分;题型和题量设计合理。 2.知识结构分析:①地球与地图约占13%;②世界地理占约30%;③中国地理约占53%;④乡土地理约占4%。本试卷对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查相对偏多。 3.难易度分析:本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系数按照中考的要求8:1:1。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情况:得分相对较高,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7.10.14.19.23.24.25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分不清主次而丢分。 2.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得分率较低,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26题,由于审题不细致,答案不规范而失分;第27.29.30题,主要是表述不够严密,出现表述不全面,不切合题意。 三.存在问题分析: 从试卷反馈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乱,有的表现为在答题卷上乱写乱画,把试卷当草稿纸等。 B.错别字较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如俄罗斯-俄罗期,脊少一点等。 C.审题不清,未按要求答题。 D.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用词不恰当,没有用学科术语回答,而用非书面语言代之;在开放性题中,思路不够清晰。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王晓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订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提高。 3、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有效、生动的课堂。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1.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90—100 80—89 70—79 60—69 60以下优分率及格率46 12 14 7 6 7 26% 85% 2.试卷结构 (1)、选择题(1-12)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2)、填空题(13-22)为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3)、解答题共50分, ⅰ作图题23题,共6分 ⅱ实验探究题(24-28)共30分 ⅲ计算题(29-30)共14分 3.试卷中各题错误人数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错的人数0 2 9 6 2 1 21 1 9 16 2 12 填空题:(错的人数) 13、 1 5 2 14、15 20 8 15、 4 4 1 16、11 11 17、 2 1 24 18、0 0 8 19、 4 10 20、 3 5 5 21、 1 8 22、 1

作图题:(错的人数) 1、0 2、8 3、41 实验题: 24、 1 6 1 25、(1)0 (2) 4 17 (3) 4 26、(1)10 10 7 (2)44 (3)15 27、14 (1)7 (2) 4 (3)27 28、41 29、(1)20 (2)24 30、(1)10 (2)17 (3)21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4)计算题的解题格式不够规范。 二、试卷评讲: 1、学生自主订正。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题号上打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题号上打上“×”。(学生课前已解决) 2、四人小组合作订正。 针对上一步骤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四人小组交流与合作,讨论完成。 3、教师评讲试卷。 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题目及典型错题。 选择题部分: 7.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小芳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 B.龙舟 C. 小丽或小芳 D.湖水 10.在酱油、水、食油和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酱油 B.水 C.食油 D.白酒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3、情感与态度: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4课时 教材分析: 1、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

高三三轮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1]

数学模拟考试试卷讲评 杨店子高中 常艳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分析错题,找出错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深化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开阔解题思路,优选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三、教学难点: 1、对试卷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变式训练 2、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从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反馈交流 归纳总结 讲练结合 五、突破措施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分析出错原因;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1、 成绩分析 2、 学生分析 3、 试卷存在的问题 ①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运算差 ②缺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二、试题分类辨析与变式训练 1、数形结合思想 第10题 第12题 第14题 (10)曲线3y x =与直线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 13 B. 12 C. 1 D. 2 (12)给出定义:若2 121+≤<-m x m (其中m 为整数),则m 叫做离实数x 最近的整数 记作{x },即m x =}{.在此基础上给出下列关于函数}{)(x x x f -=的四个命题: ①函数)(x f y =定义域是R ,值域是?? ????21,0; ②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2 Z k k x ∈=对称; ③函数)(x f y =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是1; ④函数)(x f y =在?? ????-21,21上是增函数. 则其中真命题是( )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河流》试卷分析讲评 一、学习目标 1、分析试卷和考试情况; 2、将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找出解决方法; 3、分析错题原因,并进行强化训练; 二、学习重点:试卷中易错题、难题的讲解 学习难点:试卷难题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大多数同学都发挥了应有的水平,考的较好的同学有王晶、黄雅芝、罗康等同学。最高分是王晶和黄雅芝两位同学,都是98分。有进步的同学有黄思思、肖山林、全明慧等同学。说明有的同学在前段时间确实在努力学习了,值得表扬,也有些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希望你们能奋起直追。 二、对照答案,自查自纠或同桌互评 21、(1)、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2)、⑦⑨①②③④⑤⑥(3)、青海湖洞庭湖青海湖 22、(1)、唐古拉东(2)、宜昌湖口(3)、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4)、葛洲坝三峡湖北(5)、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水能(6)、重庆武汉南京上海(7)??(8)、黄金水道

23、(1)、汾河渭河兰州西安郑州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巴颜喀拉山 (2)、(3)、银川(4)、??? 24、(1)青海湖青藏高原咸水湖(2)乙鄱阳湖(3)丙洞庭湖围湖造田(4)甲乙丙丁 三、试卷分析 1、题目结构:试卷分两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选择题20个,40分;综合题4个,60分。题型、题量和中考差不多。 2、知识结构:试卷只考《中国的河流》这节内容,知识点相对较少,且集中,具体分值是中国河流概况占37分,长江占39分,黄河占24分。 主要考点:(1)、识记知识点有——河流、湖泊的名称、形状;河流注入的海洋;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江及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流域经过的主要城市;重要的水电站等; (2)、理解知识点有——内流河外流河的区别;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水能丰富的地方; (3)、分析运用知识点有——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原因;黄河水量少的原因; 本次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卷难度:本试卷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系数比中考高点,0.85左右,但材料分析题不多。 4、试卷特色:试题以地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科特色。试卷填图题有60分,加上选择题里的读图题,本试卷地图考了60多分。有中国的河流图,长江、黄河图以及主要湖泊图。让学生通过读图、识图,考查和训练大家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情况调查表 由表可知,选择题错的较多的有第7、13、17、 2、非选择题的得分情况调查表: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课件)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郭东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 固。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 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知识点的巩固。...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2、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选择适当方法。 我们已经完成地理的一轮复习,在知识上已经基本完善,通过这段时间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解题方法,查缺补漏。因此,本节课我主要做到归纳提升,提高解题能力; “究错”反思,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进入高三后期的二轮复习,我们进入了一次一次的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我们的解题能力也在一步步的提高,但这次训练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导入讲评课 1、试卷分析 本套试题的组合有15个选择题和一道答题组成,客观题主要是模拟高考试题的模式组合的。主要是考察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2、试卷的批改情况 客观题部分:第1、2、13、14、15题得分率比较低,有的在40%一下。 综合题部分:综合题满分24分,均分在11分,高分学生较少,得不到高分。 通过解读高考地理大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结合试卷的典型题例,重组试题,分项进行讲评。 考试大纲: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通过对易错的客观题分析,学生的出错部分主要是两类一是学生对试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明确得分较低的试题,找到不足 根据大纲有针对性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

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 备课日期:05-05-05 上课日期:05-05-10 序号:21 教 学 内 容 一、试卷评价 (首先说明试卷的来源,试卷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信息的获得不能仅评主观印象,应该适当进行基础数据的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数据的处理,其最终结果最好以数据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在进行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抽样时必须保证抽样的随机性、代表性、全面性,注意平衡。) 本次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阅卷。 1、难度 本次考试难度相对比较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初中、 选修模块,没有注重学生的基础的考查,本次考试,学 生成绩没有大的代表性,没有准确的反映教师的教学和 学生的学习。按难易程度,试题特征如右图所示。 总体来说,试题偏难,考查过于集中,试题 的区分度小,学生成绩分布未按正态曲线。 2、覆盖面: 高一年级,由于实行国家的新课程标准, 淄博市选用的是鲁教版教材。作为高中一年级 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试题应该做到以考查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本次考试,知识点的覆盖面如右所示。 从大知识点来看,覆盖比较全面,但不均匀,从分布来看,偏重大气、公转,从小知识点来看,部分未考查到,如:天体、自转规律、昼夜更替、外力作用等,有些题目存在重复现象,如自转偏向等,还有部分知识不应属于本次考查的范围,其比例占到6%。 二、答题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是讲评中的重要内容,该部分信息的获得主要来源与评卷过程的记录、抽样调查、学生调查与座谈等。问题的分析要切中要害,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1、存在问题 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乱,有的表现为在答题卷上乱写乱画,把试卷当草稿纸等。 B、错别字较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如天气晴朗-天气晴郎等。 C、审题不清,未按要求答题,如高压答为反气旋等。 D、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用词不恰当,没有用学科术语回答,代之而用非书面语言;在简述、论述题中,不够条理,思路不清晰。 2、成绩分析 本学科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在全市各学 校相比,成绩比较好,地理A级指标上线人数 316人,居全市第2名,B级指标上线人数665 人,居全市第1名,C级指标上线人数753人, 居全市第1名,但同时看出,与××学校、×× 学校的差距较小,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在学习 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本校各班之间不平衡,班内成绩分布也不平 衡,右图是××班的地理学科成绩分布曲线图,中等学生难区分,过度集中,梯度过于明显。 三、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习题做的较少,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缺少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偏科现象。 2、教师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