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电工测量)【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Ia
a
Ra Ib Ic b Rb
Rc Y- 等效变换 C
Ia a
Rab
Ib
Rbc Rca
Ic b
C
电阻Y形联结
电阻形联结
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Ia、Ib、Ic)一一相等, 对应端间的电压(Uab、Ubc、Uca)也一一相等。
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5
Rb
b +

12V
12V
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
Ra
Rab
Rab Rca Rbc
Rca
48 Ω 448

44
84
Rb 4 4 8 Ω 1 Ω Rc 4 4 8 Ω 2 Ω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
I1 a
Ra Rb
Rb Rc Rc Ra Rb
Ra
Rab Rca Rab Rbc Rca
Rb
Rbc Rab Rab Rbc Rca
Rc
Rca Rbc Rab Rbc
Rca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Ia
a
Ra Ib Ic b Rb
Rc Y- 等效变换 C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U
+
IS
U
RL
_
O
IS
I
特点: (1) 内阻R0 = ;
外特性曲线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i1
U1
U2 U'1
W'2 U'2
i3
W'1 V'2 W1 W2 V'1
V2
V1
i2
V2 W1
U2
U1 W2
V1
V1 W2 U1
U2
W1
V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W1
V2
U1
N
• W2

U2 S
V1
S
V1 •
U2
W2 •
N
U1
V2
W1
30 V2
W1
U2 S

V1 •
W2 N
U1
U1
n N
cos2
O
1s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
7. 4. 1 转矩公式 T Φ , I2 ,cos 2 T KTΦI2 cos 2
常数,与电 旋转磁场
转子电路的
机结构有关 每极磁通 转子电流 功率因数
由前面分析知:
I2 cos 2
sE20
R22
(
sX
R2
E20= 4.44 f 1N2
即E2= s E20
转子静止时 的感应电势
转子转动时 的感应电势
3. 转子感抗X 2
X2 2f2Lσ2 2 s f1Lσ2
当电动机起动瞬间, n = 0, s = 1, f2 = f1 , 则 X2 最大
X20= 2 f1L2
即X2= sX20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p = 1时
旋转磁场的转速 n0 60 50 3000 (转/分)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20
)2
R22 (sX 20 )2
U1 4.44 f1 N1Φm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磁转矩公式
T
K
R22
sR2 (sX 20 )2
U12
由公式可知
1.
T
与定子每相绕组电压
U
2 1
成正比。U
1
T
2. R2 的大小对 T 有影响。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可外
接电阻来改变转子电阻R2 ,从而改变转距。
f2
n0 n 60
p
n0 n n0
n0 p 60
s
f1
定子感应电势频率 f 1 转子感应电势频率 f 2 通常, f2 = 0.5 ~ 4.5Hz (f1 = 50Hz)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转子感应电动势E 2
E2= 4.44 f 2N2 = 4.44s f 1N2
当电动机起动瞬间, n = 0, s = 1, f2 = f1 , 则 E2 最大
(2) Tst与 R2 有关, 适当使
R2 Tst 。对绕线式型
电机改变转子附加电阻
R´2 , 可使Tst =Tmax 。
n0 n
O
T
Tst
Tst体现了电动机带
载起动的能力。
若 Tst > T2电机能起 动,否则不能起动。
起动能力 st
Tst TN
一般st 1 ~ 1.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 = 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 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
解: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速

【VIP专享】电工学 秦曾煌_课后习题答案_7

【VIP专享】电工学 秦曾煌_课后习题答案_7

接,频率为50H z 。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其转差率为0.02,效率为90%,线电
流为57.5A,并已知
Tst TN
=
1.2,
Ist IN
= 7。如果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而使电
动机的起动转矩为额定转矩的85%,试求:(1)自耦变压器的变比;(2)电动机的
起动电流和线路上的起动电流各为多少?
[解]
n
=
1500 − 1440 1500
=
0.04
(2) 额定电流指定子线电流,即
IN
=
√ P2 3UN η cos ϕ
=
1.73
×
5.5 × 103 380 × 0.84
×
0.855
A
=
11.6A
(3) 额定转矩
TN
=
9550
P2 nN
=
9550
×
5.5 1440
N
·
m
=
36.5N
·m
注意,式中P2的单位为kW (4) 起动电流
(1) 起动初始瞬间
E20
=
E1 10
=
200 10
V
= 20V
I20 =
E20
= √ 20
A = 243A
R22 + X220
0.022 + 0.082
cos ϕ20 =
R2
= √ 0.02
= 0.243
R22 + X220
0.022 + 0.082
(2) 额定转速时
SN
=
1500 − 1425 1500
=
0.05
E2 = sE20 = 0.05 × 20V = 1V

(完整版)电工学(秦曾煌版)电工电子学复习题

(完整版)电工学(秦曾煌版)电工电子学复习题

电子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 晶体二极管的阳极电位是—20V,阴极电位是—10V,则该晶体二极管处于( A )。

A.反偏 B.正偏 C.零偏 D.以上都不对2. 当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时,则晶体三极管处于( C )。

A.截止状态 B.放大状态 C.饱和状态 D.以上都不对3. 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如果电源变压器二次电压为100V,则负载电压将是( B )。

A.100v B.45V C.90V D.190V4. 当逻辑函数有n个变量时,共有( D )个变量取值组合。

A. nB. 2nC. n2D. 2n5. 在( D )输入情况下,“与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全部输入是0 B.任一输入是0 C.仅一输入是0 D.全部输入是16、三极管处于放大区时,其发射结(B ),集电结()。

A. 正偏正偏B. 正偏反偏C. 反偏正偏D. 反偏反偏7、硅管的死区电压是( C )。

A. 0.2VB. 0.3VC. 0.5VD. 0.7V8、选用差分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减小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大倍数D. 减小失真9、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负载上的电压平均值为( B )。

A. 0.45U2B. 0.9U2C. 1U2D. 1.2U210、已知逻辑函数Y=ABC+CD,Y=1的是(D)A. A=0,BC=1B. AB=1,CD=0C. C=1,D=0D.BC=1,D=111.某放大电路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2kΩ的负载后,输出电压为2.5V,则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A )A,1.2kΩ B,1.6kΩ C,3.2kΩ D,10kΩ12.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频率为其下限频率f1时,增益比中频率下降分贝数为( C )。

A,20 B,7 C,3 D,113,测得NPN型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电压分别为:U B=2.8v,U E=2.1V,U C=3.6V,则该管处于( C )状态。

A,饱和B,截止C,放大D,击穿14. 已知逻辑函数Y=ABC+CD,Y=1的是( B )A,A=0,BC=1 B,BC=1,D=1C,AB=1,CD=0 D,C=1,D=015.为了获得电压放大,同时又使得输出与输入电压同相,则应选用( C )。

电工学 第七版 上册 (秦曾煌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第二章

电工学 第七版 上册 (秦曾煌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第二章

第2.7.5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第2.7.7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2.7.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第2.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第2.6.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第2.6.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I
=
R5
+
E
R2(R3
+
R1R4 R1 + R4
)
R2
+
(R3
+
R1R4 R1 + R4
)
=
1+
6
3
×
(4
+
6 6
× +
33 )
3
+
(4
+
6 6
× +
3 3
)
= 2A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I3和I4
I3
=
R2
+
R2
R3

chapter1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

chapter1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

IA + IB + IC = 0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6.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 定律)
1.定律 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 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 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 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 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 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回路中各 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 ∑ U = 0 I1 I2 a E 对回路1: 对回路 : 1 = I1 R1 +I3 R3 或 I1 R1 +I3 R3 –E1 = 0 R2 + R1 + I3 R3 E2 对回路 :I R +I R =E E1 对回路2: 2 2 3 3 2 1 2 − − 或 I2 R2+I3 R3 –E2 = 0 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反映了电路中任一 回路中各段电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回路中各段电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I + E _ R
a + U _ b U– b
(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 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 或电压)值为正值; 一致 或电压 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流(或电压 值为负值 相反, 或电压)值为负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 或电压 值为负值。 例: a I R + U – a R b b 若 I = 5A,则电流从 a 流向 b; , ; 若 I = –5A,则电流从 b 流向 a 。 , 若 U =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 , 从 a 指向 b; ; 若 U=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 , 从 b 指向 a 。

电子信息类考研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考研真题

电子信息类考研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考研真题

电子信息类考研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考研真题名校考研真题第14章半导体器件一、判断题1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

()[北京科技大学研]【答案】√@~@【解析】稳压管正常工作于反向击穿状态。

2要使晶体管起放大作用,集电结必须正向偏置,而发射结必须反向偏置。

()[北京科技大学研]【答案】×@~@【解析】晶体管的放大状态的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二、填空题1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饱和与截止两种状态,为了使晶体管可靠截止,通常使管子的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______偏置状态。

[华中科技大学研] 【答案】反向@~@2当在PN结上加正向电压,即电源的正极接在______区,负极接在______区,此时PN结处于______状态。

[北京科技大学研]【答案】P;N;导通@~@三、选择题1衡量稳压二极管稳压性能好坏的最主要的一个参数是()。

[华南理工大学研]A.稳定电流I ZB.稳定电压C.动态电阻D.电压稳定系数【答案】D @~@2PN结在外加正向电压作用下,内电场()。

[北京工业大学研]A.增强B.削弱C.不变【答案】B @~@3电路如图14-1所示,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Uz=6V,正向压降为0.6V,输入电压u i=12sinwtV,当wt=π瞬间,输出电压u O,等于()。

[华中科技大学研]A.12VB.-0.6VC.0.6VD.6V图14-1【答案】B @~@4二极管钳位电路如图14-2所示,各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是()。

[华中科技大学研]A.D1、D2均导通B.D1导通,D2截止C.D1截止,D2导通D.D1、D2均截止图14-2【答案】B @~@5一个NPN管在电路中正常工作,现测得U BE>0,U Bc>0,U CE>0,则此三极管工作区为()。

[华南理工大学研]A.截止区B.饱和区C.放大区【答案】B @~@6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I b从15μA增大到25μA,I c从1mA变为2mA,它的β约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 电工测量
一、选择题
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华南理工大学研]
A.±0.375
B.±0.05
C.±0.25P
D.±0.75
【答案】±0.75
【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2.5%×30=±0.75。

二、填空题
1.有一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额定参数如下:
cosψ=0.2,Un-300V,In=5A,αn=150分格,今用此表测量一负载的消耗功率,读数为70分格,则该负载消耗的功率P =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140W
【解析】功率表常数,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P=70C=70×2W=140W。

2.用一只准确度为1.5级、量程为50V的电压表分别测量10V和40V电压,它们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7.5%;±1.875%
【解析】该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所以在测量10V 的电压时,501.5%0.75V γ=±⨯=±最大相对误差为:
,在测量40V 的电压时,最大相对误差为:0.7510%100%7.5%1010
γγ±∆=⨯=⨯=±100% 1.875%
40γ
γ∆=⨯=±3.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 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下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 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0.75
【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 =±2.5%×30=±0.75。

4.一磁电式电流表,当无分流器时,表头的满标值电流为5mA ,表头电阻为
2012。

今欲使其量程(满标值)为1A ,问分流器的电阻应为
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0.1Ω
【解析】分流器电阻为:
第13章 电工测量
A 选择题
13.1.1 有一准确度为1.0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50V ,如用来测量实际值为霍25V 的电压时,则相对测量误差( )
A .±0.5
B .±2%
C .±0.5%
【答案】B
【解析】电压表的最大基本误差为:
m m 1%500.5V
U U γ∆=⨯=±⨯=±用该电压表测量25V 电压时,产生的相对测量误差为:
250.5100%2%25
γ±=⨯=±13.1.2 有一电流表,其最大量程为30A 。

今用来测量20A 的电流时,相对测量误差为±1.5%,则该电流表的准确度为( )。

A .1级
B .0.01级
C .0.1级
【答案】B
【解析】根据公式可知,测量20A 时100%m m
A A γ∆⨯=100% 1.5%m m
I I ∆⨯=±电流的最大基本误差为:
1.5%20A=0.3A m I ∆=±⨯±电流的准确度为:
0.3100%100%1%30
m m I I γ∆±⨯=⨯=±=13.1.3 有一准确度为2.5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100V ,则其最大基本误差为( )。

A .±2.5V
B .±2.5
C .±2.5%
【答案】A
【解析】电压表的最大误差为:m m 2.5%100V 2.5V
U U γ∆=⨯=±⨯=±13.1.4 试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时,要正确选择量程,应使被测值( )。

A .小于满标值的一半左右
B .超过满标值的一半以上
C .不超过满标值即可
【答案】B
【解析】使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时,应使被测值超过满标值的一半为好。

13.2.1 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交流电压的()。

A.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答案】B
【解析】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13.2.2 测量交流电压时,应()。

A.磁电式仪表或电磁式仪表
B.电磁式仪表或电动式仪表
C.电动式仪表或磁电式仪表
【答案】B
【解析】电磁仪表或点动式仪表都能测量交流电压。

13.3.1 在多量程的电流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分流器的阻值()。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答案】B
【解析】在多量程的电流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分流器的阻值愈小。

13.4.1 在多量程的电压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倍压器的阻值()。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答案】A
【解析】在多量程的电流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倍压器的阻值愈大。

13.6.1 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通常采用()来测量三相功率。

A.两功率表法
B.三功率表法
C.一功率表法
【答案】A
【解析】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通常采用功率表法来测量三相功率。

B基本题
13.1.5 电源电压的实际值为220V,今用准确度1.5为级、满标值为250V何准确度为1.0级、满标值为500V的两个电压表去测量,试问哪个读数比较准确?
解:1.5级,即仪表相对误差γ=±1.5%,1.0级,即仪表相对误差γ=±1.0%因此,对1.5级250V的表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
△U=±1.5%×250=±3.7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