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史第5课近代艺文、社会、宗教史

合集下载

日本近代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

耽美派
谷 崎 润 一 郎 永 井 荷 风
• 顾名思义,强调一种美学追求,拥有强烈的唯美 主义倾向。 • 代表作品:谷崎润一郎《春琴抄》《阴翳礼赞》 • 永井荷风《梅雨前后》
白桦派
郎志 贺 直 哉
• 1916年至1917年间存活的在日 本文坛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流 派。白桦派的创作主题是反对 战争、反对压迫、追求和平,反 对旧道德对自我的束缚,同情弱 小者,表现强烈的自我意识,这 一主题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后活跃的民主主义社会思潮。 有 有岛 岛 • 代表作家:志贺直哉 五 五郎
• · 反自然主义 与自然主义相对的反自然主义潮流也随之兴起, 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夏目漱石和森鸥外都 被归为此列。反自然主义文学主要有以下文学流 派: 余裕派 主要作品:《我是猫》《心》夏目漱石 高踏派 主要作品:《ヰタ・セクスアリス(Wita Sekusuarisu )》森鸥外 • 于是,就在这两位日本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大 文豪和一大批新秀的围剿之下,日本的自然主义 文学又急速衰退,反自然主义风潮掀起。
• 在明治末期,受莫泊桑等一大批自然主义文学家 的影响,日本也涌现出了一批批自然主义文学家。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田山花袋,他的小说可谓 是“私小说”(即以第一人称写作手法、且属于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学类型)的起源。 • 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私小说”成为了日本文 学的主流。
C.末期 反自然主义
第一章 明治时代
•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转型为资本 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时代。明治天皇在位期 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开始全面西化。维新 的主要成果是日本近代工业迅速崛起。日本 从此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并使 日本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A.初期

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总结

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总结

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总结《日本近现代教育史》:藏佩红著,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10.10第二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初创(1868—1879)第一节、近代教育的原点—“学制”前的教育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1872年8月《学制》颁布为日本政府教育发展方向的摸索阶段。

这其中的教育政策存在着“复古主义”与“开明主义”两种路线。

这两种路线有以1870年3月为界,此前是复古主义,此后是开明主义。

1.“皇道主义”的教育政策《五条誓文》第五条:求知识与世界,大振皇基。

日本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总方针。

目标定位为“大振皇基”。

具体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a)1868.4《学舍制》将神典、皇籍等内容列为首要内容。

b)改祭祀天皇的皇祖天神社c)1868年9月在京都设立皇学所和汉学所,“皇道”居于核心地位d)1869年8月设立的大学校以祭拜皇祖大神,以“皇道”居于核心地位社会教化领域:a)明治政府重视有关天皇的节日《大教宣布诏书》(70.2)、《宣教室须知》(70.5)、《三条教宪》(72.4)总而言之,明治维新以后,皇国思想支配教育。

这一时期的为国教主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

2.“富国强兵”下的教育发展富国:1871年8月《昭明国体确立政体意见书》、1868年12月木户孝允《振兴普通教育建议案》、1869年2月伊藤博文《国是纲目》均有提出富国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在政府“强兵”方针下,教育与军事发展这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a)作为旧军人武士参与到教育领域中去b)重视兵学,教育中有了体操课,兵学局c)专设军事学校3、“文明开化”下的教育发展1870年3月《大学规则》和《中小学规则》、1871年12月《学制》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学制”之前的教育政策及其实践,复古的“皇道主义”、实用的“富国强兵”、先进的“文明开化”三方面的因素像话交融发酵,使得日本近代教育中皇国主义、军国主义特征的资本主义教育有根可循。

二、“学制”与近代教育体制的初创p28表详见2、“学制”下的教育行政文部省|各大学区的督学局(8个),每个大学区又包括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有210个小学区 |各中学区的学区管理人明治政府通过集权式的行政组织机构,将教育政策贯彻到全国每一个学区,对于其教育政策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

日本近代文学史啓蒙思想の文学●啓蒙家たち●福沢諭吉(ふくざわゆきち)●西周(にしあまね)●中村正直(なかむらまさなお)●加藤弘之(かとうひろゆき)福沢諭吉(ふくざわゆきち)●天保5年12月12日~明治34年2月3日(1835~1901)●明治の代表的な啓蒙思想家。

●1868年慶応義塾を創設●『西洋事情』や『文明論之概略』などの著作を発表し、明治維新後の日本が中華思想、儒教精神から脱却して西洋文明をより積極的に受け入れる流れを作った(脱亜思想)。

西周(にしあまね)●文政12年2月3日~明治30年1月31日(1829~1897)●明治の啓蒙思想家。

●(1862)から慶応元年(1865)までオランダ留学。

明治元年(1868)『万国公法』を訳刊。

●西洋哲学、論理学等の導入者として、多くの術語を考案した。

中村正直(なかむらまさなお)●天保3年5月26日~明治24年6月7日(1832~1891)●慶応2年(1866)幕府遣英留学生の監督として渡英。

同人社創立者。

14年(1881)東京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個人の人格の尊厳や個性と自由の重要性を強調した。

加藤弘之(かとうひろゆき)●天保7年6月23日~大正5年2月9日(1836~1916)●ドイツ学を研究●帝国大学総長を歴任翻訳文学●翻訳文学流行した理由●西欧に対する好奇心●外国文化、習慣、風俗に対する理解●伝統的文化の近代化文学史的重要な点●純粋な文学書の翻訳の最初である●文体の面で片仮名交り漢文読み下し体の文章●中江兆民(なかえちょうみん)政治小説●政治小説とは●政治上の啓蒙、主張、宣伝、風刺などをその目的とする小説。

●末広鉄腸の「雪中梅」政治小説の文学史的意義●文学的関心のたかめ●いろんな階級の人々に創作的興味を起こさせたという結果【写実主義】●現実をあるがままに再現しようとする芸術上の立場。

●リアリズム。

●写実主義文学論の提唱(一)、坪内逍遥(つぼうちしょうよう)の『小説神髄』(しょうせつしんずい)●坪内逍遥(つぼうちしょうよう、安政6年5月22日(1859年6月22日)- 昭和10年(1935年)2月28日)は明治時代に活躍した日本の小説家、評論家、翻訳家、劇作家。

《日本史近现代史》PPT课件

《日本史近现代史》PPT课件

h
19
h
20
h
21
h
22
h
23
• 三、冷战与媾和 • 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吉田保守政权 • 1945年8月到1948年10月 • 为民主化改革时期 • 1948年10月到1950年6月 • 要求日本经济自立时期 • 稳定经济九原则,道奇计划 • 1950年6月到1952年4月 • 为推动日本再军备时期 • 警察预备队
h
13
h
14
h
15
• 二、政治与社会
• 1945年11月2日,战前数党组成社会党
• 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平主义
• 内部矛盾,委员长空缺,片山哲书记长
• 11月9日,鸠山一郎组成自由党
• 天皇制、私有财产及自由经济
• 11月16日,进步党,多战前右翼议员
• 町田忠治为总裁,维护国体、统制经济
• 11月8日协同党成立,委员长山本实彦
h
28
• 田桓《日本战后体制改革》
• 杨栋梁《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兼 论经济体制改革》
• 杨栋梁《论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 —兼评“1940年体制”》
• 于群《美国对日政策研究(1945-1972)》 • 张健《试论日本战后改革的不彻底性》 • 冯玮《解构日本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
• 刘咏华《战后美国对日经济民主化政策与 日本经济的重建》
h
29
h
24
• “逆流”:解释宪法,拥有自卫权; • 重新建立中央警察制度; • 修改劳动法规,限制工人运动; • 镇压革新势力; • 解除剥夺公职处分; • 加强对教育的统制; • 停止解散财阀等 • 逆流加强了保守政治势力 • 媾和使保守政党难以与革新政党合作

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野泽丰,生于1922年,1949年毕业于东京文理大学。

著有:《孙文与中国革命》(1966)、《辛亥革命》(1972)、《“大东亚共荣圈”——亚洲的革命和反革命》等。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团体与研究方向日本史学界向有厚古薄今之传统,古代史作为“真学问”一直为史家所乐道,近代史的学术性却受到质疑,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价值更不被认可。

1950年代起,野泽丰、池田诚、竹内实等老一辈学者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成为日本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经过日本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成为日本历史研究中的“显学”,是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形成了稳定的学术队伍,出版《现代中国研究》、《近邻》、《辛亥革命研究》等刊物。

在日本的大学,除京都佛教大学外,都不设立史学学部,历史为文学部的一个专业,日本大学的历史专业主要设三个专业方向:日本史、东洋史(现在多改为亚太地区历史)、世界史。

其中,从事日本史研究的人最多,一般占据史学专业教师的半壁江山。

各大学专门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教师并不多,无法与国内历史系或者历史学院相比。

相关的学术团体就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学者、教师交流的主要平台。

日本国内有许多历史研究的学术团体,日本历史学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历史学术团体,拥有众多会员。

会员的研究领域涉及日本史、世界史、古代史、近现代史等各个专业。

日本历史学会每年举行年会,规模庞大,吸引日本各地的历史学者参加。

现在日本有许多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学术团体,中国现代史研究会无疑是最主要的。

日本有两个以中国现代史研究会为名的学术团体,一个在关东,一个在关西。

关东地区的中国现代史研究会为著名学者野泽丰等先生创办,关西地区为池田诚等先生创办。

这里谈谈我比较熟悉的关西地区日本中国现代史研究会。

关西中国现代史研究会是一个以大学教师为主体的、自发的、民间性学术团体,也有大学生、研究生和历史爱好者参加,会员以关西地区学者为主,在北海道、鹿儿岛、山口县、名古屋等地都有他们的会员。

日本近代文学史

日本近代文学史

写实主义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砚友社”和 “文学界”两上重要文学团体。“砚友社”的 文学是日本近代初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退化。
代表作家: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 代表作:坪内逍遥《小说神髓》、二叶亭四迷
《浮云》、《当世书生气质》
坪内逍遥(つぼうちしょうよう)
日本小说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他为实 践自己的主张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当世书生 气质》,用写实主义手法,写当代学生生活, 成为明治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其后 陆续发表小说和翻译英国文学作品,并致力 于文学评论工作,曾就理想主义文学与现实 主义文学问题与森鸥外展开辩论,成为明治 文坛最初的一场大论战。
拟古典主义
在明治中期(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 坪内逍遥及二叶亭四迷开始引入现实主义,但 在同时,也出现了与写实主义相对应的拟古典 主义。拟古典主义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尾 崎红叶和幸田露伴两位作家了,因此两人活跃 的时期可以被称作“红露时代”。
代表作家:尾崎红叶、幸田露伴、樋口一叶 代表作:尾崎红叶《金色夜叉》、幸田露伴
“文明开化”现象 否定了日本的古老传统,全盘模仿西洋。毫无 批判的模仿西洋文明。站在时代前面的有识之 士为日本国民带来了西洋文明的启蒙。
现象:
一是派别众多,纷纭万状,文学呈现复杂的 局面;
一是进步的、民主的文学由于政治力量薄弱, 又处在急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中,不能 形成强大的文学力量。
浪漫主义
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是由于近代日本社会体制的 改革以及基督教欧化风潮的大量渗透,在资产 阶级改革运动之后形成的一股文学效应。它不 仅影响着日本社会以及人们的传统思想和思维 规则,而且直接影响着日本近代浪漫主义作家
的创作和创新。

浅论日本近现代文学

浅论日本近现代文学

浅论日本近现代文学摘要:日本文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从明治维新以来, 日本全面吸取西方文明, 完成了文化上的急剧变革,并最终形成如今的近现代文学。

本文主要就日本文学的历史、近现代文学发展及主要作家流派进行阐述。

1、日本文学的起源与历史:日本文化的根是从中国来的,从隋代开始,日本各代天皇都大量向中国输送文化取经者,这种情景一直持续到南宋灭亡忽必烈征讨日本为止。

日本人是最好的学习者,他们永追求着最先进的文化,并且极为迅速的进行改善与吸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如烙印一般的刻在日本人的文化基因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长期的动荡,自圣德皇太子以后,日本剔除了中国儒家学者视为珍宝的“仁”,而把忠、勇、毅思想加以放大,这三种思想也成为日本武士道文化构成的基础。

日本社会讲“礼”,对于“礼”的执着可以和中国西周相媲美。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仁”思想的抛弃也造成了日本文化对于弱者的极大蔑视。

2、日本近现代文学发展:2.1、日本近现代的划分要研究日本的近现代文学史,首先我们要清楚日本的近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来说,日本把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926年(昭和元年)称为近代,从1927年到现在约80多年称为现代。

2.2、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及特点:近代日本是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

它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近代文学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长发展起来。

它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从明治维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间,就完成了欧洲近代文学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经历的过程。

近代日本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依附于封建天皇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性以及日本近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致使日本近代文学呈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派别众多,纷纭万状,文学呈现复杂的局面;一是进步的、民主的文学由于政治力量薄弱,又处在急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中,不能形成强大的文学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4年以後自由民権運動盛行,民権派媒體贏 過「御用新聞」、批判政府的論調明顯增加 →1875年制定「新聞紙条例」、「讒謗律」:壓抑 報紙言論。 當時分為「大新聞」(針對知識份子、政論為主); 「小新聞」 (針對民眾、娯楽為主)。 日俄戰爭:論説為主→報道為主 1909年「新聞紙法」 1890年、記者俱樂部出現。


宮 步 外 骨
1889年、『頓智協会雑 誌』諷刺憲法発布而 被投獄3年8ヶ月,之 後敵視官僚、透過媒 體從事権力批」米騒動時寺内正毅総理禁止報道此 事件,壓制報導的 『大阪朝日新聞』→ 『大阪朝日新 聞』本來批判性很強,事後變低調了 1923年9月1日関東大震災時,各報紙記載散布「東京 (関東)全域が壊滅・水没」・「政府首脳の全滅」・「伊豆 諸島の大噴火による消滅」等不事實的搖言。 9月3日・4日『大阪朝日新聞』等部份報社於將内務省警 保局對內部所発的“朝鮮人により放火・爆破がされてい る模様、暴動に警戒すべし”之電報指令當新聞報道, 引起朝鮮人虐殺事件。 東京的報社受震災的大打撃,之後大阪有地盤的『東京 朝日新聞』、『東京日日新聞』增加。→報業也進行大資 本壟斷化←滿州事變的報導競爭對大報有利。軍方又 成為消息來源,因此受軍方控制了
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 「日本近(現)代史」
第 5堂 日本近代藝文、社會、宗教史
2011年4月14日 教師 石丸雅邦
日本近代媒體史
江戶時代:「瓦版」或「読売」(木印) 最古:寫1614年〜1615年「大坂の役」 江戸時代後期幕末,把手寫回覧文章稱為「新 聞」。 1861年發行英文報『ナガサキ・シッピング・リス ト・アンド・アドバタイザー』(長崎)、『ジャパン・ ヘラルド』(横浜、週刊新聞)。

教派神道的「聖典」
古史・古伝…主張比古事記還舊。往往以「神字」 『上記』 、 『秀真伝』 、『三笠紀』、『カタカムナの ウタヒ』、『九鬼文書』、『宮下文書』、『物部文 書』、 『竹内文献』、『東日流外三郡誌』(つが るそとさんぐんし)等。 神字、神代文字…主張漢字來日本之前的文字。 常用教祖話…記錄附身時的話,「御筆書」(自 動書記)等

1862年1月首次日語報『官板バタビヤ新聞』。幕 府把荷語報『ヤパニッシュ・クーランド』翻成日語。 1864年兵庫縣水夫ジョセフ・ヒコ(浜田彦蔵)發行 『海外新聞』(日後改名『新聞誌』)…第二個日本 報紙。 1868年『中外新聞』…小冊子形式、佐幕派 1868年『江湖新聞』…佐幕派 當初明治政府認為報紙對国民啓蒙有用→積極 地保護。在日本各地設置免費報紙縦覧所、主 辦「新聞解話会」:給民眾講解報紙內容、以 公費買報紙、以郵便優待。
愛媛縣松山 道後温泉


夏目漱石曾經擔 任英文教師
文献に残る最古 の温泉。本館は 夏目漱石が小説 「坊ちゃん」に書き、 「坊ちゃん」の湯と 言われる
出雲大社教(いずもおおやしろきょう)
第80代出雲国造・千家尊福所創 1975年神道在政府領導之下結成公會「神道事 務局」,它祭拜四神(含天照大神)。千家尊福主 張加拜大國主神←根據平田篤胤的幽冥論 伊勢神宮反對,成為兩分神道界的大論爭 政府否定千家尊福的主張 1982年政府把「神社神道」定位國家儀式,神官 僅能做儀式,被禁止干涉靈性、宗教(:精神)領 域…「政教分離」 千家尊福把出雲大社神職讓給弟弟,創始出雲 大社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