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化学及物理常识题

合集下载

化学常识练习题

化学常识练习题

化学常识练习题1.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答案:氧解析: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占地球质量的49.2%。

2. 以下哪个元素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答案:氢解析: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约占宇宙质量的75%。

3. 化学式H2O表示什么?答案:水解析:化学式H2O表示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4. 什么是化学反应?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转变,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形成的过程。

5. 什么是化学元素?答案: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6. 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什么意思?答案: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反应的方向,即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

7. 化学平衡是什么意思?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8. 化学反应速率是什么?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

9. 什么是酸碱指示剂?答案:酸碱指示剂是一种通过改变颜色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化学物质。

10.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一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案: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一般具有离子键,具有高熔点、导电性和良好的延展性。

11. 什么是化学键?答案:化学键是化学元素之间形成的力,用于维持原子在分子或晶体中的排列。

12. 什么是离子?答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来获得正电荷或负电荷。

13. 为什么某些物质呈现颜色?答案:物质呈现颜色是因为它们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反射其他波长的光。

14. 什么是溶剂?答案:溶剂是在溶液中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15.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被氧化剂氧化同时还原剂被还原的反应。

这些化学常识练习题包括了从元素、化学方程式到化学反应速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学习,能够增加对化学的理解和认知。

中考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氢气答案:C2.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A. 铁锈B. 四氧化三铁C. 铁的氧化物D. 铁的氢氧化物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数目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盐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碳酸钠D. 硫酸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盐?A. 氯化钠B. 碳酸钙C. 硫酸铜D. 氢氧化钠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氧化物?A. 水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B. 铜C. 碳D. 钠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金属?A. 铝B. 锌C. 汞D. 硫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非金属?A. 碳B. 硫C. 铁D. 磷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_______参加。

答案:新物质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_______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酸3.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

答案:盐和水4. 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盐,水5.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盐,水6.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2,17. 根据化学式CO2,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1,28. 根据化学式NaCl,氯化钠是由__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构成的。

答案:钠,氯9. 根据化学式CaCO3,碳酸钙是由__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构成的。

初中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下列哪个过程是吸热的?A. 凝固B. 液化C. 熔化D. 凝华答案:C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玻璃D. 铜答案:D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299,792,458 m/sB. 300,000,000 m/sC. 299,792,458 km/sD. 300,000,000 km/s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颜色改变B. 产生新物质C. 状态改变D. 能量变化答案:B5.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A. U = IRB. I = U/RC. R = U/ID. U = I^2R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绝缘体?A. 铁丝B. 橡胶C. 石墨D. 铜线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A. 碳B. 氧C. 钠D. 氯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A. 传导B. 对流C. 辐射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______的现象。

答案:偏折12.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答案:电流的热效应13.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______组成。

答案:电子14.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称为______。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15.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答案:熔化16.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答案:凝固17.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答案:液化18.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初中物理物理与化学题

初中物理物理与化学题

初中物理物理与化学题1.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它的加速度是多少?(g=9.8m/s²)2. 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距离是多少?3. 水的密度是1g/cm³,一个体积为500cm³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克?4.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5. 什么是分子?并解释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6. 铁的熔点是1538°C,铝的熔点是660°C,哪一个金属先融化?7. 计算沸水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的温度。

8.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9. 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请写出其表达式。

10. 简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举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11. 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多少?(在0°C时约为331m/s)12. 什么是化学键?列举两种类型的化学键并简述它们的特点。

13. 写出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解释酸碱指示剂如何显示溶液的酸碱性。

15.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并举一例说明。

16. 计算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g=9.8m/s²)17. 什么是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多少(单位:J/(kg·°C))?18. 描述一下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19. 什么是核能?举例说明核能的一种应用。

20.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21. 什么是功?计算当力F=10N,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移动了5m时所做的功。

22. 分类并解释常见的三种物态变化(例如:熔化、凝固)。

23.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4. 解释什么是溶液的饱和度,并说明影响饱和度的因素。

25. 什么是光电效应?它是如何被发现的?26. 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27.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给出一个例子并解释其形成过程。

28. 简述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29. 什么是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30. 简述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并指出其中的金属与非金属区域。

初中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矿泉水C. 纯水D. 果汁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物质。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变化?A. 铁生锈B. 水沸腾C. 冰融化D. 玻璃破碎3.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石墨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 元素的名称B. 元素的原子量C. 元素的电子排布D. 元素的颜色5.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物?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水D. 氮气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柠檬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9.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个数不变,这体现了哪个定律?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电荷守恒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10.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符号是______。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的顺序排列。

3. 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

4.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

5.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光或电等形式。

6.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______反应。

7. 物质的溶解性通常与______有关。

8.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被______,失电子的物质被______。

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10. 元素的化合价通常用______表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并给出一个例子。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题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题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题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电子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质子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和中子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质子和电子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原子核8.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异同:共同点: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点:核外电子数不同9.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如果有3空)原子核电子(如果有2空)10.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分子构成的是AD由离子构成的是CA、氧气B、金刚石C、氯化钠D、二氧化硫E、烧炭1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1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1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15.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16.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NO等物质。

17.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18、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19、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20、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

21、燃烧匙里要放入过量的红磷,目的是使红磷燃烧,尽可能消耗尽钟罩内的氧气。

22、红磷燃烧时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因此描述为白烟。

烟指的是固体小颗粒。

23、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该数值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24、氧气供给呼吸主要用于:医疗、登山、潜水、宇航等方面。

25、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6、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加热时先进行预热,即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初三化学常见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氢气答案:C2.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A. 产生淡蓝色火焰B. 产生黄色火焰C. 产生明亮的白光D. 产生红色火焰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硫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碳酸钠D. 氢氧化钙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盐?A. 氯化钠B. 硝酸钾C. 氢氧化钠D. 碳酸钙答案:C二、填空题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

答案:生成新物质2.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O23.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答案:564.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H2SO45.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

答案:烧碱三、简答题1. 描述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答案: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2.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维持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四、实验题1. 请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氧气的助燃性。

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2.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铁的还原性。

答案: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丝表面逐渐被铜覆盖,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铁具有还原性。

五、计算题1. 计算1摩尔氧气的质量。

答案:1摩尔氧气的质量为32克。

2. 计算1摩尔铁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摩尔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克/摩尔。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下列哪种变化是吸热过程?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升华答案:A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什么关系?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晶体?A. 食盐B. 冰C. 玻璃D. 金属答案:C4.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下列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A. 水B. 铜C. 铁D. 铝答案:A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布朗运动?A. 悬浮在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B.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C.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随机运动D. 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随机运动答案:D6. 物质的导热性能与其结构有关,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最好?A. 玻璃B. 橡胶C. 金属D. 木材答案:C7. 物质的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的什么特性?A. 静止B. 有序排列C. 无规则运动D. 高速运动答案:C8.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由于分子间的哪种力引起的?A. 引力B. 斥力C. 静电力D. 磁力答案:A9. 物质的相变过程中,哪种过程不涉及相的变化?A. 蒸发B. 凝结C. 沉淀D. 溶解答案:D10. 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是指单位温度变化时,物质体积的相对变化量。

以下哪种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最大?A. 铁B. 铜C. 铝D. 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熔化、汽化、凝固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______,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是______,T表示温度。

答案:PV=nRT,气体常数3. 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______,而非晶体没有。

答案: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内部结构4.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其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越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Ag、Ba、Al、Cu 等。
微量元素功能表
三: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化合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 和 Na2 CO3 、 CaCO3 等碳酸盐)。判断依据是否含有碳元素。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2)、乙醇,俗名:酒精; (3)、乙酸,俗名:醋酸; (4)、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为: (1)、有机小分子:如:CH4 等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2. 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 子材料两种。 〖结构和性质〗 (1)、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2)、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鉴别方法〗 (1)、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 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2)、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 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 四:"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危害〗 (1)、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2)、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3)、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途径〗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注意: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初中常见化学及物理常识题
———————————————————————————————— 作者: ———————————————————————————————— 日期:
‫ﻩ‬
"化学与生活"部分的知识点
一:六大基本营养素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
供能量。多数维生素不能直接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用于调节新陈代谢、预防
A.
B.
C.
D. ‫ﻫ‬
‫ﻫ‬
解答: 解:A 图的标志是禁止自行车行驶,是为了安全;‫ﻫ‬B 图是挂在桥上的限重 标志,是为了桥的安全;‫ﻫ‬C 图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为了减少噪声的污染;‫ﻫ‬D 图表示的是此地距广州还有20km.
故选C.‫ﻫ‬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是一道常识题, 同时也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
3.(2015•大庆)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 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感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ﻫ‬B.首先发现电磁感效应现象
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ﻫ‬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 牛顿‫ ﻫ‬D.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学家是焦耳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根据掌握的物理学家在物理上的主要贡献及物理学史回答此题.‫ﻫ‬解 答: 解:‫ﻫ‬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感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此选项错 误;‫ﻫ‬B、首先发现电磁感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此选项错 误; C、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 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此选项错误;‫ﻫ‬D、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 学家是英国科学家焦耳.此选项正确. 故选 D.‫ﻫ‬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学好物理学史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习的要求, 而且能增加我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史的积累. ‫ﻫ‬4.(2015•泰州二模)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ﻫ‬A. 伽利略 B.牛顿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ﻫ‬解 答: 解:A、伽利略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 B、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ﻫ‬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ﻫ‬故 选 C. 点评: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 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ﻫ‬ 5.(2015•徐州模拟)在如图小魔术中:将一张扑克牌弯折可以将其上面的火柴 悬空,关于此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ﻫ‬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二: 组成人体的元素
人体内主要元素氧、碳、氢、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形式
存在;gt;0.01% Ca>P>K>S>Na>Cl>Mg
2、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必需元素(20 多种):Fe、Zn、Se、I、F 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
物理常识‫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ﻫ‬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2015•无锡二模)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 5A B.黑板的长度约为 12m C.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10m/s D.我们的书包重可达1000N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应用题.‫ﻫ‬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 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ﻫ‬解答:5ykj. com 解:‫ﻫ‬A、家用白炽灯的功率在 100W 以下,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在 I= = ≈0.45A 以下.此选项不符合实际;‫ﻫ‬B、一间教室的宽度在 7m 左右,黑板的长度 一定小于此宽度.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百米世界记录在 10s 以内,所以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以得到 10m/s.此 选项符合实际;‫ﻫ‬D、重1000N 的物体,质量为 100kg,书包的重力在 50N 以下.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 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ﻫ‬2‫ﻫ‬.(2015• 福州模拟)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B. C. D. 考点: 物理常识.‫ﻫ‬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交通标志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对我们的安 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