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个案过程记录
10月个案(杨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别
男
地点
大二班教室
实录:
该幼儿聪明机灵、活泼、精力旺盛,学习水平强,很快掌握新鲜事物。但是情绪波动大、易发脾气或者容易兴奋。一个人很难独处,总喜欢在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去影响其他幼儿。
反思:
通过这段时间观察我总结原因有两点:一、该幼儿的祖父祖母十分溺爱他,家长看到的始终是幼儿的优点,却看不到其缺乏之处,以至于幼儿长期生活在表扬声中,喜欢被人夸奖,一遇到批评就会闹情绪,大哭大闹,甚至有些过激语言和行为出现。二、该幼儿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以他总希望获得他人的注重,便通过一些另类的行为抓人眼球。
措施:
1、建议该幼儿父母能够多一点时间陪伴幼儿,教育的方式不能仅仅暴力的一种,多以
爱的方式教育。
2、有意识的安排性格内向的或者学习水平较弱的孩子与他坐在旁边,使其取长补短,
使其成为互帮互助组,让王昊觉得老师已经在注重他了,并且对他还很信任。
3、每天利用晨间或者晚间接待的时间,即时向王昊的家长反馈他一天在幼儿园的表现,对于好的行为即时给于肯定表扬,对于不好的行为则适时纠正。
个案 完整版

月亮班丁琪小朋友记录与分析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记录者:曹杨记录时间:2012 年 2 月至 2012 年 6 月记录对象姓名:丁琪性别:女出生年月: 2007年 7月 2日幼儿家庭情况父:职业:母:职业:幼儿特征:该幼儿胆子比较小,除了声音小,做事情也很慢,经常吃饭是最后一名,阿姨来收拾餐具的时候还没有吃完。
自理能力也不是很好,两条松紧带不是很紧的裤子也会等着老师帮忙。
注意力也不集中,上课爱讲悄悄话;交往能力也不强,自主游戏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每天中午不肯午睡,不愿和同伴一起玩。
原因分析:丁琪小朋友的父母都是本科毕业,上学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学习,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比较弱,所以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另外,据父母反映,孩子平时在家里吃饭也很慢,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这样既影响用餐习惯,又让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父母也因为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比较宠爱。
解决问题时没有立竿见影,造成了晨晨现在的性格。
学期总目标:一、安静认真的用餐,不东张西望,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二、尝试自己穿脱衣服,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三、尝试参加各类游戏及活动,大胆和同伴交流交往。
四、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能够大胆回应,不紧张。
五、主动和同伴老师打招呼,有需要帮助会大声讲。
学期总措施:一、通过拥抱、交谈等方式拉近和他之间的距离,使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
二、利用教育交流的方法让他知道有事情要大声讲。
三、通过歌曲或儿歌等形式教育她吃饭要认真,并能养成用餐的好习惯。
四、利用故事表演、情景模仿等形式,给予丁琪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大胆的表达表现,对一点点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五、经常和家长一起交流,做到家园一致教育。
1、来园时能用清楚的声音主动和老师及同伴问好通过拥抱、交谈等方式拉近和他之间的距离,使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喜欢上幼儿园。
记录12012-02-13 星期一今天是丁琪来幼儿园的第一天,他还没有走进班级我已经能听见熟悉的哭叫声出现在幼儿园的走廊里,这是丁琪的声音,我赶紧出教室接待她的到来。
(完整word版)1-6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她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
效果反馈: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把爱献给最需要爱的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而这种爱是冷静而理性的。它建立于教师的责任心之上,以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为基础,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它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姓名
班级
六年级
辅导老师
王老师
时间
2018.4.10
地点
学校心理咨询室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姓名
...
班级
三年级
辅导老师
王老师
时间
2018.3.6
地点
学校心理咨询室
家庭住址
父母联系方式
辅导目标:
诊断: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主要定性为“人格障碍”。
目标:1、加强其个体的心理跟踪辅导,减少或改善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习惯。2、根据其自尊心强、好胜、希望与他人交往等心理,可以采取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使到班集体的其它成员认识“悦纳自我、悦纳他人”的重要性。
家庭住址
父母联系方式
辅导目标:
诊断: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主要定性为“人格障碍”。
(完整word版)个案过程记录

个案过程记录Process Recording第一部分访谈背景1.时间:2015年7月19日(星期天)上午9:30—11:302.地点:沈阳工程学院3.形式:案主来访4.记录方式:当场书面记录及事后回忆补充5.记录者:×××6.计划目标:帮助案主正确认识自己,帮助案主树立良好的心态,建立信心,帮助走出困境。
第二部分访谈记录工作者:小陈你好,请问我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案主:社工你好我是一名大四的在校生,我现在面临着退学的危险。
一、第一次会谈以及作业安排工作者:请你详细的说明一下情况。
案主:好的,我以前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成绩一直是班级前几名,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也是因为学习我认识了我的女朋友,但不幸的是,大二下学期她以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和我分手了,我便开始灰心丧气。
不久后我看见她和其他的男生在一起了,我好像明白了。
之后我就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在这时我接触了网络游戏,它的刺激吸引了那是低沉的我,我开始不上课,不睡觉的打游戏,学习全部荒废了。
在大四的考试中,我的所有科目全部挂了,老师对我说可以给我一次补考的机会,不然有着退学的危险。
我很紧张,想要开始好好复习,但是我有总想打游戏,这怎么办啊?工作者:你现在的心情我很理解,很多人都会及你这样的事情,恋爱中这些都是正常的。
案主:可是我有看到她和别人在一起,我很是痛苦,突然感觉我不如别人.工作者:于是你就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游戏上去,是这样么?案主:是的,我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感觉它能给我带爱不一样的快感,日积月累的,我就已经修按性的不去上课,呆在寝室玩游戏。
工作者:所以你现在学习跟不上,使得成绩不如以前。
案主:使得,所以我现在有想学习,但是又离不开游戏,它已经三十级了。
工作者:你的意思是说你肯定离不开网络游戏了,是么?案主:可能是吧,我试过很多次了,都失败了。
工作者:你看你说的是可能,可能也就是说不是绝对的改善不了的。
你以前也玩游戏么?案主:嗯,是的,但是只是无聊的时候玩。
六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六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个案记录(一)小江,女,12岁,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
性格内向孤僻,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独来独往,不信任同学,有暴躁失控的行为表现。
案例分析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暴躁失控多疑的性格,潜意识中总认为自己是女孩,所以被父亲抛弃。
父母离异后与母亲居住,母亲不准其父亲探视孩子,更造成小江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障碍。
辅导方法1、教师主动接近她与其交谈,努力地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让其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小江一起观看同龄人之间相处的现实情况。
如,一起观看同学课余时的游戏,一起观看同学在放学后的活动,一起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观看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该生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参与各种社交实践活动。
起初教师邀他一起参加同学们的活动,设法让其体会交往的喜悦。
然后逐渐引导其独立与人交往。
个案记录(二)针对小江的问题,我煞费苦心,查阅不少资料,对她进行一次次的心理沟通。
我深知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关爱。
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可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让孩子感受到“爱”,以及别人的关心。
以倾听的方法让她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
然后再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
据小江的同桌小曹反映,小江近来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弄得周围的同学都很惶恐。
而且,还听到她厌世的言论,大家为她担忧。
前不久,学校发下预防疫苗告知书,同学们讨论着什么时候去打疫苗,而小江却说什么“生死由命”“好死胜过赖活着”等话。
我以便条的方式写了一个大大的“?”,然后交给她,我相信她一定能看懂。
果然,在第二天的日记中(我们的一种交流方式就是日记)她向我倾诉了一切: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儿子,这是她偷听到的,家人一直瞒着她。
《个案观察记录》word版

这阶段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环保来进行的。因此,贝贝小朋友便捏了一个大的环保公园。
措施及辅导情况: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建议幼儿在自己环保公园 进行一些装饰,让里面有更多的环保设施。个案观察记录幼儿姓名贝贝性别男
年龄
6岁
观察时间
2006.6
观察地点
陶艺室
观察者
王雅
幼儿情况记录:
在活动中贝贝小朋友问我要了不同颜色的泥,有黑、白、红。然后制作了一个大的地球,用不同颜色的泥捏了一个小朋友站在地球上,然后他告诉我,让全世界儿童成为一家人。
措施及辅导情况:
教师对于幼儿的这种情况给予了肯定,建议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一起合作进行塑造。
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姓名
贝贝
性别
男
年龄
6岁
观察时间
2006.5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者
王雅
幼儿情况记录:
在这次活动中,贝贝小朋友捏了一个环保大公园,在公园里有环保工厂,还有一些水处理厂,在捏的过程中一边讲述自己这些有什么环保作用。
幼儿情况分析:
教师里本来有许多小朋友收集而来的废旧材料,晨间活动时小朋友都在用积木拼搭各种各样的玩具,贝贝小朋友是个想像丰富的孩子,因此,他利用泥和废旧材料相结合,制作各种作品
措施及辅导情况:
对于贝贝小朋友这种情况,教师要个别出示并鼓励,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能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再创造。
个案观察记录
措施及辅导情况:
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些物品等学具。让幼儿在制作的基础上,隐形地指导幼儿进行大胆地想像。
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姓名
贝贝
性别
男
年龄
6岁
观察时间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样例三篇.doc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样例三篇.doc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样例三篇【篇一】天天小朋友性格非常活泼,好动。
无论什么活动都很积极、主动,但是调皮捣蛋的成分居多。
如:小朋友刚站好队准备游戏,他就冲过来冲过去,把队伍搅乱,或者游戏时带头做许多很危险的动作;无论课堂气氛多么活跃或安静,他都是不停的动啊动,不是玩玩手,就是扭扭身子转过来转过去的。
总之,他无时无刻不在动。
每一次,老师刚提醒他不到2秒,他就又恢复了他的好动。
实施措施1.针对的天天这些行为,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不足,然后再采取语言提示等直观教育手段纠正幼儿的行为,这样幼儿就容易接受。
2.孩子小,他的行为容易反复,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要利用日常活中的教育契机,坚持不懈。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小班时,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屡次和家长做了沟通,家长从未重视过。
现在大班了,家长看到孩子的情况着急了,天天追着老师问怎么办?)效果:基本上没有改观,父母也说他们也没办法,用尽了各种方法不管用,刚说完,不到2秒就又恢复本性了,管不了。
针对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他,并且让他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他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他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他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
经过努力,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不论怎样,他都只能坚持2秒钟。
分析: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他的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个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中,面对那样自由的空间,在无人监督的真空状态下,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
他什么道理他都懂,也很清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他的无意性的行为得不到发展,就成了现在这样。
呼吸衰竭个案护理范文word版

呼吸衰竭个案护理范文word版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先生,男,65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入院。
二、入院时状况。
1. 症状表现。
李先生入院时气喘吁吁的,就像刚跑完马拉松一样。
口唇紫绀,那嘴唇的颜色紫得就像熟透的桑葚。
呼吸特别急促,频率能达到每分钟30次左右,感觉他每一次呼吸都在和空气“艰难谈判”。
他还不停地咳嗽,那咳嗽声在病房里回荡,感觉整个病房都在跟着震动。
咳出的痰液又黏又稠,就像胶水一样,而且量还不少。
2. 生命体征。
三、护理评估。
1. 呼吸功能评估。
观察李先生的呼吸模式,他是典型的浅快呼吸,胸廓活动度也比较小。
就好像他的肺在偷懒,只愿意做一点点工作。
做了肺功能检查,发现他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非常低,只有30%,这说明他的肺通气功能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
2. 心理状态评估。
李先生看起来很焦虑,眼睛里满是担忧。
他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和他聊天的时候,他就不停地问我们:“我这病能好吗?”四、护理措施。
# (一)改善呼吸功能。
1. 氧疗护理。
我们给李先生上了鼻导管吸氧,刚开始氧流量调到了2L/min,就像给他的肺送去了一股轻柔的微风。
然后密切观察他的血氧饱和度,就像盯着股票走势一样认真。
随着治疗的进行,血氧饱和度慢慢上升到了90%左右,我们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但是在氧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小心氧中毒的情况。
就像吃东西不能过量一样,吸氧也不能太多。
所以我们会定时检查氧疗设备,确保氧浓度合适。
2. 气道护理。
因为李先生痰液黏稠,我们每天给他做雾化吸入。
雾化器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盒,把药物变成细细的雾,直接送到他的气道里。
用的是氨溴索雾化液,每次雾化15 20分钟。
然后我们会帮助李先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拍背的时候就像在给他的背部做按摩一样,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有节奏地拍。
李先生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疼,但我们会告诉他这是为了让他呼吸更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过程记录
Process Recording
第一部分访谈背景
1.时间:2015年7月19日(星期天)上午9:30-11:30 2.地点:沈阳工程学院
3.形式:案主来访
4.记录方式:当场书面记录及事后回忆补充
5.记录者:×××
6.计划目标:帮助案主正确认识自己,帮助案主树立良好的心态,建立信心,帮助走出困境。
第二部分访谈记录
工作者:小陈你好,请问我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
案主:社工你好我是一名大四的在校生,我现在面临着退学的危险。
一、第一次会谈以及作业安排
工作者:请你详细的说明一下情况。
案主:好的,我以前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成绩一直是班级前几名,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也是因为学习我认识了我的女朋
友,但不幸的是,大二下学期她以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和我
分手了,我便开始灰心丧气。
不久后我看见她和其他的男生
在一起了,我好像明白了。
之后我就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
事。
在这时我接触了网络游戏,它的刺激吸引了那是低沉的
我,我开始不上课,不睡觉的打游戏,学习全部荒废了。
在
大四的考试中,我的所有科目全部挂了,老师对我说可以给
我一次补考的机会,不然有着退学的危险。
我很紧张,想要
开始好好复习,但是我有总想打游戏,这怎么办啊?
工作者:你现在的心情我很理解,很多人都会及你这样的事情,恋爱中这些都是正常的。
案主:可是我有看到她和别人在一起,我很是痛苦,突然感觉我不
如别人。
工作者:于是你就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游戏上去,是这样么?
案主:是的,我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感觉它能给我带爱不一样的快感,日积月累的,我就已经修按性的不去上课,呆在寝室玩
游戏。
工作者:所以你现在学习跟不上,使得成绩不如以前。
案主:使得,所以我现在有想学习,但是又离不开游戏,它已经三十级了。
工作者:你的意思是说你肯定离不开网络游戏了,是么?
案主:可能是吧,我试过很多次了,都失败了。
工作者:你看你说的是可能,可能也就是说不是绝对的改善不了的。
你以前也玩游戏么?
案主:嗯,是的,但是只是无聊的时候玩。
工作者:那时候的你只是把游戏当做一种消遣的途径,但是现在你把游戏当作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案主:嗯,是的,但现在游戏已经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都快退学了。
工作者:你不是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么?如果给你补考的机会,你又没有信心学号?找回优秀的你。
案主:那就试试吧。
工作者:你从前做那么好就说明你是能行的,如果没有问题九千以下协议。
布置作业:回去看一本自己以前喜欢的书。
二、第二次会谈以及作业安排
工作者:上回我叫你找伊恩你以前看的书看了没有啊?
案主:嗯,我已经看了一半了,哪本书是我当初最爱看的,里面的主人公是我当初一直想成为的人,那种阳光、自信,也是我
之前一直所坚持的。
工作者:那你很喜欢以前的自己。
案主:嗯,是的,我现在真的很怀念以前的那个我,可是我还觉得有些无能为力,你可不可以帮帮我啊?
工作者:嗯,那好,以前你有这什么兴趣爱好?
案主:很喜欢打网球,而且打得还特别好,在打网球的过程中特别
自信。
工作者:嗯,不错呀,你以前这么优秀,并且你还有这么好的爱好,你就要发挥你的特长啊。
案主:也对哈,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打了,现在可能已经不行了。
工作者:你有一个很好的基础,那你即便很久没打了,只要你多抽出一点时间来练习,还可以恢复以前的水平,甚至会比以前更
好。
案主:谢谢你!我现在就想去打网球了。
哈哈。
工作者:嗯,不错不错,那现在来布置一下作业。
布置作业:1、回去之后每天抽半个小时去打一打网球。
2、还有就是进行自我提醒,随身携带小卡片。
3、进行自我暗示,不能上网,要学习。
三、第三次会谈(结案)
工作者:上次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案主:我已经减少了很多打游戏的时间,但还是经常性的想着游戏。
工作者:毕竟让你短时间内戒掉网瘾也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了,如果你继续努力,坚定你的意志,控制自己,我相信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案主:嗯,我会尽力的。
工作者:现在你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相信你自己肯定行的,加油!
案主:嗯嗯,谢谢你!
工作者:那我们之间的谈话就可以结束了。
第三部分工作者点评
1.对案主的评价
案主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发生的问题。
虽然案主沉迷于网络并且因此受到了退学的危险,但是案主能够看出自己现在的处境很是不妙,能够认识到事态的危险性和严重性,主动找社工的帮助,为自己解决问题。
案主执行能力强。
案主接受社工布置的作业之后,每次都能够去按照要求执行,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容易,也有利于社工开展工作。
2.对主持过程的反思
工作者活动主要围绕有关主题,与案主进行语言沟通。
交流过程中的主题结构比较清楚,在不同主题之间有恰当的过渡语言,比较自然。
计划的目标基本达成,并且体现了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好充分准备,用数据旁证自己的感觉,在当时当地应该整合案主及其家人的语言、行为、沉默、感情波动、反馈等信息,活用干预技术输入技术和理念等,灵活调节交流内容的顺序、广度和深度。
本人在这些方面的技巧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和深化。
3.对访问记录的体会
访问记录有当场记录(书面、录音、录像等)与事后记录两种形式。
当场记录必须案主同意。
其数据全面,但是可能影响案主“开放程度”,从而所得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可能不足。
事后记录便于案主充分发挥,无所顾忌,工作者可以获取当查昂当场记录无法把握的深层次信息,但事后回忆时会遗忘部分信息,从而数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