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答案}
2020年最新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1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夏商时期的国家最高权位方面都实行 (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科举制3、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省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4、有学者在论述 “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
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 .黄帝时代B .西周C .秦朝D .西汉5、在西周的宗法体系中,有资格成为大宗的是( ) ①天子 ②诸侯国君 ③周王的兄弟 ④卿大夫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6、成语故事“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实质历史问题是( ) A .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 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 C.有人想知道鼎放在哪里 D.分封制受到挑战7、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的主要表现(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C.出现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激烈 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8、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 .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 .秦推行郡县制影响很大 C .皇帝制被后世采用D .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9、“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
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2.西周初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卿大夫为四,士为二。
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
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铁器牛耕使用B.分封制度崩溃C.礼乐文明崩坏D.社会动荡不安3.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B.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D.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4.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结合5.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
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
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
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D.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6.《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
”材料中的“轮廓”:A.保证了皇权独尊B.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7.明代监察“组织之密、权威之重、委寄之深,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但有十位御史或给事中因弹劾内阁首辅严嵩,不是被贬、除名、下狱,就是被廷杖打死……最终严嵩则被明世宗削职为民,所有家产被抄没。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景胜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9月)高一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制.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方国的界限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王权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兵力D.削弱地方势力7.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8.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A.丞相权力的增大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9.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10.《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1.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雍正帝时开始设置②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③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④其建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2、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① 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③ 2012 年 3 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3.希腊城邦在民主制出现后,体现最高治权的机构是:A.元老院B.贵族会议C.公民大会D.民众法庭14.与君主制相比,雅典贵族制实行:①集体领导②平等协商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③任期制和选举制④终身制和世袭制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15.对雅典民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非公民群体没有民主权利B.妇女没有民主权利C.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一种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D.与西方各国现行的民主制度基本相同16.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是:A.《十二铜表法》B.《法国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17.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基本法,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的阶段②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帝国的统治③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8、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9、.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 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B 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2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上述史料说明了A.政治权力更迭严重削弱了晋国的实力B.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在晋国得以恢复C.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在晋国受到冲击D.晋国卿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最主要表现是A.世卿世禄制取代禅让制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并行制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3.《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
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
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D.严格限制了王侯祭祖的特权4.《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
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最主要的是A.三公九卿B.御史大夫C.三省六部的长官D.二府三司官员5.某史书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材料所指的职官是A.御史大夫B.刺史C.通判D.按察使司6.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
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A.元朝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C.元朝沿用了唐朝“羁縻”政策D.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7.史学家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9月份)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9月份)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78分)1. (4分)(2020·德州模拟) 夏商西周时,营建王城先置宗庙、立社坛,宫城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
东周时,诸侯国营建都城则将宫殿置于宫城中央,宗庙迁出宫城。
这一变化反映出()A . 国家由分裂到统一B . 各诸侯国尊奉王室C . 集权体制逐步确立D . 礼乐制度更为成熟2. (4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
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A . 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B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 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D . 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3. (4分) (2019高二上·靖宇月考) 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
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B . 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C . 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D . 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4. (4分) (2020高三上·嘉兴月考) 史学家吕思勉论及古代政制时说,古代“交通不便,一山一水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故此,强大之国往往“封邦建国”。
在此,他论述的是()A . 民主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5. (4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
这说明周初()A . 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B . 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C .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D .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6. (4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2013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2.假设甲、乙、丙、丁四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在西周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大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5.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个,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7.“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A.秦王嬴政B.汉高祖刘邦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朱元璋8.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
这里的郡是秦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9.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1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Yes, the town has experienced the most serious flood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A. How
B. What
C. How a
D. What a
7.Ann said whenever her father was unhappy he ________ go out and buy something, usually
A. what
B. how
C. why
D. whether
14.— Oh, my God! I just missed the last bus back home.
— That's really bad. I'm sure you ______ it, but you just didn't hurry up.
景胜中学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9 月)
英语试题
时间 12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We have been on duty for four hours and _________.
A. now comes your turn
B. now does your turn come
3
just a matter of envy.
13
cars seemed to attract neighbours even more.
This suggested that people were not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ir neighbours, they were eager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9月)高一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X 2= 50分)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今“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天子权力开头减弱C.分封制受到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世袭制下统治者的素养得不到保障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消灭3、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峻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这反映出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皇权的集中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4、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觉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5、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
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转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