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2003真题

合集下载

林木遗传育种题目与答案1

林木遗传育种题目与答案1

林⽊遗传育种题⽬与答案11.试述林⽊育种的主要⽅法及其特点?常规育种和⽣物技术育种常规包括杂交育种和⽆性系育种⽣物技术包括组胞⼯程、基因⼯程和分⼦标记。

2.许多树种,(如杉⽊、泡桐、杨树等)既能进⾏有性繁殖,⼜能进⾏⽆性繁殖,以你熟悉的某个树种为例,编写其育种育种程序,并且对主要的内容加以说明?⼴泛收集树⽊资源研究树种的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优良种间变异选⽤种源间变异选择个体间变异选⽤⽆性系间变异3.论述林⽊遗传测定的种类及其作⽤种类:1)全同胞⼦代测定:指⽤于⼦代测定的种⼦是控制授粉获得的。

特点是:⽗母本都已知,能对优树作出正确定评价,效果好。

但⽅法复杂,必须进⾏⼈⼯授粉。

2).半同胞⼦代测定:指⽤于⼦代测定的种⼦是来⾃于⾃由授粉或混合⼈⼯授粉特点是:⽅法复杂简单;但只知道母本,能对优树评价效果较差。

作⽤:1.估算待测树⽊(优树)的育种值,正确评价优树,并据此对测定树⽊(优树)确定取舍。

2.对各种性状进⾏⽅差分析;估算各种性状遗传⼒和配合⼒,并据此可采⽤最有效的育种⽅法。

3.为多世代育种提供没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

4.通过⽥间对⽐试验,评定遗传增益。

4.论述林⽊育种中常⽤的各种交配设计及其优缺点5.论述林⽊遗传⼒的性质及其常⽤估算⽅法遗传⼒的性质1)不易受环境影响性状的遗传⼒较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遗传⼒要⾼;2)变异系数⼩的性状的遗传⼒较变异系数⼤的性状⾼;3)质量性状(经数量化处理)的遗传⼒较数量性状的⾼。

在理论上遗传⼒值应介于0-1之间。

由于估算⽅法不精确,取样不恰当,遗传⼒可能超出理论估算范围。

估算⽅法:①由⽆性系(不分离群体)估算⼴义遗传⼒②由亲⼀⼦关系估算狭义遗传⼒③由⾃由授粉⼦代材料(⽅差分析)估算遗传⼒④简易求算遗传⼒6.论述估算林⽊配合⼒的意义与应⽤⼀、配合⼒的概念1、⼀般配合⼒(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是⼀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代平均值与⼦代总平均值的离差。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题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质;2、种质资源;3、品种;4、本地种质资源;5、外地种质资源;6、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二、填空题1、在遗传育种领域内,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

2、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也不是分类学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和()方面的概念。

3、种质资源的研究单位最大是一个群体,最小可以是()。

4、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12%,仅次于()和(),居第三位。

5、我国园林植物中()和()占世界园林总种树的100%。

6、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84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把()种植物定为国家保护植物。

7、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最好是采用()方法,使基因最丰富地区的植物,尽可能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8、中国广西南宁,1986年建立()基因库两座。

9、种子保存法是将保存的种子放在()的条件下储藏。

10、《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三、判断题1、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半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

()2、种质资源的范围大到全球的种质资源,小到一个基因。

()3、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特点:物种丰富、分布集中、丰富多彩和特点突出。

()4、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观赏植物种及品种的拥有量上堪称世界之最。

()5、我国花卉面临的危机是布局不合理;濒危物种尚待抢救;家底不清,品种混杂;良种失传,品种退化。

()6、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

()7、一般育种工作往往都是对本地良种直接利用和通过改良加以利用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使用。

()8、中国植被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西南、中南和东北地区。

()四、选择题1、种质资源的类别根据其来源分为()A、本地种质资源;B、外地种质资源;C、野生种质资源;D、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2、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A、种植保存法;B、组织培养法;C、种子保存法;D、超低温保存法3、为了正确认识种质资源,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A、分类学性状;B、经济性状;C、生物学性状;D、观赏特性五、简答题1、简述种质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简答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3、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有那些?4、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有那些?第二章引种试题一、名词解释1、简单引种;2、驯化引种;3、生态型;二、填空题1、对同一种植物分布区中不同地理种源提供的种子或苗木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称作()。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2003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2003真题

第 1 页 共 2 页南 京 林 业 大 学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 物 学 试题
1、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原生质
2)质膜
3)核糖核蛋白体
4)染色体组型
5)厚角组织
6)原分生组织
7)合点受精
8)核型胚乳
9)无融合生殖
10)真花说
二、问答题(共110分):
1)简述导管和管胞的类型,并比较它们的输导效率(20分);
2)试从初、次生结构,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增粗过程(20分)
3)用下列方式说明蕨类植物生活史(20分)
….
………….
4)说明豆科植物科的主要特点,并写出花程式和亚科检索表(20分)
5)说明拟南芥是那一科植物?该科植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0分)
6)说明内皮层结构的特点和作用(10分)。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各章问答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各章问答题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阐述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和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1)、遗传学原理:简单引种:适应范围内引种;驯化引种:适应范围以外引种( 2)、生态学原理:气候相似论、主导生态因子(3)、生态历史分析理论限制引种成功的主导生态因子:(1)温度;(2)降水与湿度;(3)光照;(4)土壤;(5)生物因子*2、简述引种驯化的程序和步骤程序:(1)引种材料的收集(2)种苗检疫(3)登记编号(4)引种试验(5)推广试验步骤:3、简述引种成功的标准(1)、引种植物在引种地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露地越冬或越夏,并生长良好。

(2)、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或观赏品质。

(3)、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

(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5)、对引种地不能构成生物入侵。

六、论述题2、在引种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有那些?(1)引种要结合选择(2)引种要结合有性杂交(3)选择多种地利条件实验(4)阶段训练与多代连续培育(5)试管苗培育(6)栽培技术研究第三章选种试题五、简答题3、简述芽变选择的程序和步骤.初选---目测预选。

A、对变异不明显或不稳定的都要继续观察,如果芽变范围太小,不足以进行分析鉴定,可通过修剪、嫁接等措施,使变异部分迅速增大,而后再进行分析鉴定。

B、对于变异性状十分优良,但不能证明是否为芽变的,可先将无性繁殖后代栽入移植鉴定圃再根据表现决定下一步骤。

C、对于有充分证据肯定为芽变的,且性状优良,但是还有些性状不是十分了解,可以不经移植鉴定圃进入选种圃。

D、对于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十分优良的芽变,且没有相关劣变,可不经鉴定圃与选种圃,直接参加复选。

E、对于嵌合体形式的芽变,可采取修剪、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使变异性达到纯化和稳定。

2).复选---对初选芽变再次进行评选。

主要工作:a、对初选植株进行评选,繁殖成营养系;b、在选种圃中进行比较,也可结合生产试验进行复选出优良单株。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南京林业⼤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1999年植物学问答题1.试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它们各⾃有什么重要的⽣物学意义?有丝分裂是⼀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长,⽽减数分裂是⽣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体复制⼀次,核分裂⼀次,每个⼦细胞有着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体只复制⼀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同⼀母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细胞的染⾊体数⽬是母细胞的⼀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殖细胞的染⾊体数⽬减半,⽽在以后有性⽣殖中,两个配⼦结合形成合⼦,合⼦的染⾊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

这样周⽽复始,使每⼀物种的遗传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减数分裂的第⼀个⽣物学意义。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产⽣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2.试说明根中的“凯⽒带”与通道细胞及该类结构的⽣物学意义。

内⽪层细胞的部分初⽣壁上,常有栓质化和⽊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整圈,称凯⽒带,凯⽒带在根内是⼀个对⽔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的结构。

凯⽒带形成后,内⽪层的质膜与凯⽒带之间有极强的联系,⽔分和离⼦必须经过这个质膜,才能进⼊维管柱,这⾥也就有着选择。

在单⼦叶植物中,内⽪层进⼀步发展,不仅径向壁和横向壁因沉积⽊质和栓质显著增厚,⽽且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上,也同样地因为⽊质化和栓质化⽽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然保持薄壁。

增厚的内切向壁上有孔存在,以便通过质膜中的细胞质某些溶质,能穿越增厚的内⽪层。

另外,少数位于⽊质部束处的内⽪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起着⽪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

3.说明双⼦叶植物的增粗⽣长。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茎的维管形成层包括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2003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2003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5*10=50)
1重要值2温室效应3食物网4种群5还原者6生态效应7光饱和点8寒害9Simpson多样性指标10定量疏伐
二、问答题(100分)
1、试述城市森林在净化大气和改善环境质量中的作用。

(18)
2、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对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作用如何?退耕还林的主要方式与措施有哪些?(28)
3、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简述各成分在生态系统
中的功能。

(16)
4、何谓进展演替?试述进展演替的主要识别特征。

(16)
5、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在林业生产实践
中的意义。

(22)。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801园林植物》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801园林植物》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生、紧密的灌木。
(1)紫叶酢浆草 科属:酢浆草科酢浆草属。产地及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 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全日照、半日照环境或稍阴处均可生长, 生长适温24~30℃,盛夏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期,冬季浓霜过 后地上部分叶片枯萎.以根装球茎在土中越冬,采用分株播种繁殖。
(2)三七景天 学名:Sedum aizoon。习性:生于山坡岩石上,草丛中,耐寒耐 旱,适合露地、保护地栽培。
【答案】山矾;山矾;榆;青檀;蝶形花;黄檀
属,黄檀为
二、选择题(选择题不全) 1.竹类的繁殖有一下方式,其中适合毛竹繁殖的方式有( )。 A.种子繁殖 B.扦插 C.压条埋秆 D.分株 E.埋鞭
2.(多选)主要为观果的植物有( )。 A.乳茄 B.五色草 C.冬珊瑚 D.虎刺梅 E.五色 椒 【答案】ACE
三、名词解释 1.适地适树 2.春性植物 3.花坛 4.球根花卉 5.名树古木
四、写出下列植物的拉丁学名、科属,及其形态特征和识别要点 1.鸡冠花和千日红 2.芦苇和芦竹 3.万年青和紫背万年青 4.波斯菊和硫华菊
5.鸢尾和德国鸢尾 6.落羽杉和水杉 7.乌桕和重阳木 8.梧桐和法国梧桐 9.旱柳和垂柳 10.蒲葵和棕榈
一、填空题
1.一年生花卉为 播花卉。
播花卉,为
寒花卉,二年生花卉为
【答案】春;不耐;秋
2.葡萄科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卫矛科的 均为良好的地被和墙面绿化植物。
,桑科的
,五加科的
【答案】爬山虎;南蛇藤;薛荔;常春藤
3.我国特有并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茶花是 ,产于 。 【答案】金花茶;广西
4.白檀为 科, 属,青檀为 科, 科, 属。
7.垂直绿化 答:垂直绿化又称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 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 住环境。地锦、爬山虎、迎春、凌霄、紫藤、常春藤、扶芳藤、金银 花、鸢萝、牵牛花、络石、木香、葡萄、五味子等。 8.暖季型草坪 答:暖季型草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0~30℃,在-5~42℃范围内 能安全存活,这类草在夏季或温暖地区生长旺盛。暖季型草在我国主要 分布于长江以南以及以北部分地区 9.观果树木 答:观果树木是指在园林中主要以观果为主的树种。 10.物候期 答: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 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称为物候期。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84)一、填空题1.在人类进行有性杂交育种以前,所有栽培作物的品种,都是通过选择育种这一途径培养出来的。

2.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

3.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4.多倍体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即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5.当两对独立基因发生互作时,互补作用的F2代表型分离比为9:7 。

6.1909年约翰生(W.J.Johannsen1859-1927)发表了“纯系学说”,并提出了“基因”一词。

7.AABBDD的多倍体类型是异源六倍体。

8.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9.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

10.有性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它是种质资源创新的有效手段。

11.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12.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包括芽变选种、营养系微突变选种和实生选种。

1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14.测定重组型配子数的简易方法有测交法和自交法两种。

15.当两对独立基因发生互作时,重叠作用的F2代表型分离比为 15:1 。

16.基因型方差的公式为 VG=VA+VD+VI 。

17.原始材料是选育某个品种时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18.花药(花粉)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花粉的单倍性。

19.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20.低温、干燥和黑暗有利于保持花粉的生命力。

21.进行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

22.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突变和由杂交实现的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基本原料。

23.噬菌体侵染试验和细菌转化试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4.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25.数量性状的变异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26.植物从原产地引种到引种地通常会有两种反应,其一是简单引种,其二是驯化引种。

27.DDdd的多倍体类型是同源四倍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林业大学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基因内互作(intragenic interaction); 2)假显性(pseudodominance); 3) 隔裂基因(splitting gene); 4) 基因迁移(gene migration); 5)间接选择(indirect selection);
6)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7)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 8)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判断是非,并给予改正(判断正误0.5分,改正1.5分,每题2分,共50分)。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终变期和减数分裂的中期Ⅱ是鉴定植物染色体数目
的最好时机。

()
2)从遗传现象上看,性状在从亲代遗传给下一代时,要么以显性性状出现,
要么以隐性性状出现。

()
3)基因互作的积加作用,F2代会出现12:3:1的分离比例。

()
4)性状间连锁一定相关,性状间相关必连锁。

()
5)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在杂种后期世代中开展选择效果好;遗传力低者在杂
种早期限世代中开展选择效果好。

()
6)倒位的遗传效应就是会发生重组率下降现象。

()
7)器官或组织增粗增大是多倍体植物的特点,因此在多倍育种过程中,应设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