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合集下载

造园史(魏晋)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南林园林史课件

长期分裂、战乱,使人民遭到极大灾难,世族阶层深感 生死无常,悲观失望消极颓废的思想发展起来。崇尚虚 无、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儒家的圣人之道已 不再受到尊崇,旧礼教日益崩溃,人们思想和信仰上获 得自由。
– 人们专谈“玄理”不理世务成为风尚,即所谓[清谈]之风。
玄学和清谈的泛滥,使政治与社会风气日趋靡烂; – 思想的突破和对老庄学说的探求,又使文学和艺术得到新的 养份,人们追求返朴归真,至善至美的“自然主义的风格”, 寄情山水,醉心自然; – 同时对自然美的发掘和追求,推动了这个时期造园艺术生机 勃勃的发展,出现了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
–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张伦园“园林山池之美 , 诸王莫
及”;“ 有若自然在其家中”;“入其后园 ,见沟渎蹇产 , 石蹬礁崾, 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虽梁王兔苑 想之不如也.”
2019/2/19 28
城市型私家园林(2)

南方的城市型私家园林也像北方一样,多为贵戚 官僚所经营.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及为了争奇斗 富,刻意追求庞大奢靡的景观,这在文献中记载的 屡见不鲜: –《南齐书· 文惠太子传》记述:“太子风韵甚 和,性颇奢丽,宫内殿堂皆雕饰精绮过上宫。 开拓玄圃园,使台城北堑等其中之楼观塔宇等。 多聚奇石,极山水之妙,若上宫望见,乃于傍 门列修竹,内施高障。造游墙数百间,施诸机 巧,宜应障蔽,须臾成立;若应毁撤,应手迁 徒”。 2019/2/19 29
气韵生物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结前人及当时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提出了传统绘画的表现特点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和适用的普遍意义同时也作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创作准则直至今日仍有借鉴价202031314洛神赋洛神赋2020313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及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及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造园史_两宋_南林园林史课件分析37页PPT

造园史_两宋_南林园林史课件分析37页PPT

1
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造园史_两宋_南林园林史课件分析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

22
琼华岛元明时山顶建广寒宫,清初改为喇嘛塔,是全园构图中心/制高点和标志;北海四周都能看到白塔山的景色. 白塔采用高大体量/优美造型/白色塔身,以宽阔的海面和蓝天作前景和背景,显得十分简洁开阔,突出主景.
北海 琼华岛
24.01.2021
23
镜清斋的内部空间与景物曲折有致,层次深远,水流萦环,山石回抱,是北京现存小空间庭院中难得的精品,院中 假山为乾隆时的精品.
24.01.2021
31
避暑山庄的环境特点
避暑山庄占地564公顷,北界 狮子沟,东临武烈河.经人工 开辟湖泊和水系整理后地貌 环境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 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 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 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4.01.2021
32
避暑山庄的环境
北海
北海水面东南用土堆筑的琼华岛,约六点六公顷(一百余 亩).东西二百五十米,南北三百多米,高二十八米:北坡叠 石成洞,汴梁艮岳运来太湖石点缀岛上;长廊与喇嘛庙 间的山坡上建有许多亭廊轩馆;
山南坡/西坡又有殿阁布列其间,四面隔池遥望都能组 成丰富的轮廊线;
24.01.2021
– 南海的南台一带环境清幽空旷,顺治年间曾稍加修葺。康熙时,选中此地作为日常处理政务,接见臣僚和御前进 讲、耕作“御田’的地方,因而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建,扩建。延聘江南著名叠山匠师张然主持叠山工程,增建 许多宫殿、园林以及辅助供应用房。改南台之名为“瀛台”,在南海的北堤上加筑官墙,把南海分隔为一个相 对独立的宫苑区;
24.01.2021
西苑(1) 20
西苑(2)
三海处于紫禁城与西宫之间,三处水面各具姿态,是帝王游息、居住、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清帝在城内居住时, 常在苑内召见大臣,宴会公卿,接见外蕃、慰劳将帅,武科较技。冬天则在三海举行滑冰游戏(冰嬉)。

pm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65页PPT

pm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65页PPT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总结
09.05.2020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都城建设 二、元明清时期的文化背景 三、明清时期的工程技术和造园的论著 四、封建社会逐步解体
09.05.2020
2
元大都复原想象图
09.05.2020
17
西苑
09.05.2020
18
西苑(北京明清三海)北京城内紫禁城西侧的三海(北,中, 南),最早是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元时包入大都,位于皇 城内,称为太液池;明朝仍沿用,并在南端加挖南海,合中海/ 北海为三海,称为西苑,是明朝主要的御苑;清代在三海中 又有许多兴建,尤其是北海,清顺治八年在琼华岛山顶建喇 嘛塔(白塔),山前建佛寺,清乾隆时大事兴筑,亭榭楼台布 满万岁山四面,并在池北/池东建造了一批庙宇和庭园。
14
著名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 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加上贵族官僚们的名园十 几处,连同许多处庙坛胜地,形成北京西郊园林建设空 前兴盛的局面.
三山五园
09.05.2020
15
09.05.2020
16
(二)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各论
西苑 圆明园 避暑山庄 颐和园
09.05.2020
6
三、明清时期的工程技术和造园论著
造园工匠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世代 薪火相传,共同创造了优秀的园林艺术;社会价值 观的改变,文化人亦不再把造园技术看作壮夫不 为的雕虫小技;文人造园家与工匠三者的结合又
促成这些宝贵经验向系统化和理论性方面升华。 于是,这个时期便出现了许多有关园林的理论著 作刊行于世。其中有专门成书的,《园冶》、

造园史( 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 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对日本园林的影响
隋唐南林园林的艺术成就也影响了日本园林的发展,日本园林在吸 收中国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园林风格。
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隋唐南林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如尊重自然、注重文化内涵、追求艺术美感等。
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朴素
与皇家园林相比,私家园林中 的建筑多为朴素自然的风格,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寺观园林
宗教色彩
寺观园林是佛教、道教等宗教场所的 附属园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幽静清雅
寺观园林通常位于幽静的山林之中, 环境清雅,是修行者参禅悟道的理想 场所。
象征意义
寺观园林中的植物、山水等元素往往 具有象征意义,如莲花象征清净、松 柏象征长寿等。
杭州西湖景区
要点一
园林概述
杭州西湖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 隋唐时期著名的江南园林。西湖以其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 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要点二
园林特色
杭州西湖景区的园林特色主要体现在 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上。景区内的湖泊、山峦、堤岸、桥 梁、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相互映衬, 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致。
皇家园林中多设有湖泊、溪流 等水景,增加了园林的灵动性
和观赏性。
私家园林
精致小巧
私家园林通常规模较小,但设 计精巧,注重细节,体现了园 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因地制宜
私家园林的布局多根据地形、 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巧妙设计 ,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意境深远
私家园林注重营造深远的意境 ,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将 自然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
西安大雁塔景区

造园史(魏晋 )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 )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南林园林 史课件
在魏晋时期,南林园林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展现出独特的设计特点 和建筑形式,拥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并对后世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时期的背景
历史背景
魏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儒家文化衰落,佛教文化兴盛,这对南林园林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环境
朝代更迭频繁,政治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纷纷投入园林设计与造园艺术,寻求心灵的安抚 和自然的舒缓。
通过园林布局、建筑形式和景色组合,表达深邃的哲学与艺术思考。
3 文化传承
南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传承者,延续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南林园林的影响与传承
1
宋代与明清时期
南林园林的理念和技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 部分。
2
世界园林艺术
南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思潮
道教和佛教的兴起,逐渐融入南林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南林园林的发展历史
1
西晋时期
2
南林园林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注重景色的恬静和诗意。
3
三国时期
南林园林的发展得到了初步奠定,以小 型庭园为主,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 一。
东晋时期
南林园林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名胜之 地为设计灵感的观赏式园林。
亭台楼阁
亭台楼阁作为南林园林的重要组 成部分,充满诗意和建筑艺术的 魅力。
曲桥廊道
山石假山
曲桥廊道巧妙地穿越湖泊或池塘, 增加了园林的动态美感。
山石假山的巧妙运用,使园林空 间更显精致,增添了戏剧性和变 化性。
南林园林的艺术价值
1 诗意之美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ppt课件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ppt课件
《一家言》、《长物志》是比较全面而有代表性 的三部著作。
04.07.2020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8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一、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二、元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
04.07.2020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9
一、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一)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总论 (二)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各论
– 明初,朱元璋曾规定百官第宅制度:不许於宅前后左 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以资游眺(《明史、兴 服制志》)。
– 另外,风景优美、泉水充沛的北京西北郊,早在元代 即已成为公共游览的风景名胜区。从南方来的移民大 量开辟水田,又增益了这一带宛着江南水乡的自然风 光,官僚、贵戚们在海淀、丹棱占地造园,风景区的范 围更往东扩大。皇帝也经常到西北郊游玩,但除了偶 0尔4.07.驻2020蹿西湖北岸的造园功史元德明清寺近现、代南正林园德林史年间筑‘钓台’13之外,
04.07.2020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4
明朝北京的都城建设
都城北京, 大内的主要朝宫建筑为三大殿,高踞 在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整个宫城呈‘前朝后寝’ 的规制,最后为御花园;宫城之外为皇城,包括大 内御苑、内廷宦官各机构、府库,周围十八里余;
明代改建北京城,城市的供水也相应有些变化:明 初漕运一度停开,西湖与昌平的水道淤塞,故引玉 泉山水入西湖,漕运废弃.开辟城南地区形成现在 北京的最后规模。
造园史
中国造园史
04.07.2020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
1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总结
04.07.2020

造园史总论南林园林史课件-38页PPT资料

造园史总论南林园林史课件-38页PPT资料
–周维权 . 中国古典园林史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9/2019.
–(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07.11.2019
35
参考书目
07.11.2019
36
07.11.2019
37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07.11.2019
11
园林的含义
按现代园林释义,园林不仅是游憩之所,还有保护和 改善自然环境,恢复人们身心疲劳之功效。因而“园 林”的含义除包含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纪念性园林、 游园、花园、游憩绿化带及城市各种绿地;
07.11.2019
12
园林的含义
同时还应涉及到郊区游憩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等。此外,以整个城市为造园空 间的“山水园林城市”也是近年来提出的体现城市园林 化的新概念。
07.11.2019
8
二、园林的含义
07.11.2019
9
园林的含义
我国古代有多种名称:甲骨文中出现了“囿”、 “园”、 “圃”。“囿”的意思是筑垣以设境 之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园” 的意 思是平整过土地后,四周设置轻便的围墙,其内 有水源浇灌,栽植果树;“圃” 是栽植蔬菜的 地域.
28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2)
古希腊的宅园中有明显轴线,园在居室围绕的中心即称
柱廊园
07.11.2019
29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3) 16世纪欧洲以意大利为中心的造园形成台地园。
07.11.2019
30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