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原理及其规律
电解反应的反应原理

电解反应的反应原理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当通电时,正负电荷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电解反应是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学反应类型,它在生产、实验室分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它遵循着离子在电场中迁移的规律。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而负离子向阳极迁移。
当正离子在阴极接受电子并发生还原反应时,负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并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电解质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电解反应的发生。
电解反应的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以氯化钠为例,当氯化钠溶液被电解时,其中的氯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2Cl^→ Cl2 + 2e^-。
而钠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钠金属:2Na^+ + 2e^→ 2Na。
这样,氯化钠溶液就发生了电解反应,生成了氯气和钠金属。
除了溶液电解反应外,固体电解反应也是电解反应的一种形式。
在固体电解反应中,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被电解,正负离子在固体电解质中迁移并发生化学反应。
固体电解反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氧化铝的电解制取铝金属,氯化钠的电解制取氯气和氢气等。
电解反应的原理也与电解槽的结构和电解条件密切相关。
电解槽通常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通过外加电源施加电压,使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电场,从而促使正负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迁移并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条件如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浓度等也会对电解反应的进行产生影响。
总之,电解反应是离子在电场中迁移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它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电解反应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解反应在生产和实验室分析中,为社会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解原理

1. 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下,Cu2+或Ag+ 分别按Cu2++2e-===Cu和Ag++e-===Ag在电极上放 电,其析出铜的的质量为1.92 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 B) A、1.62 g B、6.48 g C、3.24 g D、12.96 g 2. 将分别盛有熔融KCl、MgCl2、Al2O3的三个电 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 K、 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A、1:2:3 B、3:2:1 C、6:3:1 D、6:3:2
由于Fe (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 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 (OH)2沉淀,应用下 图电解实验可以制得白色的纯净的Fe (OH)2沉淀。两电 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⑷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 b a 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B、 C 。 d A.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 c B.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压。 C.适当减小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 ⑸ 若C中用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 Fe (OH)2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 气泡外,混合物中另一明显现象为: Fe(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失 电子,发生____ 氧化反应,离子 阳极:___ 还原性 _____越强,反应越容易。 ①当阳极为惰性电极(石墨、铂、金)时,常见阴离子 放电顺序: S2- >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 > F②当阳极为金属电极(除铂、金)时,金属电极 优先放电。
例谈惰性电极的电解原理及其判断

例谈惰性电极的电解原理及其判断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学 256206 吴桂志一、电解原理规律:用石墨、Pt 、Au 等惰性材料为电极,电解电解质的水溶液时,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放电顺序规律为: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阳离子的放电顺序:Ag +>Hg 2+>Cu 2+>H +>活泼金属离子。
1、当电解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例如:H 2SO 4、NaOH 、K 2SO 4等)时,实际为电解水,即只有水参与电解反应,而电解质不参与电解反应。
阳极反应式:4OH - - 4e - == O 2↑+ 2H 2O阴极反应式:4H + + 4e - == 2H 2↑总反应方程式:2H 2O 2↑+O 2↑2、当电解无氧酸(除HF 外)、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例如:HCl 、CuCl 2等)时,实际只有电解质参与电解,水不参与电解反应。
阳极反应式:2Cl - - 2e - == Cl 2↑阴极反应式:2H + + 2e - == H 2↑或Cu 2+ +2e -== Cu总反应方程式:HCl H 2 ↑+ Cl 2↑或CuCl 2 Cu + Cl 2↑3、当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和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例如:NaCl 、CuSO 4等)时,水和电解质均参与电解反应。
阳极反应式:2Cl - - 2e - ==Cl 2↑或4OH - - 4e -==O 2↑+ 2H 2O 阴极反应式:4H + + 4e -==2H 2↑或Cu 2+ +2e -== Cu总反应方程式:2NaCl + 2H 2O 2NaOH + H 2↑+ Cl 2↑或 2CuSO 4 + 2H 2O 2Cu + O 2↑+ 2H 2SO 4二、基本应用 1、判断电解的本质及电解产物电解 电解 电解 电解 电解例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完全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AgNO3B. Na2SO4C.CuCl2D.H2SO4解析:从物质的组成来看,电解Na2SO4溶液和H2SO4溶液时,实际为电解水,电解产物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且物质的量比为2∶1,即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水时能使溶液完全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而电解AgNO3溶液和CuCl2溶液时,电解产物分别是银、氧气和铜、氯气,当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水,不能使溶液完全恢复到电解前浓度,而应分别加入碳酸银和氯化铜。
高中化学—电解池原理

高中化学—电解池原理
1.电解和电解池
(1)电解: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通电,发生化学反应;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离子的过程。
(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电解CuCl2溶液为例)
(2)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
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后,流向电解池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后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阳极。
【注意】电解时,外电路有电子通过,溶液中依靠离子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电子不会通过电解质溶液。
3.阴阳两极上放电顺序
(1)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
氧化性强的先放电,放电顺序:
(2)阳极:若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放电顺序为
【注意】
①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②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为
阳极:Cl->OH-;
阴极:Ag+>Cu2+>H+;
③电解水溶液时,K+~Al3+不可能在阴极放电,即不可能用电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Ca、Na、Mg、Al等金属。
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电解池的电解规律 电解池工作原理

电解池的电解规律电解池工作原理(1)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溶液,就可以分为电解水型(例NaOH)、分解电解质型(例CuCl2)、放H2生碱型(例NaCl)、放O2生酸型(例CuSO4)等。
假如上述方法不简单记忆简单混淆,不妨干脆就重点记住常见阴阳离子的放电按次序(借助氧化还原学问更简单记),用到时现推导即可。
(2)阴阳离子的放电按次序:阳极: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 Br—Cl—OH—含氧酸根离子和F—。
阴极:Ag+Hg+Fe3+Cu2+Pb2+H+Sn2+Fe2+Zn2+(H+)Mg2+Na+Ca2+K+。
上述放电次序分成四组,即“阴前离子和阴后离子,氢前离子和氢后离子”,然后两两组合成可溶于水的电解质,分析电解时的阴阳极放电情况,就不难总结出电解规律。
(3)规律:①位于前边的还原性强的微粒优先失去电子。
只要有水,含氧酸根离子和F—就不能失去电子。
若阳极是活泼或较活泼金属时,一般是电极的金属失去电子,而不是电解液中阴离子放电。
②阳离子放电,其次序大体可参照金属活动次序来推断。
位于金属活动次序表后面的金属,其对应的阳离子越易得到电子:即位于前边的氧化性强的微粒优先得到电子。
只要有水,一般H+后面的离子不能得到电子。
③一般电解规律(惰性电极)可以概括为:阳极:无卤(I2、Br2、Cl2)有氧阴极:前氢后金(氢前析氢,氢后析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电解确定要看好阳极材料,若是活泼金属则是该金属放电。
纸张水分测定仪的电解池磨口清洗方法电解池磨口是纸张水分测定仪的一个紧要元件,在日常操作中需要多加保养,以下介绍了几点清洗方法。
1、排去电解池中的电解液并冲洗干净。
2、在磨口结合处四周注入少量的丙酮然后轻轻的转动磨口处零件即可拆卸。
3、如仍不能拆卸,请将电解池放入2升的烧杯中,渐渐加入浓度为5%的氯化钾溶液浸泡,必需特别注意,不要让微量水分测定仪测量电极、阴极室电极的引线套端头进入液体,浸泡约十几小时或24小时后,即可拆卸。
电解原理

一、电解原理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2.电解池的组成:⑴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⑵形成条件:①直流电源②两个电极③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④形成闭合回路3.电解反应类型⑴惰性电极:(电极不参加反应)①只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例:电解CuCl2溶液阴极反应:Cu2++2e-=Cu阳极反应:2Cl--2e-=Cl2↑总反应:CuCl2Cu+Cl2↑在电场作用下,CuCl2溶液中阳离子(Cu2+,H+)向阴极移动,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
Cu2+得电子能力大于H+,Cl-失电子能力大于OH-。
②只有水参加的反应:例:电解H2SO4溶液阳极:4OH--4e-=2H2O+O2↑阴极:2H++2e-=H2↑总反应:2H2O 2H2↑+O2↑电解H2SO4溶液,相当于电解水,不断电解过程中H+浓度增大,H2SO4浓度增大,溶液pH值减小。
③水和电解质均参加反应。
例:电解NaCl溶液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总反应:2NaCl+2H2O H2↑+Cl2↑+2NaOH电解过程中H+得电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pH值增大。
⑵电极参加反应[金属做阳极(除Pt 外)]:例:金属作阳极时,金属失电子,而不是阴离子失电子。
在阳极,Cu 失电子能力大于SO 42-、OH -,因此电极Cu 首先失电子:阳极反应:Cu-2e -=Cu 2+阴极反应:2H +-2e -=H 2↑ 总反应:Cu+2H +Cu 2++H 2↑从总反应看出不活泼的Cu 将较活泼H 置换出来,不符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因此化学反应能不能发生没有严格界限,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提供能量(如电解)也能进行。
二、电解反应规律:1.当惰性材料做电极时,阴、阳离子放电顺序为:盐的类型实 例参加电解物质溶液pH使溶液复原应加入物质1、A-C 盐Na 2SO 4 KNO 3 H 2O不变H 2OA 的碱 KOH NaOH 增大 C 的酸H 2SO 4 HNO 3减小2、B-D盐CuCl2HgCl2电解质不定CuCl2、HgCl2D的酸HCl HBr 增大HCl、HBr3、A-D盐NaCl KBr H2O+电解质增大HCl、HBr4、B-C盐CuSO4AgNO3减小CuO、Ag2O说明:①阴阳离子在两极上放电顺序复杂,与离子性质、溶液浓度、电流强度、电极材料等都有关,不应将放电顺序绝对化,以上仅是一般规律。
电解原理

电池内离子 的迁移方向
练习 指出下列装置的名称、电极名称,写出 电极反应式,并表示出电子移动方向。
e
e;
-
e
-
原电池
-
阳
阴
电解池
练习:
在相同条件下,以石墨作为电极, 通以相同的电量,分别电解足量的 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如果析出 64g铜,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A.108g C.216g B.54g D.64g
-
总反应: CuCl2 = Cu+Cl2↑
电解
一、电解原理 1. 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 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叫做电解。 2. 电解池 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 解池或电解槽 。
一、电解原理 3.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直流电源、电极、电解质溶液, 并形成闭合回路
4. 电极材料
第一节 电解原理
C
C
CuCl2溶液
实验:电解
实验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阳极)有
气泡生成,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 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l
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阴极)上
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 --Cu
结论:氯化铜溶液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而电流的作用是这种化学变化的根本原因。
思考
活性电极:除铂、金、石墨以外的电极。 若活性电极为阴极也只起导体的作用 若为阳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的往往是电极本 身。 例: 练:
C
AgNO3
阳极: Ag - e- = Ag+
阴极: Ag+ e-
镀银 + = Ag
阳极:Cu -2e- = Cu2+ + 阴极: 2H + 2e = H2↑
知识讲解_电解原理和规律(学生)

高考总复习电解原理和规律【考点梳理】考点一:电解原理1.电解的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电解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可将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得以发生。
2.电解池的装置特点:有外接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形成条件:(1)与电源两个电极相连;(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3)形成闭合回路。
4.阴阳极的判断及反应:考点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考点三:电解规律1.电极材料(1)活性电极:既导电又能反应(针对阳极,指金属活动顺序表Ag及Ag以前的金属。
)(2)惰性电极:只导电不溶解(惰性电极一般指金、铂、石墨电极,而银、铜等均是活性电极。
)2.离子放电顺序(1)阳极:阴离子放电顺序(活性金属)>S2—>I—>Br—>Cl—>OH—>含氧酸根>F—(实际上在水溶液中的电解,OH—后面的离子是不可能放电的,因为水提供OH—的会放电)(2)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阴极本身被保护,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酸中)>Pb2+>Sn2+>Fe2+>Zn2+>H+(水中)>Al3+>Mg2+>Na+>Ca2+>K+。
要点诠释:阴阳离子在两极上放电顺序复杂,与离子性质、溶液浓度、电流强度、电极材料等都有关,不应将放电顺序绝对化,以上仅是一般规律。
3.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方程式(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①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电极材料,判断是电极材料放电还是溶液中的离子放电。
阳极为金属活性电极时,电极材料放电。
②再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分析电极反应,并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
③电解水溶液时,应注意放电顺序中H+、OH―之后的离子一般不参与放电反应。
(2)电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必须在长等号上标明“电解”。
②仅是电解质被电解,电解化学方程式中只写电解质及电解产物。
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电解Cu+Cl2↑③仅有水被电解,只写水及电解产物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016年全国乙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 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
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 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
【例2】某水溶液中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铜和氯化镁, 惰性电极电解,写出各阶段的电解反应式及化学方程 式。
第一阶段:
阳极:2Cl- -2e- = Cl2↑ 阴极:Cu2+ + 2e- = Cu 总反应:CuCl2 电解 Cl2 ↑+ Cu 第二阶段:
阳极:4OH- - 4e- = 2H2O+O2 ↑ 阴极:4H ++ 4e- = 2H2 ↑ 总反应:2H2O 电解 2H2 ↑+O2 ↑
【例1】如何实现反应:Cu+H2SO4=CuSO4+H2 画 出简图,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 若长时间电解将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
阳极: Cu - 2e- = Cu2+
Cu 电 极
硫酸溶液
石 墨
阴极:2H+ + 2e- = H2 ↑
电 极
总反应: Cu+2H+ 通电电解 Cu2+ + H2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池:
(1)构成条件:直流电源、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固体电极材料、形成闭合回路。
(2)工作原理:
阳极移向正极 负极移向阴极
阳极
阴极
2Cl- - 2e- = Cl2
2Na+ +2e- = 2Na
氧化
还原 阴离子移向阳极,
阳离子移向阴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
电解—— 第1课 电解原理和规律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1卷
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2卷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
3卷
原电池原理
2017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的应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用
电解池和原电池是高考中几乎每年必考,试 题题目常考常新,通常联系生产生活、物质 制备等为背景考查。其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根据电极变化判断电极材料,电解池、原 电池的判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是 重点考查内容。
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 极迁移,正极区溶液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
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
,负极区溶
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
有0.5mol的O2生成
2H2 ↑+O2 ↑
S2->I->Br->Cl->OH->含氧酸根>F-
Ⅰ
Ⅱ
K+、Ca2+、Na+、Mg2+·······H+ Cu2+、Fe3+、
Ag+
Ⅲ
Ⅳ
Ⅱ与Ⅲ区:电解水型(如 Na2SO4)
Ⅰ与Ⅳ区:电解电解质型(如 CuCl2)
Ⅰ与Ⅲ区:放氢生碱型 (如 NaCl)
Ⅱ与Ⅳ区:放氧生酸型(如 CuSO4、AgNO3)
【过渡训练】
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硝酸两种溶质,他们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3: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回答:
(1)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2)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
(3)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物和阴极产物分别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阳极:2Cl- - 2e- =Cl2 ↑
阳极:2Cl- -2e- = Cl2 ↑
降低的是( B )
A.AgNO3 CuCl2 Cu(NO3)2
B.KCl C.CaCl2 D.HCl
Na2SO4 KOH
HNO3
CuSO4 NaNO3 K2SO4
小结: 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明确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结合题意中的特殊信息 根据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及阳极氧化、阴
极还原分析得出产物
总结
一、电解原理
二、电解规律
2.(2015·四川卷)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CN-、Cl-废水 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 CN- 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Cl-+2OH--2e- = ClO-+H2O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2H2O+2e- = H2↑+2OHD. 除去CN-的反应:
电 固体电极材料、
硫酸溶液
极 形成闭合回路。
电解是最强有 力的氧化还原 手段
阳极: Cu - 2e- = Cu2+
阴极:2H+ + 2e- = H2 ↑ 总反应: Cu+2H+ 通电电解 Cu2+ + H2
一、电解原理
1上.分电别解发定生义—:氧—在化——反—直——应流————电和—流————还作—原—用反—下应——,—电的解过质程在。两个电极 2.能量转化形式:
电解是最强有 力的氧化还原
长时间电解:阳极继续消耗,
阴极析出紫红色固体
手段
阳极: Cu - 2e- = Cu2+
阴极:Cu2+ + 2e- = Cu
思考: 为什么阴极会有铜析出?
4.离子放电顺序:
(1)阳极上(氧化反应 Pt、Au、C除外 ):阴离子放电 顺序
活泼金属作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
(2)阴极上(还原反应)
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阳离子 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Ag+>Hg2+>Fe3+>Cu2+ > H+>Pb2+>Sn2+>Fe2+>Zn2+ >H+
Al3+>Mg2+>Na+>Ca2+>K+
浓度大
上述顺序基本上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越活泼的金属,
其阳离子越难得到电子,但Fe3+氧化性较Cu2+强。
1.(2017卷2—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 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H2SO4 H2C2O4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 3e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阴极:2H++2e- = H2 ↑
阴极:2H++2e- = H2 ↑
总反应:2HCl
通电
==
H2
第三阶段:
↑
+Cl2
↑
总反应: 2NaCl+2H2O
通电
= H2
↑+Cl2
↑+2NaOH
阳极: 4OH- - 4e- = 2H2O+O2 ↑
阴极: 4H ++ 4e- = 2H2 ↑
总反应:
通电
2H2O =
1.了解电解池的构成,理解电解原理。
2.掌握常见离子在阴阳两极上的放电顺序,能够准 确判断两极的产物及变化,能够正确书写电极反 应及总反应方程式。
【例1】如何实现反应:Cu+H2SO4=CuSO4+H2 画 出简图,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
构成电解池条件:
直流电源、
Cu 电 极
石 墨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类型
【例3】
以石墨为电极分别电解水和饱和食盐水,关于两个电 解池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阳极反应式相同 B.电解结束后所得液体的pH相同 C.阴极反应式相同 D.通过相同电量时生成的气体总体积相等(同温同压)
【变式】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电解质溶
液,在电解的过程中,溶液的PH依次为升高,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