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全)
大鲵养殖技术大全

大鲵养殖技术大全大鲵养殖技术1、养殖场地建设。
娃娃鱼喜静、喜阴,所以养殖场地**好选择在山区或人烟稀少的环境,这种环境相对独立安静,还较为阴凉,有利于娃娃鱼生长。
养殖场地内一定要暗,池地一定要光滑,养殖池不宜过大,有很好的排灌措施。
养殖产地内要有孵化池、幼鲵池、饵料池等,养殖池在修建好之后不要立即放入娃娃鱼饲养。
由于建池会使用水泥,而水泥的碱性较大,碱性过强会造成娃娃鱼大批死亡,所以新建场地一定要处理,将碱性降下来在饲养。
2、种苗投放。
养殖时去娃娃鱼人工养殖中心购买种苗,为保证养殖成活率,做好选择体型较大,达100克以上的幼苗。
投放是也要注意方法,娃娃鱼看似温顺,但其实它们的性格凶狠好斗,如果因食物缺乏而饥饿时,常常厮咬打斗,严重者会导致娃娃鱼死亡,所以投放是一定要暗生长阶段分类投放。
3、饲养。
娃娃鱼食谱极为广泛,各种鱼虾,昆虫以及猪、羊、鸡的内脏即可成为它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新鲜的。
由于娃娃鱼的特性,一般养殖户都在山区和人烟稀少地区养殖,所以为了解决食物来源,所以在养殖时会附带养殖一些小鱼小虾或蚯蚓、黄粉虫之类的。
饲养要注意不让其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注意天气和水温的变化,观察它的摄食量,定时定期投喂。
4、管理。
娃娃鱼养殖**重要的是水质管理,娃娃鱼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喜洁怕脏,一般自来水都可能达不到它的养殖要求,需水质清晰、无污染的溪水和泉水**。
另外娃娃鱼适合生长水温在16-22度,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娃娃鱼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娃娃鱼的死亡。
养大鲵违法吗?1.私自饲养娃娃鱼是违法行为。
娃娃鱼的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将大鲵列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
2.吃娃娃鱼犯不犯法?娃娃鱼野生的不能吃,吃了是犯法的,人工养殖的是可以吃的。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

鱼、 、 虾 蟹等 , 可投 喂动物 内脏 , 等 , 配合 饵 料 目 也 鱼块 人工
前 还在研 究开 发之 中。各地 可 根 据 当地 饲 料 资源 情 况 而
决 定投饵 品种 。
3 2 投饲 方 法 .
为 了提高饲 料利 用率 , 降低 饲料 成本 , 投
人工 养殖 大鲵 其 养殖 池 须 分 阶段 设 计 建造 。其 养 殖
池 面积应 视大 鲵规格 大小 而定 。幼 鲵 池 面积 l一1 m , 0 成
饲 必须 坚持 四定 投饲 法 , 即定 时 、 位 、 定 定质 、 量 。 定 3 2 1 定 时 即根据 娃娃鱼 生物 学 习性夜 间摄 食 特点按 ..
时投 饲 , 同时 也要 根据季 节 、 水温 、 质状况 适 当提前 或推 水
鲵池 面积 1 0—4 m 或 4 0 0—10 ; 0 m 大鲵 各 阶段 养 殖池 , 其 形状 以长 方形 或椭 圆形 为 佳 , 宽 比为 3 2 其 高度 要 求 长 :, 在所 养殖 大鲵 其全长 的 2—3倍 , 殖 场池 四周 及底 部 应 养 光滑 , 顶部 建 防逃 设 施 或加 盖 防逃 网 , 池 内可 设 计 多个 在 洞穴, 便于 大鲵 隐蔽躲 藏 , 各养 殖 池 应 建 造独 立 的 排灌 设 施 , 到水 位能有 效调 节 , 做 水进 出 自如 , 污 方便 。整 个养 排
大鲵 , 称娃娃 鱼 , 俗 两柄 纲大鲵 属 , 国家 二级 重点 保 是 护 野生动 物 。中 国大鲵 是一 种名 贵 的野 生 动物 , 有很 高 具 的经济价 值 。大 鲵 在 我 国广 泛 分 布 , 新 疆 、 藏 、 除 西 内蒙
大瑶山农家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文章 编号 : 1 0 0 6—3 1 8 8 ( 2 0 1 5 ) 0 3— 0 0 3 1— 0 2
2 0 1 5年第 3期
Hale Waihona Puke 大 瑶 山农 家 大 鲵 人 工 养殖 技 术
刘 寿远
( 蒙 山县 科 技情 报所 , 广 西蒙 山 5 4 6 7 0 0 )
摘 要: 为了充分利用大瑶 山的 自然 气候 资源环境 以及 丰富的干净水 质资源条件 , 根据 大鲵生活 以及生理 特性 , 大瑶
物 。其 肉质 细 嫩 、 味道 鲜 美 , 含 有 优 质 蛋 白质 、 丰 富的 氨基 酸 和 微 量 元 素 , 营养 价值极 高 , 被 誉 为
“ 水 中人参 ”, 在 市 场 上 被 视 为 珍 稀 补 品 。大 瑶 山
超标 , 不能 作 为大鲵 的养 殖用 水 。
1 . 3 养殖水温要适宜。大鲵最适合生长的水温为
1 . 1 环境 场 地要 求。 大鲵 有 喜静 怕 扰 、 喜 阴怕 风 等 习性 , 因此环境 安 静对 养好 大 鲵非 常 重要 。长 坪 乡大 瑶 山农户 一般 居住 在深 山 高岭处 , 四周群 山环
绕、 树 木茂盛 、 人 烟 相对 稀 少 , 环 境 相对 独 立 、 安静、 阴凉 。其 所居住 的房 前屋 后 以及 空 闲房 屋 , 只要 能
选择、 可移 动 、 投 资少 , 效益高, 每条 大鲵 一 般 经 过
三 年左右 的养殖可重 达 2 . 5~ 3 . 0 k q , 按 现 时 的每 k q
2 . 1 塑料桶的选择 。选择无 毒原料制成的长方型塑
料桶 , 桶长 7 0— 8 0 c m, 宽5 0~ 6 0 c m , 高7 0~ 8 0 c m 。 2 . 2 塑料桶 进 、 排 水 系统 的制 作 。在 每个 塑料 桶 垫 高处桶 口上方 安装 水 龙 头 , 用 直径 1 5 m m 水 管 连 接并 接到 蓄 水 池 。在 靠 近 塑 料桶 短 边 缘底 部开 一 个 可通直径 1 5 m m 塑料水 管湾头 的孔 , 在这 孔 口固定
大鲵的饲养方法

大鲵的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
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
(2)饲养池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饲养池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m2、4m2、10m2、25m2群等规格的饲养池,池高1m,每池均有进出水孔。
饲养池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大小分养:在野外和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
大鲵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
投饵时间一般以傍晚较宜。
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cm左右,既有利于大鲵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于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方案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方案每亩养殖池产量500公斤左右,产品单价1200元/公斤,养殖成本30万元/亩·年。
放养密度为:小鲵苗(8~10cm)每10平方米放养5~6尾,大鲵苗(11~20cm)每10平方米放养3~4尾。
养成的商品鲵规格为2~3公斤(子二代成鲵),每亩可养殖成鲵200~250尾。
1、简介:中文学名: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脚鱼、啼鱼、腊狗,隐鳃鲵科,大鲵属.2、产地分布: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
3、形态特征: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至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大鲵又叫娃娃鱼,体表裸露,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腹部为灰白色,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园形、具有捕捉食物的锋利牙齿。
大鲵养殖技术

大鲵养殖技术一、养殖场建造1.养殖场选址养殖场要远离污染源,周围无工矿企业。
电源、交通、水源便利,环境良好。
2.养殖池建造养殖池可建在地下,也可建在地上,亦可为半地下、半地上。
养殖池用砖砌,用水泥抹面,可在池内壁铺设瓷砖,便于池内清洁。
苗种培育池面积1~5平方米、池深20厘米;成鲵池面积以5~20平方米、池深以40厘米为宜。
池底建排水口,池面沿池壁一侧设置进水管,池底保持一定的倾斜坡度,以便于排污。
池形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菱形等,以正方形为宜。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环境及水源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养殖场,科学制定养殖密度。
禁止不顾环境及水源承载能力,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超负荷养殖。
二、水源成鲵养殖可抽取地下水,也可利用山泉水。
1.地下水地下水的水溫恒定,一般在16~19℃,不受季节变化影响,污染少,可保证大鲵常年生长。
因此,在丘陵、平川、城市周边,只要有地下水资源的区域,均可养殖大鲵。
但这种方式因抽取地下水,会增加养殖成本。
2.山泉水山泉水水质清新,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一般在3~28℃。
因此采用山泉水养殖,大鲵只在春季、夏季、秋季生长。
可通过管道将山泉水引向养殖场。
在山区,只要有泉水的地方,就可采用山泉水养殖大鲵,这种方式养殖成本相对较低。
三、大鲵养殖大鲵养殖分为苗种培育、成鲵养殖两个阶段。
大鲵体长8~30厘米阶段为苗种培育阶段,体长30厘米以上阶段为成鲵养殖阶段。
1.苗种培育(1)幼苗投放。
一般投放幼苗要求体长在8厘米以上、规格整齐、体质健壮。
投放前要对其进行检疫检验,了解苗种来源及繁殖场情况,确保苗种不携带“娃虹彩病毒”等病原。
每平方米投苗100尾,投放前用5%食盐溶液浸泡10~20分钟,对其体表消毒。
投放时间以春季为宜。
(2)投喂。
以投喂红线虫为主。
红线虫要新鲜,且经冰冻,以杀灭红线虫携带的病害。
投喂方法:将冰冻的红线虫解冻后投喂,投喂量保持在投喂后两小时内吃完为宜,每天投两次。
(3)换水。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73 . ,溶氧5 8 .毫克/ . 474 升,硫化物<0 O 毫克/ .l 升, 非离子氨<O 0 毫克/ .1 升。
3 养 殖 密度 .
增长分别为36 6 4. 克和14 . 克 ,平均年增重达 182 9 75 9 .% 和3 3 1 。从2个月的养殖结果分析,该基地的条件是 7 .% 8 十分适合大鲵生长的,主要表现为:①水质优 良;②长 年水温均稳定在 1 ̄2. ℃之间,接近大鲵最适生长温 9 05 度的上限,使大鲵不冬眠,终年生长;③附近的水库和 溪河 中,野生小杂鱼丰富,且品种多、价格适中等。 2 经济效益分析 . 养殖 总产量70 7 千克,按 市场价2 0 元/ 克, 5. 4 00 千 产值 10 1 万元 。生产成本:购 买成鲵 ( 5 .5 含运输 费用) 7 .4 7 8万元 ,购买幼鲵1.万元 ,设施按8 14 年折旧的折 旧
属有尾 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图见彩中插 2 。它广泛 分布于我 国的长汀、黄河及珠江中上游的支流 中,是一 种名贵的两栖动物 ,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 、药用价 值和观赏价值 ,而且在动物进化史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 究价值。由于大鲵繁殖力低,加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人 为的滥 捕 ,导致 资源 趋 向濒 危 。2 世纪 8年代 以来 , 0 0
对生 长率 (z 。在0 0 2 40 0 8 。养殖成活率为 w÷w) . 0 l . 0 4
91 2 %。 . 5
至2 1年7 日,养殖过程总投饵3 8 下克,饵料 0 0 月8 35
系 数 为6 5 。 . 3
三 、小结 与 分析
1 生长速度观 察 . 大鲵的生K与水温、饵料及年龄有关。其最适生长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大鲵俗名娃娃鱼,是我国非常珍贵稀有的资源, 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 可食用、药用、科研、观赏及工业制革等。
大鲵曾大量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等的山溪河中,但由于多年来人为破坏及自然因素影响,目前, 大鲵资源破坏严重,已濒临枯竭。
为此,要恢复增殖大鲵资源, 必须大力开展大鲵人工繁、养殖。
本文介绍了大鲵养殖场的设计、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经验总结, 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 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1.1.1水资源要求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 水源充足, 无毒无害, 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具体在水源上, 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C 以内,以10〜22C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 值在6.5〜7.5。
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 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 另外, 要求交通方便, 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 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m2,幼鲵池(幼鲵阶段1〜2 龄)1〜2m2,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m2,亲鲵池(4龄以上)5m2左右。
大鲵各阶段养殖池, 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 长宽比为3 : 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 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 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 便于大鲵隐蔽躲藏, 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 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 水进出自如, 排污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鲵原生态繁殖模式优点
大鲵原生态繁殖模式优点
②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易掌握。该模式只需承
包一段大鲵原栖息地的自然河段,建防逃设施、
看护房屋并有专人看管即可。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今年放置成熟亲鲵,来年可自然出苗。
大鲵原生态繁殖模式缺点
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到极端恶劣天气,该 模式在当年可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很难作到年
排精,并保护卵粒,也有雄体将卵粒绕在背上保护
产程视个体而定,有的历时数小时,有的历时4-5天
,产程的长短与卵子的质量有一定关系。
4.怀卵量
鲵的怀卵量一般不大。怀卵量与年龄、营养条件 关系密切,变化很大。 大鲵的初次怀卵量为500枚左右;第二次怀卵量为 800枚左右,亲本培育较好怀卵量可能超过1000枚 ;第三次怀卵量一般超过1000枚。
个湖南省大鲵救护站。
与之相比的是民间资本的大手笔投入,张家界王国
兴先后投入了五六千万元。湖南润孚公司投入5000
万元,去年繁殖了7000多尾。而浙江一民企2009年
繁殖了7万多尾。
国外市场的需求量更大,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更是
有市无鲵,若能把自然资源保护好,并能取得大
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解决批量生产苗种、批 量生产成鲵,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产品具有广 阔市场。
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
在场区内要建设室内稚鲵和幼鲵饲养池、防逃设
施、看护设施、饵料生产设施等。
按雌雄1:1向人工小溪流内投入亲鲵,通过定期投
喂食料、精心管护,定时捞取大鲵幼苗的繁殖模
式。
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优点
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除具备原生态繁殖模式两个 优点之外,它还克服了原生态模式的一些不足: 创造并优化了大鲵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有利于 亲鲵的生长发育。 可以避免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 可以有效防止天敌的危害。 便于管护,大鲵安全、水质及其安全均能得到有 效保证。
(一)、大鲵的经济意义
1. 食用价值
肉味鲜美,风味独特,是一种名贵佳肴 肌肉蛋白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 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 占体重的91.92%)及营养价值均很高。
2. 药用价值
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老年痴呆症等病症 都有显著疗效,还具有滋阴补肾、强壮、补血益 气的功效。 皮肤中含有 41%-61.3%的胶原蛋白,可提炼为人 体最佳祛皱美容品。
野生条件下大鲵生长速度
年龄 1年 体长(cm) 3~5 体重(g) 0.5~1
2年
3年 4年 5年
5~8
8~20 35~40 45~55
2~5
40~100 250~350 400~500
四、生长特点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生长迅速。
工厂化人工控温养殖大鲵,全年均能生长。
体重1kg左右的大鲵,日增重量可达8-10g,月增
,水质会受到严重污染或发生毁灭性事件。
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
在大鲵的适生区利用地势落差,选择2~3级安全台
地,修建人工洞穴和穿流小溪,在洞穴上方覆盖
土壤、种植草本植物,以营造荫暗、保温、安静
的适生环境建场。
饲养用水主要引自附近的山泉水或河水,使用河
水前要在人工小溪流上游建阶梯式的过滤水池,
以保证饲养水的水质安全。
侧有皮肤皱襞和疣粒。有附肢2对。
尾较短,为体长的1/3,尾端钝圆或椭圆。
稚鲵用鳃呼吸,一龄后外鳃脱落,开始用肺呼吸。
二、生活习性
大鲵喜阴畏强光,喜静怕躁,常隐居在石灰岩广布
、水质清澈、多砂石、深潭、水量充沛的深山溪流
、岩穴、泉洞的水域中。
二、生活习性
成鲵穴居,多栖息在海拔600-1200m的水流较急而
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洛阳大鲵水生野生 动物自然保护区、洛南大鲵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 护区等9个大鲵保护区。 但20多年来,大鲵越保 护越少,关键是因为投入太少。
张家界是全国第一个大鲵保护区,设立于1984年。 20多年来,农业部投入900万,省里投入800万,总 计就投了1700万元。主要做的就是在张家界建了一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
《中国大鲵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 技术培训
大鲵的养殖
概述 第一节 大鲵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第二节 大鲵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大鲵的人工繁殖
第四节 大鲵的人工养殖
第五节 大鲵疾病诊断和防治
概述
•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独有 的珍稀水生动物,是现存个体最大的 两栖动物,有“活化石”之称。 • 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生存环境丧失、 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利用,对大鲵生 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减 少,许多地方的资源枯竭,甚至濒临 灭绝 • 1988年将大鲵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野生动物
年出苗。
②天敌危害严重。在养殖的自然河道内,水老鼠、
水蛇、螃蟹、水蜘蛛、野杂鱼等天敌无法根除,对
大鲵受精卵、稚鲵、幼鲵的危害严重。
大鲵原生态繁殖模式缺点
③管理不便,水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在养殖过 程中,很难做到对亲鲵的性腺发育、产卵受精、 孵化出苗、疾病等现象进行及时监控和治疗。一
旦河道上游施用化肥或农药,甚至向河道内投毒
第二节 大鲵生物学特性
一、 形态特征
体表裸露,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体色黄、浅褐、
金黄、白色等色,背腹面布满不规则褐色或深褐
色斑点。
鲵的身体呈扁筒形,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
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躯干部由胸、腹部组成,胸部两侧称颈褶,腹部两
娃娃鱼上餐桌
• 翅汤神鲵、干锅神鲵、鲵掌乾坤……打开酒店的菜 谱,用娃娃鱼作原料的菜肴多达十几种
• 随着大鲵价格的逐渐回归理性,商品大鲵将会进入 普通百姓的餐桌
娃娃鱼扶贫?
• “养10头牛,100头羊,抵不得一尾娃娃鱼。”
• 在湖北、湖南、陕西、贵州等省的山区,恰好气
候环境条件适宜养娃娃鱼。按照每户养30尾的小
重量可达300g。
体重2kg的大鲵日增重量可达10-15g,年增重量可
达3-4 kg 。
五、繁殖习性
1. 雌雄异体
大鲵性腺发育具有周期性变化,一般在4-5龄性成 熟 性腺发育不同步。雌鲵的性腺多在夏季发育成熟 ,而雄鲵则主要在秋季。
雌雄大鲵的形态区别
雄大鲵的泄殖孔比雌性略大,呈饱满的大豆瓣状,
据初步统计,陕西省已经批准建立的大鲵驯养繁
殖场有60多个,2007年仅汉中市人工繁殖鲵苗15
万尾以上;2008年大鲵繁苗量达35万尾之多。 仅湖南省,目前已审批30家养殖企业。在浙江、 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大鲵的人工养殖也在蓬 勃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批准建立的大鲵自然保
护区超过30个 ,其中陕西批准建立的有太白湑水
娃娃鱼上餐桌
• 上餐桌吃是不是属于利用呢?野生动物保护法却并 未明确,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操作惯例是: 通过省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家二类保
护动物驯养繁殖的子二代和伤残体、不育体可以贸
易和经营利用。也就是允许上餐桌。
• 目前,江苏拿到经营许可证可以合法吃大鲵的餐饮
单位已经达到9家。而在以好吃野味著称的广东, 获得娃娃鱼“准吃证”的酒店数目更高达70多家。
第一节 大鲵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一、分类
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二、地理分布
我国的大鲵,主要产在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 的支流中,遍及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湖北、 安徽、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十九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
大鲵地理分布
隐鳃鲵科与小鲵科、蝾螈科特征比较
形成隆起的纵椭圆环形,并且泄殖孔外缘有一圈不
规则的肉质状小突起,生殖期突起甚为明显清晰。
雌性泄殖孔略小,孔周围无隆起,亦无小颗粒。
雌性泄殖孔
雄性泄殖孔
雌雄大鲵的形态区别 在相同规格中, 头部较大的多是雄性,特别是头宽 大于体宽的, 一定是雄性; 相反,头宽明显小于体宽的多是雌性;
雌雄大鲵的形态区别:
喂鸡、鸭等家禽的内脏。
三、摄食习性
大鲵摄食方式:
大鲵昼伏夜出,常顶着水流在流水口等待食物,发 现食物后突然出击一口咬住,待食物死亡后即吞下
四、生长特点
大鲵是现今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成体一般可达 50cm以上,现存最大个体长达2米左右。 野生大鲵生长极慢。在周年内表现为冬、春季增长 缓慢,而夏、秋季增长较快。生长期短,一年中只 有3-11月份摄食生长,其余时间处于冬眠状态
雄性大鲵的头部类似人脸的位置有一个明显的突
出,并且在眼后有一对象颧骨一样的隆起。
雌性大鲵整个头部的线条比较柔和, 没的明显的突
起与隆起。
五、繁殖习性
2. 繁殖季节
在每年的5-10月,旺盛期在每年的7-9月。大体上, 大鲵的繁殖季节在夏末和秋初。
3. 大鲵为卵生,体外受精,1年产卵1次 1) 产卵场所及环境
大鲵的水温16-24℃时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
,25-28℃摄食明显减少,29℃以上停止摄食。
人工养殖可改变其冬眠的习性,能够全年均匀生
长。
六、大鲵的生态习性
水质要求pH6.5-7.5,pH>9时可导致毁灭性死亡
,溶氧以大于5.5mg/L为宜,如总硬度、氯化物、
氨氮等指标均需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规模养殖方式,第一年就能赚8000元,第二年可
赚1万多元,第三年赚3万多元。养100尾,三年可
以赚10万。
二、国内外养殖概况
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大,而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批量上市,一是受自然资源量的限制,二是受国家政
策的限制。 在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方面,我国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由于当时对大鲵的生活史及繁殖习性还不是很了解 ,因此,走了很多弯路。直到最近几年的探索和试验 ,大鲵的人工繁殖工作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