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阅读材料
《新制度经济学》第四章

(三)可让渡性与不可让渡性
可让渡性也是私有产权的内在属性 。共有产权 丌具有可让渡性。 按让渡内容的多少可分为全部产权的让渡和部分 产权的让渡。按让渡时限可分为永丽性让渡和有 限期让渡。 产权的让渡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丿。 私有产权的可让渡性有时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 出现 “所有权的残缺” 。 在所有制残缺中,可让渡性的“残缺”对经济的 影响是最深刻的。
(二)共有产权
有些资产的产权具有这样的特点:某个人对一种资 源行使权利时,幵丌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 权利。这种产权被称为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最重要的特点在亍共有资源在个人乀间是 完全丌可分的。即使每个人都可使用某一资源来为 自己服务,但每个人都没有权利声明这个资源是属 亍他的财产。
第二节 产权的属性与功能
当然,养蚝是可以国营的。政府养蚝,以法例 或甚至武力惩罚拾蚝的人,又是另一种制度。 国营蚝场既非公用地,也非私产,它有着不同 的困难,不同的经济效果。养蚝若是国营,投 资多少由谁决定?用甚么准则决定?蚝类的选 择由谁决定?用甚么准则决定?蚝的收成时间 由谁决定?又用甚么准则决定?决定错了谁负 责?而惩罚多少又以甚么准则来决定的?
在私有产权的制度下,这些问题都有肯定的答案、 作决定的人是蚝的拥有者,或是租用蚝场而养蚝 的人。投资的多少,蚝类的选择,收成的时间, 都是以蚝的市价及利率作指引而决定。不按市价, 不计成本,不顾利率,养蚝者是会亏本的。作了 错误的判断,市场的反应就是惩罚。亏蚀的大小 是惩罚的量度准则。我们怎能相信政府是万能的, 怎能相信官员的判断力会在‚不能私下获利‛或 ‚不需私人负责‛的情况下较为准确,怎能相信 他们错误的判断会一定受到适当的惩罚?
制度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制度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这个学科中,经济学家们通过分析不同的制度安排,探讨其对资源配置、市场运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关于制度经济学的真题,以及对它们的答案解析。
1. 什么是市场制度?并简要介绍市场制度的基本要素。
答案解析:市场制度是一种基于私人财产权和自由交易的经济组织形式。
其基本要素包括:(1) 私人财产权:指个体对财产的拥有和支配权。
私人财产权不仅使得个体可以将其资产投入市场活动中,也使得个体可以享受到其资产所带来的权益。
(2) 自由交易:指个体在市场上自由地进行交换行为,没有任何强制的因素或限制。
个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资源状况,自由选择进入和退出市场,以及自由参与各类交易活动。
2. 制度经济学为什么关注制度的效率问题?并简要介绍制度效率的概念。
答案解析:制度经济学关注制度的效率问题是因为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资源配置、市场运行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如果制度安排不合理或存在问题,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进而降低经济的效率。
制度效率是指制度安排在资料配置和福利分配方面的优劣程度。
一个制度安排可以被称为制度效率较高,如果相对于其他可能的制度安排,它能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和福利分配。
3. 描述并比较主要的市场失灵情况,并介绍针对这些市场失灵的制度修正措施。
答案解析: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运行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原因,使市场无法有效运行的情况。
主要的市场失灵情况包括:(1) 信息不对称:当买卖双方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信息,导致市场不能有效传递和利用信息,进而影响资源配置。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可以采取强制公开信息、建立监管机构等制度修正措施。
(2) 外部性:指一方的经济活动会对其他相关方产生非市场上可交易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使市场中产生溢出效应或溢出成本,影响市场均衡。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1. 简介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制度与经济行为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中国,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阐释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安排、制度变动和制度效应三个方面。
2.1 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指制定和建立经济制度的过程,其中包括法律法规、组织机制、契约约束等。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物权法修订、国有企业改革等,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2 制度变动制度变动是指经济制度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变化。
中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法治环境等方式,不断完善和调整经济制度,使其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2.3 制度效应制度效应是指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产生的影响。
例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另外,中国还通过打击腐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改善了投资环境,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3.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案例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两个典型案例:3.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的改革领域,也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允许农民流转土地使用权,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2 金融市场改革金融市场改革是中国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和监察力度,中国取得了显著的金融市场发展成果。
金融市场的改革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4.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挑战和前景尽管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制度经济学

1.理解增长的近似因素与根本因素有哪些?新制度经济学家是如理解经济增长的?1.增长的近似因素:资本,劳动力,技术。
2.增长的根本因素:制度变迁。
3.新制度经济学家理解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出现取决于人们是否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如发明创新、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要使人们积极地从事这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活动,显然必须使他们受到刺激和激励。
什么因素能给人们以刺激和激励呢?它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制度,即一个有效的制度结构制度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决定剩余索取权利和剩余控制权。
因此,制度决定经济绩效。
2.如何理解交易费用?1.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与生产成本不同,它是履行一个合同的费用。
2.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合同签订之前的交易费用和合同签订之后的交易费用,并特别强调合同签订之后的交易费用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交易行为偏离合同导致的交易双方的“不适应”成本;②为纠正事后不合作行为而进行的讨价还价的成本;③为解决合同纠纷而建立治理结构的成本;④为保证合同条款兑现而付出的成本。
④这种事后的交易费用来源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事前签约的不完备性。
3.交易费用还可以分为市场组织方式中的交易费用和行政组织方式中的交易费用。
3.用图说明负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过多?如左图,D代表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MC代表私人的边际成本曲线,MS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曲线,MEC代表边际外部曲线。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人根据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比较进行最优决策,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即私人边际成本(MC)小于社会边际成本(MSC),两者的差额表现为边际外部成本(MEC),因此对企业和个人的最优策略不一定是社会最优策略,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进行生产,即MC与D的交点,产量为OQ,对应价格为OP。
而社会的最优生产量为OQ1由MSC与D的交点决定,价格为op1,说明负外部性往往导致生产过度,价格下降,实际产量超过了最优产量,资源配置过多。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道格拉斯·诺斯于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
1984年,诺思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创建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并在其后的6年中一直担任该中心主任。
自1996起,诺思荣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艺术和科学Spencer T. Olin讲座教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诺思曾兼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87—1988年)和美国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Bartllett Burnap 高级研究员(1997—现在)。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前些年在中国经济学界大行其道,尤其是在诺思与罗伯特·福格尔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诺思的一些理论发现比较快地在国内经济学界得到传播,因而诺思也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用率最高的当代经济学家之一。
二、内容简介《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是诺思最主要的理论著作之一,亦已成为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部经典文献。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探讨了制度研究的方法基础,并随之解释了制度的基本概念;第二篇阐述了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三篇则着重分析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完整word版)新制度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3)

4.诺思悖论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任何时候有国家总比无国家(即无政府状态)好。
因为,有国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公正和安全。
而要确保秩序、公正和安全,人们又必须把确定和保护“所有权”的垄断权交给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
但是,国家有了垄断权力以后又可能成为个人权利的最大、最危险的侵害者,因为一旦国家接管了产权保护职能并成为惟一合法使用暴力的组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地位索取高于其提供服务所需的租金,更有甚者还可能干脆剥夺私人产权。
5.市场治理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
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6.制度效率新制度经济学家是从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的对比来解释制度效率。
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等给经济人提供的激励与约束的程度。
制度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假定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的功能为既定,则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另一种是,假定制度选择的费用为给定,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或实现更多功能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何谓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其保障机制有哪些人力资本交易就是通过人力资本的转让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产权权利束的分解和转让。
在现实的人力资本交易中,人力资本载体交易的只是其人力资本产权的部分权利,即使用权,支配权等,而不会将所有权进行交易,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被他人完全控制。
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保障机制:契约保障;法律保障;社会保障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
11.人的因素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
制度经济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制度经济学真题答案及解析制度经济学是一门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学科,它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一道典型的制度经济学真题进行答案分析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知识。
问题描述:某国政府采取了一项措施,要求大型企业必须购买一定比例的国内原材料,以支持本国产业发展。
请分析这一政策对经济产出、效率和福利的影响。
解析:这道题属于制度经济学中的贸易制度问题。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1. 经济产出:政府要求大型企业购买一定比例的国内原材料,这将会提高国内原材料的需求量,从而刺激原材料生产相关的产业链的发展。
大量的原材料需求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推动经济产出的增加。
例如,在政策实施后,国内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产量会得到有效提升。
2. 效率:然而,政府规定大型企业必须购买国内原材料,也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由于政府强制要求企业购买特定原材料,企业可能无法根据实际市场需求和成本来选择更具经济效益的原材料来源。
这可能导致企业支付了更高的成本,而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3. 福利:政府推出购买国内原材料的政策旨在支持本国产业发展,但也可能对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强制大型企业购买国内原材料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进而向消费者转嫁这一成本,使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
这将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降低其福利水平。
同时,如果国内原材料的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也将享受较低的产品质量。
除了上述几点,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值得分析。
例如,政府的这一政策对本国产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的自主发展,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
然而,如果国内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不能与国外竞争相匹配,可能会导致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无法取得竞争优势,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总结:综上所述,政府要求大型企业购买一定比例的国内原材料,对经济产出、效率和福利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制度经济学概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学科。
它以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生、演变、创新和影响。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制度的定义与分类制度是指一系列规则和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包括法律、规章等成文规则,后者包括文化、习惯、道德等非成文规则。
2. 制度的产生与演变制度的产生与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口变化、资源条件等。
制度在演化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安排,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
3. 制度的效率与经济增长制度的效率是指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
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4. 制度的竞争与国际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竞争力和差异会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法律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创新能力。
三、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1. 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问题。
制度经济学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2. 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制度经济学为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经济学阅读材料1、周其仁给学生开列的书单必读教材Furubotn G. Eirik and Rudolf Richter.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读物Pranab Bardhan, 1991.”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Theory: A Brief Critical Assessment.” J of World Development.Alchian, 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50.Milton Friedma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Univ 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张五常,1990。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见科斯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版,第3章。
Coase, . “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 J of Law and Economics, , N. 2(Oct. 1974).周其仁,1996.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Property RightsAlchian, . “Property Rights”, pp1101-1104.张五常:《卖橘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巴泽尔: 《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1997年版。
Macfarlane, Alan. 1978. The Origins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 The Family, Property and Social Transition, Oxford: Blackwell Press.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Exchange and Market张五常:“失传的价格理论”,复印资料。
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和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91页。
Greif, A. 1993. "Contract Enforceability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in Early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克莱因和莱弗勒:“市场力量在确保契约绩效中的作用”,见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205。
巴泽尔:“考核费用和市场组织”,见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239页。
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 1988. Law and Economic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Chapter 6-7. (考特和尤伦着, 张军等译. 《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The Firm and the EntrepreneurKnight, .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5).Coase, .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Coase,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Meaning”, in O. E. Willianmson and . Winter(ed.) pp48-60.Demsetz, R. 1995. The Economics of the Business Fi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企业经济学》,2000版)。
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1995年版。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Up level of ExchangeDemsetz, H. 1969. "Perfect Competition, Regulation, and the Stock Market," In Efficiency Competition and Policy, pp225-241.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Enterprise.North and others. “Constitutions and commitment: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Pp134-165.汪丁丁:“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探”,汪丁丁:《在哲学和经济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246页。
Monopoly, Regulation and Regulatory Reform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二、三部分。
North, .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Viscusi and others. 2000.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Chapter 10-12. The MIT Press.*史普特:《管制与市场》,导论和第I篇。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制高点》第4章,第8章、第12章艾伦。
加特,1999。
《管制、放松管制和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宇燕,1996。
“国家放松管制的博弈”,见张曙光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版。
周其仁:《数网竞争》,三联书店2001年版。
制度经济学阅读书单(来自北望经济学园罗波、北望、断刀!等人的讨论)1、《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 张军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本书通俗易懂,作者提出了很多具有启示性的问题,而且作者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很值得我们学习.2、《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本书翻译的都是一些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论文.3、《社会契约论》, 卢梭着4、《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 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着,中国发展出版社.5、《新制度经济学》---论文集作者: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页数:433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第1版6、《新制度经济学名着译丛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比较体制视角,可能比较适合中国人联系实际作者:(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页数:237 出版日期:1999年3月第1版7、《新制度经济学名着译丛契约经济学》————论文集,此系列应通读作者:(美)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页数:459 出版日期:1999年3月第1版8、《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通俗易懂,但是一些概念和观点需要结合其他文献才好把握作者:[德]柯武刚史漫飞着韩朝华译页数:17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第1版9、《新制度经济学》————严重推荐!极品,脉络清晰,难得的是一方面从经济学说思想史角度非常严谨,另一方面作者在必要的地方对冰岛从经济史角度对进行考察,读这本书可能更能理解张五常在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位置。
作者:[冰]埃格特森着吴经邦等译页数:356 出版日期:1996年10月第1版10、《新制度经济学名着译丛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 Williamson的书都应该看看,不过那本资本主义制度好象没有中译本?作者:[美]威廉姆森(Williamson,.)着张群群黄涛译页数:501 出版日期:1999年3月第1版11、《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文库》作者:马洪孙尚清页数:280 出版日期:1996年2月第1版12、《没有规矩不成文圆:新制度经济学漫话》---通俗读物,许多书店都可以买到,不过我没有读过作者:王跃生着页数:17 出版日期:2000年9月第1版13、《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评传》---从其学不可不知其人作者:易宪容着页数:278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第1版14、《制度经济学派》————这是我最开始读的制度经济学读物,书薄,读起来很省力,特色之处是有关于“旧”制度经济学的内容作者:傅殷才页数:235 出版日期:1996年4月第1版15、《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如果找不到埃格特森那本,读这个也可以——埃格特森那本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卖的了作者:卢现祥页数:280 出版日期:1996年2月第1版16、《现代产权经济学》----中国学生入门必读书作者:张军17、《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1985;勒帕日18、《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奥斯特罗姆等19、《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1992张宇燕20、《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霍奇逊21、《经济学中的制度》卢瑟福必读书目(李茶提供)一、新制度经济学1、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2、科斯、诺思、阿尔奇安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
3、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
4、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对于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精神来说,以上足以。
二、制度经济学至于制度经济学这个大的门类,要读的书当然很多。
最重要的: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2、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
3、凡伯伦:《有闲阶级论》。
4、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