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年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中元智盛)
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规模分析(中元咨询)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第一节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 (2)一、2012-2017年1-6月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2)二、2012-2017年1-6月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三、2012-2017年1-6月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4)第二节中国压力传感器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4)第三节压力传感器行业特性分析 (5)第四节2012-2017年1-6月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析 (5)第五节2012-2017年1-6月中国压力传感器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5)一、2012-2017年1-6月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5)二、2012-2017年1-6月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6)三、2012-2017年1-6月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7)四、2012-2017年1-6月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8)五、2012-2017年1-6月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9)六、2012-2017年1-6月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10)第六节2017-2021年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11)第一节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一、2012-2017年1-6月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随着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虽然国内的传感器技术在迅速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企业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规模小,很多都是中小型企业,产品总的运作能力不强,产值相对低下,难以于国外公司相抗衡。
所以,当遇到竞争的时候往往处于劣势。
2、研发能力普遍投入不足,很多企业经不起人力物力长期投入,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低,研发投入同压力传感器销售收入的比值与国外相比大约差百分之七。
3、企业生产效率不高。
由于压力传感器属于高科技行业,需要借助高水平的工艺设备和制造设备,同时企业管理水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些因素一起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不高。
压电压力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五年前景分析

【重点】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
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此外针对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报告摘要】根据研究团队调研统计,2023年全球压电压力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7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1%(2024-2030)。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亿元,约占全球的%,预计2030年将达到亿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Piezoelectric Pressure Sensor)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被测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其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主要应用在加速度、压力和力等的测量中。
全球压电压力传感器(Piezoelectric Pressure Sensor)的前三大厂商占据了接近38%的市场份额,包括PCB Piezotronics、Meggitt Sensing Systems和Baumer等。
全球压电压力传感器主要在北美和欧洲生产,二者所占份额超过50%。
北美是最大的市场,约占33%,其次是欧洲和亚太地区,份额均为30%左右。
就产品类型而言,膜片式是最大的细分,占有大约53%的份额,同时就应用来说,工业应用是最大的下游领域,约占45%。
本文侧重研究全球压电压力传感器总体规模及主要厂商占有率和排名,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压电压力传感器产能、销量、销售收入、价格、市场份额及排名等,企业数据主要侧重近三年行业内主要厂商的市场销售情况。
地区层面,主要分析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行业内主要生产地区和主要消费地区的规模及趋势。
本文主要企业名单如下,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增加目标企业:PCB PiezotronicsMeggitt Sensing SystemsBaumerKistlerPiezocryst Advanced SensoricsAVLDytran InstrumentsBD SensorsDJB Instruments西人马联能电子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膜片式活塞式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航天工业应用生物医学其他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北美欧洲中国本文正文共10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所属行业、产品细分及主要的下游市场,行业现状及进入壁垒等第2章:国内外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第3章:全球总体规模(产能、产量、销量、需求量、销售收入等数据,2019-2030年)第4章:全球压电压力传感器主要地区分析,包括销量、销售收入等第5章:全球压电压力传感器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压电压力传感器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压电压力传感器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压电压力传感器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第8章:行业发展趋势、驱动因素、行业政策等如果您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报告及报价,加W号:chenyu-zl,可为您提供中文或英文参考样本。
2024年压力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压力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和监控物体或系统中的压力变化。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压力传感器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对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展望。
2. 市场规模及预测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以每年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汽车工业、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3. 市场细分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压力传感器市场可以分为绝对压力传感器、相对压力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三个主要部分。
3.1 绝对压力传感器绝对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相对于真空的绝对压力值,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装置、真空设备和气象设备等领域。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环境监测的需求增加,绝对压力传感器市场预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3.2 相对压力传感器相对压力传感器测量相对于环境大气压力的差值,常用于液位测量、液体流量控制和空气压缩机等应用。
随着制造业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相对压力传感器市场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3.3 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用于测量两个压力源之间的差异,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气体流量检测和液体过滤等领域。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以及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差压传感器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4. 市场驱动因素和挑战4.1 驱动因素•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压力传感器市场的增长;•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降低了传感器的成本,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新兴领域如物联网、汽车电子和医疗器械等对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
4.2 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压力传感器行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的问题;•技术标准的缺乏导致产品规格不一,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压力传感器在特殊环境和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5. 地区市场分析5.1 北美市场北美市场是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主要受益于汽车工业和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2024年压力传感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压力传感器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的自动化系统中。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压力传感器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分析压力传感器市场的前景,并探讨其将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压力传感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压力传感器市场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这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工业自动化的增长: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压力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自动化系统对于压力监测的需求推动了压力传感器市场的增长。
2.汽车工业的需求:压力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发动机控制系统、刹车系统和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也在增加。
3.医疗设备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对于精确的压力监测有着严格的要求。
压力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如呼吸机、血压监测设备等。
随着医疗设备市场的发展,压力传感器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压力传感器市场根据应用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工业领域:工业领域是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包括制造业、石油化工、能源、水处理等行业。
这些行业对于精确的压力监测有着很高的需求,因此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2.汽车领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压力传感器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在的汽车中普遍采用了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发动机控制、刹车系统和轮胎压力监测等功能。
3.医疗领域:压力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
医疗设备对于精确的压力监测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4.其他领域:压力传感器还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航空航天、农业等领域。
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市场竞争分析压力传感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欧姆龙、西门子、Honeywell、施耐德电气等。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南京宏沐科技有限公司 2012-02-14 09:41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硅、微机械加工技术、超大集成电路技术和材料制备与特性研究工作的进展,使得压力传感器在光纤传感器的批量生产、高温硅压阻及压电结传感器的应用成为可能,在生物医学、微型机械等领域,压力传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各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1 小型化目前市场对小型压力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小型传感器可以工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并且只需要很少的保养和维护,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很小,可以放置在人体的各个重要器官中收集资料,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
如德国HELM公司生产的量程为2~500PSI 的传感器,直径仅为1. 27mm ,可以放置在人体的血管中而不会对血液的流通产生大的影响。
(2 集成化压力传感器已经越来越多的与其它测量用传感器集成以形成测量和控制系统。
集成系统在过程控制和工厂自动化中可提高操作速度和效率。
(3 智能化由于集成化的出现,在集成电路中可添加一些微处理器,使得传感器具有自动补偿、通讯、自诊断、逻辑判断等功能。
(4 广泛化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正从机械行业向其它领域扩展,例如:汽车元件、医疗仪器和能源环境控制系统。
(5 标准化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标准。
如ISO 国际质量体系;美国的ANSI、ASTM标准、俄罗斯的ГOCT、日本的J IS 标准。
从宇宙开发到海底探秘,从生产的过程控制到现代文明生活,几乎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传感器,因此,许多国家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视,如日本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六大核心技术(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体和传感器之一。
在各类传感器中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压力、高度、加速度、液体的流量、流速、液位、压强的测量与控制。
压力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及竞争策略分析(中元咨询)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第一节压力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一、行业竞争格局 (2)二、竞争群组 (2)三、压力传感器行业竞争关键因素分析 (2)1、价格 (2)2、渠道 (2)3、产品/服务质量 (3)4、品牌 (3)第二节压力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4)一、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4)1、生产要素 (4)2、需求条件 (4)3、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5)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5)二、压力传感器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5)1、提高压力传感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5)2、影响压力传感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6)2、专项技术和专利产品 (6)3、专有品牌形象 (6)4、特色的压力传感器企业文化 (6)5、创新能力 (7)3、提高压力传感器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7)2、以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有持久的核心技术 (7)3、建立健全人才储备,保证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8)4、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9)5、用服务打造品牌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9)1第一节压力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一、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是指市场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市场经营主体全部到位和所有市场经济经营主体之间公平竞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压力传感器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近年来我国压力传感器工业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企能力所占比例较大,占总能力的72.10%;2、企业规模快速壮大;3、优势企业逐步显现,已有一些民企建立了完整产业链;二、竞争群组目前,我国压力传感器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空间布局。
其中,主要压力传感器企业有接近一半的比例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其他依次为珠三角、京津地区、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等。
三、压力传感器行业竞争关键因素分析1、价格价格是影响压力传感器行业最直观的因素,我国压力传感器由于高端产品技术壁垒高,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多数依赖于进口,导致产品价格偏高,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
压力传感器发展现状

压力传感器发展现状
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压力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
它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压力传感器也在不断进化。
当前,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型化和集成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压力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型化,同时集成了更多的功能。
现代压力传感器常常具备温度补偿、线性补偿、数字信号输出等功能,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2. 无线传输技术:传统的压力传感器通常需要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但无线传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无线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蓝牙等技术,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远程设备,提高了传感器的便携性和应用范围。
3. 精确度和稳定性:压力传感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对于许多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目前,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亚毫巴级别,而且其稳定性和长期工作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4. 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用使得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使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压力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5. 多功能化:压力传感器正在朝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
一些高级压力传感器还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以满足更多复杂应用的需求。
总体而言,压力传感器在大小、性能、无线技术、精确度和多功能化等方面都有着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更多应用的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2016-2021年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1
目录
2016-2021年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3)
第一节未来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
一、未来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 (3)
二、未来压力传感器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3)
三、总体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4)
第二节2016-2021年压力传感器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5)
一、2016-2021年压力传感器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5)
二、2016-2021年压力传感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5)
三、2016-2021年压力传感器行业总资产预测 (6)
2
2016-2021年中国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未来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压力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
1、小型化
目前市场对小型压力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小型传感器可以工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并且只需要很少的保养和维护,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很小,可以放置在人体的各个重要器官中收集资料,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
如美国Entran 公司生产的量程为2~500PSI的传感器,直径仅为1.27mm,可以放置在人体的血管中而不会对血液的流通产生大的影响。
2、集成化
压力传感器已经越来越多的与其它测量用传感器集成以形成测量和控制系统。
集成系统在过程控制和工厂自动化中可提高操作速度和效率。
3、智能化
由于集成化的出现,在集成电路中可添加一些微处理器,使得传感器具有自动补偿、通讯、自诊断、逻辑判断等功能。
4、广泛化
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正从机械行业向其它领域扩展,例如:汽车元件、医疗仪器和能源环境控制系统。
二、未来压力传感器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要加速形成从传感器研究开发到大生产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传感器的生产大国。
传感器产品结构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产品品种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倾斜,尤其要填补“空白”品种。
企业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向规模经济或适宜规模经济发展,生产格局向专业化发展,传感器的门类、品种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异,决定了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观当前传感器工艺线的概况,多数
3
工艺已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尚存在诸多困难,有待今后广泛采用CAD、CAM及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予以突破。
从而压力传感器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应加强从依赖引进技术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方向转移。
三、总体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极为突出的位置,浓墨重彩阐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大布局。
其中列述的不少未来五年发力的科研领域、科研项目都与探测、航空航天、智能化相关,这些“高精尖”的大动作都与测量仪表、传感器行业息息相关。
其中,重大科技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重大工程包括: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
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包括: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其中涉及:突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心技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重点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聚焦煤炭分级、煤炭气化、净化合成、能量利用和废水处理等关键领域,推动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化等等。
这项发展行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生物产业倍增、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储能与分布式能源、高端材料、新能源汽车。
其中涉及: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成为新增长点;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等等。
在海洋重大工程中,蛟龙探海、雪龙探极尤其引人注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