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以及连续进位的处理方式。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规律,从而自己总结出进位笔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进位笔算和连续进位的处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进位笔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连续进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规律,自己总结出进位笔算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笔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算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概念、笔算步骤和进位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乘法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笔算方法和进位的运用,他们还存在一些困惑。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概念及其笔算方法。这是乘法运算中的重要部分,它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计算123乘以4的过程,展示如何进行笔算以及进位的方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笔算步骤和进位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逐步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情况?”(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运算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理解乘法运算符号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意识;2.推理与逻辑思维:在学习进位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3.数学运算与问题解决:使学生掌握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其准确、迅速的数学运算能力,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方式。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连续进位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处理连续进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计算工具,如计算器、纸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明的生日聚会”。
小明邀请了12个朋友,每人带了一瓶饮料,一共收到了多少瓶饮料?让学生尝试用乘法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如对于在笔算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对于在笔算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耐心地引导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这种问题习方式:本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先乘后进位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分配一个笔算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是笔算教学的重要内容。此阶段的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数字书写和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但对于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因数位较多,进位处理较为复杂,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3.激发兴趣: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兴趣。如:“你们想知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吗?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算理。
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在过去的几节课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大海的富饶,更见识了渔民们“春种秋收”般的喜悦。
在丰收的季节里,农民伯伯收获了粮食,渔民伯伯收获了海产品,那同学们这段时间有收获吗?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不好?请看大屏幕:复习回顾:小试身手:①29×3= ②16×4=③38×2= ④125×3=指名学生板演第①②③④题,指名学生说出这四道题的特点。
(都是一次进位乘法)看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的还真不少!渔民们为了能卖个好价钱,首先要到加工厂里对这些海产品进行包装,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产品加工厂里看看那里的情况好不好?情景导入(出示大屏幕):学生们看图编题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片给出的信息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海产品加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每小时加工59千克带鱼,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2.海产品加工厂加工的带鱼每箱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重多少千克?3.海产品加工厂每个车间加工118箱带鱼,9个车间加工多少箱?课堂新知: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合作探索红点:1.海产品加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每小时加工59千克带鱼,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1)学生自主读题列式,教师指名、板书:59×7=(2)请同学们首先估算一下这道算式的结果,指名学生回答,说出该题的准确结果比420大还是小。
(59≈60, 60×7=420,59×7的积比420小一些。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掌握乘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
2. 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例题和练习的设计,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当进位次数较多时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演示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设计一些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运算原理和步骤。
2. 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例题和练习的设计。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
2. 提高题: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拓展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连续进位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当进位次数较多时,学生容易出错。
因此,对于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1. 从个位开始,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每一位相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教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此方面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我对本次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回顾方面,我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在此基础上,我详细讲解了连续进位乘法运算规则,让学生明白进位的原理和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我列举了各种错误类型,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以便学生能在实践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教学反思环节,我发现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规则。
此外,我还设计了针对性强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课堂参与度方面仍有待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计划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我将设计更多样化的练习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效果方面,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连续进位乘法。
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乘法运算规则理解不透彻,容易出现错误。
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在本次教学反思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
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需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0.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517 × 185
4136
642 × 38 1
5136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时,乘到哪一位积 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相乘满几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几。
课堂练习
4
9节这样的车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12 ×1 1 9
10 0 8
112×9=1008(个) 答:一共有1008个座位。
课堂练习
5
156×4=624(棵) 答:原来每车有624棵树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 两、三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 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 记加进上来的数。
课堂作业
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 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 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 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