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治疗

合集下载

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的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心理健康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它通过音乐的创作、演奏、聆听等方式,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

首先,音乐治疗能够调节情绪。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当个体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时,通过聆听舒缓、轻松的音乐,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使心情变得平静。

同时,音乐治疗师还可以根据个体的情绪特点,选择相应的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其次,音乐治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

在音乐创作和演奏过程中,个体需要对自己的情感、思维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表达。

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音乐治疗还可以帮助个体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

再者,音乐治疗可以促进社交互动。

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可以打破个体之间的隔阂,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音乐治疗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创造力。

音乐创作需要个体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转化为音乐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改善情绪,还可以提高自我认知、促进社交互动、培养创造力。

随着音乐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为更多的心理问题患者带来福音。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实践总结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实践总结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实践总结音乐治疗是一种运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善个体心理健康的治疗方法。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谐的声音,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幸参与并实践了音乐治疗,以下是我对此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和焦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来自工作、学习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而音乐治疗通过音乐的美妙旋律和节奏,能够让参与者放松身心,减轻内心的紧张感。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每次参与音乐治疗后,我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仿佛一切困扰都被抛在脑后。

这种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效果令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其次,音乐治疗还可以促进情绪的表达和释放。

有时候,我们可能难以找到适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对于内向或遭受创伤的个体来说。

然而,在音乐治疗的环境下,因为音乐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媒介,参与者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与他人合奏或演唱一首共同喜爱的歌曲,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还能释放压抑的情绪,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

除此之外,音乐治疗还能帮助改善个体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被来自手机、电视等各种外界干扰分散注意力,导致我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

然而,通过参与音乐治疗,个体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从而培养专注力。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每次沉浸在音乐中,我的注意力会随之向内转移,完全投入到音乐所创造的世界中去。

这对于我改善专注力、提高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音乐治疗为个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表达和交流的平台。

有时候,我们可能难以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而音乐治疗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用语言,而是通过音乐的方式与他人交流的渠道。

在我参与的音乐治疗小组中,我们经常以音乐创作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创作和分享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还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综上所述,音乐治疗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音乐治愈心灵

用音乐治愈心灵

用音乐治愈心灵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思想寄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治疗领域。

音乐治疗是一种通过聆听、演奏或创作音乐来改善身心健康的疗法,可以帮助人们纾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促进自我成长和心理平衡。

本文将探讨音乐治愈心灵的效果和机制。

一、音乐对情绪的影响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引起情绪共鸣。

一首欢快的曲子能够激发人们的愉悦和兴奋,而柔和的音乐则可以使人感到平静、放松。

这是因为音乐通过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体内激素分泌,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二、音乐对压力的缓解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各种压力常常使人们感到疲惫和紧张。

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放松身心。

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降低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减少身体紧张。

此外,音乐还能通过分散注意力,帮助人们暂时忘却身边的烦恼,转移焦点,从而减轻压力。

三、音乐对焦虑和抑郁的缓解焦虑和抑郁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研究发现,音乐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并通过增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来提升人们的情绪状态。

此外,音乐还可以提供情感宣泄的出口,让人们倾诉痛苦、寻求安慰。

四、音乐对自我成长的促进音乐治疗不仅仅是一种疗法,更是一种促进自我成长和心理平衡的工具。

通过参与音乐创作、演奏或聆听活动,人们可以表达内心的感受、探索自我,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调控能力。

音乐治疗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内心的力量,培养与他人的情感连接,促进人际交往。

五、音乐治疗的机制音乐治疗的有效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实现。

首先,音乐刺激可以通过大脑的听觉通路进入情感和记忆中枢,引发情绪和记忆的共鸣。

其次,音乐对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有直接影响,可以调节和平衡大脑活动节律,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此外,音乐还可以刺激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产生积极情绪,提高人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幸福感。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解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解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解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音乐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音乐来达到治疗心理和生理疾病的目的。

它并不是让患者随意听听音乐那么简单,而是在专业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和体验,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音乐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

欢快的音乐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而舒缓的音乐则能帮助人放松和平静下来。

当我们沉浸在音乐中时,大脑会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善我们的心情,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其次,音乐还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影响人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

例如,节奏缓慢的音乐能够降低心率和血压,使人的身体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

此外,音乐还能够激发人的记忆和情感。

对于一些患有痴呆症或失忆症的患者,熟悉的音乐往往能够唤起他们过去的记忆和情感,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音乐疗法有着丰富的形式和方法。

常见的包括聆听法、演奏法、创作法等。

聆听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音乐让患者聆听。

在聆听的过程中,治疗师可能会引导患者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情绪变化,或者让患者通过想象来创造一个与音乐相关的场景,以达到放松身心、释放情感的目的。

演奏法则让患者亲自参与到音乐的演奏中。

无论是简单的打击乐器,还是复杂的乐器,演奏的过程都能够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创作法鼓励患者自己创作音乐,如作词、作曲或者即兴演奏。

通过创作,患者可以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宣泄情绪、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效果。

音乐疗法适用于多种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治疗。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

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如流行歌曲、古典音乐、摇滚音乐、爵士乐等等。

然而,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具有强大的心理治疗作用,能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感到疲惫、焦虑或者压力过大时,一首舒缓的音乐往往能够让我们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这是因为音乐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

科学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能够调节我们的心跳、呼吸和血压,从而使我们的身体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

比如,缓慢而平稳的节奏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身体的紧张感。

音乐还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

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

欢快的音乐能够带来喜悦和兴奋的感觉,而悲伤的音乐则可能让我们陷入沉思和伤感之中。

这种对情绪的影响并非仅仅是表面的,而是能够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帮助我们释放压抑的情感。

有时候,当我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一首恰当的歌曲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对于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音乐治疗更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音乐治疗师会选择一些充满希望和活力的音乐,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情绪,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

对于自闭症儿童,音乐可以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的人,往往会被痛苦的回忆所困扰。

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或者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他们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重新体验和处理那些创伤性的情绪,从而逐渐走出阴影,恢复心理健康。

在老年人的护理中,音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身体机能下降、社交圈子缩小等问题,从而导致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音乐活动,如合唱、音乐欣赏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社交和娱乐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此外,音乐治疗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音乐作为一种可表达情感、激发情绪、改变心理状态的艺术形式,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实践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机制1. 激发情绪音乐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帮助他们表达并释放情感。

在心理治疗中,通过选择不同风格、节奏、速度的音乐,帮助患者探索自己的情绪世界,促进情感的表达和释放。

2. 改善心理状态音乐具有调节心理状态的作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在心理治疗中,运用特定的音乐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消除压力,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3. 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帮助人们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改善认知功能。

在心理治疗中,适当运用音乐可以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三、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实践方法1.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一种结合音乐和心理治疗的方法,通过音乐的技术性和表现形式,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在音乐疗法中,音乐治疗师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音乐,引导患者表达情感、释放压力,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2. 音乐放松法音乐放松法是一种通过听音乐来放松身心的方法,可以减轻焦虑、压力和紧张情绪。

在心理治疗中,音乐放松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情绪平衡,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改善睡眠质量。

3. 音乐认知训练音乐认知训练是一种通过音乐学习和训练来提升认知功能的方法,可以改善人们的集中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在心理治疗中,音乐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实例1. 音乐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升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通过选择欢快、柔和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2. 音乐放松法对焦虑症的治疗音乐放松法可以帮助焦虑症患者减轻焦虑情绪,恢复身心平衡。

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音乐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力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对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了解音乐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案例一:焦虑症患者的音乐治疗之旅_____是一位饱受焦虑症困扰多年的患者,经常感到莫名的紧张、恐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他尝试了音乐治疗。

治疗师首先与_____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音乐喜好和个人经历。

发现_____对古典音乐有着特殊的情感,尤其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于是,治疗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让_____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聆听《月光奏鸣曲》,并引导他放松身心,专注于音乐所带来的感受。

随着音乐的流淌,_____逐渐沉浸其中,紧张的情绪慢慢得到缓解。

同时,治疗师还鼓励_____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如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在演奏的过程中,_____能够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释放出来,获得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和平衡。

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治疗,_____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

他学会了通过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应对焦虑的发作。

音乐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帮助他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案例二:抑郁症患者的音乐重生_____是一位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的状态。

传统的心理治疗对她效果不佳,于是她决定尝试音乐治疗。

治疗师在了解_____的情况后,选择了一些节奏欢快、充满活力的流行音乐,如泰勒·斯威夫特的《Shake It Off》。

在治疗室里,治疗师和_____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让她感受到音乐的活力和快乐。

同时,治疗师还组织了音乐创作活动,鼓励_____将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出来。

音乐心理治疗—音乐心理治疗与家庭

音乐心理治疗—音乐心理治疗与家庭

音乐分娩镇痛
2. 音乐无痛分娩
第一阶段的音乐拉马兹放松训练阶段 中,治疗师使用音乐的节奏来帮助孕 妇进行呼吸和放松训练。
2. 音乐无痛分娩
在第二阶段的音乐想象训练中, 治疗师帮助孕妇在内心建立起对 分娩过程的积极心理期待,消除 紧张恐惧情绪。
2. 音乐无痛分娩
在第三阶段,即分娩过程中,使用音乐, 特别是在前面已经使用过的、已经熟悉 的音乐帮助产妇减少和消除分娩过程中 的疼痛。
1. 投射式聆听
美国音乐治疗家Crocker(克罗克)创立了一个 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称为"投射式即兴演奏", 治疗师在钢琴上进行即兴演奏,以引发儿童的投射性 故事、语言和讨论。
1. 投射式聆听
2.音乐无痛分娩
2. 音乐无痛分娩
音乐无痛分娩的方法:
音乐拉马兹 (Lamaz)放松
训练
音乐想象训练
小结
➢ 投射式音乐聆听技术,让孩子诉说着他内心。 ➢ 用熟悉的旋律帮助产妇减少和消除分娩过程
中的疼痛。 ➢ 为老年患者提供自我表现和存在感的体验。
一切的爱始于家庭。
内容
1.投射式聆听 2.音乐无痛分娩
3. 老年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投射式聆听
1. 投射式聆听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 可小觑的。
1. 投射式聆听
治疗对象在聆听音乐或某种特别设计的音响时进行自 由联想,在聆听之后,治疗师要求治疗对象根据自己 的联想编写出一个故事来,而治疗师根据故事的内容 以及治疗对象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
3.老年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 老年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精神和生理功能逐渐地衰 退,一些典型的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治疗
定义: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
学科的交叉学科。

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它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并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患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活动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地。

功能:音乐治疗的功能主要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临床治疗三大功能。

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的“娱疗”,即为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为常人提供的音乐保健服务,以及为亚健康人群开展的音乐心理减压活动。

教育功能:尤其在儿童音乐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作用有1促进知觉2,增进记忆力3唤起作用3重复学习5刺激感觉阀
临床治疗功能:指音乐治疗实践过程中,音乐活动对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说产生的积极的改变功能。

生理影响:音乐不仅有影响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活化或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在长期记忆中容易与各种回忆连接的特点,音乐可以绕开认知过程,直接刺激情绪,情感反应,这些有利因素就是音乐治疗在为身心症或精神官能症患者提供音乐敢于的生理影响依据。

心理影响:1自我表现2唤起联想3音乐同化
社会功能:1增进交流2适应社会3促进社会整合
领军学校:目前国内设置音乐治疗专业的高校有: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首
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山西长治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共八所高校。

开设音乐治疗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的高校有:武汉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锦州医学院、福州中医学院、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等近20所高校。

2010年正在筹备即将要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的高校有山东艺术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

另外,在台湾地区开设有音乐治疗课程的学校有:台南艺术大学、台北师范学院、新竹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台南艺术大学、东吴大学、中正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

香港大学也开办了音乐治疗基础课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音乐治疗专业在校学生近700人,已毕业的两百名本科生、近50余名硕士生。

精神分析技术和音乐活动结合应用的方式:
1、自由联想
2、梦的分析
人一生要做大约15万个梦,约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子在做梦。

研究发现人的睡眠,一夜有4-5个相对完整的周期。

大部分深度睡眠都出现在2-3个周期,即入眠后3-4小时深度睡眠已经完成,这是恢复机体最有效的时间。

越是到后面的周期里,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就越长,通常一个周期的快速眼动持续时间只有5-10分钟,而醒前最后一个周期的快速眼动睡眠可长达30-40分钟。

与睡眠周期同步,一般人一夜大约会做4-6个梦。

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睡眠后90分钟。

梦的平均持续时间5-15分钟。

梦对人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信息的整理。

梦是人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长期无梦可能是大脑损伤的体现。

2)、缓解焦虑,调节人体身心平衡。

3)、体现身体健康状态,反应疾病。

4)、认知功能。

5)、预知或预警功能。

6)、唤起回忆。

7)、自我检讨。

3、移情分析
4、抗拒分析
5、阐释
音乐治疗方法:
聆听法
一、歌曲聆听讨论二、歌曲/音乐回忆三、音乐同步四、冥想聆听五、音乐想象六、音乐放松七、音乐心理减压八、音乐催眠九、音乐分娩镇痛十、音乐系统脱敏十一、音乐电疗十二、五音疗法十三、音乐色光疗法
音乐心理减压步骤:1音乐放松2想象训练3音乐联想4回归现实
即兴法
一、个体即兴音乐治疗二、团体即兴音乐治疗三、音乐心理剧
再创法
一、音乐娱乐疗法二、击鼓疗法三、音乐气功疗法四、吹奏疗法五、歌唱疗法
中国古代传统疗法:
在商代有一种求雨的舞蹈为《雩》,“舞者吁嗟而请雨”,当时人们已经学会用跟随舞蹈节奏呼号求雨的方式,来祈求上天降雨人间,慰藉人们的心灵。

先秦时期的《白虎通﹒礼乐》中“调和五声以养万物”之说,体现出先秦时期,人们在音乐医疗的应用和对音乐医疗功效的认识。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听琴》中“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诗句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了他曾因忧伤政事,而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

后来,他抚琴排忧,每天听古乐《宫声》数次,心情逐渐从忧郁、沉闷转为快乐、开朗。

为此,欧阳修还身有感触地说:“用药不如用乐也”。

音乐治疗乐器:
一、音乐治疗乐器特点
对于音乐治疗乐器的特点描述,本书参考了Benezon(1997)关于音乐治疗临床乐器的六大特点的表述,对音乐治疗乐器的特点做以下说明:
音乐治疗乐器通常制作简单,易于操作。

音乐治疗乐器一般体积不大,易于移动。

音乐治疗乐器一般强调声音响亮。

音乐治疗乐器制作一般采用展开样式,通过患者简单的操作,便能释放出声音。

音乐治疗乐器在制作和使用上,一般强调乐器发音的节奏和旋律感要明显清晰,易于分辨。

音乐治疗乐器在外观设计上讲究外形奇特、新颖,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

二、音乐治疗乐器分类
根据音乐治疗乐器的性能与使用范围,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音乐音乐治疗大体大体分为打击乐器、旋律乐器、奥尔夫乐器、变形乐器、自制乐器和身体乐器六类:
1、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是在音乐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乐器,它分为有调类打击乐器和无调类打击乐器两种。

1)有调类打击乐器
有调类打击乐器主要有铝板琴、铁板琴、木琴(高、中、低音)、钟琴(高音、中音)、音砖、彩钟等。

这些打击乐器可以用来训练患者手眼的协调能力、听觉能力等能力,借助旋律性的打击乐器,还可以强化患者语言节奏与发音的准确度,帮助语言发展迟缓的患者提高其语言发展能力。

无调打击乐器
皮质类:康加鼓,邦哥鼓,手鼓,铃鼓,大中小鼓,中国鼓,太鼓,非洲鼓等。

皮质鼓可供患者通过拍打宣泄情绪,训练其手腕手臂的运动能力。

金属类:铜锣,钹,三角铁,风铃,手铃,碰铃,卡巴撒,牛铃等金属乐器。

金属类乐器在音乐治疗中可以刺激患者的听觉与触觉器官,促进其注意力的集中。

木质类:响板,木鱼,鱼蛙,木鸟,木质沙球,蛙鸣沙筒,高中低梆子,方木梆子,三响筒,多音响筒,长蛇鞭等。

这些木质乐器可以用来刺激听力,抒发情绪和训练手的抓握能力。

中青年精神障碍
成人精神分裂症: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其病因主要由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机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诱发。

主要类型有:1偏执型 2 紧张型3青春型4单纯型5未分化型
偏执型精神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持续心境障碍
神经官能症:也叫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有精神活动能力下降,出现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等各种躯体不适感。

病因与心理和社会有关。

主要类型有:1焦虑症2恐惧症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
治疗模式:1心理动力治疗模式2行为治疗模式3认知治疗模式4人本治疗模式5生物医学模式
治疗方法(6种干预方法):1音乐演奏2音乐心理治疗3音乐与律动4结合音乐与其他表达性艺术5娱乐性音乐活动6音乐与放松
老年人精神障碍
老年痴呆症退休综合征老年恐惧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焦虑症躯体化障碍
治疗方法:1促进身心放松2增强肢体运动能力3协助回忆信息4促进语言能力5刺激短期记忆6增进现实感7提高自尊8强化知觉能力9减少适应不良行为10促进沟通技巧11改善个人卫生12社会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