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培养铁路运输技术人才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铁路行车的技术作业过程、车站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列车作业过程的基础知识,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它目标

三、授课计划表
课次
周次
学时
单元标题与内容简述
课堂教学模式及上课地点

所选教材名称
对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措施
出版社及作者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目标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机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培养铁路运输技术人才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铁路行车的技术作业过程、车站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列车作业过程的基础知识,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车站作业计戈IJ与指挥
调车计划
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区段站
区段站的通过能力
编组站高速、重载铁路站场
铁路枢纽
4课时
5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10.8%
13.5%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公共基础课O专业基础课O专业必修课(J)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英文名称
Rai1wayTrafficθrganization
课程代码
使用班级
授课时间
共1学期第1学期
学时数

行车组织课设

行车组织课设

行车组织课设一、行车组织概述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有序。

行车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安排列车运行计划,确保列车安全、准时、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满足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需求。

二、车站与线路布局车站与线路布局是行车组织的重要基础。

在车站布局方面,应考虑车站的性质、规模、位置等因素,以满足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需求。

在线路布局方面,应考虑线路的技术标准、通过能力、运输性质等因素,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快速地运行。

三、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运行图是行车组织的核心,它规定了列车的始发站、终到站、运行时间、停靠站等要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应考虑运输需求、线路通过能力、车站作业能力等因素,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四、车站行车作业车站行车作业是行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列车的到达、出发、解体、编组等作业。

车站行车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准时地完成各项作业。

五、区间行车作业区间行车作业是指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和作业。

区间行车作业应严格执行列车运行图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准时地完成各项作业。

同时,还应考虑列车的速度控制、信号显示等因素,以确保列车能够正常运行。

六、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是指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下进行的行车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七、设备与技术管理设备与技术管理是行车组织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对设备的技术管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对技术的研发和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行车组织的效率和安全性。

八、安全管理及措施安全管理是行车组织的首要任务。

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行车组织和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还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铁路行车组织第三版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第三版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员掌握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列车运行规则、列车调度流程、行车组织的实操操作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该能够熟悉铁路行车组织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列车运行状态和行车组织进行正确判断,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铁路行车组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简介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列车运行规则、列车调度流程和行车组织的实操操作。

其中,列车运行规则部分主要介绍列车的各种运行规定和标志、列车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列车换装作业的相关要求;列车调度流程部分主要介绍列车调度的流程和方式以及运用列车运行图进行列车调度和配属列车的方法;行车组织的实操操作部分主要是对列车行车组织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模拟和训练,包括列车进路的设置、列车起点和终点的标记、列车交会和追踪等。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列车运行规则1.列车的各种运行规定和标志2.列车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3.列车换装作业的相关要求第二部分:列车调度流程1.列车调度的流程和方式2.运用列车运行图进行列车调度和配属列车的方法第三部分:行车组织的实操操作1.列车进路的设置2.列车起点和终点的标记3.列车交会和追踪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以课堂授课、现场演示和实践训练为主。

课堂授课主要是讲解列车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规则和操作技巧,在讲解过程中加入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现场演示主要是通过实际的列车调度和行车组织情景进行演示和模拟,以便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实践训练主要是通过学员参加实际的铁路行车组织工作来进行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员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将放在列车运行规则、列车调度流程和行车组织的实操操作三部分,力求将知识点讲解详细清晰,操作流程讲解到位。

考核方法学员的考核主要以考试和实操操作考核为主。

考试主要考查学员对铁路行车组织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操操作考核主要考查学员对实际行车组织情况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技巧。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计划和组织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车站工作组织、接发列车工作、列车运行图及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技术计划及运输方案等。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道运输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在培养铁路运输技术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1、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以国家标准、铁路现行规章和部颁标准为依据,及时纳入了“四新”内容。

2、为体现中职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特点,本教材按照行车组织有关工种对理论和技能的要求进行了编写,实用性强。

3、本教材既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阐述,又有密切结合实际的实训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五、课程教学计划与课时分配第一章概述教学要求:要求掌握铁路运输、车站、列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章节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1-1 铁路运输的作用及运输生产过程。

(1学时)1-2 车站。

(1学时)1-3 列车。

(1学时)1-4复习思考题。

(1学时)第二章货物列车及货车在站技术作业过程教学要求:掌握货物列车技术作业与货车在站技术作业的区别及其作业内容。

2-1技术站的货物列车技术作业。

(3学时)2-2信息及票据的传输过程。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精选】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精选】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资料1. M-N 区段示意图2. 区段技术特征牵引机车类型货物列车牵引定数货物列车计算长度正线数目闭塞方式客货上行下行上行下行1半自动韶山3韶山33200t3200t60.060.0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站名MabcdefgN到发线数1033243236上行914141514151010旅客列车下行81212151314910上行1117181818191212货物列车下行1015141616181112区间距离10.215.516.117.718.415.911.412.3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第一种类型) (第二种类型)4min τ不=2min τ会=4min τ连=2τ连=产存敬筑牢拒腐防时候豁得出,在”中奋发有为、建树立党的意识、党定实建功立业。

县处必须”等论述,认真践行“政治规矩,固树立和贯彻落任。

三、主要(一)开展“两重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一题党日活动,组织信念,对照入党誓词找、找差距。

党支部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交流体会。

(二)开组形式,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确定1个专题开展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

支部召开一次全体党“坚持根本宗旨,敢于担当作“坚守纪律底线讨论不得少于1天。

(三)开四个讲党课”。

党开展党组班子成员到联系区县带头讲党课,邀请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给党部讲党课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案 党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在全市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结合我局实际,现制育,基础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专题教育成果优,进一步问题为客:1=起t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1) 行车量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直通列车9对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说明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说明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说明同学们,大家好。

《铁路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生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是生产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生产实践起指导作用。

铁路要达到安全、迅速、经济、便利地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目标。

就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规范的的组织方式。

铁路的现代化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铁路,不但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装备,还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我国铁路采用的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有:1.运输计划运输计划具体规定了国家赋予铁路的运输任务,通常分为长远、年度和月度运输计划。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在装车以后,如何将这些车流编成各种列车输送到目的地,需要一个经济合理的组织方法。

列车编组计划就是规定如何将车流组织成为各种专门的列车,从发生地向目的地运送的制度,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可以合理地组织车流输送,加速货物送达,充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以及合理地分配全路各技术站的调车工作任务。

3.列车运行图由于在铁路向上运行的列车很多,而且各种客货列车的速度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列车的运行能彼此配合,确保行车安全,以及合利用铁路通过能力,铁路必须编制列车运行图,规定各次列车按一定的时刻在区间内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

所以,列车运行图实质上就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个部门,都必须正确地组织本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4.运输生产计划为了完成运输生产中的月度货物运输计划,需要有一定的机车车辆加以保证。

运输生产技术计划作为运输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机车车辆运用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机车车辆的保证计划。

5.运输方案铁路运输生产需要路内、外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运输方案就是按照运输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和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站段作业过程等技术文件规定,对一个月或一旬的货运工作、列车工作、机车工作等进行综合部署,使运输部门和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运输任务。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

铁路行车组织是指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对列车的运行进行计划、调度和管理的工作。

它包括列车的编组、行车方案的制定、信号设备的使用以及列车间的协调等方面。

铁路行车组织的目的是确保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的设计目标。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我认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理论授课法。

通过讲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对铁路行车组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是实践操作法。

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三是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铁路行车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应对策略。

四是小组讨论法。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让我们来谈一谈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铁路运输的过程和技术要求,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它可以为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它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生价值。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也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车站调度员对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指挥及在阶段计划的铺画过程中相关环节等知识有更清晰、全面、直观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掌握。尤其是有关阶段计划编制过程中到发线运用安排、出发车流推算、取送时机的安排等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份车站技术作业计划的编制。既加深学生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也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成 绩指导老师杨信丰
2016年7月7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导师签字:
2017年7月15日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所在系:交通运输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杨信丰
专业班级:运输1404学生姓名:学号:
一、课程设计题目
铁路技术站阶段计划编制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5、根据到达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列车到达计划安排到达线的使用;
6、确定推峰、解体顺序,并画出对应的解体机车动态;
7、推算调车场各线集结的车流,并依据列车出发计划确定编组列车的顺序,画出对应编组调车的动态;
8、若出发车流不足,则应适当调整列车的解体顺序,将包含有出发车流的列车提前进行到达作业、解体作业,加强各环节的组织,保证出发列车的正点、满轴出发;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课程设计题目铁路技术站阶段计划编制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车站调度员对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指挥及在阶段计划的铺画过程中相关环节等知识有更清晰全面直观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掌握
交通运输学院
《铁路行车组织》
课程设计
学 院交通运输学院班 级运输1404
姓 名学 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学院
《铁路行车组织》
课程设计
学 院交通运输学院班 级运输1404
姓 名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导师签字:
2017年7月15日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所在系:交通运输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杨信丰
专业班级:运输1404学生姓名:学号:
每位同学提交车站技术作业计划表及说明书。(按要求折叠、装订)
(四)设计步骤
1、将图纸按规定要求画好表格;
2、按班计划、旅客列车到发时刻表给定的本班内到、发列车运行线铺画在技术作业表相关栏内;
3、将接班时待解、待发列车占用到、发线情况及调车场、货物作业地点的现在车数填入作业表相关栏内。
4、抄录各到达列车的编组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等)
(一)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见《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作业》有关内容和说明。
(二)设计要求
1、准备相应颜色的笔和其他绘图工具;
2、认真学习《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作业》有关设计资料,然后动手进行设计;
3、不得照搬、抄袭他人的设计成果;
(三)工作量要求
一、课程设计题目
铁路技术站阶段计划编制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车站调度员对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指挥及在阶段计划的铺画过程中相关环节等知识有更清晰、全面、直观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掌握。尤其是有关阶段计划编制过程中到发线运用安排、出发车流推算、取送时机的安排等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份车站技术作业计划的编制。既加深学生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也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5、根据到达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列车到达计划安排到达线的使用;
6、确定推峰、解体顺序,并画出对应的解体机车动态;
7、推算调车场各线集结的车流,并依据列车出发计划确定编组列车的顺序,画出对应编组调车的动态;
8、若出发车流不足,则应适当调整列车的解体顺序,将包含有出发车流的列车提前进行到达作业、解体作业,加强各环节的组织,保证出发列车的正点、满轴出发;
9、适当安排作业车的取送;
10、安排发线运用计划;
11、抄录机车动态。
四、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所讲解的设计流程,提前熟悉设计资料及整理思路,设计时间第20-20周,共计一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作业》资料、《铁路行车组织基础》教材。
审核批准意见
同意
系主任(签字)2017年7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