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验题目

合集下载

C语言实验题目()

C语言实验题目()

求两个数之和。

在两种情况下完成:①数据在程序内部定义变量时赋初值,或者通过赋值语句赋值。

②数据通过scanf( )函数输入。

静态输入:#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1,b=2,s;s=a+b;printf("这两个数的和是%d\n",s);}动态输入:#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b,s;printf("请您输入两个数:");scanf("%d,%d",&a,&b);s=a+b;printf("这两个数的和是%d\n",s);}设圆半径r=1.5,圆柱高h=3,求圆周长、圆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体积。

要求用scanf 输入数据,输出计算结果。

#include <stdio.h>void main(){float r,h,l,s,sq,vz;float pi=3.1415926;printf("请输入圆的半径r,圆柱高h:");scanf("%f,%f",&r,&h);l=2*pi*r;s=r*r*pi;sq=4*pi*r*r;vz=pi*r*r*h;printf("圆的周长为l=%6.2f\n",l);printf("圆的面积为s=%6.2f\n",s);printf("圆柱的表面积为sq=%6.2f\n",sq);printf("圆柱的体积为vz=%6.2f\n",vz);}输入a、b、c三个整数,求出其中最大者,并连同三个源数据一起输出。

#include <stdio.h>int max(int x,int y,int z){int max;if(x>y){if(x>z)max=x;elsemax=z;}else{if(y>z)max=y;elsemax=z;}return(max);}void main(){int max(int x,int y,int z);int a,b,c,w;printf("请您输入三个整数:");scanf("%d,%d,%d",&a,&b,&c);printf("您输入的三个数是:%d,%d,%d\n",a,b,c);w=max(a,b,c);printf("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d\n",w);}给出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

C语言实训题及参考答案

C语言实训题及参考答案

C语言实训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编写一个程序,将输入的两个整数进行加法运算,并输出结果。

参考答案:```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um1, num2, result;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scanf("%d %d", &num1, &num2);result = num1 + num2;printf("加法结果:%d", result);return 0;}```第二题:编写一个程序,判断输入的整数是否为偶数,并输出“是”或“否”。

参考答案:```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um;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scanf("%d", &num);if (num % 2 == 0) {printf("是");} else {printf("否");}return 0;}```第三题:编写一个程序,计算输入字符串的长度,并输出结果。

参考答案:```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char str[100];int length;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串:");scanf("%s", str);length = strlen(str);printf("字符串长度:%d", length);return 0;}```第四题:编写一个程序,将输入的字符串反转,并输出结果。

参考答案:```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char str[100];int i, length;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串:");scanf("%s", str);length = strlen(str);for (i = length - 1; i >= 0; i--) {printf("%c", str[i]);}return 0;}```第五题:编写一个程序,将输入的数组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并输出结果。

C语言课后实验设计题目及答案

C语言课后实验设计题目及答案
算法提示
设 total:桃子的总数
x1 :前一天的桃子数
x2 : 后一天的桃子数
day: 天数
计算公式:x1=(x2+1)*2 第1天的桃子数是第2天桃子数加1后的2倍。
(2)求1-1/2+1/3-1/4+⋯⋯,输入1个正整数n(n<=100),计算并输出1-1/2+1/3-1/4+⋯⋯的前n项和(保留3位小数)。
实验项目四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题目
(1)输入四个整数,输出其中的最小值。
实验报告
1、主程序:
// zx.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
2、主程序:
// s.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x=x*x*x*x;return(x);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loat x;
printf("请输入X=");
scanf("%f",&x);
double s;

C 语言 实验 + 答案 4题

C 语言 实验 + 答案  4题
x1=x0-f/f1;
}while(fabs(x1-x0)>1e-5);
printf("the root of equation is %5.2f\n",x1);
}
第四题:
第一个: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day,x1,x2;
day=9;
x2=1;
while(day>0)
(3)用牛顿迭代法求方程2x3-4x2+3x-6=0在1.5附近的根。
在得到正确结果后,请修改程序使所设的x初始值由1.5改变为100、1000、10000,再运行,观察结果,分析不同的x初值对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修改程序,使之能输出对迭代的次数有无影响。
{
x1=(x2+1)*2;
x2=x1;
day--;
}
printf("total=%d\n",x1);
}
第二个: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day,x1,x2;
day=9;
x2=1;
while(day>0)
{
x1=(x2+2)*2;
x2=x1;
day--;
}
printf("total=%d\n",x1);
if(m%i==0)
printf("%5d",i);
printf("\n");
}
}
}
第三题: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C语言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C语言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一1、计算整数各位数字之和(10 分)输入一个3 位正整数,将其每一位的数字相加,输出和输入格式:输入一个3 位正整数。

变量数据类型为unsigned 。

输出格式:输出整数每一位相加后的整数和。

输入样例:输出样例:【参考答案】#include "" int main(){ unsigned int a,ge,shi,bai,sum;scanf("%d",&a);ge=a%10;shi=a/10%10;bai=a/100;sum=ge+shi+bai;printf("%d\n",sum);return 0;}2、计算代数表达式(10 分)求:输入格式:输入角度x。

变量数据类型为double 。

π 为。

输出格式:输出y 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2 位。

输入样例:输出样例:【参考答案】#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int main(){double x,y;scanf("%lf",&x); y=sqrt((sin(60*PI/180)+1)*(sin(30*PI/180)+1)/cos(x*PI/180));printf("%.2lf",y);return 0;}3、逆序的三位数 (10 分)程序每次读入一个正3 位数,然后输出按位逆序的数字。

有结尾的0 时,输出不应带有前导的0。

比如输入700,输入格式:每个测试是一个3 位的正整数。

输出格式:输出按位逆序的数。

输入样例:输出样例:注意:当输入的数字含输出应该是7。

【参考答案】#include ""int main(){ int a,ge,shi,bai,b;scanf("%d",&a);ge=a%10;shi=a/10%10;bai=a/100;b=ge*100+10*shi+bai;printf("%d\n",b);return 0;}4、求整数均值 (10 分)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计算4 个整数的和与平均值。

c语言上机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c语言上机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4、编写程序,求1-3+5-7+...-99+101的值。(文件名为44.c。备注:程序运行结果为51,关于符号转换的问题可以参考教科书上的例6.6)
5、两个乒乓球队进行比赛,各出3人,甲队为A,B,C 3人,乙队为X,Y,Z 3人。已抽签决定比赛名单。有人向队员打听比赛的名单。A说他不和X比,C说他不和X、Z比。请编程序找出3队赛手的名单。(C语言源程序文件名为45.c,本程序运行结果:A--Z B--X C--Y)
2 14 14
5 10 15
8 6 16
11 2 17)
2、编写程序:输入两个正整数,求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如输入12和8,则最大公约数为4,最小公倍数为24)(C语言源程序文件名为42.c。要求求最大公约数用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实现)。
3、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输入一个正整数,打印出它是否素数。(C语言源程序文件名为43.c)
例如:有定义int a=3;执行输出语句:printf(“a=%3d”,a);则输出结果显示为:a= 3(3左边有两个空格)
n(代表一个正整数)
对实数,表示输出n位小数。
例如:有定义float x=1.2;执行输出语句:printf(“x=%6.2f”,x);则输出结果显示为:x= 1.20(数字左边有两个空格)。
三、附加题:
9、编程实现: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三位正整数m,输出将m的个位,十位,百位反序而成的三位数(例如:输入m的值123,则输出m的值为321)(要求:文件名为15.c,提示:可用算术运算符“/”和“%”先分离出m的各个位数,再重新组合成新的数,例如用表达式“123%10”就能求出123的个位数3)。
三、实验题目:
if语句基本形式:if(条件){语句一;}

C语言程序设计练习题(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练习题(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练习题(答案)1.1上机实训项目实验1实验步骤1、进入VC环境从“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 6.0”,这时进入VC集成环境的主菜单窗口,屏幕显示如图1_1所示。

图1-1 VC集成环境的主菜单窗口2、VC环境下C程序的编辑、连接和运行(1)新建一个源程序①在VC环境中选择“文件”菜单,然后单击“新建”菜单项。

如图1-2所示图1-2 选择新建② 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设置好相应的内容,如图2-2所示。

要事先准备好保存文件的目录,例d:\lx 目录。

在图1-3中“文件”一栏的源程序文件的扩展名一定要输入C 语言程序的扩展名“.c ”。

设置好后,单击“OK ”,就回到了VC++的编辑界面,即将进行输入和编辑的源程序文件example.c 文件存放在D 盘的LX 目录下。

图1-3 新建对话框的设置③ 在图1-4的工作区中,输入源程序2.设置源程序的文件名,扩展名一定要为“.c ”且一定要输入扩展名1.单击该处3.设置存放目录图1-4 输入、编辑源程序④输入源程序文件后可在主菜单栏中选择“文件”(FILE),并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保存”(SAVE),如图1-5所示。

图1-5 保存源程序⑤源程序的编译如图2-6所示,单击主菜单的“编译”(Build),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编译example.c”(Compile example.c),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编译”按钮,如图1-6所示。

在单击“编译”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如图1-7所示的对话框。

内容是“This build command requires an activeproject worksapce,Would you like to create a default project worksapce?”,要创建一个默认的项目工作区,单击“是(Yes)”,表示同意,将开始编译;单击“No ”,表示不同意,将取消编译。

C语言在线实验第5次(第七章函数)-题目与答案

C语言在线实验第5次(第七章函数)-题目与答案

第五次实验题目-第七章函数教学目标31.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由主函数输入,编写函数求方程的根。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root(double a, double b, double c){ double delta,x1,x2,m,n;if (fabs(a) <= 1e-6){if (fabs(b) <= 1e-6)puts("Not an equation");elseprintf("x=%.2lf",-c/b);return;}else{delta=b*b - 4*a*c;m = -b / (2*a);n = sqrt(fabs(delta)) / (2*a);x1 = m + n;x2 = m - n;if (fabs(delta) <= 1e-6)printf("x1=%.2lf, x2=%.2lf", x1, x1);else if (delta < 0)printf("x1=%.2lf+%.2lfi, x2=%.2lf-%.2lfi",m,n,m,n);elseprintf("x1=%.2lf, x2=%.2lf", x1, x2);}}int main( ){ double a,b,c;scanf("%lf%lf%lf",&a,&b,&c);root(a,b,c);return 0;}教学目标32.输入一串字符,统计其中英文字母的个数,编写统计英文字母个数的函数。

#include<stdio.h>int numberOfLetter(char str[]) {int i=0;int num = 0;//统计字母个数while (str[i]!=’\0’) {if ((str[i]>='A'&& str[i]<='Z')||( str[i]>='a'&& str[i]<='z')) num++;i++;}return num;}int main( ) {char str[100];int letterNum;printf("Enter a string: ");gets(str);letterNum = numberOfLetter(str);printf("Number of letters is %d.\n", letterNum);return 0;}教学目标33. 求100以内所有素数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 顺序结构编程 (2)实验4 if分支结构编程 (3)实验5 if分支结构和switch分支结构编程 (5)实验6 分支结构嵌套和for循环编程练习 (10)实验7和while和do-while练习 (13)实验8 for循环嵌套练习 (16)实验9 函数设计编程练习 (19)实验10函数设计编程练习 (21)实验11 数组编程练习 (24)实验3 顺序结构编程实验题目1 输入两个整型数x,y,求x,y之和、差、积、x/y的商和余数提示: (1)定义整形变量变量int x,y;(2)和、差、积、商和求余数的运算符分别是+、-、*、/、%(3)输入两个整型数可以调用scanf()函数scanf("%d %d", &x,&y);实验题目2 按下列要求编写程序,对变量a,b,c进行unsigned int型说明,将65赋给a,66赋给b,67赋给c,对变量a,b,c用%c格式输出显示提示: (1)定义变量unsigned int a ,b,c;(2)字符型数据输出的格式控制符是%c(3)C语言中的赋值符号是=“65赋给a”表示为a = 65;实验题目3 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从键盘输入三个整数,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如果能就计算输出三角形面积,按照下图给出的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s=(a+b+c)/2a,b,c代表三角形的三条边提示1、开根号的数学库函数是sqrt,例如y=sqrt(x),表示求变量x开根号,并把结果赋值给变量y。

2、调用数学库函数必须用如下命令#include <math.h>要求:(1)存储三角形三边的变量用double型(2)打印三角形面积时小数保留两位%.2lf实验题目4 已知半径r=3.4cm,编程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提示: (1)定义浮点型变量使用关键字float;(2)浮点型数据输出的格式控制符是%f(3)C语言中没有∏这个符号,编写程序时直接使用3.14159。

(4)C语言中没有求次方的运算符,半径的平方需用乘号*。

实验4 if分支结构编程实验题目1 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从键盘输入三个整数,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如果能就计算输出三角形面积,按照下图给出的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如果不能就打印出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提示信息。

a,b,c代表三角形的三条边,s代表中间变量,area代表面积s=(a+b+c)/2提示:1.定义变量存储三角形三边,中间变量s,三角形面积area:double a,b,c,s ,area;2.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三条边:printf(“请输入三个整数,中间用空格分开”);3.scanf函数把用户输入的三个值,放入变量a,b,c中scanf(“%lf %lf %lf”,&a,&b,&c);4.考虑输入的三条边不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即要求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采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并且&&(a+b>c&&a+c>b&&b+c>a)5.开根号的数学库函数是sqrt,例如y=sqrt(x),表示求变量x开根号,并把结果赋值给变量y。

6.调用数学库函数必须用如下命令#include <math.h>7.打印三角形面积时小数位保留两位%.2lf8.构成三角形和不构成三角形两种情况,用if…else…进行处理if (a+b>c&&a+c>b&&b+c>a){s = (a+b+c)/2;area =sqrt(s*(s-a)*(s-b)*(s-c));printf(“三角形的面积area=%%.2lf”);}else{printf(“输入的三条边不构成三角形”);}实验题目2火车坐直线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19m/s2,求30s时火车的速度(速度km/h为单位)提示: (1) 注意速度的单位km/h和加速度单位的换算要除以1000乘以3600秒( 2 ) 速度计算公式速度=初速度+加速度*时间( 3 ) 定义变量存放初速度赋值为0 float v0= 0;(4)定义变量存放加速度赋值为0.19,并作单位变换double a = 0.19/1000*3600;(5)定义变量存放速度赋值为0 double v = 0;(6)定义变量存放时间值为0 double t = 30;( 7 ) 计算速度v=(v0+a*t)(8 ) 输出速度采用printf(“v=%lf”,v);实验题目3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先开出10min后,另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追赶,问多少分钟可以追上?提示(1)定义变量存放汽车1的速度,行驶时间,行驶距离并赋予初始值double v1 = 15,t1 =0,s1=0 ;( 2 ) 定义变量存放汽车2的速度,行驶时间,行驶距离并赋予初始值double v2 = 20,t2 ,s2=0;( 3 ) 汽车1追上汽车2t1 = t2+10*60;根据s1 == s2 得出20*t2 == 15*( t2+10*60)t2 = 15*10*60/5 ;s2 = v2*t2(4)输出汽车2追上汽车1所花的时间printf(“汽车2追上汽车1所花的时间t2=%lf”,t2);(5)输出汽车2追上汽车1行驶了多少距离printf(“汽车2追上汽车1行驶了距离s2=%lf”,s2);实验5 if分支结构和switch分支结构编程实验题目1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它能否被3,5,7整除提示:9.首先写c程序的基本框架#include <stdio.h> //包含基本输入输出头文件stdio.hint main(){return 0;}接下来往{}里面return 0;前添加代码进行实现10.定义变量存储用户输入的整数:int a;11.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字符: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回车结束”);12.scanf函数把用户输入的整数,放入变量a中scanf(“%d”,&a);13.能否被3,5,7整除,如果x能被y整除,满足:x%y==0同时满足用逻辑运算符并i&&(a%3==0)&& (a%5==0) &&(a%7==0)14.输入的数能被3,5,7同时整除,输入的整数不能被3,5,7同时整除,if...else...进行处理if ((a%3==0)&& (a%5==0) &&(a%7==0)){printf(“%d能被3,5,7同时整除\n”,a);}else{printf(“%d不能被3,5,7同时整除\n”,a);{实验题目2 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如果该字符为小写字母,则转换为大写字母输出,如果该字符为大写字母,则转换为小写字母输出,小写字符转大写字符-32大写字符转小写字符+32提示:1.首先写c程序的基本框架#include <stdio.h> //包含基本输入输出头文件stdio.hint main(){return 0;}接下来往{}里面return 0;前添加代码进行实现2.定义字符型char变量存储用户输入的字符:char a;3.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字符:printf(“请输入一个英文字符,回车结束”);4.scanf函数把用户输入的英文字符,输入控制符用%c,放入字符型char变量a中scanf(“%c”,&a);5.考虑输入的是小写字母的情况,用关系运算符>=和<=和逻辑运算符并且&&(a >=’a’&&a<=’z’)6.考虑输入的是大写字母的情况,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并且&&(a >=’A’&&a<=’Z’)7.输入的是大写字母,输入的是小写字母和用户输入的不是英文字符这三种情况用if...else if...else进行处理if (a >=’a’&&a<=’z’){printf(“%c\n”,a-32); //转换成大写字符;}else if (a >=’A’&&a<=’Z’){printf(“%c\n”,a+32); //转换成小写字符;}else{printf(“用户输入的不是英文字符”);}实验题目3假定征税的办法如下:收入在800元以下(含800元)的不征税;收入在800元以上,1200元以下者,超过800元的部分按5%收税;收入在1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者,超过1200元的部分按8%收税;收入在2000元以上者,2000元以上部分按按20%的税率收税,试编写按收入计算税费的程序(要求用switch语句编写程序)提示:1.首先写c程序的基本框架#include <stdio.h> //包含基本输入输出头文件stdio.hint main(){return 0;}接下来往{}里面return 0;前添加代码进行实现2.定义变量存储用户输入的收入s_r,不同征收情况的整数值p,不同情况的整数值就是switch后面的那个值p,应缴税收shui_shou:int s_r,p;double shui_shou;3.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收入:printf(“请输入你的收入,回车结束”);4.scanf函数把用户输入的收入,放入变量s_r中scanf(“%d”,&s_r);5.根据不同收入s_r的征税shui_shou情况不同进行考虑收入小于800元不征税s_r<=800 shui_shou=0.0收入大于800元小于1200元超过800元的部分按5%收税;800< s_r <=1200 shui_shou =( s_r -800)*0.05收入在1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者超过1200元的部分按8%收税1200<s_r<=2000 shui_shou=400*0.05+(s_r-1200)*0.08 收入在2000元以上2000元以上部分按按20%的税率收税s_r>2000 shui_shou =400*0.05+800*0.08+(s_r-2000)*0.2不同的征收税收的情况对应的整数值p相等的情况如何处理呢?例如:假设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220元,采用转换公式p=(s_r-800)/100 , s_r表示收入:(1200-800)/100=4(1220-800)/100=4对应的整数值p都是4但是根据题目要求:收入在1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者,超过1200元的部分按8%收税;得知收入1200元和1220元征收税额应该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