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考2018年10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部分题
2018年10月

自考就用自考笔果题库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8年10月真题1、【单选题】以下句子出自《弹歌》的是A:“断竹、续竹、飞土、逐宍”B:“贲如,皤如,白马,翰如”C:“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D:“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答案:A解析: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的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2、【单选题】《诗三百》被尊称为《诗经》始自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魏晋答案:C解析:《诗经》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单选题】《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A:歌咏美丽爱情B:揭露宫闱丑行C:描写繁重劳役D:悲叹家国沦亡答案:D解析:《王风•黍离》,前人或以为东周大夫悲叹西周沦亡之作(《毛诗序》),或以为是“感伤时事”、“忧周室之将陨”(清人崔述《读风偶识》),总之是解释为悲叹家国沦亡的作品。
4、【单选题】《诗经》的基本句式是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答案:B解析:《诗经》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同时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
5、【单选题】《尚书》的语言特色是A:准确简明B:质朴平实C:铺排恣肆D:佶屈聱牙答案:D解析:我国古代第一部文集是《尚书》,以记言为主,书内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只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尚书》的文风特点是佶屈聱牙。
6、【单选题】“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出自A:《墨子》B:《老子》C:《庄子》D:《孟子》答案:C解析:《庄子•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鲜明的基本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1、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中提出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教材221)……5、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二、单选(每题1分)1、司马迁撰写《史记.屈原列传》主要采纳了(A)对屈原的评价。
A、刘安B、班固C、杨雄D、司马相如5、《雪涛阁集序》的作者是(B)A、王世贞B、袁宏道C、钟惺D、袁枚10、在汉代,提倡“真美”,反对“虚妄”的理论家是(C )A、班固B、王逸C、王充D、翁方纲1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这话的是(B )A、李白B、杜甫C、韩愈D、李清照20、提倡以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的是(B )A、皎然B、白居易C、韩愈D、司空图三、多选(每题1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有(1234)①陆机②曹丕③钟嵘④曹操⑤司空图(晚唐)5、有关《毛诗序》作者问题的异说很多,(34 ),都有人认为是该序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
①韩婴②之夏③卫宏④毛长⑤申公10、下列文论观点出自《诗品序》(钟嵘)的有( 1 2 345)。
①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②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③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⑤使穷贱易安,幽局靡闷,莫尚于诗矣。
四、搭配题(每题1分)1、找出下列论著与文学门类的所属关系:①《答李翊书》韩愈诗歌理论(3 )②《答吕姜山》汤显祖散文理论(1 )③《与元九书》白居易戏曲理论(2 )④《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小说理论(4 )……6、找出下列论著与作者的关系①《论词》班固(2 )②《离骚序》袁枚(4 )③《答谢民师书》李清照(1 )④《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苏轼( 3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3、结构第一李渔的观点。
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李渔第一个提出“结构第一”的、观点,把结构问题摆在戏剧创作一定阶段上最突出的地位,要求予以充分地重视。
2018年10月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10月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真题及答案详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36.简述晏殊如何采用多种手法表达相思之苦。
【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与物,如上片的“菊”、“兰”、“明月”都带有人的感情;(2)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如燕子的“双飞”对比人的“独上”;(3)用暗示的手法,如“明月不谙离恨苦”两句,不仅用“明月”的“不谙”反衬人的“离恨苦”,而且还暗示主人公因相思而一夜无眠。
【考点】晏殊—《蝶恋花》37.史达祖《绮罗香》中对句的特点。
【答案】(1)词中对句,最贵整炼工巧。
(2)作者十分讲究句法,如“临断岸”两句是对偶句,意境优美,凝练工致;(3)同时,用上三下四句式,古人称为“折腰句”,与一般诗歌中的七言句节奏不同,有流动活泼的美感。
【考点】史达祖—《绮罗香》38.根据【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请简述元代文人的境遇。
【答案】(1)在元代,“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条人生道路很难走得通,关汉卿也对此不屑。
(2)他出入瓦肆勾栏,与许多女艺人相熟,并为她们创作了大量杂剧剧本,有时自己还与她们同台演出。
(3)关汉卿对此引起的世俗嘲恨都不以为意,同时关汉卿对此的世俗嘲恨都不以为然。
因此用“铜豌豆”来自喻,充分展现自己的阅历,倔强的性格,都体现了被压迫、被侮辱为之扬眉吐气。
【考点】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39.《柳敬亭说书》的艺术特色【答案】(1)手法上,欲扬先抑,先说柳敬亭的丑陋,再赞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
(2)表现上,侧面烘托,以其他说书人反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
(3)描写上,细节描写,“武松沽酒”一处,凸显柳敬亭说书的细致入微。
【考点】张岱—《柳敬亭说书》40.请简析陈维崧《贺新郎》(吴苑春如绣)文章结构。
【答案】(1)上片写今,用吴苑春色反衬自己与苏昆生半生沦落的凄凉身世。
下片写昔,追忆苏昆生在左良玉幕府往事。
(2)“今日”两句又急转到今,写作者与苏昆生吴下相逢,遥应上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考试题目与答案自考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考试题目与答案自考必备试卷代号:1094 座位号巨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1月题号四五总分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她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橘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 而绮靡”,“赋_ 而浏亮”。
能够看出她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亥业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85 8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_ ”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_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功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镇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_ ”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201810考期真题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含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试卷(课程代码 00532)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诗经》的“颂”分为【】A.《夏颂》《商颂》《周颂》B.《夏颂《商颂》《鲁颂》C.《周颂》《鲁颂》《商颂》D.《周颂》《鲁颂》《秦颂》【答案】C.《周颂》《鲁颂》《商颂》【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C。
《诗经》中的“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2.下列史书中采用编年体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答案】 A.《左传》【解析】《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史记》为纪传体通史,故B、C、D 三项均可排除。
选项中只有A项《左传》为编年体史书。
3.《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批驳的对象是【】A.苏秦B.张仪C.辛垣衍D.冯谖【答案】C.辛垣衍【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C。
在秦围赵国都城邯郸而赵国求救于魏之际,鲁仲连挺身而出,批驳魏将辛垣衍尊秦为帝、向秦屈膝的主张,使辛垣衍惭愧而退。
4.《齐桓晋文之事》中与孟子对话的是【】A.齐闵王B.齐宣王C.齐景公D.齐桓公【答案】B.齐宣王【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B.孟子曾游说过齐宣王和梁惠王,且做过齐室王的客卿。
《齐桓晋文之事》写的是孟子和齐宣王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事迹的探讨。
5.《劝学》选自【】A.《老子》B.《庄子》C.《孟子》D.《荀子》【答案】 D.《荀子》【解析】《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6.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A.《离骚》B.《湘君》C.《湘夫人》D.《涉江》【答案】C.《湘夫人》【解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湘夫人》。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练习【2018.10】1.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观点的是 A.荀子 B.庄子C.孔子D.老子 【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A.知人论世B. 兴观群怨 C. 大象无形D.天人合一【答案】A3.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 A. 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B. 文学为政治服务 D. 文以明道 C. 文学是对现实、自然界的模仿 【答案】A4.对于文学作品功用的认识,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这一说法的是 A.《文心雕龙》B.《左传》 D.《论语》 C.《毛诗序》【答案】D5."文以气为主"的提出者是 A.王充B.王国维C.曹植D.曹丕 【答案】D 6.陈子昂反对诗歌创作中的六朝余风,提出"风骨兴寄"主张的作品是 A.《与元九书》B.《诗格》 C.《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诗式》【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批评观点的是A."味外之旨"B."词别是一家"C."尚于作用"D.“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答案】B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A. 白居易B. 元稹C. 杜甫D.李白【答案】A9.《沧浪诗话》的作者是A. 欧阳修B. 严羽C.苏轼 D. 王安石【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好问诗论著作的是A.《论诗绝句三十首》B.《滹南诗话》C.《瀛奎律髓》D.《宋元戏曲考》【答案】A11.下列理论家中,论戏曲主"本色"的是A. 朱权B.何良俊C.李开先 D.李贽【答案】B12.下列批评家中,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是A. 沈璟B.李贽C.方回 D.汤显祖【答案】D13. 清代诗论中,"格调说"的提倡者是A.王夫之B. 沈德潜C. 钱谦益D.顾炎武【答案】B14.《原诗》的作者是A.叶燮B.顾炎武C. 黄宗羲D.王士祯【答案】A15. 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是A."意境说"B."境界说"C."天才说"D."气象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6.下列选项中,对"兴观群怨"说的理解,正确的有A."兴观群怨"是基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2018年10月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考00533中国古代⽂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2018年10⽉⾼等教育⾃学考试全国统⼀命题考试中国古代⽂学作品选(⼆) 试卷(课程代码00533)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效,试卷空⽩处和背⾯均可作草稿纸。
2.第⼀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
3.第⼆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注明⼤、⼩题号,使⽤0.5毫⽶⿊⾊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效。
第⼀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趣:本⼤题共30⼩题,每⼩题l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羁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名句“万壑有声含晚籁”的作者是A. 林逋 B.苏轼C.王禹偁 D. 黄庭坚2. 词⼈范仲淹的字是A.少游 B. 希⽂C.⼭⾕ D. 后村3. 下列诗⼈中,名列江西游派“⼀祖三宗”的是A.陈与义 B.陆游C.苏轼 D.刘克庄4.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的“韩太尉”指昀是A.韩愈 B.韩奕C.韩维 D. 韩琦5.王安⽯《祭欧阳⽂虑公⽂》中“从容指顾,⽴定⼤计”,决定⽴为皇帝的是 A.宋神宗 B. 宋英宗C.宋哲宗 D.宋徽宗6.《前券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猿搭’旬中“狼藉”的意思是A. 狼狈B. 颓丧C.凌乱 D.充满7.下列宋代理学家中,号“晦庵”豹是.A.程颢B. 程颐C.陆九渊 D.朱熹8. 词⼈李清照豹籍贯是A. ⾦华B. 宜昌C. 绍兴 D.济南9.“塞上长城空⾃许”这⼀典故的主⼈公是A.诸葛亮 B.刘备 C.檀道济 D.周瑜10.《念奴娇》(洞庭裔草)的作者是A. 张元斡 B.张孝祥C.李纲 D.⾟弃疾11.下列宋代词⼈中,号“岛⽯道⼈”的是A.姜夔 B.张炎C.周密 D. 吴⽂英.12.《错斩崔宁》所属的⽂学体裁是A.活本⼩说 B.杂剧C. 散曲 D.章回⼩说13.创作的七律被称为“杜甫嗣响”的⾦元诗⼈是A.元好问 B.刘困C. 赵盂颗 D.杨维桢14. 邓牧《君道》写秦及以后君主的⽣活追求是A. 饭粝梁,啜藜藿B. 夏葛⾐,冬⿅裘C. ⽢酒嗜⾳,峻字雕墙 D.⼟阶三尺,茆茨不剪15.窦娥临刑之前发下三桩誓愿,这⼀情节如现在《窦娥冤》的A. 第⼀折 B.第⼆折C.第三折 D.第四折16.《汉宫秋》第三折:“您但提起⼑枪,却早⼩⿅⼉⼼头撞。
【自考真题】201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为什么“王好战”B.如何使“民加多”C.不可以“违农时”D.必须要“谨庠序”2.下列《咬文嚼字》所提到的戏剧、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这个人物形象是A.婵娟B.石秀C.杨雄D.茗烟3.下列《吃饭》语句中,作者据以生发议论,进而押击和嘲讽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是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B.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D.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4.《冯援客孟尝君》中,冯援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尽烧其券,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勇于变革B.不甘屈居人下C.无为而治D.注重民心向背5.《张中丞传后叙》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夸张B.铺垫C.衬托D.对比6.柳宗元写作《种树郭囊驼传》的根本目的是A.批评长人者政令繁苛B.阐发养民治国思想C.说明种树的正确方法D.赞叹郭囊驼的技艺7.下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武灵王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坚持变革的勇气和决心的是A.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B.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C.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D.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8.下列《秋夜》意象中,表现出色厉内荏特征的是A.天空B.恶鸟C.小青虫D.小粉红花9.《爱尔克的灯光》的主要写作特点是A.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B.熔叙事、写景、记人、抒情于一体,善于铺陈,物象层出C.笔墨客观冷静,写人鲜明生动,剪裁得当,层次井然(面部音项D.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助10.下列《纪念傅雷》提到的事件中,让作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的是A.谈翻译技术B.傅雷夫妇的逝世C.论绘画艺术D.傅雷家书集出版11.《哭小弟》中引用了小弟的诗:“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年10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
名词解释题,共4题,每题3分;
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
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
以下为2018年10月20日考试后,自己回忆默写出的部分题,不保证准确率。
一、单项选择:
1、汉代对“文学”一词的解释/含义为?
“文章”一词指文学
2、下列属于王逸的作品的选项?(p67页)
《楚辞章句》
2、李逸在《闲情偶寄》中把戏曲理论部分分为?
4、朱自清先生指出什么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诗言志”
5、钟嵘《诗品序》的写成年代?
南朝梁代
6、下列属于墨子的文学观点的是?
“言必有三表”
7、下列关于《毛诗序》描述正确的是?
8、下列关于司马迁的文学主张描述正确的是?
“发愤著书”
9、《答洪驹父书》的作者?
黄庭坚
10、提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的是?
袁枚
11、下列属于公安派的有?
12、明代中叶,戏曲创作出现了两大派别,一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格律派(吴江派),一是以谁为代表的言情派(临川派)?
汤显祖
13、“因声求气”是谁提出的?
刘大櫆
14、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中对什么进行点评?
《水浒传》
15、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王世贞
16、宋代的第一部诗话?
欧阳修《六一诗话》(p230页)
二、多项选择:
3、以下有关先秦文学理论描述正确的是?
A、先秦文学理论还处于萌芽状态
B、春秋末期已出现了“文学一词”
C、先秦早期的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尚书》时代
D、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2、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的主要内容:
A、第一次不分贵贱给予个人文字以很高的评价
B、提出“文以气为主”的主张
C、区分了四种不同文体的特点
D、批评了“文人相轻”、“贵远贱今”的错误态度
三、名词解释:
1、风雅颂
2、童心说
3、诗赋欲丽
四、简答题:
1、何景明与李梦阳之争
2、白居易的主张
3、《诗品序》立的方面
五、论述题:
1、李清照《词论》的内容、价值
2、先秦文学中儒家的文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