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合集下载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在今天的社会中,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外国新闻事业史则是了解国际新闻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从简单到复杂地深入探讨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内容。

一、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概述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是指外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它涵盖了外国新闻媒体的兴起、发展、演变以及对外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通过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国际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二、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就有类似新闻的信息传播活动。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的兴起是在近代。

18世纪的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新闻媒体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社会各阶层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

19世纪以来,新闻业在技术、人才、理念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影响着全球的社会和政治。

三、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影响力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外国的社会风貌、政治形势、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展现。

在国际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新闻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新闻技术、新闻理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四、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个人理解在我的个人理解中,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承载着外国社会的发展变革,是一部展现外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历史。

通过了解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新闻报道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以及它对国际关系、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力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以及它对世界的重要性和作用。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总论篇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记录(2)文字传播时代:能够长期保存,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印刷传播时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2、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和发明而增强的;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

但是,传媒发展的过程并非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

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其实就是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类由于传播活动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人类传播活动的种种制约。

纸草:是人类早期所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

在古埃及,尼罗河畔野生的纸草充当了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以此来制作莎草纸。

公元前2000年,埃及统治者普遍使用这种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各种信息,对整个社会体制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手抄新闻信:14,15世纪随着意大利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利用新闻信这种古老的媒介,借助当时最先进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抄送信息分送各处,获取酬金,史称手抄新闻信。

4、手抄新闻(威尼斯小报):在16世纪,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者,并产生了商业化报: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主要以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脱离了文件告示形式的纯粹的新闻了。

5、古罗马《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的新闻传播1.原始新闻传播人类在几百万年前,出于共谋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

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的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

2.口语新闻传播(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

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3)在口头语言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同时,人类成员还保留着种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还逐步采取标记、声光、图式等多种手段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

①标记传播这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递信息,例如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等。

②声光传播这是指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例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

声光传播的距离比较远,排列组合有较多的变化,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更加复杂。

③图式传播这是指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它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3.手写新闻传播(1)随着文字和书写工具的诞生,出现了手写新闻传播,后来它又渐渐上升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形式。

①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字大部分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进,衍生出各种字母文字,而且形体日益简化,书写日益便利。

②早期的书写工具是各种简陋的自然材料。

人工造纸的技术则起源于中国。

这一技术后来经中亚、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为各国采用。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有了文字书写,就有了手写的新闻传播,这种传播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留存的时间更长久。

(3)在古代手写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种形式历来受到史家的注意。

2023年自考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授课笔记最新版

2023年自考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授课笔记最新版

古代旳新闻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口头传播旳标识传播(延续最久旳时期)、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图式传播是较为高级旳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旳发轫。

手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信)。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新闻信:公元前500数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文字旳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旳第二个里程碑,标志这人类原始时代旳结束,文明时代旳开始。

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旳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也许。

印刷新闻萌芽:1482年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23年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

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会;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旳专门机构。

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旳一般特点。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威尼斯1536年威尼斯出现专门采集消息旳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旳人。

1563年政府曾发行手抄小报。

1566年出现定名旳小报“手抄新闻”。

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步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迈克尔·冯·艾津《博览会编年表》、1594-1635年科伦拉丁文出版物《法比信使》两种传播媒介旳历史地位:近代报刊旳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旳过渡。

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2.由特定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公布新闻旳机构。

从17世纪初期定期报刊问世到17世纪-18世纪日报陆续开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旳初创阶段。

定期报刊: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德国世界上最早旳定期报刊1623年出现旳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

此外一种发源地尼德兰。

1623年亚伯拉罕、费尔赫芬发行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无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工会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 口头,手写,印刷
第二节 16世纪: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
④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政党报刊的
世纪上第一张日报:德意志地区,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
无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工人报纸主要为团结工人共同进行经济斗争服务。
论述:
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力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矛盾。围绕这一矛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
①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②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大量兴起。
③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报业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和稳定。
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uot;大众化报纸&uot;。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中外新闻事业史部分笔记

中外新闻事业史部分笔记

第八章人民解放战争的新闻事业史1.拒检运动A、时间:1945年8、9月间B、序幕: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不送检出版《延安归来》(黄炎培)。

C、发展:8月17日重庆杂志界发表“拒检” 联合声明,得到文化界和中共的支持和响应。

D、高潮:“拒检”运动扩展到其他省市,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E、结果:9月22日,国民党宣布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拒检”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F、后续:新闻文化界进一步争取新闻出版自由。

2.第三条道路的报刊(1)出现背景:1948年,国共两党激战。

(2)报刊主张:中国应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

(3)创办力量:民主党派人士(4)代表:1947年2月上海《观察》周刊储安平(5)结果:遭中共报刊批判,遭国民党当局封杀。

3.1945年9月12日:《晋察冀日报》迁往张家口市,为解放区第一份在城市出版的大型日报。

4.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深刻阐明新闻工作的作用和任务提出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条件5.新华社的业务改进强调新闻报道的全局观点强调努力扩大报道范围城市报道城市工人运动经济建设要求新闻报道准确、迅速、简练6.新闻通讯社的转移及新闻工作报道(1)兵分两路:1947年3月——7月从延安向太行(河北涉县)转移。

●A、廖承志:总社大部分人员●B、范长江:称为“四大队”,随中央行动。

(2)加强军事宣传报道A、解放战争初:加强军事评论工作,分析战局,鼓舞军民必胜之心。

●1947年2月27日●《粉碎蒋介石进攻边区的阴谋》●1947年3月11日●《蒋机轰炸是进攻延安的信号》B、1947年反攻后:全力报道宣传反攻,由专人负责撰写军事综合报道与军事评论C、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撰写军事新闻报道与评论。

D、成功组织瓦解敌军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

1946年7月刘善本《赶快退出内战漩涡》7.反客里空运动(1)晋绥日报(2)关于克里空乱嚷,好吹嘘,饶舌者(3)反“客里空”运动的背景1947年春,土改运动前后的报道失实和右倾错误,使群众对报纸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心理A、新闻失实的表现a、向壁虚构,凭空编造b、文艺手法,拔高典型c、添枝加叶,虚报成绩。

外国新闻史笔记

外国新闻史笔记

《外国新闻史笔记》1.《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

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公报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有书记员抄写,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

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

2.新闻信也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

他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早在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就开始由新闻信,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因为这个奴隶制国家幅员广阔,所以无论官方还是私人,都要靠新闻信保持联系。

官方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

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有些记述了当时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记录了罗马的生活、乡村情况、以及民间习俗等。

这些信件当时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新闻信,现在是可贵的历史资料。

3.威尼斯小报16世纪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出现的手写的小报。

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这些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威尼斯小报。

4.《富格尔商业通讯》16世纪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开设的富格尔金融贸易所编集的。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六)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六)

世界⼴播电视业的政治分野和体制类型:政治分野:各国⼴播电视事业因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播电视,是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要服务的,它有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的⼴播电视,是为社会主义和劳动⼈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虽然各国社会发展⽔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播电视总体上都是为维护国家独⽴、经济发展、满⾜本国⼈民的信息和娱乐需要动作的。

体制类型:各国有很⼤差异。

体制有两层意思:①就⼴播电视机构本⾝⽽⾔,指它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②就整个国家⽽⾔,指全国⼴播电视的格局以及国家进⾏法律和⾏政管理的⽅式。

⽬前主要⼏种体制类型:①国有国营(普/社、发)②国有公营(普/欧洲)③社会公营:⼀种是社会各界筹办并经营管理的;⼀种是某个公众团体经办并经营管理的。

④私有私营(普/美)⑤公私合营公共⼴播电视: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

⽐较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的教化功能。

商业⼴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

谋求商业利润。

管理:对⼴播电视事业,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是直接、⾏政化的。

资本主义国家是宏观的、间接的。

第⼆节 美国⼴播电视业美国和世界⼴播事业的开端:最早获得营业执照的是西屋电⽓公司在匹兹堡办的KDKA电台,1920年11⽉2⽇正式播⾳。

全国⼴播公司命名为红⾊⼴播和蓝⾊⼴播。

哥伦⽐亚⼴播公司:16家电台联合组成。

三⾜⿍⽴的局⾯:全国⼴播公司、哥伦⽐亚⼴播公司、美国⼴播公司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播事业成长的黄⾦时代。

内容趋于对象化、专门化,电台更为地⽅化、⼩型化,数量继续增长。

商业电台⼀直是美国⼴播业的主体。

美国⼴播电视长期实⾏私有私营体制,通过《联邦通信法》。

⽬前美国的全国性商业⼴播电视:全国⼴播公司、哥伦⽐亚⼴播公司、美国⼴播公司、福克斯⼴播公司。

它们都有直属台(直接经营);附属台(签订合同)。

全国⼴播公司(NBC):1926年建⽴,⼀直在⼴播电视⽅⾯居于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绪论第一节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史、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事业史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机构及其活动,总称为新闻传播事业二、世界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新闻事业史,包括外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整体与部分观念中西对照古今对照第二节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重要意义⏹1、历史的重要性⏹2、比较的重要性三、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基本方法⏹1、史论结合⏹2、一般与重点结合⏹3、历史与现状结合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主要内容:古代的新闻传播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定期报刊及日报的产生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要点: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经历的阶段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报刊(手抄小报、新闻书、定期报刊及日报)的名称、年代及地点难点:近代报业诞生的过程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计划课时:2课时一、古代的新闻传播1、口头传播无语言传播时代(呼唤、手势、体态)——口头语言(民谣、说唱)有其局限性用标记、声光、图式等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2、手写新闻传播当某个图形或记号与一定语言建立固定联系时,便形成了文字。

文字的出现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信息传播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保存时间更长。

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外国手写新闻(1)官方公报: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2)新闻信:书信式官方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私人新闻信3、印刷新闻传播中国:雕版印刷——胶泥活字——木活字朝鲜:14世纪铜活字、字模铸造技术谷登堡:1450年改进金属活字印刷术15世纪后期,已出现印刷某些记事性小册子《土尔其侵犯欧洲见闻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特点:传播规模小,面向小范围特定对象,没有专门的采集和传播新闻机构二、16世纪的手抄小报和新闻书1、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地理大发现、14—16世纪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2、手抄小报:15世纪威尼斯1566定名小报《手抄新闻》欧洲小报总称格塞塔gazette3、新闻书、新闻传单4、定期印刷品:德意志1588年《博览会编年表》科伦1594—1635年间《法比信使》特点:新闻传播规模扩大,特定对象→整个社会。

出现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三、17世纪定期报刊、日报及杂志的产生1、背景社会政治、经济变动加剧。

社会信息量以及对信息量需求增加。

物质技术条件逐步改善手抄→印刷出版不定期→定期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2、定期报刊的诞生(1605—1610)(1)德国1609《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2)尼德兰1605《安特卫普新闻》(3)英国1621《每周新闻》(4)法国1631 《各地见闻》不久被《报纸》兼并3、日报的诞生(1)德国1650《新到新闻》世界第一张日报(2)英国1702伦敦《每日新闻》(3)法国1777《巴黎新闻》(4)美国1775《宾西法尼亚晚邮报》4、杂志的诞生1665 巴黎《学者杂志》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四、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市场扩大、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由地中海向全球发展→经济信息的需求增加2、政治:资经济兴起→社会政治运动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党派宣传观点、制造舆论→社会信息量增强3、社会物质条件发展(1)印刷、造纸业(2)交通、邮政事业(3)人口集中的城市出现五、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诞生与封建母体充满矛盾和斗争第二章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共同规律英、美、法、德、日各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历程要点:共同规律新闻自由的内涵及主要倡导者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报刊和报刊活动家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报业发展的共同特点《泰晤士报》的产生历程及主要特色工业革命后英、美、法出现的著名廉价报纸及其特点、影响难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形成轨迹英、美、法、德、日各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背景《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纽约时报》的发展历程、主要特色及其重大影响计划课时:6课时第一节概说一、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各个国家中影响大众传播事业的因素可简要归纳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科技系统及地理和社会外部力量。

二、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形成轨迹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压制,时而合法、时而非法,进程程度取决于社会变革过程以英国近代报业为例2、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纷纷兴起“除出版者与作者或者至少印刷者的姓名已经登记备案后,任何书籍不得付印。

”新闻自由观点的逐步形成MILTON、JAFFERSON、MILL3、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为新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以法国近代报业为例4、政党报刊的诞生以美国为例5、工业革命给近代报业带来重大影响(1)信息量增加(2)新的广大读者群产生(3)办报政治环境改善(4)邮电通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5)广告数量增加6、民营商业性报刊得到发展非政党性的独立报业、上层报纸产生7、廉价报刊、大众报刊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英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一、封建时期的出版管制1、亨利八世与出版独占制度第一位统控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的君主,1534年规定所有出版商在开张营业前必须获得皇家许可,1538年制定皇家特许出版印刷制度2、玛丽女王与皇家特许出版公司1557年将出版同业工会改造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一律禁止。

把王室的政治利益与印刷商和官办报人的经济利益统一起来3、伊丽莎白一世与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建立皇家出版法庭→星法院星法院:由议会议长、财政大臣、掌玺大臣及主教、勋爵各一人组成,专审两类案件(1)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2)非常规类的政治案件,审判包括政治犯、叛国煽动罪、诽谤宫廷罪等重大案件。

这种审判不经一般的司法审判辩护程序,而是秘密进行,为使罪犯招供,可以运用各种酷刑。

(不处死刑,但可使用断手足、鞭笞等酷刑)二、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报刊1、背景1640年查理一世关闭国会→1642—1648年间两次内战→克伦威尔上台→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威廉执政实现君主立宪“光荣革命”(1)1640—1688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封建王朝复辟,资产阶级通过温和的“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2)1688—1815 英国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新贵族)联盟执政,代表商业金融资本利益的辉格党与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托利党人权力此消彼长、相互争斗(君主立宪、议会内阁制、有限财产普选、两党轮流执政等)(3)1815—1868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与劳工大众反对封建倒退,要求进一步深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扩大工业资产阶级与城市劳工阶层政治、经济权益。

以反托利党人的《谷物法》和进行国会改革运动为主要标志完善议会制度,资产阶级政治激进派的政治要求得到体现,一般民主大众民主权利得到体现。

1868年开始进入廉价报刊新时代2、主要报刊(1)革命爆发之际:雨后春笋纷纷涌现革命倾向1641年《国会议程纪要》1642年《国会议程每日纪闻》1643年《不列颠信使》保皇派《宫廷信使》、《公民信使》(2)克伦威尔时期:严格军事管制《政治信使》、《公众情报员》(3)查理二世: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1665《牛津公报》→《伦敦公报》首次采用近代报纸形式(单页两面印刷,每面两栏)出版至今,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久的报纸(4)光荣革命后:废除封建出版法规三、密尔顿与出版自由1、背景废除星法院→“混乱”事先检查、批准、控制舆论→《论出版自由》或《出版自由请愿书》2、主要内容:(1)强烈反对书报检查制度:标准由谁来设定(2)强调人民的言论与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3)真理能在争论中战胜谬误“让它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交手时吃过败仗呢?”逐步形成西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观点的公开市场真理具有自我修正属性3、意义: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关于思想自由、传播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有时代痕迹、阶级局限性,但是对18世纪以后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四、革命后的报业和政党报刊日报:1702 《每周新闻》周刊:《评论》、《闲谈者》、《旁观者》政党报:托利党:《考察家》、《每日新闻报》等辉格党:《辉格观察家》、《自由人》、《闲谈者》、《旁观者》五、报业领域的压制与反压制1、知识税的产生与废除知识税:报刊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的合称不满抗议→减税→请愿递交提案→1853、1855、1861三次斗争2、秘密补贴制度:用国库的钱刻意扶植官方或半官方报刊,收买非官方的著名报人和主要报刊发行人3、运用法律制裁:(1)叛逆罪、(2)煽动诽谤罪、(3)侵犯国会特权、(4)总逮捕令其中(2)、(3)运用最为广泛,其内涵不甚明确,是统治者最为喜欢、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强大武器4、报道国会新闻禁令约翰•威尔克斯事件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终于以法律或惯例形式逐步确立英国自由资本主义传播事业的新体系六、独立报业的成长与《泰晤士报》1、背景:工业革命→工商业繁荣→广告↑2、主要报纸:(1)《每日广告报》:商业性报刊,开创依靠广告而自立的先河(2)《大众广告报》:“朱尼厄斯信件”(3)《早晨纪事报》:报道国会和法国大革命(4)《晨邮报》:强调经济独立,提高新闻的趣味性“广告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吸引读者,增进发行,而发行增加,又可以吸引更多广告”3、《泰晤士报》(独立报业的典范《大英白科全书》称其为“世界第一报纸”THE FIRST NEWSPAPER IN THE WORLD1785年创刊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名为《每日环球纪录报或泰晤士报》1788年3月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1)初创阶段(1785—1803)①售价低廉,注重广告,头版刊登分类广告②全面刊登各类时代情报,注重商业、航运消息③善于刊登独家新闻:国会、法国大革命1793年销路达到4000份(2)黄金时代(1803—1874)沃尔特第二懂经营会管理①实行办报独立原则,率先打出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号②建立独立完善的国内外新闻报道情报网络(独家新闻,独立供应海外新闻)亨利•克雷布•鲁宾逊世界第一位驻外记者③注重独立性言论:媒介的旗帜④改革新闻写作:提倡自身风格和文字价值⑤研制使用新式印刷技术:蒸汽印刷机、四轮平板印刷机、轮转机⑥知人善任网络精英A、托马斯•巴恩斯 (主编25年Thomas Barns)a、增强《泰晤士报》的舆论影响能力:为中产阶级、改良主义撰写社论,指导舆论反映心声b、对详尽、广泛、报道迅速的新闻给予充分重视:组建通讯员记者网络、快马传递队伍“不管是国内新闻还是国外新闻,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泰晤士报》首先刊登这些新闻”B、约翰•德莱恩(35年John Thadens Delane)言论保持独立性,新闻报道力求独立、全面、详尽、迅速克里米亚战争霍华德•拉塞尔沃尔特第三:继续维持英国报坛霸主地位1855年6月废除印花税后,价格由7便士下降到4便士,销量达到6万份“雷神报”第二大使林肯说“伦敦的是世界《泰晤士报》上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事实上,据我所知,除了密西西比河以外,再也没有比它更有力量的东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