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五课《五味瓶》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5课五味瓶》word教案

五味瓶一、教學目标:1、认知目标: 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辨别,學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感觉。
2、能力目标: 培养學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同时學会如何去以不同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 朋友學生对色彩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 培养學生、爱劳动、爱生活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 在教學活动中,提高學生學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學重点: 对學生主动學习能力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思想渗透。
三、教學难点: 用不同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感受。
四、學具准备: 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五、教學媒体: 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六、设计思路: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學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部分。
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學生學习活动方式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學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學生对“五味”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學生创设教學情境,引导學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且容易找到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學生在學习过程中逐步學会學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主动學习目。
七、教學过程:(一)导入阶段1、教师活动: 以做实验方式引导學生通过“闻”、“尝”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
(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五味瓶”)1、學生活动: 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感觉。
如: 吃到、闻到、看到、身体神经感觉到……1、作用: 以趣味性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學生學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 出示板书题图给學生以直观感受。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五味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五味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五味瓶》。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进行表现,在此基础上添加适当的想象进行装饰,使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学习线描的表现方法,添加适当的想象进行装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1. 瓶子的结构与比例的表现。
2. 线描的运用及添加适当的想象进行装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投影仪、五味瓶的图片、线描作品图片等。
2.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导入,展示一个装有五味调料的瓶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观察五味瓶的结构,了解瓶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等。
(2)展示线描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线描的表现方法,如线条的粗细、疏密、虚实等。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讨论如何对瓶子进行装饰,如添加花纹、图案等。
3.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线描的表现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瓶子的结构与比例,以及线描的运用。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线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评价与建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最佳作品,并给予表扬。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五味瓶1. 结构:瓶口、瓶颈、瓶身、瓶底2. 表现方法:线描3. 装饰:花纹、图案等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线描作品,主题为“五味瓶”。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结构准确,装饰丰富。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五味瓶》 人教版

5 《五味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五课《五味瓶》 (人教版) 本课属于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关于运用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画面的美术课程。
以“五味瓶”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不同,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描述五味给人的感觉,学习尝试用合适的颜色及点线面等形象的视觉语言表现味觉感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不同,启发想象并描述五味给我们的感觉。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想象味道与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元素的联系,并学习用适合的颜色与画面表现五味,初步掌握色彩在表现生活画面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并描述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不同,启发想象用颜色及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表现五味。
四.教学难点:用适合的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五味。
用图画、颜色表现五种味道大胆想象及引导学生制作时有创意。
五、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
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创设情境)1 、点出课题:喜羊羊调味品厂邀请小朋友们参观,制作五味瓶。
2 、展示五味瓶,请同学们上台尝一尝。
3.猜一猜尝到的是什么味道(引导学生观察表情)小结:生活中最常见的味道有酸甜苦辣咸五种,每当我们尝到一种味道,这种感觉就会流露在表情上。
(二)发展阶段1 、描述尝到不同味道的感觉并引导想象用色彩和画面来表现五味的感觉。
①回忆描述五味给你带来的感觉,并想象用适合的色彩表现。
②引导想象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来表现五味。
2 、同学上台表现味道。
3、教师指导演示丰富画面效果4 、欣赏作品感受大师和同伴如何用色彩和画面表现味道。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五味瓶》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五味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背景本次美术课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5课《五味瓶》。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宫廷艺术,学习绘画中的线条描绘和调色技巧,并了解瓷器的窑烧和瓷器文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五味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2.了解中国瓷器文化和窑烧工艺;3.理解艺术绘画中的线条描绘和调色技巧。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五味瓶》中的线条特点和色彩组合;2.学生能够运用素描和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创作与表达;3.学生能够合作完成绘画作品,展示个人的想法和表现力。
3.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并爱好中国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五味瓶形状的素描和真实的五味瓶。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五味瓶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五味瓶的文化背景、历史意义和造型特点。
2.素描练习教师向学生介绍素描练习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观察五味瓶的线条特点,用铅笔或木炭画出五味瓶的形状和线条。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技巧指导和练习时间。
3.色彩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颜料的名称和基本的调色技巧,然后让学生根据五味瓶的颜色组合,进行颜料的调配和准备。
4.绘画创作教师要求学生在铅笔或木炭画好的基础上,用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表现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孩子的情感体验,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激发孩子的情感体验。
5.学生自主展示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展示时,教师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指导。
6.总结讲评教师进行讲评时要重点强调五味瓶的文化背景、历史意义和造型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和领悟五味瓶的文化内涵。
同时,对学生的绘画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五味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五味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五味瓶》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教材以五味瓶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他们善于观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在美术方面,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强,但部分学生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如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搭配等。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色彩搭配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五味瓶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创作。
2.游戏教学法:通过色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色彩知识。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味瓶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和展示。
2.准备色彩卡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3.准备色彩搭配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五味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五味瓶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搭配等。
通过色彩卡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搭配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更具个性的五味瓶作品。
可以尝试不同的材质和表现手法。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知识的重要性。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五味瓶》教案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五味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二章《形与色》中的第五节《五味瓶》。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五味瓶的基本概念,学习通过观察、品尝、触摸等方式感知生活中的不同味道;运用五味瓶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孩子对生活物品的认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味瓶的基本概念,掌握五味瓶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品尝、触摸等方式,感知生活中的不同味道,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五味瓶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五味瓶的特点,学会运用五味瓶进行绘画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品尝、触摸等方式,感知生活中的不同味道,并将其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五味瓶实物、PPT、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五味瓶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五味瓶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五味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五味瓶的组成及特点。
b. 分析五味瓶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品尝、触摸等方式感知生活中的不同味道。
c. 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五味瓶绘画的魅力,激发创作欲望。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品尝、触摸五味瓶,记录下各自的感觉。
b. 学生根据观察和感受,运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五味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观察五味瓶的方法:观察、品尝、触摸3. 绘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五味瓶绘画创作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的五味瓶绘画方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五味瓶的概念和绘画方法掌握程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5《五味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五味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味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用五味瓶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味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 五味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五味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 五味瓶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五味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用五味瓶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味道。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有特色的五味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五味瓶,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五味瓶,它是一种可以装五种不同味道的瓶子。
五味瓶的特点是:外观精美,实用性强,可以用来装生活中的各种味道。
2. 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五味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教师讲解五味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教师讲解五味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示范讲解(1)教师示范制作一个五味瓶。
(2)教师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制作一个五味瓶。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味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用五味瓶表现的味道,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五味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有特色的五味瓶。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第5课:五味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 5 课:五味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味瓶的基本概念,掌握五味瓶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内容1. 五味瓶的概念:五味瓶是指将五种不同口味的调料分别装入一个瓶子中,形成一个整体,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
2. 五味瓶的制作方法:通过观察五味瓶的实物或图片,了解其结构特点,然后运用画、剪、贴等手法,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五味瓶。
3. 五味瓶的装饰:在掌握五味瓶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五味瓶进行创意装饰,使其更具个性和美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味瓶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五味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五味瓶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味瓶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五味瓶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五味瓶的概念、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五味瓶的制作过程,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五味瓶,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五味瓶的概念:将五种不同口味的调料分别装入一个瓶子中,形成一个整体。
2. 五味瓶的制作方法:观察实物或图片,了解结构特点,运用画、剪、贴等手法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懂得爱生活、爱劳动 的思想渗透。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 “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 “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 道。
1、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 大“五味瓶”。
: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 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 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 活中Biblioteka 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 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
子。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 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 味”的认识。
3、学生活动:自己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作品。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指导性的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 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
“味道”。
3、审美目标: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 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对色彩有一定体验美、感受美的意 识。
4、品德目标:使学生懂得去爱劳动、爱生活的良好品 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用引导方式,激起
学情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就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口尝一 尝“五味”酸、甜、苦、辣、咸,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 年级学生,他们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本课 以“五味瓶”:为原型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在课改后的 学习模式,主动、乐学、勤思、共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不同 的认识,能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 觉。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五课《五味瓶》 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 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 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 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 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 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 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 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 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 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 习的目的。
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 瓶”的外形和作用。
1、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 的用途。
: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 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
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女口:糖、蜜是甜的;
1、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 觉。女口: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 的……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 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
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
〔设计意图〕: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
议。
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 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 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 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整理阶段
1、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 自己的作品。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 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 来。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 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 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 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