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6.5 角与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角度的和、差计算.难点:角的多种表示法,从运动的观点给出的角的概念.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你能在教材图6-24中找到角吗?这些实例的共性是两线之间存在着不同大小的角度.(二)探究新知:1.角的概念:(1)角的第一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可对照图形讲解)用圆规摆成一个角的形状,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角的顶点?什么是角的边?提问:①角的边有长、短吗?②任意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吗?③从一点出发,引三条射线,能构成几个角?(2)角的第二定义:教师可展示折扇或单摆,通过运动,展示出运动从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的过程.然后归纳出角的概念: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也叫做角.其中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叫做角的终边。

想一想:这种定义的含义与第一种定义的的含义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相同处:两种定义方法都揭示了角的两个基本特征:①有公共端点;②有两条射线组成.不同处:用第二种方法,对角的指向更为明确,并且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伏笔.2.角的表示:角用符号“∠”表示,读做“角”,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1)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其中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另两个字母的中间.如图6-26中的角可以表示成∠ABC或∠CBA.中间的字母B表示顶点,其他两个字母A,C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如图6-27中的角分别可以表示为∠1,∠α,∠β等.(3)用顶点的字母表示(当以某一点为顶点的角多于一个时,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角,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局限性大).如图6-26中,∠ABC可以表示成∠B,但图6-27中,∠AOC不能用∠O表示(为什么?).3.平角、周角的概念如图6-28,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OB,当OB和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图形就是平角.再旋转下去,当终边OB与始边OA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4.角的度量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一个周角等于360°,一个平角等于180°.把周角等分为360份,每一份就是l°的角;把1°的角等分成60等份,每一份是1′;而把1分的角再等分60份,每一份就是1秒,记作1〞.即 1周角=360°; 1平角=180°; 1°=60′; 1′=60〞.度、分、秒是角的基本度量单位.要测量一个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来进行.观察图6-29中的量角器,并讨论下列问题:(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等分成多少个1°的角?(2)先估计图6-30中∠A和∠B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遇到哪些问题?指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1)对中:使量角器的圆心与角的顶点重合;(2)对线:使量角器的零度数与角的一边重合;(3)读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在量角器的哪条刻度数线(或靠近哪一条刻度线),从刻度线读出角的度数.5.度、分、秒的互化及角的和差计算例1用度、分、秒表示48.32°例2 用度表示30°9′36〞说明:(1)度、分、秒的互化是六十进制的,由度化分,由分化秒,只要乘以60即可.(2)在进行单位互化时,应明确是进行量的互化,而不是数的互化.在计算中,要逐级运算,步骤合理,计算正确.例3计算:180°-(45°17′+52°57′)指出:计算时按角、分、秒分别进行、再逐级进位和逐级退位,退、进位按六十进制换算.(三)课内小结:1.角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几何基本图形.角有两种定义方法,但其实质是一致的,要抓住角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公共端点,有两条射线组成.2.角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几何基本图形.角有两种定义方法,但其实质是一致的,要抓住角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公共端点,由两条射线组成.3.角有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简明,第二正确.4.角度的互化及和差计算.(四)课堂练习:(五)作业布置:。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教案(新版)浙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乐清地图二、教学设计(一)引入:[多媒体展示温州地图](1)请同学们把我市的五大集镇(介绍)中的任何两个集镇之间都用线段连接,并用字母标出各个集镇。

(2)教师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并提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比较的?说明:由学生探讨出角的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测量法。

(二)新课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

刚才同学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方法:测量法(板书)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称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直角)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注:解释课本179页的注释3、重新展示温州地图。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刚才图中得到的角,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角?你能比较出这些角的大小吗?[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4、下面请大家各自在纸上任意画一个∠BOA,再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你们发现了什么?(∠AOC=∠BOC)像刚才这条折痕,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把原来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拓展提高
钟表从1点15分到1点45分,时针、分针各走了多少度? 1点15分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多少度?
D B
A E C
2.下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请用适 当的方式将它们表示出来。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工具: 量角器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1°=60 ′=3600 ″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角的定义(2)
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 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 的图形。角的终边继续旋转,旋转到与始边成一条
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 平角 .
周角
O
A
(B)
当终边旋转到与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 周角 .
练习
1.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BAC和∠DAE不是同一个角
B.∠ABC和∠DAE是同一个角 C.∠ADE可以用∠D表示 D.∠ABC可以用∠B表示
教学课件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第6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6.5 角与角的度量
6.5 角与角的度量
观察下面实物,你发现这些实物中有什么相同图形吗?
角的定义(1) 角是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射边 线
角的两个基本特征: ①有公共端点; ②有两条射线组成.
顶点
射边线
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但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 写在中间;如∠ABC或∠CBA,点B为顶点. 2、用一个顶点的字母来表示,但必须是以这个点为 顶点的角只有一个;如∠A,点A为顶点. 3、用希腊字母表示,并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写 上希腊字母;如∠α ,∠β . 4、用一个数字表示,在靠近顶点处画上弧线,写上数 字.如∠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时巩固《6.5 角与角的度量》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时巩固《6.5 角与角的度量》

自主练习
9.计算(结果用度、分、秒表示). (1)58°49′+67°31′. (2)47.6°-25°12′36″. (3)38°45′+72.5°. (4)180°-(58°35′+70.3°). 解:(1)58°49′+67°31′ =125°+80′=126°20′.
自主练习
(2)47.6°-25°12′36″ =47°36′-25°12′36″ =22°23′24″. (3)111°15′. (4)51°7′.
相关几何结论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重点 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角度的和、差计算 难点 角的多种表示法及度、分、秒的换算
易错点 角度计算进位和借位时容易出错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角的定义
【1】静态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动态定义: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知识梳理
【例4】(1)上午8:0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___1_2_0_____°. (2)从下午2时到下午4时,时针转过的度数为____6_0_____°. (3)下午5:0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____1_5_0____°.
知识梳理
【例5】将48.32°用度、分、秒表示.
知识梳理
【例2】如图,图中有 4 个角(小于180°),分别是 ∠A,∠B,∠ACB,∠ACD .
知识梳理
【例3】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2)写出图中以点B为顶点的角; (3)图中共有几个小于平角的角?
解:(1)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是∠A,∠C. (2)图中以点B为顶点的角有三个,分别是∠ABE,∠EBC,∠ABC. (3)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A,∠C,∠ABE,∠EBC,∠ABC,∠AEB, ∠BEC,共7个.

6.5角与角的度量-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5角与角的度量-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5 角与角的度量-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总结、应用知识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角的度量方法和练习2.应用题的讲解及拓展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请学生提前阅读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60页至P65页,了解角的定义、相关术语以及两个角度量的方法。

二、导入新知1.请学生观察图像,以“双手合十”、“左拇指车把式” 做示范,了解“角”的定义、顶点、边、两个角度量的方法(度、弧度)。

2.用黑板/白板求出导入部分图形中的角度度量值,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度量方法。

三、概念讲解及归纳总结1.解释弧度,弧度的计算方法,弧度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讲解角的弧度制。

2.请学生自行完成角的度量练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有重要角度以及12个特殊角度的概念及度量,请学生自行做练习或教师板书展示解答。

四、示例讲解及练习1.按照教材要求做例题,讲解例题中角的度量方法。

2.基于教材例题,随堂讲解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并与同桌交流并检查答案。

3.扩展习题:独立思考如何从单位圆上旋转角的方法,得出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公式,并从几何中理解公式本身的意义,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

五、总结交流1.请学生自己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并与同桌讨论发现其中的联系及规律。

2.再次强调角的度量方法以及应用,通过让学生阐述角的度量方法的同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课对于角度概念的教学应该由浅入深、分步讲解,理清两个角度量方法的联系和转换,使学生从数学角度去理解角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应用,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

同时,该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跟上,适时地进行示范讲解或辅助,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 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 角与角的度量  学案

角与角的度量【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角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字母表示角;掌握度、分、秒单位及其换算。

【学习重点】角的概念和表示、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学习难点】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学习过程】一、基础能力平台1.周角=______平角=_______直角;56周角=_____度,34平角=_____度;30°=_____直角=______平角。

2.15.27°=_____°______′______″,3°5′15″=_______°。

3.时钟从早上八点一刻到八点半,时钟的时针转了______角度;分针转了_____度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B.直线是一个平角;C.角的边越长则角越长;D.用三个字母表示角时,中间字母表示角的顶点5.若∠1=75°24′,∠2=75.3°,∠3=75.12°,则()A.∠1=∠2 B.∠2=∠3 C.∠1=∠3 D.以上都不对6.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角的图形是()7.40°15′的一半是()A.20°B.20°7′C.20°8′D.20°7′30″8.下列各式中,不能表示图中∠AOB的是()A.∠AOF B.∠EOF C.∠COE D.∠DOB9.下列换算中,正确的是()A.63.5°=63°50′B.28°25′=28.25°C.25°12′36″=25.48°D.22.25°=22°15′10.计算:(1)153°19′42″+26°40′28″;(2)90°3″-57°21′44″;(3)5.4°+4°16″;(4)30°59′-28°58′+7°30′53″。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6.5 角与角的度量1.一个角的两条边是()A.直线B.射线C.线段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③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④把一个角放到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观看,角的度数也扩大10倍A.1 B.2 C.3 D.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两条有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两条有公共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D.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如图,A,O,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的角共有()(第4题)A.4个B.8个 C.9个D.10个5.下列选项中,能用∠1,∠O,∠AOB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6.如图,下列表示角的方法中错误的是()(第6题)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B .∠AOC 也可用∠O 来表示C .图中有三个角:∠AOB ,∠AOC ,∠BOCD .β表示的是∠BOC7.三点半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 ) A . 70° B .75° C .85° D .90° 8.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A .90°B .82.5°C .67.5°D .60°9.正方形的玻璃被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角的个数是( ) A .3B .3或4C .4或5D .3或4或510.如图,各角分别表示成∠A ,∠B ,∠C ,∠D ,其中表示正确的个数为( )(第10题)A .1B .2C .3D .411.75°=____直角,29平角=__ __,135°=_ __周角.(第11题)12.如图,把一根小棒OA 的一端钉在点O ,旋转小木棒,使它落在不同的位置上,其中∠AOC 为 ,∠AOD 为 ,∠AOE 为 ,木棒转到OB 时形成的角为 .(填“锐角”“直角”“钝角”或“平角”.)13.回答下列时间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 (1)上午8:0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 (2)下午3:0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 (3)下午6:3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 14.(1)用度、分、秒表示:①123.38°= ;②⎝ ⎛⎭⎪⎫1534°= ;(2)用度表示:①51°25′48″= ;②128°20′42″= . 15.计算:(1)36.6°+54°42′=;(2)90°-23°26′=;(3)180°-15°24′-150°18′=.16.如图,在∠AOB内,以点O为顶点引射线,完成下表.(第16题)17.计算(结果化为度、分、秒的形式):(1)36°24′36″×3;(2)22.38°÷4.18.小明傍晚6点多出去散步,此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为110°,散步回来到家时新闻联播还没有开始,此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还是110°,则小明出去散步花了几分钟?参考答案1.B 2.B 3.D 4.D 5.D 6.B 7.B 8.B9.D 【解析】如解图所示.(第14题解)10.C 【解析】表示正确的角为∠A,∠B,∠C.11.56,40°,3812.锐角,直角,钝角,平角13.(1) 120°;(2) 90°;(3) 15°.14.(1)①123°22′48″;②15°45′;(2)①51.43°;②128.345°.15.(1) 91°18′;(2) 66°34′;(3) 14°18′.16.填表如下:17.(2)22.38°÷4=5°35′42″.18.【解】设小明散步花了x(min),则(6-0.5)·x=110+110,解得x=40.答:小明出去散步花了40 min.。

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省一等奖)

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6.5 角与角的度量(省一等奖)

课题:角与角的度量【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2、会用符号和字母表示角3、掌握度分秒与度的换算及角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角的表示及换算难点:度分秒之间的转换和计算【学习过程】一、引入:请认真观察所给的图片,(1)指出图中的角(试着画出来)(2)归纳图中所指的角共同特征是(3)试用一句话概括角的定义:二、角的定义:师:板书角的静态定义法,并提出角的动态定义法。

(查看课件)1、静态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动态定义: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3、特殊角:利用动态定义,用几何画板展示平角与周角的旋转效果,提出定义。

三、角的表示:(l)用顶点字母表示角.发生混淆了怎么办引出用三个字母表示(2)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ABC(3)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1或∠α、∠β(4)将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入表中.(5)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l)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2)以B为顶点的角.(3)以射线BC为一边的角.四、角的度量1、度量工具与方法:量角器,对中——对线——读数2、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一个角,并利用量角器测量写出角的度数,与学友说说在测量中,你遇到哪些问题或疑惑.解释产生度分秒的必要性。

3、回顾:度分秒的转换关系式。

(师板书)注意:度分秒是60进制的1°=60′, 1′= ( 160) °1′=60″, 1 ″= (160) ′4、展示例题:例题1:将°用度、分、秒表示.(要求不足1度的化为分,不足1分的化为秒。

)练习:把下列角度化成度、分、秒的形式:(1)°.(2)(3104)°例题2:用度表示30°9′36".(先把秒化成分,并与原有的分合并,再化成度。

)练习:把下列角度化成度的形式:(1) 50°40′30″.(2) 118°20′42″.例3:计算: 180°–(45°17′+52°57′)(注意:计算时,算式的单位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5角与角的度量教案
(新版)浙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角度的和、差计算.
难点:角的多种表示法,从运动的观点给出的角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你能在教材图6-24中找到角吗?这些实例的共性是两线之间存在着不同大小的角度.
(二)探究新知:
1.角的概念:
(1)角的第一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可对照图形讲解)
用圆规摆成一个角的形状,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角的顶点?什么是角的边?
提问:①角的边有长、短吗?
②任意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吗?
③从一点出发,引三条射线,能构成几个角?
(2)角的第二定义:
教师可展示折扇或单摆,通过运动,展示出运动从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的过程.然后归纳出角的概念: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也叫做角.其中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叫做角的终边。

想一想:这种定义的含义与第一种定义的的含义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相同处:两种定义方法都揭示了角的两个基本特征:①有公共端点;②有两条射线组成.不同处:用第二种方法,对角的指向更为明确,并且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2.角的表示:
角用符号“∠”表示,读做“角”,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其中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另两个字母的中间.
如图6-26中的角可以表示成∠ABC或∠CBA.中间的字母B表示顶点,其他两个字母A,C 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
(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如图6-27中的角分别可以表示为∠1,∠α,∠β等.
(3)用顶点的字母表示(当以某一点为顶点的角多于一个时,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角,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局限性大).如图6-26中,∠ABC可以表示成∠B,但图6-27中,∠AOC不能用∠O表示(为什么?).
3.平角、周角的概念
如图6-28,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OB,当OB和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图形就是平角.再旋转下去,当终边OB与始边OA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的度量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一个周角等于360°,一个平角等于180°.
把周角等分为360份,每一份就是l°的角;把1°的角等分成60等份,每一份是1′;而把1分的角再等分60份,每一份就是1秒,记作1〞.
即 1周角=360°; 1平角=180°; 1°=60′; 1′=60〞.
度、分、秒是角的基本度量单位.
要测量一个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来进行.
观察图6-29中的量角器,并讨论下列问题:
(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等分成多少个1°的角?
(2)先估计图6-30中∠A和∠B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在测量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指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1)对中:使量角器的圆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对线:使量角器的零度数与角的一边重合;
(3)读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在量角器的哪条刻度数线(或靠近哪一条刻度线),从刻度线读出角的度数.
5.度、分、秒的互化及角的和差计算
例1用度、分、秒表示48.32°
例2 用度表示30°9′36〞
说明:(1)度、分、秒的互化是六十进制的,由度化分,由分化秒,只要乘以60即可.(2)在进行单位互化时,应明确是进行量的互化,而不是数的互化.在计算中,要逐级运算,步骤合理,计算正确.
例3计算:180°-(45°17′+52°57′)
指出:计算时按角、分、秒分别进行、再逐级进位和逐级退位,退、进位按六十进制换算.(三)课内小结:
1.角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几何基本图形.角有两种定义方法,但其实质是一致的,要抓住角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公共端点,有两条射线组成.
2.角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几何基本图形.角有两种定义方法,但其实质是一致的,要抓住角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公共端点,由两条
射线组成.
3.角有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简明,第二正确.
4.角度的互化及和差计算.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