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特色小镇

合集下载

【前瞻产业研究院】特色小镇类型及具体案例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特色小镇类型及具体案例分析

打造特色小镇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不是所有乡镇都能打造特色小镇。

既然是特色小镇,那么需要有一定的特色资源。

通过对国内一些特色鲜明的小镇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十大类型。

1、历史文化型打造历史文化型小镇,一是要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二是小镇文化内涵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小镇的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具体案例:龙泉青瓷小镇龙泉青瓷小镇位于浙江省龙泉市上垟镇,该镇自古商贸繁荣,民间制瓷盛行,素有“青瓷之都”的美誉,是龙泉青瓷历史的继承者,是当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

从2011年开始,龙泉市立足上垟在龙泉青瓷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良好的产业文化基础和老工业基地的旅游资源,启动建设中国青瓷小镇建设项目。

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青瓷小镇”荣誉称号。

2014年,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成为振兴历史经典文化产业的一个示范样本。

2015年,小镇吸引了89家青瓷企业、青瓷传统手工技艺作坊入驻,带动了当地4000多名农民就业创业,接待旅游人数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6亿元。

青瓷小镇遵循“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从创意、到创新、到创造”的理念,力争在三年内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包括披云青瓷文化园、1957创意设计中心、龙泉青瓷国际交流中心(四星级酒店)、青瓷小镇商贸中心、青瓷产业园五个区块的青瓷小镇核心区。

2、城郊休闲型打造城郊休闲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与城市距离较近,位于都市旅游圈之内,距城市车程最好在2小时以内;二是小镇要根据城市人群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以休闲度假为主;三是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小。

具体案例:旧州美食小镇安顺旧州古镇,集神奇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沉淀、绚烂的民族民俗、独特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

借力安顺大屯堡旅游圈战略,多措并举打造古镇旅游新业态。

在推进大屯堡旅游发展中,旧州立足明代民俗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美食文化,着力打造乡愁美食小镇。

旧州镇通过“旧州赶场、赶五个场”打造乡愁美食小镇,即以五个布局规划旧州的风景和业态。

概括特色小镇的四种类型申论

概括特色小镇的四种类型申论

概括特色小镇的四种类型申论特色小镇是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发掘特色资源,打造独特的产业和文化,集聚人才和资本,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城市化形态。

根据特色小镇的功能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产业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小镇、生态特色小镇和科技特色小镇。

产业特色小镇是指以其中一种特定的产业为核心,集聚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机构,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小镇。

这种特色小镇具有一定的区域经济辐射和辐射效应,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比如,以汽车制造为核心产业的汽车小镇,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小镇等。

这些小镇通过聚集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机构,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有效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文化特色小镇是指以特定的文化元素为特色,通过构建相关的文化设施和推广当地的文化传统,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小镇。

这种特色小镇通过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打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产业投资。

比如,以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为特色的文化小镇,以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民俗小镇等。

这些小镇通过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生态特色小镇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为特色,通过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的生态产业和宜居的生态居住环境的小镇。

这种特色小镇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展绿色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比如,以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小镇,以生态旅游和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小镇等。

这些小镇通过保护环境和开展绿色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科技特色小镇是指以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为特色,通过聚集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打造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小镇。

这种特色小镇通过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创业者,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比如,以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为特色的科技园区,以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创业基地等。

新能源小镇建设方案

新能源小镇建设方案

新能源小镇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新能源产业逐渐兴起。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计划建设一座新能源小镇,旨在打造一个集新能源开发、应用、推广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小镇。

二、项目概述新能源小镇将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优势,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导向,建设成一个高效能源利用、智能网联、生态友好的示范小镇。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能源发电:在新能源小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搭建多种类型的发电设施,如光伏电站、风电场、水电站等,以满足小镇内部能源需求,并向外部供应可再生能源。

2. 能源存储: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较大的问题,我们将在小镇内建设高效的能源储存设施。

这些设施将采用先进的电池技术,能够有效储存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3. 智能微电网: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我们将在小镇内建设智能微电网系统。

通过利用先进的电力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的监控、管理和控制,使电能的分配更加灵活高效。

4. 高效建筑:在小镇内部,我们将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打造高效建筑。

这些建筑将通过优化设计、设备自动化等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智能交通:小镇内将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充电桩、智能停车等设施,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环保水处理: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我们将建设先进的水处理设施,实现小镇内废水的全面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7. 智慧生活:新能源小镇将致力于提供智慧生活服务,如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垃圾分类等,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便捷度。

三、项目推进为了确保新能源小镇的顺利落地和运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将制定相关政策,包括减税、补贴、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到新能源小镇的建设中。

典型经验:江山市光谷小镇案例研究

典型经验:江山市光谷小镇案例研究

江山市光谷小镇案例研究内容摘要:江山市光谷小镇是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衢州市首批特色小镇。

本文以光谷小镇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具体介绍了光谷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意见建议等内容。

关键字:江山市光谷小镇江山市光谷小镇选址在凤林镇,规划面积约3.51平方公里,总投资65亿元。

以发展光伏环保产业为主线,坚持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产业融合及创业孵化等理念,依托江山市光电产业、“4+X”产业、文化旅游三大资源基础,大力支持新兴环保产业崛起,形成以光伏发电为主脉,以产业创新、创意、创变为手段,以光伏产业应用环节拓展培育为目标,以光伏发电、光伏应用设备制造、光伏产品研发为主导功能,兼具特色旅游业与特色农业的大型光伏环保产业集聚基地。

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主导投资建设。

一、光谷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1、小镇建设的缘起和动因。

江山市光谷小镇位于凤林镇三岗开发区,是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衢州市首批特色小镇。

光谷小镇之所以创建成功,与同景光伏、正泰光伏两大电站的落地功不可没。

2013年12月投资3亿元的30兆瓦同景农光互补电站落地江山市凤林镇,实现了凤林镇亿元项目的零突破和光伏电站项目的“无中生有”,开启了江山市新能源建设的新时代。

2014年8月,华东地区最大光伏电站——投资20亿元的200兆瓦正泰光伏电站落地凤林镇,这刷新了江山市单体投资记录。

两大光伏电站落地后,凤林镇光伏能源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单脚走路向“农业+能源经济”双驾马车的升级。

2016年1月,“光谷小镇”从全省数百个特色小镇中脱颖而出,成功争列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

2、小镇建设理念,光谷小镇围绕“一环、双核、三区”的空间布局,实施地球之光绿道导航营、电动游览车能量站、骑游管理中心、旅游驿站等项目建设,形成相对完善的光能绿道服务体系;依托地面光伏电站,打造大型环保产业制造基地,构建以光伏电能总控中心为龙头,光电科技会展中心、太阳文化博览园等大型项目为支撑的光伏产业核;通过光伏产业研创基地、创客家园、智谷社区等项目建设,形成相对高端的创新科技研发区,培育环保领域知名“众创平台”。

杞县新能源

杞县新能源

杞县新能源杞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杞县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加大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杞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在建设新能源示范县的规划下,杞县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

杞县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已达数兆瓦,太阳能板的利用率较高,整个村庄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用电需求。

太阳能发电不仅可以为乡村提供清洁的电力,还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杞县还积极推广生物质能的利用。

杞县以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为基础,发展生物质能产业。

通过生物质能电厂的建设,将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等转化为生物质能,既减少了农作物的废弃物的压力,又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生物质能电厂的建设,还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人员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杞县还注重发展风能资源。

杞县地势较高,风力资源较为丰富。

杞县积极开展风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并建设了一批风力发电项目。

通过风能发电,不仅可以为杞县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风能发电项目的投产,为杞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杞县还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来改善交通状况。

在县城和乡村间,新能源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新能源汽车不仅环保节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提升了当地的交通效率。

乡村旅游也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得到了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杞县旅游观光。

通过以上的努力,杞县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能源的利用不仅为杞县提供了清洁能源,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杞县的新能源发展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促进了全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和重视。

杞县将继续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为全国的新能源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新能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案

新能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案

减少碳排放:实施碳排放权交易, 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
A
B
C
D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 比,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非机 动交通和低碳出行方式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建设低碳生态社区
绿色建筑技术:采用节 能、环保、低碳的建筑 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
消耗和碳排放。
低碳生态社区:规划设 计低碳、生态、环保的 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
新能源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光伏、 风电、储能等新 能源装备制造产 业,打造新能源 装备制造产业集 群。
新能源技术研发: 建设新能源技术 研发中心,开展 新能源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和产业 化应用。
新能源应用示范: 建设新能源应用 示范项目,推广 新能源技术在交 通、建筑、农业 等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工作组成员: 由政府、企业、 专家等各方代
表组成
工作组职责: 负责制定规划 方案、协调各 方资源、监督 实施进度和质

工作组工作机 制:定期召开 会议,及时沟 通情况,解决
问题
工作组考核机 制:设立考核 指标,定期评 估工作组的工
作成效
政策保障: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和创 新创业
01
医疗设施:建设 医院、诊所、康 复中心等医疗机 构,提供便捷的 医疗服务。
文化设施:建设 图书馆、文化馆、 剧院等文化场所, 丰富居民的文化 生活。
体育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健身 中心、户外运动 场地等体育设施, 满足居民的健身 需求。
智慧小镇建设:建设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智 能化管理系统
供电系统:保障供电稳定,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电需求
通讯系统:建设高速网络,提高通讯质量,满足信息传输需求

特色小镇,崛起正当时

特色小镇,崛起正当时

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正式拉开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帷幕,也为城乡发展提供了更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有益尝试。

今年,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特色小镇再次被重申,作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

乘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快车,特色小镇崛起正当时。

Characteristic Towns on Rise文/杨眉特色小镇,崛起正当时济宁市兖州区牛楼特色小镇,立足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禀赋,打造了“牛楼小镇”乡村振兴特色品牌。

图/董绍进Based on local customs and historical & cultural endowments,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of Niulou in Yanzhou District, Jining City, has built the characteristic brand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Niulou Town”.遍成立了领导小组或专职服务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青岛市设立50亿元的特色小镇发展基金,烟台市对省级特色小镇建设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探索建立特色小镇开发专项基金……这些都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大批历史文化小镇、新兴产业小镇、特色产业小镇、交通枢纽小镇、旅游休闲小镇等模式多样的特色小镇在山东各地孕育而生。

深耕产业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立身之本和动力引擎,无产业小镇不兴,无特色小镇不强。

因此,必须依托产业积淀或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文化等优势条件,着力打造精品特色产业。

今年2月,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又迎来一大亮点——山东省特色小镇清单出炉。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特色小镇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特色小镇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特色小镇情况的报告10月8日至12日,赴浙江嘉兴、湖州等地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交流。

期间,分别参观考察了海宁市海宁皮革时尚小镇,嘉善县谷制造小镇、巧克力甜蜜小镇、桐乡市乌镇互联网小镇,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安吉县余村、鲁家村,长兴县新能源小镇等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及相关企业。

作为代表团成员,深受震撼,感想颇多。

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总体情况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从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创新。

自2015年4月浙江省公布《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小镇建设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展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名片。

截至2017年,全省特色小镇数量达172个,其中省级特色小镇2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106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64个。

一是特色小镇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浙江省各地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抓手,不断引进新技术、融合新功能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106个省级创建小镇共入驻创业团队9541个,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520家,“新四军”创业人才1.8万人,国千省千人才439人,国家和省级大师284人;科技投入达398亿元,镇均3.8亿元;授权发明7207件,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572亿元,与912家高——校、省级研究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特色小镇正逐渐成为浙江省培育新产业、催生新业态的孵化器。

二是特色小镇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

2017年,106个省级创建小镇共完成投资219亿元,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06个,实现营业收入488亿元,利税超过30亿元,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全省税收增长速度。

只占全省建设用地面积1.1%小镇,承载了全省6.7%的投资比重,对全省税收收入贡献率达到4.1%,特色小镇成为浙江省新技术、好项目、大资金聚集地,并不断形成经济新动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特色小镇为了新能源与新生活的美丽遇见——浙江长兴县新能源小镇发展纪实在素有“中国蓄电池之都”称号的浙江长兴县,铅蓄电池污染曾是无法回避的灰色标签。

近年来,长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对县域内蓄电池企业进行狂风骤雨般的洗礼。

如今“蓄电池之乡”已成为“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昔日的长兴蓄电池行业已经涅槃重生。

然而故事并未终结,大戏刚刚开始。

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碰上天花板”的现状,长兴县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特色小镇这一大战略,顺势而为,全力打造省级特色小镇——长兴新能源小镇。

“我们将通过3年努力,把新能源小镇打造成中国新能源研发创新先导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示范区、新能源产品集中展示区、新能源低碳生活体验区和3A级旅游景区。

”长兴县委常委、副县长詹茂伟告诉记者,小镇围绕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太阳能热光伏等三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研发设计、高端制造、文化科普、休闲旅游、公共服务五大区块。

力争到2017年年底,完成投资65.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税收10亿元,年旅游总人次30万以上。

实力版画溪——新能源小镇的前世“新能源小镇位于长兴县画溪街道,毗邻中心城区,属典型的城郊接合部,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域1.2平方公里。

”长兴县发改委副主任杨平告诉记者,新能源小镇选址于画溪街道工业功能区核心区块,是长兴最早形成的工业园区之一。

在该地规划建设新能源小镇,既是提升当地环境、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其本身也具备打造特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潜力。

长兴的蓄电池产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经历了多年转型升级的阵痛之后,长兴传统的铅蓄电池产业华丽转身,形成了拥有66家规上企业和超过400家中小企业的新能源产业链,并逐渐占据了行业技术的“制高点”,拥有市场“定价权”。

据杨平介绍,长兴目前具有丰富的各类新能源产品。

汇聚了超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威)、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皇明新能源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明)、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新能源企业,也拥有包括各类电池、新能源汽车、光热光伏、生物质、风能等丰富的新能源产品。

“同时,我们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杨平告诉记者,近年来,长兴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和构建工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产业,基本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并获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基地”。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那些穿梭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有着可爱身形,绿白相间外表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就是来自‘长兴制造’。

”另外,记者从有关资料了解到,长兴目前共有34家新型电池企业,拥有从原辅料加工、零部件制造、生产组装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生产能力,2015年完成销售收入1300多亿元,主要产品包括铅酸、锂电、氢燃料、镍氢等电池,其中,动力电池中的电动助力车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将近80%,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长兴的新能源企业大多集聚在我们画溪街道的工业功能区。

”长兴县画溪街道党委书记周卫凌表示,新能源小镇的建设将依托其深厚的新能源产业基础,加快构建“3+X”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含关键零部件)、太阳能光热光伏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新能源总部经济、创新孵化、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等配套产业。

升级版画溪——新能源小镇的今生新能源小镇入围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给长兴带来巨大动力。

“领导重视程度空前,规划设计深度空前、企业主动参与度空前、政策保障力度空前。

”詹茂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四个空前”。

由此,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新能源小镇创建拉开帷幕,自此,画溪街道将彻底改变画风。

“新能源小镇建设以现有新能源产业骨干企业为支撑,计划建设五大专项产业园:新型电池产业园、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LED及新光源产业园、新能源关联产业园,以期尽快形成新能源产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效应。

”虽然工作累到“开车也会睡着”,但长兴县画溪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刚一谈起新能源小镇,依然神采奕奕,激情四射。

据陈刚介绍,新型电池产业园的建设思路,是依托超威、天能两家龙头企业,以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加强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芯等电池核心件配套生产,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建立较为完整的新型电池产业链。

“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园是在建设皇明太阳能南方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系统、太阳能产品应用和太阳能电池产业。

同时积极推进新能源微电网工程,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

”陈刚告诉记者,太阳能是小镇居民必不可少的能源,不管是烧水、供暖都需要用到,为了更好地建设绿色能源应用工程,小镇以智能微电网为重点,规划建设1个~2个示范工程,用现实、活泼、生动的范例,宣传、推广和普及太阳能的利用。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的重点发展是电机产业,将电机向集成化、数字化、永磁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另外,电控产业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重点发展内容。

为此,小镇已加大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招商力度,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库,加强与东风、一汽、北汽、比亚迪、奇瑞、众泰、上汽、吉利等新能源汽车对接,并加强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的项目跟踪引进。

如今,节能、环保的LED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基于此,小镇计划建设一个LED及新能源产业园,按照“拓展上游,做强中游,扩大下游”的思路,打造“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在现有家宝电子、泛亚照明等企业的LED产业基础上,围绕普通照明、背光源和汽车照明、景观照明等主要应用环节,加大新光源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另外,小镇提出要在发展新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前提下,适度拉长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新能源关联产业园,加快引进新能源关联产业项目,形成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记者在画溪街道看到,一台太阳能智慧路灯正在运行,路灯的太阳能板会一直跟随太阳运行角度旋转,为路灯积蓄电能。

在政府的积极规划引领下,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

超威大力支持小镇创建,将继续在画溪大力推进新型电池、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已规划2016年~2017年,锂电池项目投资20亿元以上;天能则表示把战略转型的新能源项目重点放在画溪总部来,要把天能能源科技公司锂电池板块迅速做大做强,皇明也不甘居后,计划在画溪打造第二个太阳谷。

“我们的目标将新能源小镇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杨平表示,小镇将充分发挥天能、超威、皇明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引进一批技术先进、资本雄厚、产品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大好高”项目,吸引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总部入驻新能源小镇,促进高端新能源企业的大规模聚合,加快新能源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幸福版画溪——新能源小镇的未来多年以来,长兴文化一直是以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与“茶圣”陆羽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和以百叶龙、林城狮舞、十番锣鼓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为主。

自从长兴成为“中国蓄电池之乡”以来,以不懈创新为主流的新能源文化初露端倪。

新能源小镇的创建,使以“新能源,新生活”为主旨的新能源文化逐渐清晰。

杨平告诉记者,小镇将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结合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设施配套、生态环境等因素,依托现状与规划的河网骨架,交通干线,逐步形成“一心三圈五网”为主题框架的新能源文化格局,打造“低碳画溪、新能小镇”。

集研究、开发、创新、实验、设计、检测、中介、新能源企业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为一体的新能源设计研发中心即“一心”。

据陈刚介绍,小镇依托现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集聚高端人才,将新能源小镇打造成新能源产业研发创新先导区。

同时,为了推动创业创新,小镇建设了一个技术集聚、人才集聚、创新集聚的画溪智慧创业谷。

如果把“一心”归为新能源创业文化,则公共服务商务圈、新能源科普文化交流圈、“新能源+”休闲旅游圈这“三圈”即是小镇打造的新能源生活文化。

以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文化为引领的新能源科普文化交流圈,旨在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文化展示中心、文化示范基地、文化科普宣教中心等文化载体,同时彰显新能源产品与房屋建筑、企业厂房、区域道路、配套设施的结合应用,倡导绿色生产、低碳生活,将新能源小镇打造成创意文化展示区和清洁能源利用示范区。

“六里画溪环廊”具有千年历史,风景如画,故而得名“画溪”。

“充分挖掘小镇内丰富水资源,结合新能源产品展示应用,串联明门水街、小镇客厅、绿色廊道和研发设计街区,打造六里画溪环廊,协同超威、天能、皇明等龙头企业科普旅游项目,形成主题公园、工业旅游和城市旅游3条特色旅游线路。

”周卫凌告诉记者,“未来小镇将打造一个‘新能源+’农业主题公园,以未来新能源科技为主题,结合周边农村农业产业特色,融合电动车及卡丁车驾驶体验及餐饮休闲等多种服务与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新能源农业主题公园。

”“新能源小镇的建设,对现代化基础设施也有一定的需求,特别是统筹交通、给水、排水、能源、通信、生态这五个方面,‘五网’应运而生。

”陈刚谈到的“五网”即是构建外联内接的综合交通网、布局合理的给水排水网、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网、先进适用的通信信息网、水绿交融的生态建设网。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把小镇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都融入新能源的理念和文化,使人们融入其中养成习惯,自觉地向绿色环保靠拢,从而对环保、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詹茂伟理想中的新能源文化意味深远。

当新能源遇见新生活,我们不难想象,明天的画溪将是一个产业特色明显、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新能源幸福小镇。

试想你恣意走在小镇,累了便可以坐上电能出租车回家,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早已准备好了热水,让你卸下一天的劳累;晚上漫步河边,欣赏太阳能游艇和LED霓光灯点缀下的如画河廊;周末不妨带着家人去公园体验新能源电动车及卡丁车的驾驶乐趣。

当然,你一定不要忘了带孩子去小镇客厅了解新能源小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