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产业分布概况

合集下载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a
16
农业的发展方向
• 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
品粮、豆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 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建农牧民收入两大
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
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 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特色产品配 套加工业。
a
13
2、不利条件:
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无霜期短,生长期短,低温 易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受冻害。
3、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 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2)耕地破坏严重 3)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4)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5)水土流失严重
a
14
4、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
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
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
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
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
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a
23
1、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 农业基础条件好;
•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 海陆交通便利;
• 市场广阔;
• 产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 劳动力资源充足,科技人才较多;
• 国家政策的支持。
a
24
•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 的 煤铁 资源,东北地区重要发展钢铁、机 械、汽车 等工业部门。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教案标题: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产业分布的影响。

2. 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

3. 能够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

2. 难点: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产业分布的影响。

2. 东北地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

3.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 讲解:介绍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优势和劣势,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总结归纳:对东北地区产业分布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述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

3. 分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工具1. 地图和图片2. 多媒体设备3. 实例案例资料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理解、对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的掌握、对产业分布原因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对产业分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解决问题。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1.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概况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辽宁省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0万亩,占辽宁耕地面积的1/6,居全国前列。

其中日光温室面积居全国首位,蔬菜播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达到41个,其中34个县纳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蔬菜产业重点县。

到2009年年底,吉林省棚膜基础设施建设面积达到84.8万亩,棚菜产量达到252万t;2009年内蒙古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2万亩,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中、小棚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栽培体系;黑龙江省近几年农业设施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4万亩左右,其中节能日光温室9万亩,塑料大、中、小棚25万亩。

设施农业已成为抗灾避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1.2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多暴风雪天气,春秋两季冷涡天气频发,经常出现3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多6级以上大风,4—5月大风日数年均20d,暴雪垮棚、大风掀棚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大风气象灾害经济损失严重,2010年4月8日辽宁部分地区出现6~7级大风,瞬时风速达26.7m/s,沈阳28处大棚起火,棚膜损坏合计780栋,草帘子损坏合计1074栋,棚架倒塌266栋,山墙倒塌34栋。

阜新市受损蔬菜保护地棚室共计12745栋,总面积6373亩。

棚内作物也经常遭遇低温冻害、连阴寡照灾害,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

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这一农业气象服务的新领域。

尽管如此,设施农业仍然受到自然气候资源的约束,而且不利气象条件仍对设施农业有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的工程设计、区划布局及环境控制和节能等方面。

虽然在40°N以上的寒冷地区依靠简易的设施,冬季寒冷季节不另加温也能生产出黄瓜、番茄等喜温果菜,但是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如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对周边地区具有较 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东北地区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升级转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我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正面 临着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和机遇 。
创新驱动发展
东北地区正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 向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东北地区正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 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 和新兴产业的培育。
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农业等自然资源,为产 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01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与俄罗 斯、朝鲜等国接壤,具有发展边境贸易 和对外合作的便利条件。
02
03
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 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为产业转型升 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筑业在东北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涉及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东北地区的建筑业得到了快速 发展。
然而,建筑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 高等。
工业与建筑业发展策略
针对工业发展现状,东北地区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 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发展迅速,旅 游收入和游客数量持 续增长。
服务业与旅游业发展策略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 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服务 业附加值。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特 色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吸引 力。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我国东北发展现状

我国东北发展现状

我国东北发展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然而当前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并且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支柱。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这些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东北地区在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方面的竞争力不足。

其次,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这对于促进区域内外的经贸往来、吸引外资和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面临一些制约。

此外,人口流失也是东北地区发展的一个难题。

由于东北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吸引力相对较低,许多优秀的人才和年轻人选择到其他地区或者海外发展。

这也导致了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的相对不足。

为了改变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重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同时,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区域交流的便捷性。

另外,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东北地区的发展。

随着这些举措的不断推进,相信东北地区的发展前景将会逐渐变得更加明朗。

东北

东北

七星子, 日本七 鳃鳗 (man2 )。俗 称:八 目鳗, 七星子。 濒危等 级:易 危。
刁子。 俗称: 参条、 白鰷、 篮刀-
白漂子, 尖头柳根 子-
此外还有: 草根棒子,就是草鱼,学名 鲩鱼。 鲢子,大名鲢鱼,学名白鲢。 鲇鱼球子,学名鲇鱼。是黑 龙江的又一个知名品牌。 青根棒子,就是青鱼。 黑鱼棒子,黑鱼。
花里羔子,冷 水鱼类珍品: 花羔红点鲑 (gui1)
黄姑子,学名 黄鲴(gu4)。
红眼瞪子, 学名赤眼鳟。 外形酷似草 鱼,唯眼上 半部具红色 斑而得名。
麦穗子,学 名麦穗鱼。
山鲤子,学 名东北鳈。
葫芦片子, 学名黑龙 江鳑鮍"
红尾巴梢子, 学名拟赤梢鱼。
怀头鲶,一条大的,有几百斤。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黑河市 以下到抚远县江段,松花江、 嫩江及乌苏里江等,辽河下游 也产;俄罗斯共青团城以下渐 少。过去在黑龙江中游平原区 较常见,常与鲇鱼混在一起。
黑龙江大白鱼――乌苏里 白鲑为北方冷水性鱼类。 也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 濒危等级:易危。
第二产业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 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 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 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 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开采中的最大油田,辽河 油田和吉林油田都在扩大之中 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 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 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 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 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 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 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 的保证。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6.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
(1)矿产资源丰富,品味高(2)交通运输便捷(3)地理位置优越(4)工 业基础较好
A.(1)(2)(3)
B.(1)(3)(4)
C.(1)(2)(4)
D.(2)(3)(4)
7.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1)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东北地 区主要 经济作 物分布 图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甜菜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花生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大麻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 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以长春,大连为中心, 形成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基地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大豆春播
东北地区黑土地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厚度可达1米。是中国自然肥力很高 的土壤。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东北地区主要的 农作物分布图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大豆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玉米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水稻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
(2)运用高新技术改选传统产业
(3)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
(4)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5)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A .(1)(2)(3)(4)(5)
B.(1)(2)(3)(4)
C.(1)(2)(3)(5)
D.(2)(3)(4)(5)
B.产量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D.吉林省是我国甜菜主产区之一
4.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以轻工业为主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主要农作物分布:
(1)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大豆和甜菜的总量占全国比重最大,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三种主要的经济作物都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1、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

2、主要工业部门:
(1)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

(2)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

(3)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3、工业基地
(1)沈阳--机械工业中心
(2)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3)抚顺--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
(4)辽阳--化学工业基地
(5)大连--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6)哈尔滨--动力机械基地(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7)长春、大连--运输机械制造基地(制造汽车、铁路机车、客车、船舶、拖拉机)(8)沈阳、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4、工业发展历程
(1)过去: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困难。

(3)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支持资源枯竭开支城市转型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2)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全国(2010年) 东北地区(2010年)
总产量 人均产量 产量 占全国比 人均产量 (万吨) (千克/人) (万吨) 重/% (千克/人)
稻谷
玉米
19576.0
17724.5
142.9 129.4
1、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小 麦、水稻。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 和 辽河平原 相对集中。 2、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生 产集中在 松嫩平原 和三江平原 。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 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 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 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 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 状况有何关联?
2870.0
5478.9
14.7 30.9
262.0 500.1
豆类
1896.5
13.8
751.8
39.6
68.6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 、 。 其中玉米以 和 相对集中。 2、 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 在 和 。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 位。 2、东北地区的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地区,特别 是哈大 线(哈尔滨 - 大连 )、滨州线(哈尔 滨 – 满洲里)、 滨绥线(哈尔滨 – 绥芬河) 沿线地区。 3、哈尔滨 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4、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汽 车工业的“摇篮”。 5、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 通枢纽。 6、 沈阳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 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 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粮 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3)图中小麦属于冬 小麦,还是春小麦?说 出你的判断理由。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 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经济 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经 济作物的分布规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 占主要地位。 2、东北地区的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地区,特别 是 线( - )、 线( - )、 线( - ) 沿线地区。 3、 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4、 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汽车 工业的“摇篮”。 5、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 枢纽. 6、 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 少好主意。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一谈你的看法。
加大资源勘察力度
从工矿产城市向综 合性城市转型
减少资源和能 源浪费
提高资源开采、 加工水平
发展观光旅游业
Hale Waihona Puke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重工业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 煤铁 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 、 汽车 等工业部门。 2、优越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煤、铁、石油,便 利的交通运输 ,较好的 工业基础,使辽中南 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3、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 本溪是钢铁工 业基地;抚顺 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 地;辽阳 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 是综合工业 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 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 松嫩 平原和 辽河平 原人口较为稠密。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 相对稀疏。 2、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 数最多 的少数民族。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 和 平原地区 人口多,其中 平原和 平原人口较为 稠密。 省北部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2、 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 数最 的少数民族。
(3)议一议,东北地区工 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 资 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 、 、 等工业部门。 2、优越的 ,丰富的 ,便利的 ,较好的 , 使辽中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3、 是机械工业中心; 和 是钢铁工业基地; 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 是化学工 业基地; 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